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分享:好怕有一天,我们只能在书里看到大海

云宇say 云宇的异想国 2024-03-29
💛

大家好,我是云宇。

最近好丧啊,核污水源源不断被排入大海,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变成怎么样,但总归是不会再好了。

我真的好爱大海,我想学游泳,想潜水、想冲浪,想要更近距离拥抱大海。

可是如今,小日子造的孽,却要海洋生物和全人类承担后果。

好担心未来某一天,我们再也看不见蔚蓝的大海,看不见跃出水面的鲸,看不到海底自由的精灵。

如果真有那一天,希望至少还能在书里看到大海。

今天找了6部关于海洋的书籍,如果现实是一片灰暗,至少我的记忆仍能存有一抹蓝。


看见看不见的海洋


作者:阿兰·塞尔(法)

豆瓣评分:暂无

这是一本应景到不能再应景的海洋与人文生态科普书,适合所有3岁以上的大小朋友阅读。

书中几乎每一页都由两部分组成,一边是高清摄影图片,一边是水墨插画,再配上真实的文字描述,足以给所有人上一堂震撼的海洋环保教育课。

(图片源自小红书:不二要成长)

比如某一页聊大国出口。原来美国、日本和法国是最大的出口国,不是出口商品,而是出口垃圾。

每年,巨轮运载垃圾穿过海洋,抵达其他国家。仅2018年,法国就将数十万吨垃圾运到了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又比如聊塑料污染。透明的塑料袋像水母般漂在海上,海龟天真地以为这是水母,一口吞下。等意识到肠胃受损时,已经太迟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会赞叹大海的浩瀚和广阔,但其实海洋生态系统如纸牌搭成的房子般脆弱。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它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反噬自己。

鱼什么都知道


作者:乔纳森·巴尔科姆(美)

豆瓣评分:8.4分

我们常常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也常常用“鱼的记忆”来形容一个人记性差。

但其实,鱼这类物种在3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完成了高度演化,它们有意识、有情感、能交流,会使用工具、懂得合作,是高智商动物。

这本书的作者乔纳森·巴尔科姆是美国知名动物行为学家,他耗时四年完成这本科普读物,借助动物行为学和生物学的发现,揭开水底的秘密。

对于海洋,我们亏欠得太多,又了解得太少。

就像评论说的,鱼什么都知道,而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海洋奇迹


作者:克雷格·福斯特(南非)

豆瓣评分:8.3分

很多人不知道,非洲南部的海藻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而这本书,就是展示南非海藻森林的图文作品集。

封面里的章鱼就是生活在那里的生物之一,在《蓝色星球2》中曾记录了这种章鱼的智慧。

为了躲避睡袍鲨的捕猎,它会利用海底礁石隐藏自己,被鲨鱼咬住后,它悄悄将触手伸进鲨鱼的鳃部,让它无法呼吸。

鲨鱼离开后,它居然还懂得将海底的贝壳盖在自己身上,作为防护器具再次隐藏自己,在鲨鱼眼皮子底下躲过一劫,智商真的很惊人。

据说,本书的两位作者花了8年时间探索海藻森林。而书中除了惊艳的海底照片,也有他们探索和发现新物种的故事。

《海洋奇迹》是曾被无穷小亮推荐过的好书,狐主任的推荐,还是挺靠谱的。

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


作者:詹姆斯·内斯特(美)

豆瓣评分:8.5分

这是一个全新的看海角度,相比其他或官方或专业的研究,《深海》对海洋的探索更出其不意。

你知道,在水下六层楼深的海底实验室生活是怎样的感受吗?

你知道,和牙齿长达二十厘米的鲨鱼、体型最大的有齿类鲸鱼抹香鲸以及剧毒的水母共游是什么体验吗?

你知道,不借助任何潜水设备,只凭一口气潜入海下一百六十米,是神迹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能?

……

《深海》的作者詹姆斯是《纽约时报》和《户外》的专栏作者,他用一年半时间走访了数位离经叛道又身怀绝技的民间海洋研究者、潜水员等,讲述了一个个如电影般精彩的水下故事。

当海洋不再是平静包容的治愈系美景,人类又该如何应对?

海底两万里


作者:儒尔·凡尔纳

豆瓣评分:8.6分

这本书的书名人人都听过,但真正翻开书看过它的人却远没那么多。

其实《海底两万里》是一场奇妙的海底旅行,在这场旅程中,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触登上“鹦鹉螺号”,在船长尼摩的带领下饱览海底奇观。

看海底狩猎,访亚特兰蒂斯废墟,参加珊瑚王国葬礼,与鲨鱼搏斗……

这样一场为期十个月的精彩旅程,不要9999,不要999,只要一本书的价钱。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本适合孩子的启蒙书,但其实,它适合每一个童心未泯的读者。

往期精彩内容:

从记者到自媒体人,我坚持10年以上的8条写作方法

爱你的风,还是吹到了29.9元包邮的钻戒

“曾经的我,从民间写作人到大学教师”

作者介绍:

云宇,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