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若群体良知缺失,则个休灾难不断

沧浪大侠 沧浪闲话 2022-05-05

 

先想像一下这个场景:


一群斑马正在悠闲地吃草,突然草丛里窜出一头狮子,将其中一匹扑倒在地。被咬住的斑马凄惨地嚎叫着,其余的则惊慌地一哄而散,远处安全的斑马们仍然悠闲地啃着青草。



其实,发现情况的斑马把远处的斑马呼叫过来,完全有能力挽救被咬住的这匹,甚而可以击败狮子。


但这是动物世界,只有本能,没有良知。


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最大的不同,不是生存方式,而是当个体遭逢灾难时,其他人会伸出援手;当单个力量不足以救援时,会为他呼喊。


这就叫良知。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良知开始一点点消逝,人们学会了蜷缩在自己的岁月静好中,无视他人被风雨摧残的苦痛。


但岁月不会永远静好。当灾难——尤其是天灾之外的灾难——来临时,大多数人只会庆幸灾难没有降临到自己身上。直至他们自己感觉到痛了,才会哀嚎,哭求他人伸出援手。


感觉到自己的痛,只能证明活着;能够感同身受他人的痛,才是良知。



上海的“静态管理”已经持续20多天了,普通人足不出户地困着,每天忙于抢菜、团购、检测之中,虽然不堪,倒也算平安无事。


但一些存在特殊困难的人,日子就没那么平静了。有人抢购不到食物,有人病重求医无门,还有人因为各种奇葩问题进退不能、无处安身……


极端的事例也时有发生,有人因为求医无门而不幸离世,有人因为得不到救治痛极跳楼。


这些曾经在西安、吉林上演过的悲剧,到了上海竟也一般无二。


当西安一名61岁的老人和一名39岁的青年分别因胸梗、胸痛发作被拒绝收治后含恨离世,我们以为痛定思痛后应该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当吉林患急性喉炎的4岁女童在医院里折腾数小时后离世时,我们以为那只是偶然。


我们本以为,这些悲剧的发生与所处地域的文明程度不无干系,可当到了堪称文明标杆的上海,竟是一样的无奈,一样的结局。


从周护士到5岁孩童的父亲,再到那个躺在楼道地面2个小时后离世的老人……


他们的不幸,不过如大河里的片片涟漪,片刻之后便归于宁静。


社交平台、微信群、朋友圈里,各种呼告之声此起彼伏,无一不是在为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喊叫。而物资丰富的人,依然在讴歌风花雪月。



然而,有几个人的意外死亡却引起了广泛关注。


先是正能量经济学者郎咸平的母亲因为延误而离世,然后是某区卫健委干部在办公室自缢而亡,再后来某71岁的小提琴家求治无门、不堪忍受胰腺炎的剧痛跳楼而亡……


同样是生命,为什么他们能够引起更多的人注意?不是因为对逝者的同情,也与良知无关,而是因为名人效应。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普通人不可避免地想到:连名人都是如此无助,一旦我碰到这种情况更加无力回天了。


于是,有人想起了方方的60篇日记,有人想起了江雪的封城十日。她们的文字之所以广受关注,并因此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个体,是因为她们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


当时代处于伤痛之中时,知识分子有呼告呐喊的责任。这既是天职,也是良知的要求。


并不是拥有文化就是文化人,也不是拥有知识就是知识分子。当他们履行起历史和社会的使命时,才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否则,只是和建筑工人、超市售货员一般的职业。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明白方方、江雪们的可贵,因为她们写下那些文字,并非因为自己身处困境,而是为了那些她们根本不认识的普通个体。


当然,也是为了这个时代。


星光璀璨、名家云集的上海,有无数远比方方、江雪名气更大的专家、学者、作家、教授,但我们没看到多少为普通人抒写、为时代而写下文字。


“人到终时方知谢,叶遇秋风才懂寒”,他们的处境远好于一般人,只在遇到一些小小的不便时,才有了声音。


退休教授杨国华,没有为他人的厄运写过一个字,仅仅因为他自己断了牛奶和降压药,就理直气壮地发出求救。对远比他更困难的人,彻底无视。



某小区“200多位教授、专家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还有院士及享受副部级待遇的校领导”无视其他地区更大的困难,联名写信给本小区寻求关注和帮助,那种自恃身份讨要特权的姿态令人作呕!



