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直磨底不见光?阿里这次真要拼了!

海豚君 海豚投研 2023-11-23


虽然最近市场惨淡,但中概龙头腾讯、阿里放榜都给出了比较满意的答卷,现在压力已经全部转给阿里。不过看完财报全文,海豚君的判断是答卷不出彩,但本季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里释放出来的释放股东价值的“诚意和决心”:
阿里详细拆除了各项业务的独立拆分和相应独立的股权设计,甚至IPO规划进度;而且还成立了资本管理四人组,负责释放股东价值,动作罕见,面对长期磨底的市值,阿里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对外昭告:“接下来我要拼了!”
接下来,海豚君再盘点一下本季业绩,套路上跟之前两个季度本有多大区别——收入弱、利润强:总体2%的收入同比,稍低于市场预期,而利润上比海豚君看到市面上海外大多数预期(220-240亿人民币)都好一些,不考虑股权激励和摊销费用的经营利润是253亿。不过套路中也有“变化”:
一、两大命脉:痛苦磨底,但“变局”在即
1. 淘宝天猫还是弱,但拐点已至。
a. 一季度淘宝天猫收入(CMR,含佣金与广告)同比收缩5%,仍然比市场预期差一些。
b.淘天的当前阶段最关键指标——淘宝天猫GMV(剔未支付订单)同比是5%左右的跌幅,而且因时尚、配饰与健康品类复苏,淘天3月GMV已经转正。
c. 两大重大信号:a.收入增速与GMV增速已趋于同步,甚至隐含抖音对淘宝的变现侵蚀似乎终于快熬到头了,但这个还需继续观察; b.阿里高毛利的美妆服饰拐点终于到了,6月季淘天GMV整体正增长几乎板上钉钉,对应淘天收入大概率也会正增长。
2. 阿里云:惨。虽然调整后的利润还是正数,但三月季收入同比竟然跌了2%,只有246亿。阿里的解释是主要因为疫情影响了混合云的部署;在宣布要独立融资上市之际,近期阿里云宣布降价40%,说明阿里云接下来会重新回到“拼成长”的路子上。
二、动物园家族:拼命自力更生,国际业务有亮点
其余业务整体特征仍然分为两大类:
a.优等生:做大收入、减少亏损
1)这个阵营里的典型这个季度是国际业务,该SEA疯狂变现之后,给Lazada了不少空间。另外,速卖通似乎推了一个TEMU的竞品——Choice,有意思。
2)本地生活这个季度收入同比20%,也还不错,同时亏损也比去年同期少了十多亿,表现也不错;另外菜鸟这个季度也还行,有成长有减亏,不过不算新信息,前两个季度就是这个水准。
b.垫底小动物:只有降本增效
a.泛娱乐仍然在这一栏中,收入同比基本没有改善,只是亏损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些。不过,最近优酷用一连串的热门剧,MAU似乎有点起死回生。
b.创新业务减亏明显,结合研发费用绝对值明显减少来看,应该是研发裁人,降本增效了。
海豚君整体观点:
相比于腾讯和百度明显不错的收入端边际修复,阿里这次的答卷显然不算出彩,还是利润Beat,收入疲软。不过好在从淘天的GMV边际信息可以大致推断,以“外出美”为核心的淘天行业周期拐点已至、竞争侵蚀拐点也似乎隐约可见。
但这些就本季业绩透露的信息量而言,已不重要。不妨期待后续阿里在释放股东价值上的持续资本运作。等待淘天GMV、收入逐步拐点,加上阿里的资本运作(回购、子业务分拆上市等推进),市场逐步转向分步估值时,阿里账上现金(500亿美金)+回购(195亿额度,截止2025年3月)+核心业务支撑百元阿里毫无问题。
长桥海豚君随后会通过长桥 App 与海豚投研的用户群分享电话会纪要,看公司如何指引收入增长拐点,感兴趣的用户欢迎添加微信号 “dolphinR123” 加入长桥海豚投研群,第一时间获取电话会纪要。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独立融资、分拆上市、“拔估值”小组……阿里拼了!
因此海豚君这里先从最重要的说起,上季度在公司高调宣布构架调整之前,海豚君从当季的业绩里已经嗅出了阿里动物园里说得上名字的动物以后都要自力更生,独立融资独立上市的味道。
而且基于此,认为后续阿里的股价来自于两个边际变量:1)出淘宝天猫之外其他资产分拆资本上市的进度;2)淘、天GMV转正,且进一步转为收入转正、恢复增长的进度,最关键的时候要看到竞争侵蚀的企稳。
而到这个季度,第一件事情已经开始风火展开,阿里集团目前已经清晰划出了六大业务集团
1. 明确出了淘宝天猫100%集团全资,其他业务集团都会寻求外部融资;
2. 核心资产阿里云会分拆独立融资,而且目标是寻求上上市;
3. 菜鸟目标是12-18个月内完成上市计划;
4. 盒马会在6-12个月内上市;
5. 关键的关键是,阿里还成立了资本管理委员会,任务就是提升股东价值,可以预期,接下来除了独立融资、分拆上市提估值,回购等各类资本市场操作也会由这个小组决策。罕见成立“拔估值”小组,阿里的决心之大可见一番。
二、核心零售已见黎明前的黑暗?
1、淘宝天猫还是滑坡?但见底之后就是向上
虽然本季是财年的收官之际,但阿里仍是没有公布任何GMV,用户数等相关数据,因此我们仍只能靠财务指标来推测阿里的经营情况。首先跟踪阿里最核心的关注点仍是GMV和CMR各自的增长及相互见的差异。
而本季度,国内零售客户管理收入(CMR)增速是-5%,收入为603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614亿。而随着疫情的影响在一季度逐渐消散,经统计局重述后的线上实物增速是环比提速到7.3%的。无论从预期差,还是相比大盘来看,淘、天平台的增长很难让人满意。
再结合近期新闻中披露,抖音目前仍保持着高双位数的增长,也可见直播电商们对淘宝、天猫的侵蚀仍在继续。市占率流失这一市场关注的核心痛点,尚未扭转。
令人稍感欣慰的消息是,本季淘宝、天猫(剔除未支付订单)GMV的收缩幅度也为“中个位数”,对比CMR-5%的降幅,可见CMR和GMV降幅间的gap已基本被抹平了。
而公司披露,3月份内淘天平台的GMV增速已经转正,且向前来看随着国内居民出行、旅游的复苏,服侍等可选品的销售也已开始回暖,1-4月穿类商品,线上零售的增速就环比从8.6%,明显改善到了13.5%。
