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焦虑不能让水果自由

潮思 新潮沉思录 2021-01-28

文 | 飞剑客



很不巧,中美贸易谈判波折碰上持续时间超长的一次全球厄尔尼诺现象,而从去年八月开始,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升温。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整个太平洋中部也紧张地升腾着热空气,转向美洲,随之带走降雨,不仅造成东南亚、印度、中美州持续干旱,也让华北早春霜冻,华南淫雨霏霏,从历史数据上看,厄尔尼诺现象与农产品价格上涨存在相着当高的关系。


这样气候在中国要持续一整年,有些自媒体把今年果蔬大范围涨价归因为碰上贸易战,显然其蔓延的恐慌情绪也并不能让太平洋环流有多少改变。考虑到通胀有其社会预期自我实现的特点,其实贸易战对水果市场的价格影响还是有限的。


像坚果、车厘子和蛇果容易受进出口影响,却是中产口腹,大部分人可能吃不起,中国主要的水果进口地还是东南亚,去年来自美国不足10%,况且进口水果70亿美元的体量,碰上中国2万多亿的水果市场规模,可谓入口即化。即使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能撬动多少很难说。



像红富士涨价被提到最多,实际上受去年倒春寒减产影响就开始价格上涨,苹果库存明显不足又导致今年5月苹果价格再涨一波。而多数果蔬涨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南方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持续性阴雨天气,影响水果花期而大量减产,同时也导致大棚蔬菜出苗率降低。所以不管有没有贸易战,我们都得面对厄尔尼诺。


诚然,超长厄尔尼诺只是开篇的引子,事实上单纯气候是不能决定涨价的,这只是长期供应链的一部分,务农成本上涨也是不能回避的长期因素,投机囤货、中间物流、销售链变动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价格波动。说到底这是资本榨取果农价值、供应商垄断渠道的逐利产业。这个问题容许笔者放到文章后面探讨。


在此次贸易战中,对以后通胀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大豆价格,可能存在较大上涨压力,但即使最极端的状况下(涨25%),预计中也只拉动CPI上升0.35左右的百分点。中国的大豆主要靠进口,目前第一大户不是美国而是巴西,原则上把从美国那挡下的3500万t进口量转向南美能满足我们的日益增长食用和榨油需求,


当然,贸易战不是简单的进出口问题,更关系到国际汇率。如人民币汇率走低,巴西阿根廷大豆连续涨价,这使得进口这些比以往要负担更多的开支,比起吃豆腐,当务之急却是饲料—豆粕的巨量需求。


大豆提取豆油后会得到一种豆粕,而豆粕是家禽生猪养殖业重要饲料,其蛋白质足以满足鸡鸭猪对营养的大部分需求,更能缩短养殖时间。历史表明,中国输入性的通胀压力对比一下大洋彼岸的美帝来说没有那么可怕,但大豆关系到中国人民最爱吃的也最不清真的猪肉的价格——也是能真实影响我国食品分项CPI统计及CPI波动。也就是说进口大豆价格上升,是可能传导至猪肉价格进而推升我国通胀水平。


即使这样,目前猪肉上涨更多也是因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周期、大豆等因素叠加影响,顺便说一句,对于牛羊肉供应商来说,猪肉价格上涨也蕴含着机遇,由于饲料中蛋白原料价格的上涨,牛羊肉也大概率稳中趋升,但压力没有猪鸡养殖业大,牛羊对蛋白质品质要求相对宽泛,因此回旋余地较大,这时候只要通过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造肉成本,对增加牛羊肉在整个国民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是个好机会。



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这个时候另一个主要饲料玉米又出了幺蛾子,碰上了草地贪夜蛾大量入侵,席卷了整个北方,导致玉米价格不稳定,就可能影响整个饲料供应,让生猪市场雪上加霜,所以这段时间玉米会变成农业部门重点防范对象。


乌云压城之际,普通人最直接面对的是吃肉问题,我们可以纠结厄尔尼诺还是M2不给我们车厘子自由,也不妨考虑改变一下肉类食用比重,比如增加鱼肉的比重,如果有可能,普通人为爱国和打贸易战结合的微小贡献,作为海南人我可以负责任告诉诸位,多吃罗非鱼、墨鱼和鱿鱼以及蛤,这不是打广告,像罗非鱼是美国人水产品中的最爱,但关税足以让养殖户和所有讲四川普通话(川普)的哥们拼命。


最后我们撇开贸易战,回头来聊聊最近到处在热议的水果自由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水果并没有口粮那种保障性地位,做为非刚需的消费品,在没有政策强力干预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气候,灾害,市场环境等等影响。没有耕地红线的说法。水果除了好吃之外最大的好处是补充维生素,但实际上我国维生素来源非常丰富,不仅蔬菜在健康上碾压水果,药店里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片也完全满足需求,也就是说水果能提供的好处是可以用工业化的产品提供。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无法脱离水果,在中国,水果还有作为礼物的社交功能,追求好吃和健康,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望的一部分,毕竟水果确实比蔬菜更好吃,就好像大家普遍更喜欢喝饮料而不是水一样,尤其是前几年的水果产业发展飞速,资本的目光对准水果行业,批发、零售这些中间环节到处都充满了资本的身影,各种线上线下模式层出不穷,促使大批人员鱼贯而入。



行业发展的前提是让其能够尽快回收成本。这就奠定了近几年水果行业的“快”节奏。这种节奏为整个行业积累了焦虑,采购员永远活在寻找下个好果品,而资本介入,农产品不可避免要标准化、品牌化,越来越多的商家会往上游的产地走,像一些国家水果产业标准化相对较高,进口过来给中产小资消费升级享用。


