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Yiyouth:有关青年,有关浪潮

艺东西 艺东西 2022-07-15



么是青年群体的“现代病”?你的价值寄托是什么?出神的AI人在想些什么?


在近期亮相chiK11美术馆的「浪潮与浪潮」跨媒介青年潮流艺术展览中,六位青年艺术家给出了他们对于青年群体、社会生活的想象与思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出自一财数据旗下的独立内容厂牌Yiyouth(应漾工场)。


定位于新世代青年,目前Yiyouth旗下拥有包括“DT财经”、“塔门”、“有数青年观察局”、“青年Talk”等众多内容IP,聚焦于青年趋势、青年文化、青年生活等方向,全网已覆盖超千万青年用户群体。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一些关键词句,包括青年群体与个体、数字化世代、年轻态消费......我们希望找到更鲜活有趣的贴近青年人的表达形式,而艺术展则是这样一个选择。”


李亭葳,《白鲸,救生圈》,2018


在与UCCA Lab的合作中,“浪潮”的意象清晰起来,“更深一步理解的话,我们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与青年后浪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界浪潮的意象。”一财数据副总裁、Yiyouth总经理姚贝贝向东西文娱|艺东西表示。


在此次联合策划中,Yiyouth的内容IP提供了青年群体的趋势洞察研究、文化观察和具有网感的话题内容。UCCA Lab则基于主题,重点邀请契合的青年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做呈现。


关于青年艺术家,姚贝贝提到,“我们对艺术家并没有年龄的限制,我们希望艺术家在这个展览中,有希望表达的议题、有合适的作品。在多轮时间、档期的磨合后,我们发现最终参展的艺术家年龄其实都比较年轻。我们认为这是件好事:青年人的故事,由青年人自己来讲述。”


一财数据副总裁、Yiyouth总经理  姚贝贝


最终李汉威、李亭葳、谭英杰、王长存、袁晗寒、周子正六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入了「浪潮与浪潮」。


与Yiyouth的基因有关,从青年议题到信鸽、报纸汇聚的海洋球,到虚拟人,艺术、青年文化的思考之内,每件艺术品也暗含对于信息媒介的反思与追问。正如UCCA Lab策展人唐誉桢讲述的作品《海洋》,“场地中的海洋球是被报纸包裹着的,上面有附着的信鸽、信号塔、电话筒。这些信息传输的没接在跨时间的差异中,传递一种时空错落的体验。”


谭英杰,《海洋》,2020


对Yiyouth而言,无论是此次跨媒介的「浪潮与浪潮」还是目前独立孵化的多个原创IP形象,关注青年文化与力量一直是厂牌的核心。明年Yiyouth还将推出“青年创作者扶持计划”,签约优质内容创作者、“青年文化公共项目”、“青年公益共创项目”等规划,持续推动青年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


正如姚贝贝所说,“Yiyouth的关键词是‘支点’,我们相信不管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年轻有很多不同的形态和色彩,年轻人的支点也是一样的,在不同的场景中给到他们归属与参考。”


点击视频,直击现场

  

“浪潮与浪潮”的起源

寻找青年群体的独立与趋同


EW:展览本身的主题选择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姚:最初我们对展览主题的设想只是一些关键词句:青年群体与个体、数字化时代、年轻态消费等等,虽然它们已经被各类机构和媒体阐述了很多遍,但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更新鲜有趣、更贴近青年人个体和心绪的表现形式。而艺术展恰好是当下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表达形式。


我们用“浪潮与浪潮”作为主题,是因为数字化是这个时代的洪流;青年群体本身,也是浪潮,是源源不断、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后浪。每一个青年个体,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时,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正是这些选择勾勒并赋予了个体的差异化。但是,当所有的“浪花”在同一波大浪潮的裹挟之中前进时,他们又会出现出很多趋同性。所以这种独立与趋同,主观意愿与客观时代背景的交织和相互作用,是整场展览我们试图去表述的。


EW: 是什么契机达成了与UCCA Lab的合作?双方是怎样的合作与协同?


姚:在项目前期,我们基于一些初步想法和很多策展机构、团体展开了沟通,其中就包含了UCCA Lab。UCCA Lab在艺术圈内外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公司很多同事尤其是青年同事都会经常打卡UCCA所策划的展览。在品牌与青年受众的双重“推荐”下,我们和UCCA Lab展开了接触。


他们与我们共创了“浪潮”的意象,并更深一步,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与青年后浪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界浪潮的意象。在策展过程中,我们双方是以联合策划的形式工作的,各自发挥自己所长:我们的内容 IP提供对青年群体的趋势洞察研究、文化观察和具有网感的话题内容;UCCA Lab基于双重浪潮的意象与我们提供的内容,邀请最适合本次展览的青年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做呈现。


EW:整个项目的过程是怎样的?包括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是怎么组合到一起的?