没一丝知识分子的风骨,全都是地地道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个自称“正宗上海宁”的家伙天天晒优越感、幸福感,指责别人的负能量。当他自己的父亲得不到有效救治“慢慢走向死亡”后,“强烈呼吁”对他母亲“给予关照”。说白了,就是要求把生的机会给他母亲,让别人的母亲去死!


当知识的分子的良知已经消失时,群体的良知就更加无影无踪。


16日凌晨,网上惊现上海作家陈村的一篇“日记”,虽然通篇都是写“我”在求医过程中险些丧命最后侥幸获救的过程,但因为文中的几句话使人们误以为他是步武汉方方、西安江雪之后尘:


“现在把这个过程发给亲朋好友,只是让大家感受一下封控将会害死多少人啊。”


“哪个昏官制定了这样的政策,必须出来(向)全上海人民谢罪。”


“让所有人来评评理,把制定这个政策的昏官拉下马。”



他的这些怒吼被某公众号写成文章发了出来。


然而很快,陈村就出来辟谣了,称他只是转发帖子,文中的“我”并不是他陈村本人。


然后,他举报了写这件事的文章,称其为“不实消息”。文章旋即被删。并且,他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将举报记录晒了出来。



陈村说“不实”,理由是文中的“我”并非他本人。尽管我经过逻辑分析后确定那就是他本人,但我不打算纠缠于这一点,因为那个“我”是不是陈村本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个70岁的老人需要抢救时遭遇了种种推诿和延误,最后在一个“漆黑的医院”里才侥幸获救。


这个老人,如果不是陈村,根据文中内容,也是他的亲朋好友,他的的确确知道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事实。


他的叫骂,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最多只会涉及亲朋好友;陈村之怒,不过是匹夫之怒,与良知无关,与道义无关;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叫骂,有关的只是自私。


而那篇被他举报的文章,显然写的是一种现象,目的是为了避免此类危险再次发生。


陈村的举报,用最无耻的手法证明,这个所谓的知识分子群体里,良知已不复存在。


他如果只是删掉帖子,我们可以理解;他如果保持沉默,我们同样理解。


但他的举报,却是不可原谅之恶。


上海没有方方,陈村却遍地皆是。所以,那名曾经强烈谴责过方方的退休检察官秦培丰,最终也求救无门死于方方所写的困境里。


所有这些人,之所以大肆责骂方方,并非因为他们的价值信念,而是因为他们自恃高人一等的优越地位可以让他们免遭厄运。



他们不是以是非确定立场,而是以立场判定是非。


这,是所有良知泯灭者的标配。


当良知在知识分子内已经成了稀罕之物时,整个群体当中,实际上已经彻底丧失;当群体良知丧失之后,个体的灾难就会源源不断。


而狮子们,永远有斑马可吃。斑马被扑食的悲剧已经上演了无数年,还会继续上演下去,直到有一天,斑马们学会彼此求助。


关注本号:


官场小说:

政商小说极品:《博弈》

医院官场,更加惊心动魄:《首席御医》

高潮不断的官场小说:《漫漫官路》

超受欢迎官场小说:《官道天骄》

老牌经典官场小说:《1号首长》

超长篇经典官场小说:《官路留香》

读了就放不下的官场小说:《问鼎官路》

不可不读的官场小说《权色仕途:走近女领导》

官场小说神作:《官场争锋》

商战小说:

商场小说:《极品钢铁大亨》

推荐阅读本号原创精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