某些水果在商家的打造下,几乎变成了纯粹健康生活模板的一部分。


从好不好吃到好不好看的消费观念转变,也给了好吃以外属性作为卖点水果炒作的机会,鉴于我国汉语的特殊的语言构型,中间商掌握了一些水果的二阶命名权,并“创造”了某些水果来差异性定价,以获取利润,典型的如凤梨(刺浅)和菠萝(刺长),奇异果和猕猴桃,葡萄和提子,车厘子和樱桃,黑布林和李子,但没人告诉你,前三者科属上没有任何区别,后两者完全是美国进口翻译问题。


不仅如此,一般在水果营销界,跟绿色、天然等中产阶层健康符号崇拜绑在一起,凡和身体焦虑有关,就会产生无穷的智商税,他们通常会拿有机无污染充门面,实际上和化妆品营销界“我们恨化学”套路差不多。这些水果成为中产圣物,不仅需要绿色、有机,还需要作为护肤品,需要排毒、抗癌、减肥、抗衰老等符号加持。


典型的就是啃起来像肥皂的牛油果(额,伦家明明叫鳄梨,在北美就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水果),得益于宣传上“酷似橄榄油构成”、“是健身一族喜爱的油脂替代品”,在这七年在中国进口量暴涨十万倍,



作为水果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倒没什么可批判的,但即使在鳄梨最便宜的国家也不会有穷人拿它作为脂肪来源,正因此,它成为健身为刚需的中产小资不可多得的热量代替品,与主食和沙拉搭配,这里面也暗含了“穷人需要最少钱获取热量,而中产要花最多的钱买最少的能量”的区分。


就比如上半年,“只要想吃,随时下单”的“车厘子自由”成了自媒体打造自我鉴定是否混得足够好的新标准,作为和刚需没什么关系的进口水果,其保鲜运输费用贵,价格自然高。这种“水果自由”一个伪问题——那些抱怨水果不自由的人,往往是被引导对车厘子跃跃欲试的人,而绝大多数人压根不考虑将水果奢侈品装进购物车,也不会在意所谓的车厘子自由。


这样的“水果自由”和中产的玫瑰世界观本质上是一致的,用于分层的奢侈品不管是玫瑰还是车厘子都是通过价格歧视来表征身份差异的物品,再通过自媒体的鞭子投喂给受众,才会让被消费社会拥抱的阶级聚合的驱动力走向“人为匮乏”,而盲目追求的“水果自由”,其实是给自己制造“匮乏”,出厂一种类宗教的情结。


然而中产内生的水果高端定位,都根源于资本对上游农业生产种植的介入,一旦碰到极端天气而减产,资本就会趁机囤货、坐地起价,想要获得利润市场就得有波动,等于把水果焦虑由车厘子蔓延到了苹果、枣、梨,焦虑也扩散向普通市民,多数人吃水果都成为了计算题,也使得更多不在意“水果自由”和“绿色健康”的年轻人,更愿意忍受一些无所谓的快递时间而去拼多多拼团,让打着“产地直销”名义的电商们迅速抬头蹭上了热点。


最近网上就出现了一些吹捧天猫水果低价的软文,称赞天猫整合了不少水果品种从产地到终端的链条,实现了产地直达消费者,节省了中间成本,实现了低价。虽然这类软文多半是因为配合天猫618营销发出来的,但这里笔者还是想说两句,确实随着电商的深入发展,已经有一些大电商可以整个几个门类的产地,并通过建设自己的冷链和物流或与相关企业合作,实现一些水果品种真正的互联网低价营销,但目前来说,国内的水果,乃至整个生鲜农产品领域,远不是一家或者几家互联网公司有能力完成“改造”的。



实际上从14年开始,国内的农业电商创业潮已经过了几轮,产地直销的模式早已不新鲜,各种玩法已经被互联网公司们玩了个遍,然而活下来的可能还不到5%。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是一个极端庞大又割裂的B端市场,互联网公司惯用的烧钱补贴模式在这个领域很难起到作用,其他互联网领域还能通过烧钱和恶性竞争弄出来表面光鲜实际赔钱的老大老二们,而这个领域不说开拓市场,光是进行基础建设方方面面都是无底洞,而不同平台之间一味的建立壁垒,抢夺用户又只会让整个行业的成本更高,一但烧光投资就无以为继。


实际上,互联网公司当不了农业领域的救世主。农业领域真正想达到完全互联网化,只能是由国家力量进行引导,全社会进行方方面面的建设以及资源共享,这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水果焦虑终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极端天气逐渐褪去,水果价格也会回到正常轨道,实际上进入6月之后,一些水果比如西瓜水果供给规模会有一定程度上涨,也会逐渐压低其市场价格。相比“水果自由”,如何应对化肥、人力、农业用地成本升高的问题,更有实际的社会意义。


至于我们个人,笔者没有能力影响别人,只能说点个人经验。因为属于工资不高时间又少的上班族,笔者对于日常饮食是一种功利性的态度,根据健康的基本要求保证每日摄入一定的蔬菜及各类蛋白质,水果则尽量选择应季的,价格适中的。只要肯逛菜市场,这些对目前的普通上班族收入来说还是可以满足的,也比在外面消费性价比高得多,完全不应当为此焦虑,当然前提是你能挤出一点时间。多研究些基础的营养知识就会发现,很多价格比较贵的食物在营养上和便宜食物相比没有相对优势,都有替代方案。只要认清自己贫穷的现实,能抑制消费主义带来的诱惑,就可以远离焦虑,当然这说说容易,其实很难。



期文章导读:

  十字路口的老欧洲

  1931年高邮土地庙拆除风波始末

  1949年10月2日的一封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