因此,最早在自然年的二季度,淘天平台的GMV、乃至CMR都有不小的可能增速转正。
2、自营零售:好消息?业绩没有、但资本市场有
在Core-core的淘天业务外,阿里国内的重资产零售业务(包括盒马、高鑫零售、银泰、猫超自营及阿里健康等),本季度收入为 718亿元,同比也收缩了1%。虽然业务首次出现负增长,但考虑到去年较高的基数,且放开后居民对生鲜类即时零售的需求不再那么迫切,本季表现虽差但市场大体也有预期。
同时,作为此轮阿里构件变革的后续,业务最为独立的盒马板块已在进行IPO的过程中,且预计6-12月月内就能完成。作为阿里目前释放公司价值的主要途径的分拆上市,总算从“只见风声”到能真实落地了。帮助阿里旗下的一众资产的价值,从一片混沌到由二级市场一个个给出清晰的定价。
3、自立门户后,国际零售开始发力
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早先市场内就有传闻,在东南亚电商龙头SEA为了改善盈利已基本放弃了了增长指标时,阿里旗下的Lazarda开始发力,表现不错。
而本次财报显示,阿里国际商务零售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速大幅提速到41%,营收规模也达到140亿。其中Lazada平台的订单数增长达双位数,包括速卖通、Trendyol等整体订单增长也达到了15%。可见在蒋凡带队国际板块对立运营后,增长战斗力明显回升。
4、出门玩乐,本地生活也要修复?
本地生活服务(到家:饿了么;到店:高德、飞猪)本季收入125 亿,同比增长大幅提升到20%。受益于,放开后出行和线下活动的复苏,阿里的本地板块即便不能撼动美团、滴滴、携程等各垂直板块龙头的地位,在整个行业修复的情况下,乘着beta的东风也能有所修复。
5、菜鸟也要单飞
最为集团内第二顺位被拆分独立上市的板块,菜鸟物流本季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速有所滑落到18%。虽然当前增长看似放缓,但这里主要是因为菜鸟会计模式调整(从4P物流转为1P和3P物流)的基数期已到,实际增速放缓应该不太明显,尤其是目前国际业务增速还不错。随着Lazard等海外电商重新发力增长,菜鸟大概率也会随之修复。
并且,在3P物流极其成熟的商业模式下,菜鸟独立上市后,也有希望承接更多的体外客户的需求。
6、当淘宝天猫弱了,其他都要自力更生
利润层面,核心商务(包括上述板块)在剔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影响后的利润(调整后EBITA)接近317亿,远超去年同期232亿和市场预期的约260亿,利润率也同比从13%显著提升到了17.5%。虽然营收增长的确还比较难看,但降本增效和利润释放还在过程当中。
细分来看,所有板块的EBITA利润率都是同比提升的,因此虽然结构上毛利最高的CMR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已下降到29%,低毛利收入占比被动提升,整体的利润率仍是改善的。
同时,虽然目前除中国商务外的所有板块利润率仍在负数区间,但拆分独立运营后,海豚君相信,所有板块都会尽快实现盈亏平衡。因为做不到的后果就只有“一死”(淘天集团不会再给兄弟公司输血)。
二、继续降本,不增收但增利
各亏损业务线目标一起看向自负盈亏,各板块努力降本提效的背景下,本季季度阿里整体实现了毛利706亿,毛利率从32%同比提升到了34%。虽然看似提升幅度不大,但在总营收几乎零增长的背景下,总毛利却增长了10%,增速连续改善。实现即便不增收,也能继续增利。
在费用上,阿里仍在拼命节省,除了管理费用,其他费用都在同比减少:
1)销售与市场费用241亿,同比减少了12%,而研发费用109亿,同样也减少了11%,
2)只有行政费用反而同比增加了16.5%,本季共支出了103亿,甚至环比上季度还高。虽然本季度阿里继续净裁员了约4500人,裁员补贴可能是导致近几个季度管理费用持续走高的原因。管理费用规模已连续膨胀至达历史以来单季最高值。海豚君怀疑,虽然各事业群独立有助于提升战斗力和管理效率,但也会导致各子公司必须自建中后台,从而推高管理费用。
但即便管理支出疯狂膨胀,三费费率整体还是在下滑的。
因此,虽然老大哥淘天平台增长尚未见起色,但在所有板块的共同努力下,市场最为关注的利润指标——调整后EBITA利润上达到了253亿,较去年同期的158亿几乎多了百亿。
而调整后净利润更是达到274亿,同比增长超38%,也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约250亿。
三、核心零售之外,其他表现如何
1、阿里云:扎眼的负增长
作为集团在商务板块以外,最受关注的明星板块--阿里云本季度的营收增速还在滑坡,而最终-2%的同比萎缩还是相当的眨眼。
公司对于营收萎缩的解释是,一季度春节和疫情传播影响了混合云的部署,而丢失Tiktok这一大客户的影响也还在继续。
同时,从国内运营商突飞猛进的云服务收入来看,阿里云何时能触底反弹,我们需要耐心的等待。
但从利润角度,虽然营收在下降,由于利润率在持续提升,阿里云的EBITA同环比来看,都在增长。
3、电影院开放,阿里文娱板块能回暖吗
随着国内居民开始回归影院,本季度阿里文娱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长了3%到83亿。同时在季节性利润低点的文娱板块虽然EBITA亏损率仍有13%,但实际同比来看已改善了超10pct。同样随着国内居民出门活动、玩乐继续修复,阿里文娱板块大概率也是能继续改善的。
4、蚂蚁利润将要企稳?
本季度,阿里来自于蚂蚁的权益法收益为31.8亿人民币,虽然同比降幅仍高达56%,但绝对规模已恢复到本财年一季度的水平。海豚君认为,去年年底市场就已有传闻对蚂蚁集团的监管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虽然目前蚂蚁何时能拿到金控牌照,甚至能否再度上市还尚未有任何消息。但从当前的趋势来看,在常规监管下,蚂蚁业绩的修复可能也在路上。
<正文完>


