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拿什么治愈“厌童症”?

杜铠兵 重庆瞭望 2023-10-17

提到暑假,我们总会想起那些炙热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然而这个暑假,孩子们却承受了不少冷眼。


假期出游热潮中,“熊孩子”在高铁、飞机、电影院等公共空间喧哗、打闹,引发路人与家长冲突的新闻频频成为热点。


一边是部分网友在网络空间对“熊孩子”现象大倒苦水,有的还称自己有“厌童症”;另一边是草木皆兵的宝爸宝妈,纷纷表示“不敢带孩子出门了”“在公共场所甚至有羞耻感”。愈演愈烈的“厌童”风,席卷了舆论场。


然而我们似乎忘了,在这场风波的中心,孩子们是何处境。“厌童”情绪从何而来?它将如何影响孩子?而孩子们又需要怎样的公共空间和社会空间?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放低身段,从“1米高度”再次审视。


有媒体发起“高铁上遇孩子吵闹你会怎么办”的网络投票。/重庆瞭望截图

“厌童症”是病吗?


其实,所谓的“厌童症”,并不是一种被医学界认可的疾病或病理状态,也没有被列入正式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而是此前有媒体援引心理学的概念,将当前社会上对儿童的抵触心理统称为“厌童症”。


年轻人纷纷在网络上“确诊厌童症”,已然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一众网友将生活中经历的“熊孩子”事件发布在社交平台,声讨不文明行为,并冠以“厌童症”的标签。比如在某短视频平台,“厌童症”相关话题的浏览量已经突破160万次。此外,还有像“00后整顿熊孩子”“要求设置无孩童区”等大量反映厌童情绪的热门话题。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厌童”情绪背后,折射出当下关于如何看待儿童问题的焦虑和撕裂。


从成年人的视角来看,“厌童”也是一种无奈。过去,儿童主要在家庭、学校等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成长,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熊孩子”用大肆吵闹等行为逐渐“霸占”公共空间,加之家长往往选择视而不见,着实令人生厌。某种意义上,人们讨厌的不是儿童,而是站在“他只是个孩子”的道德高地,肆意侵占他人权益的越界行为。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面对“被讨厌”也十分茫然。对于一个还不具备足够自制力和共情能力的孩子而言,宣泄情绪是天性使然,而在一个完全按照成人道德和规则运行的公共空间内,难免“踩线”出格。面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平等地讨厌世界上的每一个小孩”“管不住的小孩就不该出生”等极端言论,更多被误伤的孩子和家长,自然感到委屈和茫然。


如此看来,“厌童症”虽不是病,但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只会进一步加深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最终给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环境造成不可弥合的伤害。


渝中区,儿童友好馆常年开设儿童友好课程。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无形之中,孩子被放在了这场风暴的中心。在网络狂欢和舆论的裹挟下,儿童由于缺乏话语权和发声渠道,只能默默承受着社会情绪的喧嚣。


每个人曾经都是孩子,也将影响更多孩子的未来。我们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厌童症”这一现象背后真正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治。


如果说“厌童症”是一种病,那便是当下的“网络病”。将“厌童症”作为一种标签化的网络话语,似乎成了互联网新的“流量密码”。


比如一些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抓住当下年轻人被催生、恐育、“鸡娃”等焦虑心理,炒作话题,再加上平台精密的算法推送,造成了庞大的“厌孩景观”,扰乱公众视听。


“厌童”现象背后,折射出公共空间治理难题。成年人作为当下公共空间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等弱势群体对公共空间多样性的需要。


比如在一架空间有限的飞机上,当我们不想被儿童打搅时,他们又能到哪儿去?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精力和情绪又该安放何处?儿童作为平等的城市公民,同样拥有享受城市公共设施的权利。换位思考可以发现,正是由于当下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建设的不足,让儿童的活动空间在这个成人主导的世界里稍显局促。


割裂与对立,从来不是走向未来的出路。对于“厌童”现象,更值得警惕的是背后的社会心态——当人们走向割裂与对立,自然也就失去对他人、对孩童的同理心。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将这种割裂与对立的现象,视为社会走向“原子化”,这反映了一种个人利益至上主义的观念,而依此观念,“人们终将纯粹工具性地看待社会”。比如韩国近来愈演愈烈的厌童现象,正在走向极端化:商场等营业场所为讨好不愿生育的年轻人,设立无儿童区,明示“儿童禁入”,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割裂与矛盾。


大渡口区,孩子们在口袋公园玩耍。记者 刘旖旎 王海贝 摄/视觉重庆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曾说:“判断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就是看看这个社会里孩子们的地位。”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正进入下半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被正式写入国家的发展规划。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22年,国家发改委等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城市建设中应该有“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


“蹲”下来,才能看见孩子的世界。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当前不少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普遍还是“成人视角”,缺乏对儿童需求的充分考虑。只有降低身段“蹲”下来,以一种对等的姿态,才能营造更加和谐的城市空间。


比如,重庆为此发布了《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明确提出了29项具体政策举措。从生活中来看,在沙坪坝中心湾社区,儿童议事亭、口袋公园、微型农场等特色儿童活动场景深受儿童和家长喜爱;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金安社区,“儿童之家”免费面向辖区的孩子和家长们开放……


“静”下来,才能听见孩子的声音。面对喧嚣的网络环境,公众需要保持足够的冷静和理性,倾听孩子的声音,别让“厌童”情绪的话语陷阱吞没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个儿童友好的社会不仅在线下,同样也在线上。针对互联网上的“厌童”乱象,尤其面对制造焦虑、塑造对立的无良自媒体,监管部门需要建立起高效的监管机制,及时清除舆论场上别有用心的“杂音”“噪音”,倡导文明和谐的网络风尚。


当然,对于线上线下合理的批评和建议,家长们也应该认真倾听,并真正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及时约束管教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在尽量避免给他人带来困扰的同时,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慢”下来,才能找回美好的童真。在“996”“内卷”成为日常的当下,年轻人似乎自顾不暇,自觉没有太多的心力去爱别人,对儿童的看法也就只是简单地在“小天使”与“小恶魔”之间摆荡。


越是面对浮躁的世界,越是需要一颗童心。与其怀念美好的童年,不如放慢生活的节奏,不要再用成年人匆忙的脚步去丈量孩子的成长,不要苛求他们一出生便掌握成人世界的规则和秩序,而是与儿童成为朋友,看见他们眼中闪烁的星光,看见他们溢于言表的爱意,看见他们探索未知的勇气……我们会发现,“人类幼崽”也有抚平一个成年人内心褶皱的力量。


当我们讨厌儿童,何尝不是在否定我们每个人的过去和未来;而当我们主动去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勇敢地探索人生的初始阶段,也就是在探索和治愈我们自己。



责编丨郑钰潇 

责校丨王祥 冉苗俊

主播丨万媛熙

实习丨万媛熙 周美馨

审核丨刘海涛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谁偷走了我们的座位?

● 解锁七夕的打开方式(文末有福利)

● 无言石窟何来千钧之力?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