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什么都做不好”,孩子未来能走多远,看他的“逆商”就知道

布谷妈妈 布谷妈妈 2024-04-25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闺蜜问了我一个问题,说女儿特别怕输,怎么劝都没用,该怎么办?
她举了一个例子。
女儿和小伙伴一起玩,伙伴提出:“要不我们来跳绳吧。”女儿知道对方跳得比自己好,所以她直截了当地拒绝:“不玩。”
在家里玩游戏也是,如果爸爸妈妈不让着她,偶尔输一次,她就会马上哇哇大哭。不管怎么劝说都没用,她只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
孩子害怕失败,一输就哭,是他面对挫折的能力不够强,也就是逆商不高。
而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很大程度,看他的“逆商”就知道。
一:心理弹性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不管做什么,同事都比我做得好,每次受表扬的都是他,我总是被比下去的那个。那我内心也会有很强的挫败感,觉得无力、难受、郁闷。
只不过,我们是大人,懂得克制情绪,不会像孩子那样当场就哇哇哭。
但当我们做某件事,尝试了很多次都做不好,也难免会发脾气,把东西往旁边一扔,负气地说:“不弄了!”
仔细回想一下,在我们生气的那一刻,内心是不是有以下这样的想法?
●永久性判断:我永远也做不好这个。
●习得性无助: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用,我就是没有能力。
●夸张扩大:我不仅做不好这个,还做不好那个,我什么都做不好,太失败了。
●绝对化思维:别人都比我强,我不如他们。
●羞耻感:被比下去,别人会瞧不起我,会认为我不够好。
这些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失败面前是失控的、无助的,我没有能力改变局面。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心理弹性”。
它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有伸缩空间,会随着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在伸缩中达到心理的调控和适应。
当一个人害怕失败时,除了感觉失控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缺乏心理弹性能力,在失败面前,心理可伸缩的空间不够,容易钻牛角尖。
二:父母的两个接纳
孩子需要从“可控感”中获得自信,如果一直受打击,他难免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自我价值感低。
但孩子不可能事事如意、次次赢,当输了时,我们该怎么回应?
家长不妨做到2个接纳。
①接纳事实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失败时,你先别急着插手,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从孩子的失败中,我看到了什么?
如果我们给孩子的回答是:“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你怎么连他都比不赢?不对,你这里做错了;哈哈,我赢了,你输了。”
那么孩子看到的,是失败的结果,是他“不够好、不够优秀”的坏结果。而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他就会不想输、不愿输、不敢输。
但如果,我们的回应是:“哇,太好啦,我们发现新问题了,一旦解决这个问题,你就又上一个台阶了。”
那我们引导孩子看到的,是机会,一个可以总结经验、小步前进的机会。
如果孩子形成了这样的理念,那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失败,他看到的,都是积极、正向的一面。
②接纳情绪
当孩子失败时,他肯定会有挫败感,从而产生负面的情绪。
为了让孩子好起来,我们可能会安慰他:“没关系,这次没做好,咱们下次努力,一定会做好的。”
孩子听完,他的心情可能并不会好起来。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我们的关注点,依然在“结果”上。
他会想,万一我下次还没做好呢?万一我永远做不好呢?
为了避免让自己失望,也避免让你失望,他可能下次连试都不愿意试了。
正确的做法是,坦然地接纳他的情绪:“妈妈看到你很难过、失望,因为你觉得被打败的感觉很糟糕是吗?”
点到为止,避免跟他讲“坚强一点”、“没有谁能一直赢”之类的道理。你可以抱抱他、陪着他,给他一些无声的鼓励。
孩子会在你的理解中,慢慢平静下来,理智地看待问题。
三:建立心理弹性
除了接纳,我们还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孩子的心理弹性。让他以后面对困境时,能给自己一些空间,不至于困在里边出不来。
①树立“暂未获得”的概念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把人的思维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同样是比赛输了,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可能会想:“我总是做不好。”
而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则可能会觉得:“原来还有很多东西我不会,看来我要多学习,才能达到目标。”
我们在引导孩子直面失败时,就需要帮他建立“成长型思维”,树立“暂未获得”的概念。
以孩子的学习为例。
我们可以告诉他:“学习就是爬这座山,掌握这门知识,就是爬向山顶。我们都是从山脚下往上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的路很崎岖,你跌倒了。但是,你坚持往上爬。虽然走几步你就跌倒一次,但经过不断调整,你慢慢积累了经验,逐渐掌握了方法。虽然速度慢了点,但总有一天,你会爬上山顶。
所以你看,我们现在跌倒了,是说明我们暂时还没有掌握技能。但只要总结经验、不断练习,就一定会爬到山顶!”
给孩子树立“暂未获得”的概念,其实就是告诉孩子,能力是会改变的,不是固定的,只要积累经验,能力就能得到增长。
②从失败中汲取养分
想要孩子正确看待失败,我们就需要引导他从失败中汲取养分。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便失败了,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方法?
布妞有一次搭木塔,搭了几次都是搭到一半就塌了。她一生气,把木塔往远处一扔:“我总是做不好!”
我走过去,先接纳她充满挫败感的情绪,然后告诉她:“妈妈看到你有很大的进步呀,你之前会把木塔大小顺序弄反,导致搭2、3块就倒。但妈妈看到你现在搭的木塔是从大到小的顺序,已经能搭到4、5块了。”
布妞情绪稍微缓和一点,不过还是有些情绪:“但我还是做不好。”
我点点头,说:“我们搭木塔呢,就像登山,搭不好时就是我们跌倒了。只要我们多试几次,找到原因和方法,就一定能把它做好。你想要妈妈陪着你一起找方法吗?”
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就是让他看待事物更全面,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找问题、找方法,则是让孩子将注意力从挫败的情绪中移开,转移到如何改进、怎样解决困难上来。
这样,孩子才更有动力前进,而不是困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
③为成功赋能
我们不仅要关注失败,还要关注孩子的成功。
这是因为,当孩子成功后,我们没有及时给他赋能,或者赋错了能量,孩子可能就会只关注结果,从而只想赢,不想输。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比赛获得第一名,你会怎么回应他?
A:哇,你太厉害了,你是最棒的!
B:你比别人做得都好,你是我的骄傲!
C:我看到你为了这次比赛,每天很用心地做准备,并且整个过程很投入。你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妈妈看到你这么高兴,妈妈也很高兴。
你是不是也会觉得,选C比较好?
因为A和B选项,其实就是给孩子心理暗示:妈妈高兴,是因为你比别人都强,是因为你做得最好。
那孩子的关注点,自然就在“赢”这件事上。
而C选项,回顾孩子努力的细节,为孩子的成功赋予能量。并且让孩子知道,妈妈高兴,不是因为他“赢”而高兴,而是为他高兴而高兴
那孩子的关注点,就在于成功的经验和过程上,以及不管结果怎样,自己都会被接纳。
孩子害怕失败,不想输只想赢。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并且帮他建立心理弹性,让他正确看待输赢这件事。
你家孩子,面对成败是怎样的态度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后台回复1,进育儿群,和布谷妈一起读点儿童心理学,等你~
往期精彩推荐:
“你走开,我不跟你玩”,孩子交友被拒绝,妈妈这时该咋办?
一遇事就哭,那些“玻璃心”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子的4种“讨厌”行为,暗藏对妈妈深深的爱,但常被拒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