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何处不垂柳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4-04-08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春日里的江南,总少不了丝丝垂柳点缀的诗情画意。

当和煦的春风轻轻“剪”开冬日的沉寂,嫩绿的柳叶也随之轻轻悠荡,撩起水面阵阵涟漪,仿佛吸纳了江南特有的灵气和韵味,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一道奏响动人心弦的春日序曲。难怪有人这样诉说:“你从柳树下走来,折了一段江南给我。”

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这“万条垂下绿丝绦”究竟有几重韵致?

西湖春意浓浓景色迷人 图源:视觉中国




在江南赏柳,首先赏的是风情。杨柳轻垂,随风摇曳,这是独属于江南的风情,如拂过人间的春风荡漾在心尖。

“柳阴深霭玉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漫步西湖,碧波粼粼、鸟鸣声声,春日里的柳枝随风曼舞,令人沉醉。这一边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白堤,在乐天居士无限回忆的江南里,白堤上必须要有柳树的身影;另一边是“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后离离湖上花”的苏堤春晓,也是一派湖山沐辉、花柳共生的迤逦景象。白堤与苏堤,也因这些诗句更具风情。

而泛舟绍兴古镇,穿梭于蜿蜒的水道,两岸的垂柳则为水乡编织了一场轻柔的梦。它们或低吻水面,或摇曳于风,同古老民居的青瓦白墙一道绘成一幅灵动的江南春景图。水波荡漾间,柳树的倒影也显得袅娜起来,这份仿若“从前慢”的景致,愈发令人流连了。

江南何处不垂柳。走出浙江,南京玄武湖有着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北湖烟柳”,烟雨霏霏、柳枝袅袅,让看客恍若置身梦境,恰如唐代诗人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而江苏镇江的千棵柳湿地,则予人另一番野趣。这里的柳树大多高大、粗壮,有着上百年的成长历史,无怪“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来到这里,都要留词留诗,以助雅兴。

绍兴古城内的垂柳 图源:“绍兴古城”微信公众号




在江南赏柳,赏的还有古往今来的文意。“柳”在古代是颇受文人青睐的意象之一,有人统计,在《全唐诗》中,它共“出场”3463次;在《全宋词》里,共出现3760次那么,假如我们来个“合并同类项”,在历代文人笔下,柳树这一意象,到底蕴藏着哪些情思?

冬去春来的信使。值此时节,生机渐显,一切欣欣向荣。南宋诗僧志南所作的《绝句》,道尽了春日江南的明媚,那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更是被无数人熟知。乘舟靠岸,拄拐东行,只见杏花携雨落下,沾湿衣裳,春光就倾泻在翩翩绿柳的暖风间。

在“伢儿”们都会背的《村居》中,柳树更是春的使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飞柳迎春,其间有着多少生机,又藏着多少诗意。

离愁别绪的寄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首《采薇》,让“柳”与“送别”产生了万缕千丝的联系。“柳”与“留”谐音,在古代文学中,折柳赠别成为一种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也饱含着“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的良愿。

在这方面,从古至今的人,都能形成情感共振。比如,1915年寒冬,听闻友人许幻园家道中落即将离开上海,同为“天涯五友”的李叔同看着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中伫立许久才缓缓离去,含泪写下《送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歌词含蓄婉转,零落栖迟的锥心之痛深藏其中。

深情厚意的象征。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陆游与唐琬重逢于沈园,彼时的唐琬已嫁作他人妇。眼波流转间,却只剩物是人非的叹息。陆游感慨题词:“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错过的爱人就如宫墙之中的柳树,从此可望而不可及,千般的肝肠寸断、万般的怅然无奈,也只得付与纸一张、词一首。抚今追昔,过往的情深意浓如今只剩怀念。

瘦西湖杨柳 图源:“瘦西湖”微信公众号



纤细的柳枝柔弱无骨,好似“有花堪折直须折”般可供赏玩;但细长的柳条又有着“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惬意,也有着“不与他人说”的自适。

柳树不会说话,但这并不妨碍喜爱柳树的文人将其当作知己,不仅与它诉说情怀,更将风骨倾情寄予,在出世入世间寻求心灵的自洽。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美誉的陶渊明,自号为“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他,在陶宅前种下五株柳树,于是,“五柳”一如元亮本人,淡泊名利、随性洒脱。

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愈发想拥有一处灵魂栖息地,而杨柳低垂的姿态,就像一种温柔的提醒,告诉我们应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美好。漫步江南,在湖边或河边,常常能看到柳树下的长椅上有三两人闲坐,只望着随风而动的柳枝与水面,一坐便是半日。这份松弛感,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心灵慰藉。

柳树在风中低语,纵使生活予以千磨万击,也可报之以歌。命格超硬的柳,抗冻又耐热,生长快、繁殖易,从长江到黄河,贯穿东西南北。它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生命力顽强,每当春风拂过,其根系开始萌芽,枝干逐渐抽条,新叶缓缓舒展,一派向阳而生的模样。连自画像都用“柳”元素的丰子恺,曾写下《杨柳》一文谈自己为何爱柳:“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

这棵柳,既在水边演绎风情万种,也在岸上防风固沙。它就像我们人人都有的两个面,向外可以与世界热烈交手,向内又可与自己握手言和。

恰逢阳光正好,新柳如烟,不如抬脚出门,在柳条起舞的春风里,赴一场与江南的约会吧。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