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破窗效应”

热爱生活的 中央民大研究生会 2023-12-28

在研究生阶段

想要取得良好的研究结果

离不开深邃的思想和自我警醒的能力

今天,小编将带大家了解“破窗效应”

学习在嘈杂的社会环境中

如何坚守本心

成为真正有思想的人

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记录设备都还没陈设好,停在纽约布朗克斯的跑车就已经出现第一组“破坏者”,并且想私吞这辆跑车。爸爸吩咐妈妈清理车厢,自己则动手拆电瓶,不忘提醒儿子查看置物箱。来来往往的不论开车或行走的路人,都停下来在这个拆除大赛中抢走车子上任何值钱的东西。紧接着重头戏来了,一位“破坏者”在有系统地拆卸后,成功扒走这辆置于纽约的跑车。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人们路过、开车经过它,看着它,整整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

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一度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它仿佛表达出了人性中最脆弱、最无神的一面,大多数的人会迷失在“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这一思想桎梏中,“法不责众”成为越来越多人为自己开罪的理由。

无论是我们现在的“内卷”,还是对其他思想的追捧和信仰,大多数都建立在成熟的理论基础上,以他人的思考成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从而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和意识。

这无疑是可悲的。

如何摆脱这样的状况?小编也为大家提供了几点思路:

01 独立思考,坚持对自我思想高度的追求

人云亦云,总归是欣赏不到与别人不同的风景,变得千篇一律,沦为庸人。

学着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打开电脑或手机在网上寻找答案,而是先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着从结果逆推过程,以批判性的角度看待任何问题,兴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02 树立危机意识,设立危机预警系统

“破窗效应”的开始,就是那第一块被打碎的玻璃,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不会意识到这小小的破裂,从而导致事情的不断恶化。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及时发现事情恶化的开始,找到危机的根源,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树立危机意识,避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03 勿以恶小而为之

“环境早就脏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根本起不到关键性作用”,这或许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是引导大家随地扔垃圾的主要思想根源。试想,抛开已经脏掉的环境,没有人会不知道垃圾扔在垃圾桶里这一简单的道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件小事都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以盲目的跟随他人,也不可以随意的放任自己,纵容坏习惯的发生,因为今天的不思考,就是明天的借鉴,后天的抄袭,勿以恶小而为之。


总之,思考是我们进步的前提和基础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人生准则

都不能按照既定的社会基调

盲从盲信

应当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能力

以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寻找适合自己的出路和准则

 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END

来源 | 生活部

供稿 | 姜舒聂

排版 | 李心语

审核 | 刘天宇 张迎春

责编 | 张佳豪

-往期精彩-

乐跑向未来|师生健康跑开始报名啦!

就业信息|2023.03.22信息汇总
中央民族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