阿里过往相关文章,请参考:财报季:2023年2月24日财报点评《阿里 “深蹲” 已来,“起跳” 还远吗?2022年11月18日财报点评《阿里:爆亏只是纸老虎,“竞争死结” 才是致命伤2022年8月5日财报解读《节衣缩食塑筋骨,阿里 “舍命奔钱途”2022 年 5 月 26财报点评《惨跌70%之后,阿里终于熬来曙光?2022 年 2 月 24 日财报点评《阿里还在历劫?这样的白菜价就别挑刺了2021 年 11 月 18 日财报点评《属于阿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然结束?2021 年 8 月 3 日财报点评《阿里:火力依旧,战果 “失色”2021 年 5 月 13 日财报点评《监管重锤后的新阿里:荷枪实弹、火力全开2021 年 2 月 3 日财报点评《海豚投研 | 阿里 Q4 电商还不错,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
深度:2023年1月19日《蚂蚁上岸,张勇上云,阿里距离重估还有多远?2023年1月18日《电商终局之战,淘宝斗得过抖音吗?2023年1月5日《攻守之势大逆转,“阿里、携程、滴滴” 们要反攻2022年9月30日《拼多多 vs 唯品会:你的 “穷日子” 是它们的 “好日子”?2022年9月22日《阿里、美团、拼多多,都认命了?还得博大运2022 年 4 月 27 日《阿里 vs 拼多多:血拼之后,只剩共存?》2022 年 4 月 13 日《往周期 “衰变”,阿里腾讯们还剩多少价值?》2021 年 9 月 22 日《杀疯了的阿里、美团和拼多多,电商流量混战后有真壁垒吗?2021 年 4 月 16 日《2021,互联网电商的 “全面战争”
热点:2022年8月12日《软银阿里缘分已尽,只剩下各奔东西?2022 年 2 月 16 日《 B、C 业务换棒后,新阿里终于迈出 “难而正确” 的一步了2021 年 11 月 29 日《关于阿里,这个悄然的变化要注意了!2021 年 8 月 9 日《漫谈互联网大厂的组织活力2021 年 4 月 12 日《天价罚款后股价飙涨,阿里对投资人说了啥?2021 年 4 月 10 日《天价罚款靴子落地后,“地板价” 阿里雄起有望?




- END -



// 转载开白

本文为海豚投研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dolphinR123 获得开白授权。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长桥海豚投研(“海豚投研”)及其關聯機構之用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海豚投研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海豚投研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海豚投研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創作人員個人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海豚投研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本報告由海豚投研製作,版權僅為海豚投研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海豚投研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ii)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海豚投研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利。




/文末福利

欢迎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海豚投研群,与投资老鸟畅谈投资机会。



研报不易,点个“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