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信息,谁来保护?

王祥 重庆瞭望 2023-12-28

刚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的营销电话就接踵而至;刚买了机票,就收到航班退改签的诈骗信息;刚和朋友聊完衣服,打开购物软件就收到相应款式推送……


数字时代,智能化提升着人们生活的便捷度;但随着个人信息在商业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个人信息侵权行为也时常发生,不仅困扰着人们生活,也让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截至今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施行2年。法律施行2年来,为何个人信息侵权行为仍屡禁不止?面对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又该如何从微观角度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

▲亟待加强的信息保护。方金洋 作/新华社 

当下,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可谓层出不穷,几乎已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82.3%网民亲身感受到个人信息泄露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剥开侵权行为的层层外衣,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过度收集信息。进小区须刷人脸,进健身房须按指纹,办会员卡须提供电子照片……如今,许多场景都通过收集信息实现智能化管理,但其实很多都属于过度收集。比如对出入小区而言,刷卡或输入密码即可,无须再进一步收集业主的人脸信息,物业、房屋中介等C端企业,很多也并不具备妥善保管大数据的能力。


强制收集信息。如今,扫码购物、点餐、停车缴费等方便了人们生活,降低了企业成本;但与之相伴的强制关注、强制收集个人信息,也让消费者头疼不已。比如停车缴费时,一些商场强制用户关注公众号,不然离不了场;扫码点餐时,强制消费者同意其收集微信头像、昵称、电话号码等信息,不然就只能放弃购买。


拿捏心态设置陷阱。有调查数据显示,97%的人在使用APP时不看隐私保护协定就直接同意。一些商家利用人们这一心态,在隐私保护协定里明文设置一些陷阱,并自认为只要写明了就是合法的。今年9月知网(CNKI)被罚后,就有专业人士指出,知网的隐私政策就曾明确指出,会收集用户的非必要信息。


“内鬼”违法销卖。随着个人信息越来越重要,一些平台“内鬼”开始顶风作案,造成大规模信息侵权行为发生。近日,广州白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内鬼”姚某供职于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其利用工作之便,在后台下载客户订单信息52万多条,然后以0.2元/条的价格卖给货运代理公司。


▲违法贩卖隐私。徐骏 作/新华社 

为充分保护个人信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立法进程,已陆续出台、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民法典》《刑法修正案》,以及专门性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


有这么多法律法规保驾护航,个人信息侵权行为为何仍然高发呢?


这里面,既有技术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技术方面,犯罪手段愈发隐蔽、专业,比如“爬虫”技术的运用,交易支付演进为虚拟货币,犯罪活动分工更加精细化等,都使得查处的难度进一步增加。而在主观方面,人们维权意识不强,被侵权后选择默认成为常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就指出,如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一些“内外勾结”型犯罪,甚至可以组建起从获取、交易直至变现、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的全链条犯罪团伙。同时,单位犯罪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也愈发常见,甚至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从决策到分管再到具体实施的条线管理与分工。


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的曾惜律师表示,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虽然时常发生,但在实践中,普通人真正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少之又少,这既是因为维权后取得的赔偿有限,也是因为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人们发现被侵权后第一时间一般不会主动选择维权。


▲大足区检察院检察官向辖区群众讲解信息保护注意事项。/重庆日报

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看似虽小,但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其在生活场景、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广泛。若不加大监管力度,它不仅会侵扰个人的生活安宁、危害个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也会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那么,身处数字时代,我们该如何解好这一道“信息难题”呢?


首先要审题:数字时代利大于弊。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是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在数字时代,通过对信息的开发利用,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社会生产效率都大幅提高。仅以数字经济而言,过去1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便从11万亿元增长到了50.2万亿元,数字经济也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个人信息侵权作为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给人们生活造成了困扰,但依然抵消不了数字时代的巨大红利。并且,不论是从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还是最近国家数据局的挂牌成立,国家都正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从而让人们更好地拥抱数字时代。


其次要答题:严执法配合强科普。近年来,公安、网信、市场监管、通信管理等部门,不断加大对个人信息侵权的打击力度。2019年至2022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嫌疑人1.3万余人,起诉2.8万余人。“海量”数字的背后,是职能部门的作为。


严厉执法打击之余,个人信息保护的科普力度尤其需要加强。比如商家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收集,消费者可以明确拒绝;哪些场景下,市民可以拒绝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求职、上网、购物等,市民该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等等。


最后要检查:如何查漏补缺完善体系。就像学生做考卷一样,要想得高分,答完题还应再检查一遍。当下,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依然存在许多细节环节需要查漏补缺,以完善工作体系。


曾惜就指出,一些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企业,涉及收集、处理大量个人信息,而它们很多不具备妥善处理个人信息的能力,也没有严格履行个人信息处理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很容易因处理不当,对主体权益造成影响。对此,监管部门如何依照法律规定,建立健全主动排查、监管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而针对普通消费者维权成本较高的问题,如何建立便捷通畅的投诉或司法维权渠道,也值得探索。


信息是数字时代的“石油”。数字中国战略下,如何对海量的“石油”进行安全高效地利用,让其迸发出强劲动力,事关每一个生活细节的便捷度,也事关经济发展,更事关国家安全。这道题,需好好作答。


责编丨周宝琴
责校丨郑钰潇 杜铠兵
主播丨张硕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大通道如何变为经济“大动脉”?

● 78年后,重读《沁园春·雪》

● 渝商该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