查看原文
其他

慈湖书院:风雨千年存文脉

乐平之窗 2024-04-21


千年古城乐平,老城四条街,以大寺上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展。现在城区的版图向北向东不断扩张。我们用老城、新城对小城进行着地域的划分。新城高楼大厦,现代气息浓郁。老城小巷纵横贯错,一截断垣便见证着几百年光阴。这种城市印象扁平而浅薄,存于我的脑海里,我甚至忽略了老城那些巷道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故事。


▲慈湖书院外景



从事文博工作开始,慢慢走近老城,走进市井气息浓郁的老北街,走进多有官宅府邸的何家台……风穿过那些古老的巷道,柔软地覆在瓦檐之上,流云悠然从天井飘过,翘檐上的铃铛轻轻吟唱着远方……一个城市的底蕴从一个人,一棵树,一座古建……或者都不足以对他的概括。他沉默,在时光里,一些故事便也慢慢被大多数人遗忘。

开始回溯这座城里的旧时光,追寻他人的足迹,轻轻叩击埋藏在这片土地之下的故事。那些旧时光里的人,也曾活泼泼地努力过,也曾在街头闲庭漫步……阳光和千年前一样,明亮柔软。双眼微眯看雕花的窗,透过窗格的光洒落在地上,映出阴影的形状:花草纹,瑞兽纹,甚至细细的蛛丝,一荡一荡……喜欢他的不切实际的精致。老人说,以前做屋问谁做,不问工钱时长。可见对工匠的尊重,一个好的工匠当然也当得起这份尊重,花的蕊,兽的须,甚至匿于大嘴内的舌头也能灵活地摆动,追求极致的完美。

游荡于这座城,身体或者思想。喜欢他曾经的名字花靥镇,那时有老北门的烟火,何家台的繁华……一个时代的辉煌总是会被另一个时代覆盖,湮灭在时光里却又总是会留下一些痕迹。比如老北门的江氏典当行还在,何家台红袖招展的红楼还在,最中心和热闹的“大寺上”的名字还在……

大寺上名字由寺而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至汉末传入,很快遍布全国。东晋年间,一位高僧出游翥山,所立之处可见乐安河水舒缓,背山面水当为福地,于是在所立之处建安隐寺。佛语中“隐”即“稳”,取安定、平稳、平安之意。寺庙香火鼎盛,当时与鄱阳湖东庐山脚的“东林寺”同为江右佛教传布中心。安隐寺在宋朝毁于火灾。清代晚期,原址重修,后因城区扩展被拆除。正是有了安隐寺,有了善男信女的虔诚,这里日渐繁华。这个千年古城以安隐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花靥镇从临河商业集镇发展成了“饶州六邑之冠”的繁华城镇。

春秋时期管仲的治国之策《管子·牧民》:“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家财力充足,远方的人们就能自动迁来;荒地开发得好,本国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粮食富裕,人们就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人们就懂得荣辱。)城镇的繁华使兴学之风盛行。据同治版《乐平县志》记:宋代杨简(号慈湖)任乐平知县时,首倡士民兴修学舍,阐明心学,以崇教化。尔后,历代书院、学舍之建鼎盛。朗朗书声从洎水之上踏歌而来,又如流水绵延不息。自宋以来,或是说乐平的人文昌达从宋才有了详实的文字记载,“一王二侯五宰相(明代黔宁王沐英,平燕将军历城侯盛庸、高阳郡侯许瑗,宋代右丞相兼枢密使马廷鸾、同知枢密院事王刚中、右仆射兼枢密使洪适、资政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洪遵、清大学士范文程),两名状元威武将(宋徐衡文进士武状元、清汪道诚云南提督一品威武将军),三位榜眼和探花(宋王刚中榜眼、清汪守和榜眼、邹家夑探花),二百八十进士郎”。无论朝代如何更迭,这些活在史书里的名字是城市文脉的延续,筑就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圣殿。一个朝代会坍塌,文化不会。宋灭亡后,为纪念杨简,曾有一座书院以其号慈湖命名。

书院源于唐末,形成正式教育制度于北宋。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一些报国无门的硕学鸿儒受佛教禅林的启发,纷纷到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此后,归隐山林、论道修身、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北宋初年发展成为较完备的书院制度,而后历代书院盛行。

