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轩岚诺”来了,牢记“一三四”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9-05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今年首个超强台风来势汹汹!


这对于久旱两月有余的浙江人来说,是一个既让人高兴又让人担心的消息。


朋友圈的一句话最有代表性:盼着它来,又怕它乱来!


盼着它来,是因为浙江“渴”了很久了。


怕它乱来,是因为这个台风不一般。


据气象预报,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8月28日中午突然生成,并在此后几天在强台风与超强台风之间“反复横跳”,风力可达17级。

久旱逢台风,来的却是个“风王”,这绝不可轻视。


9月1日,温岭市松门礁山港,回港渔船有序停泊在港湾避风。




回顾历史,浙江一直是“招风”大户。


据统计,自1949年至今,已有47个台风登陆浙江。它们登临的月份最早在5月,最迟在10月,其中8月登临的频率最高,“狠角色”也最多。


比如2004年的“云娜”,登陆时最大风速达58.7米/秒,相当于17级大风。


17级大风是个什么概念?


据中国气象局描述,12级(32.7米/秒)的大风已经可以吹翻列车,把一个20吨重的汽油罐抛到80米的高空,17级大风的毁灭性可想而知。


在“云娜”过境的短短13个小时内,浙江的75个县(市、区)、76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高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0多亿元。


很多人觉得这应该是浙江历史上最大的台风了吧?不是的。


2006年的“桑美”在温州苍南登陆时风力达到17级(60米/秒),导致254.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7亿元。“桑美”强度之强、风力之大均为百年一遇。


再看2019年的“利奇马”,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级(52米/秒),累计造成全省763.4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79万人。


2019年8月9日,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温岭石塘镇金沙滩掀起10余米巨浪。


台风喜怒无常,说来就来,防不胜防。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台风是一道必答也必须答好的综合考题。我们只有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再细一点、再周全一些,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浙江多地沿海,经历台风不少,在防汛防台方面可谓久经考验。


面对台风的频繁侵袭,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实用管用的“一三四”防台宝典。


“一”是指一个目标,就是“不死人、少伤人”。生命最可贵,安全第一位。这一目标深刻表明,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防台防汛工作的根本要求和价值所在。


“三”是指三个不怕,“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三个“不怕”,讲到底就是在危急关头,党员干部得听得起抱怨、担得起责任、扛得住压力,这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豁得出去的大无畏精神。


“四”是指四个宁可,“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宁可信其来,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


四个宁可,贯通了“以工作确定性应对风险不确定性”“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的强烈底线思维,凸显了“安全是1,其他是0。没有安全保障,其他一切发展无从谈起”的辩证思维,体现了“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的科学方法。


可以看出,“一三四”是基于防台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规律认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大担当、为民大情怀、干事大智慧。


《习近平浙江足迹》里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台州温岭市有个住在海边的老婆婆,面对屡次上门请她转移的乡镇党委书记,始终不为所动。


情急之下,这位书记背起老婆婆就往外走。刚离开房屋没多远,房子就倒塌了。原本还在骂骂咧咧的老婆婆,顿时傻了眼。


回过神来以后,她不停地感谢乡镇党委书记:“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关系生命安危的大题前,决策者和执行者都必须头脑清醒,及时决断、敢于作为,毕竟此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容不得我们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9月2日下午,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区分局沈家门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虽然“轩岚诺”的名字有点小清新,但它的“霸气”登场值得我们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


首先,不得不说它真是“块头大”。作为今年的首个超强台风,它是个货真价实的“全球风王”。9月1日凌晨,它吞并了其南侧的热带低压,从一个“短小精干”的台风连升三级,变身成为“巨无霸”。据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消息,近日我省海域可能会出现5至7米的巨浪狂浪。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它真是“路子野”。强度强、体型大的“轩岚诺”,不仅移动速度快,而且行踪诡异,目前已经完成迄今最复杂的走位:到了台湾省附近来了一个急刹车,急转北上,然后走出一个深V的造型。可以说这样的台风移动路径前所未有,完全是不走寻常路,想要找一个和它移动路径相似的台风根本找不到。


特别是由于受前期持续干旱影响,人们对台风关注的重心很可能还未从旱情的缓解转到洪涝和地质灾害的防范上来,思想的弦还没绷紧。


要知道,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塌一尺。防汛防台工作,如果没有形成闭环,当降水来临时,对水旱灾害防御形势的判断就可能产生偏差,一旦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变“甘霖”为“凶霖”。


台风“轩岚诺”与副热带高压位置示意图。图源:台州发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积极准备、严阵以待,真正学好用好“一三四”防台宝典,才能把大旱之后可能引发的大涝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台风“狡诈粗暴”,带来的强风暴雨可能导致旱涝急转。必须把思想这根弦绷紧,提高警惕,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宁可信其有、宁可信其重,立足最不利局面,做最充分准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防汛防台工作,压实压紧各方责任很关键。只有严格落实“市包县、县包镇、镇包村、村包户”,督促各级基层防汛责任人加密巡查监测,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才能打好防汛防台的人民战争。


在工作举措方面,要突出闭环落实,严格排查风险,细化风险清单,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形成严密的责任落实闭环,全方位、无死角摸排隐患漏洞。


9月2日,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利用无人机开展精细化防台巡查。


此外,还要有效利用“数字利器”,提升防台整体智治水平。比如,用好防汛防台在线,动态更新风险清单,用好“掌上应急”应用,更有效实现预警信息快速直达、人员转移精密智控、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倘若久旱逢台风,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它做个“有修养”的好台风,而是应该“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