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青春季,我也曾做过一名短暂的通信人”

泉溪 云宇的异想国 2024-03-29
💛

当我们在人头攒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掏出手机,和颜悦色地接听电话时,你未必想到——在青春季,我也曾做过一名短暂的通信人。

2007年伊始,我的生活开始亮出好运底色。

虽然我还处在居无定所、摇摇晃晃的生存状态,但我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我把它上升到“职业生涯规划”,未免说得冠冕堂皇、危言耸听了。这个规划,在我面前还完全没有形成白纸黑字的书面文本。

我的行动之一是,我懵懵懂懂地参加了一个征文大赛,一个以“我心中的移动”为主题的文学评奖,奖项分散文和诗歌两个类别。

我写了一首诗,题为《亲爱的,我在移动电话里等你》。半年后,这首诗竟然获了特等奖。

其实这首诗很短,仅仅十来句。写的无非就是人间亲情、爱情等等。

“亲爱的,当风雪飘扬/你无论置身天南地北/我们都已呼吸相缠”//“亲爱的,你无论置身天涯海角/我们都已近在咫尺。”

多年过去,我仍能出口成诵。

获奖后,我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最关键的是,好运还在后面招手,移动公司老总联系到我,市场部主任是个熟人,他开宗明义说,公司想聘我为宣传专员,看我是否有此意。

最后让我与老总面谈。面谈进行到半小时后,见我尚未表态,她正面攻心,说:

“你并非大学毕业,科班出身,但仅凭你这首诗,做一个策划专员,完全绰绰有余。你这首诗把移动通信的功能、品质,以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表达了出来!”

她说,考虑好,明天一早报到。

回到出租屋,我考虑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到移动上班。

一进门,让我刮目,办公室窗明几净,全新办公设备,崭新笔记本电脑,且我办公室是单间。主业是每月编一期报纸,同时承担起草策划文案。

三个月试用期,试用合格,再签劳动合同。

自那天起,我便是移动公司西装革履、携带笔记本上班的一员。

自打那天开始,我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咨询,向同事请教。总之,一个人完全变了样。

我的理解中,移动是一个充满青春斑斓、活力四射、靓仔靓女成就梦想的地方。一个可以把才华智慧变现,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我身边的知情者常常劝慰我,在移动好生干下去,五险一金为你扛着,衣食无忧,光鲜体面,不要再移动了!

三个月结束,正当我拍好正规照,快签合同时,我却把自己关在办公室,踌躇了大半天。

直到办公室秘书敲门,催我签合同时,我才硬着头皮,敲开老总的门。

我满怀歉意地坐在她面前说,抱歉!我不能签约了,我得再移动一次,到大学里当驻校作家。

那次谈话,是我一辈子最艰难的一次,时间过得真慢。

老总说,既然你去意已定,我无力拦你,人才是社会的活水,你毕竟也是从移动走出去的。移动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以欢送名义宴请我,然后离开了。

回首往事,我都会为曾经的经历生出小小感动。

感谢命运的眷顾,感谢生活的恩典,让我在职场四处碰壁,心灰意冷之时,看到一缕人生旅途的曙光。

也让我想起作家余华一段经典语录——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是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我之所以能成为移动通信人,应该感谢爱情,感谢爱情的力量,它让一个生活中的在场者、见证者,沐浴到生命中的高光时刻,只是那么一瞬间的照亮,使我遇见灵光,写出了那首诗。

那一年,我正和一个叫曼娜的海南大学女生恋爱,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往期精彩内容:

从记者到自媒体人,我坚持10年以上的8条写作方法

听完这期博客,我开始理解东亚父母

书单分享:好怕有一天,我们只能在书里看到大海

作者介绍:

泉溪,原名熊家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普洱市作协副主席。从事过清洁工、大学驻校诗人等职业。曾两度进修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诗刊第28届青春诗会代表。出版作品若干,获奖若干。现居普洱,独立写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