慈湖书院和这片土地之上的其他书院,洎阳书院、翥山书院……都已不见了踪迹,兵乱或火灾。循着文字,寻找着它们的痕迹,比如元代慈湖书院遗址应在小南门观音阁附近,明代洎阳书院遗址应是南大街原市政府大院后东侧,清代翥山书院遗址应是为民雅苑附近……隔着时光的白色河流,似乎看见那些书院慢慢从建而兴,从兴而衰……书院应该是有灵魂的吧,就像一片叶落下,融入大树下的泥土,继而滋养着树的繁茂。书院消失了,“洪公气节,马氏文章”——这个城市的文化精神会永远留存。


▲凤游书院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比如杭州的白堤和白居易,比如绍兴的沈园和陆游……还有慈湖书院和马端临。每次经过观音阁,便会想起慈湖书院,想起灰衫萧立的马端临,对着莘莘学子,他的目光忧郁而又快慰。他曾任慈湖书院的山长(相当于校长),去世后安葬在鸬鹚乡石里村乐安江畔。

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某一天,池州贵池县(今安徽省贵池县)儒学教授马廷鸾家中传出嘹亮的哭声。“生了,生了,是个公子。”还未来得及仔细看看这个刚出生的婴儿,颁布圣旨的队伍就来到马廷鸾家门前。圣旨传喜讯,调马廷鸾到京城任户部架阁官。马廷鸾大喜,自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中进士后,马廷鸾一直在池州任儒学教授,连续七年没有升迁。马端临出生,朝廷正好来了升迁圣旨,喜出望外的马廷鸾按“端”字排行,给刚出生的次子采名“端临”,取“去帝都临安为官的开端”之意。同时,为了纪念其出生地贵池,又取字“贵与”。于是,就在马端临出生之年,马廷鸾全家移居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而后,马端临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

马端临每日闻鸡起舞,七岁能读四书五经。年岁稍长更是手不释卷,仿效南北朝著名文学家袁峻读抄经史的做法,每天坚持抄书五十张。少年时期的马端临意气风发,遍读了宋以前历代正史、稗官记录、私家文征和唐宋两代名臣奏疏等,还从名师曹泾研习了朱程理学。他该是想着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吧?不想却生不逢时,抱负难抒。好在渊博的学识终不会如明珠蒙尘,他如此勤奋地博览群书,为日后编写《文献通考》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马端临十二岁童子试高中,二十岁江南东路(南宋乐平属江南东路)“漕试第一”(即解元),第二年(咸淳十年,即1274年)京城大比他却拒不应试。据传,马廷鸾曾写一首《二儿就试》希望他应考:老病吾今业已衰,已还魏笏尚餐颐。祝儿指日传金榜,怀我当年另玉墀。殿陛详廷方吁后,江湖空旷剧忧时。此行謇谔论帮国,莫为区区杏苑诗。此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他希望马端临求取功名为国家为民族尽忠尽责,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咸淳九年(1272年)马廷鸾因对朝庭失望辞官归隐,不久后回到家乡乐平。他会鼓励自己的儿子应试出仕吗?历史是时光的标本,我们终不能回到它鲜活的过去,唯有在留存的文字里揣度那些早已久远的岁月。1267年-1273年,襄阳被元军围攻之时,边关文书接二连三地传来,贾似道玩乐为首,国事不上朝廷。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大元帝国,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市)。贾似道一手遮天,朝庭昏馈无能,马廷鸾带领家人选择了避世而居。或者说,选择永远是高位者的权利,观点不被采纳,政见多番打压,他唯有黯然离场。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新立,急需笼络人心,培育人才。朝廷令各路府、州、县设教授、学正、教谕。为此知县翟衡建书院,以纪念杨简为名取名慈湖书院。书院创办之初,瞿衡亲往归乡隐居的前朝宰相马廷鸾家,邀请马端临执教。马廷鸾健康不佳,马端临以需“侍亲疾”为由不肯上任。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南宋名臣文天祥犹被关押狱中。12月,经冬的枯叶终于飘落化为了一声叹息,文天祥吟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容就义,孱弱而腐败的南宋再无起复的希望。自1279年“崖山海战”后,最后的一点光也散了。马延鸾病情加重,显然与南宋这个朝庭的灭亡有关。马延鸾病重,马氏子弟需侍疾,这是他们不出仕的理由,这时的他们只想有一片避世而居的桃源。