姚:整个展览的筹备,从今年的6月就开始了。中间经过一些疫情的反复,8月开始进入正式的执行周期中。我们和常规的展览策展一样,经过了主题意象、内容线逻辑、章节排布的反复沟通和推敲。在此同期,UCCA Lab也在邀请各位青年艺术家一起进行呈现。


我们最初对艺术家并没有年龄的限制,而且与艺术家们也是双向选择与认可。我们希望艺术家在这个展览中,是真的有希望表达的议题、有合适的作品。在多轮时间、档期的磨合后,我们发现最终参展的艺术家年龄其实都比较年轻。我们认为这是件好事:青年人的故事,由青年人自己来讲述。



有关青年 有关浪潮

展览作品中的处处“浪潮”


EW:开展过程中,有什么特别有趣的细节或者故事可以分享?


姚:我们展览空间里的最后一件作品——有数青年观察局的《占卜日历》,模仿了“老虎机”的一些元素。如果你在现场按出了3个老板的头像,会出现好几个带着彩虹色尾巴的“狗东”(Yiyouth厂牌旗下原创IP)滑过屏幕。最初设计时,我们只为老板头像设置了这一个小彩蛋,算是一种任性的随机选择。但到后期,这一“任性选择”就被现场观众解读出了别的含义:你看,只有老板才能获得“彩虹屁”。这个解读还挺可爱的,青年人自有他的视角。


協作派對,《占卜日历》,2021


EW: 这次的展览,你个人感受上最深的体验项目是什么?


姚:有两个作品我感受都特别深,一个是《元麦吉会溜出皮肤吗?》,一个是《折叠文学》。


元麦吉是一个走神的AI人,虽然我们不排除未来随着科技进化, AI能够具备“出神”的功能,但就当下而言,我觉得这就像是一个伪命题,作品所描绘的这种“出神”恰恰是人类比较宝贵的东西。


袁晗寒,《元麦吉会溜出皮肤吗?》,2021


再讲到《折叠文学》这个作品,“塔门”,也就是我们旗下青年文化观察向的IP,戏谑呈现了青年群体的“现代病”,不经意就戳到了我们的痛点。


協作派對,《折叠文学》,2021


EW: 这次《数据漩涡》这一作品也是由DT财经特别呈现,是如何想到将互动装置与数据新闻做这样一个创作结合的?你如何看待科技艺术?


姚:DT财经的这件作品是我们现场的“数据问卷调查”。每一个互动的观众,会选择他心中“人生价值寄托”的方向。所有数据会累积在后台,展览结束后,后台的数据会再次成为Yiyouth后续做青年研究与洞察的素材。


数据本身是一个“互动”的结果。我们向大众提出问题,通过数据问卷收集,大众向我们“反馈”——这就是一场互动。数据趋势报告,就是将互动“压扁”,直观地、压缩地呈现出大众选择的结果。


協作派對,《数据漩涡》,2021


选择“漩涡”这一意象,也是因为二者的相似性。在自然界中,中心向内运动的漩涡,可以携带巨大的水量,引起海平面的变化甚至影响洋流。在我们看来,数据呈现出的事实,也是一个数字化时代中的“漩涡”:海量数据及其分析的价值挖掘,可以引起连带效应,甚至影响我们这个时代。


在我们看来,科技手段是艺术的一种创作呈现方式,科技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想法、撼动身边人。但推动浪潮的,还是每一朵后浪。



“一个支点,撑住你,也撬动点什么”

面向青年群体的年轻厂牌Yiyouth


EW: Yiyouth这个厂牌的内核是什么?Yiyouth对于旗下IP的内容孵化策略与IP定位是怎样的?


姚:Yiyouth厂牌的内核,其实就是我们的Slogan——“一个支点,撑住你,也撬动点什么”在海量碎片化交叠的信息里,很多选择其实是比较匆忙的。那他们需要什么呢?我认为是归属与参考。



我们旗下的IP矩阵,目前主要是围绕三个维度进行构建的,分别是内容IP、形象IP和真人IP。另外,我们也独立孵化出「狗东狗西」、「橘老师」、「张伟」、「肥鸭」等多个原创形象IP,并且生产了一系列的表情包、条漫、创意周边和联名产品,收获了不少死忠粉,也深入到了快闪集市等圈层文化线下场景,与年轻人产生连接互动。而以“都叫我路老板”、“财经小师妹”、“口无遮拦的柏哥”为代表的真人IP矩阵,既呈现更加多元的青年成长样本,也在财经、商业、兴趣、职场成长等领域持续给年轻人支招。



EW: Yiyouth 厂牌的设立是基于团队什么样的积累?另外是基于对趋势什么样的判断?


姚:这就要讲到Yiyouth的诞生背景了,我们其实是一财数据旗下的独立内容厂牌。在过往的业务中,我们一直以“数据+内容”的优势视角去观察商业世界的最新趋势,同步也在发展内容IP孵化、数字化增长服务以及DTC品牌孵化等业务,并且都小有成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我们重新整合了旗下所有青年向的IP资产,去发布了Yiyouth这样一个定位为“面向新世代青年”的内容厂牌,希望能把过往的力量和经验整合起来,去发挥更大的势能——以已有多形态的优质内容为起点,继续发挥在深度内容、创意内容及线上与线上场景连接等方面优势,在未来不断拓展业务半径。


EW: Yiyouth 将会通过哪些形式和年轻人形成连接?


姚: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可以通过大家熟悉的“人货场”的概念去做一个拆解。


我们格外关注这些新生的榜样力量,并计划聚拢一批来自不同领域的有为青年,盘活我们的平台资源和势能,让青年代表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以一种更原生沉浸的方式,和年轻人进行对话。


第二点,我认为是做高质量“内容产品”,做能与年轻人产生自然连接的“好内容”,形态多样化。


当然,我们所理解的产品不局限于媒体内容,我们想要着力去打造的,是将所有的产品内容化。


EW:在赋能于城市空间上, 带活线下流量上,Yiyouth 有什么样的心得和案例可以分享?


姚:我认为“线下场景”是非常重要的、与年轻人沟通的场域。


在构建线下场景的过程中,我们会很注重厂牌内容与城市精神的契合之处,比如今年10月起Yiyouth在上海豫园落地的首个线下创意快闪展览【豫见·Yiyouth】,聚焦新国潮文化和新消费场景,带来生活、文娱、消费、民俗四大主题现场。其中第一期“魔都生活”和第二期的“复古回潮”,就以不同的层面呈现了上海的变迁,不仅吸引到许多潮人来打卡,也引发了许多老上海人的情感共振。


另外,吸引到年轻人真正进入到你的场域当中并参与互动,需要对“体验感”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把控。今年5月,Yiyouth旗下有数青年观察局在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举办了一场“有数青年恰咖会”。我们联合众多品牌打造了咖啡主题展、沉浸式咖啡沙龙、特色主题快闪店等多样形式,


最后,将线下场域的互动打造成为可以分享的社交货币,由此反哺线上流量,完成整个链路闭环的构建。



以Yiyouth为支点

将撬动更大的青年力量


EW: Yiyouth未来会有怎样的目标?


姚:未来我们将基于内容IP、形象IP、真人IP三大维度进行持续构建,既呈现更加多元的青年成长样本,也在财经、商业、职场成长等领域持续给年轻人支招;同时也签约更多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和原创IP,打造更全面的青年洞察+内容+创意生态,将我们的厂牌势能用于推动青年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


EW: 接下来 Yiyouth还会带给大家什么?


姚:Yiyouth的关键词是“支点”,我们相信不管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年轻有很多不同的形态和色彩,年轻人的支点也是一样的,在不同的场景中给到他们归属与参考。也基于这样的理念,12月23日即将在上海举办一场【Yiyouth·2021支点大会】。

 

除此之外,明年Yiyouth还会重磅推出一个青年创作者扶持计划,我们计划寻找更多关注青年文化发展的共创伙伴,共同帮助更多优秀的年轻创作者将他们的作品深入到线上、线下各个场景中去,通过Yiyouth这样一个支点,撬动更大的青年力量。


撰文:EW | 胡岚 张钰伦(上海)
审核:EW | 岳鸿(上海)
支持:东西文娱影视组



东西文娱旗下精品文化娱乐内容厂牌
城市有艺思系列将关注城市生活场景中的
精品文化内容形态
   近期艺东西相关内容






EAST WES
               ART艺东西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