马端临把自己埋进故纸堆里,用文字隔绝亡国的沮丧。他应该是有着沮丧的吧?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马廷鸾郁郁而终,终年六十七岁。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时任县尹再次邀请马端临执教,这次马端临没有了推拒的理由,成为慈湖书院山长。时光总是会让一些事情被掩埋,直至不再被触及。将自己埋藏于故纸堆里的马端临出任山长,或许也是得到了某些启示,朝代更迭,但成于各个朝代的文化却一直在延续,就像乐安河水不会由于改朝换代而停止奔流的脚步。

马端临出任慈湖书院山长期间,严谨执教,勤勉办学,为乐平培养了一批学有所成的读书人。史书上所载的元中后期乐平名流如程时登、王松坞、赵述翁等都是这一时期慈湖学生。马端临一边专心治教,将书院讲稿汇集成159卷《大学集传多识录》刊刻发行(可惜毁于兵燹);一边潜心治学,编著《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是一部记载上古到宋宁宗期间典章制度沿革的文化通史。从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开始编写,直至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完成。全书包括二十四门,三百四十八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详于政治而略于典章制度,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与《资质通鉴》互为补充,对数千年的政治情况和社会制度有了更全面的阐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条分缕析,使稽古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特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文献通考》之后出现了不少续作,有明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清朱奇龄《续文献通考补》十册四十八卷;清乾隆时敕撰《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二卷等,可见《文献通考》影响之大。

《文献通考》会记录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东坡苏氏曰:“自汉武帝以来至於今,皆有酒禁,刑者有至流,赏或不赀,未尝少纵,而私酿终不能绝。周公独何以能禁之?曰:周公无所利於酒也,以正民德而已。甲乙皆笞其子,甲之子服,乙之子不服。何也?甲笞其子而责之学,乙笞其子而夺之食。此周公之所以能禁酒也。”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自汉武帝以来到现在,都有酒禁制度,重刑或重赏,从来没有些许放松,但私自酿酒从不能断绝。周公(曾针对殷民饮酒成风而发《酒诰》)为什么能够禁酒呢?因为周公不从酒的角度,而是从德行的角度禁酒。就像甲乙两个人都打儿子,甲的儿子认为对,乙的儿子却不服气,为什么呢?甲打儿子是责怪他不学好,乙打儿子是因为不让他吃东西,这就是周公能禁酒的原因。这些故事让一本书有了意趣。中国古代禁酒的真正原因多是因为粮食不足,酒为粮食所酿,多酿酒便会减少国家的粮食储备,而聚众喝酒也会影响社会安定。




元末遭战乱,慈湖书院与相邻的香林古刹均毁于兵燹。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知县朱衮在慈湖书院旧址重建并易名“凤游书院”,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入乐平,书院及毗邻的观音阁同毁于战火。同治年间有杨姓族人出资重修,历经乱世只剩高坡处一座庙堂,书院不复存在。后观音阁重修,今日依旧香火延续。

书院教育制度消失缘于光绪变政。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后逐渐推广。1901年8月朝庭下令将各地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堂,至此,延续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书院不复存在。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说,“光绪变政,把一千年来书院制度完全推翻,而以形式一律的学堂代替教育。”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便是几百年光阴。风从乐安河对岸踏波而来,一些遥远的时光如波漾起,然后又复平静。但,总有时光如沉底的沙砾,在某一个温暖的午后被打捞,被忆起……


注:凡属于本公众号原创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推荐阅读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

林卫春主持召开三月份市四套班子联席会

高铁公交误点多?记者实地调查: 反映情况不实

24小时智慧书屋:方便广大群众 打造书香城市


欢迎向《乐平之窗》投稿

投稿邮箱:lpzc2016@163.com

新闻热线:13767856365



值班领导:汪益达
责任编辑:吴羽婕
作者:余巧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