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择机而动,化愿望清单为真才实干

DKU 昆山杜克大学招生 2024-04-27

缘起昆杜系列故事,聚焦昆山杜克优秀本科在校生代表,邀请他们分享高中阶段对未来的思考,申请阶段的心路历程,以及入校以后的成长体验。


本期故事由来自江苏南通的苏广智同学讲述。作为一枚新晋大学生,广智正频繁踊跃地穿梭于校内校外的各个角落:羽毛球校队、合唱团、校企合作小组、机器人社团…你会在教授的办公室看到求知若渴的他,也会在宿舍大厅看到和新认识的朋友侃侃而谈的他,还会在周末看到和国际生小伙伴组团畅游的他。累并快乐着,是广智对自己大一生活状态的总结。对身边人事物的好奇和自我成长的期待为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推动他勇往直前,上下而求索。  

(以下文字整编自广智的分享)

开启大学生活后,我发现时间真的是稀缺资源。昆杜的每个学期只有七周,短时间内需要学会很多新知识。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节奏下,我很难有机会再像高中时那样,通过重复性的刷题来掌握某个单一的知识点。效率和方法在这里变得尤为重要:我需要琢磨每学期选什么课,怎样搭配课程才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去预习和完成作业;我需要去思考每天的时间怎么安排,如何在保证学业的同时给自己预留出参加学校活动的时间,保持学习和生活的平衡。这种状态和高中时期很不一样,没有老师再提醒我需要做什么了,我需要自己督促自己,很考验自觉性。


开学前,招办的李院长跟我说过,DKU有很多资源和机会,就像星星一样,你要自己抓住。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也在努力践行。大学有很多的新知识在等待着我去学习,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在等待着我去参与。愿望清单很长,每一项都很有吸引力,但只有完成了一项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项。我的效率越高,我能获取到的资源和学习到的知识就越多。这样去想、去做,就会有更高的能动性。 

校企合作小组进行成果汇报演讲

我是一个很喜欢问问题的人,这一点在DKU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回应。


入校以来,令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上课的时候,教授每讲完一个小的知识点,都会问大家有没有问题,甚至会逼着大家提问。我觉得这一点很好,能激发我们去思考和消化学到的内容。有些问题属于灵光乍现,如果等到课下再问很有可能已经忘记了,但在DKU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有些时候我也害怕自己问的问题太简单了,但教授从来没有质疑过我的问题,用他们的话来说:“No such thing as a stupid question”——没有愚蠢的问题。


这学期我选了计算机科学基础课,授课的Mustafa教授告诉我们,如果经过他的办公室,随时可以敲门去问他问题,他只要在就可以帮助我们。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有一次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我有个知识点一直想不通,想起Mustafa教授曾说自己晚上十二点多才离开办公室,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他的办公室,没想到他真的开门请我进去,解答了我的疑惑。他的敬业与用心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更让我感动。


最近我读到一篇教育相关的文章,里面讲到以学生为中心,我想上述应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最真实的写照。

与Mustafa教授的合影

先说结论:经过半年多的探索,我已经基本确定要选择计算机科学作为我的专业了。然而最初,我一度认为我不适合学计算机科学。这么认为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对学计算机科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一想到计算机,我就想到程序员坐在电脑桌前,一杯茶坐一整天的场景。因为我个性格比较外向,很喜欢和别人去沟通交流,我就觉得自己学计算机科学可能会觉得枯燥无聊。另一方面是感觉有点怕,因为我从来没接触过这个领域。和其他同学交流时,我发现很多人之前就学过编程,甚至参加过计算机竞赛,而我完全是零基础,就有点胆怯的情绪。


所以刚开始,我刻意地避开了计算机科学,选了更为熟悉的数学,还有生物、经济这些课程。但我内心对计算机科学还是有所好奇的,自己也有尝试去预习相关的知识。想到大一重在探索,我就趁着新学期体验了一下,结果却发现没有我想象的糟糕,甚至还挺乐在其中。当然,有很大部分原因是Mustafa教授给了我很多帮助,但我确实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是相对擅长的,计算机科学也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无聊,有很多我隐隐感兴趣的可能性在等着我去探索。


当我和一个朋友说起以后想学计算机科学时,他很惊讶,觉得这不像是我会做出的选择。的确,我自己也觉得很神奇。之前我觉得自己“不擅长”,其根本还是出于偏见和害怕,给自己一个躲避的借口。而DKU的智慧之处就是帮助我排除表面和心理的影响,通过不断地尝试去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当然,有跨出一步的勇气只是第一步,还要坚定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不是遇到一点问题就轻易放弃,而是要愿意为之付出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很幸运地找到了我的方向,但就算没有,也无需担心,因为DKU给了我选择的权利,意味着拥有及时转向的自由和不留遗憾的圆满。


条条大路通罗马,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自己选择的就是最好的。 

再分享在DKU遇到的三位令我印象深刻的师友:


首先是我的生物教授Joohyun Lee,他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触动我的一个点是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教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小纸片,让我们把自己的英文名字写在上面,然后每个人举着自己的小纸片拍了一张照片交给他。结果下一节课的时候,他没有看手机,我们也没有提醒,他已经能叫出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然后一个一个跟我们去聊天。每次做实验的时候,他都会和我们每个人聊天,问问我们最近一段时间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遇到问题。他的细致和用心令我印象深刻。


另一位是我的数学教授Marcus Werner。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湖心亭附近,Marcus教授出于对天文的兴趣,自发组织了一场观赏日全食的活动,在湖心亭附近支起了一副望远镜。看到我路过,他便问我要不要来看看,我就顺势和他聊了起来。当时的我已经确定下学期会选他的课,就和他自我介绍,说很荣幸可以成为他的学生。他表示很欢迎,还说有机会可以详聊。没想到过了几天,我端着饭从食堂路过的时候又遇到了他,他正一边吃饭,一边看平板电脑。我便走上前跟他打招呼,询问是否可以与他共进晚餐,没想到他一抬眼就认出了我,还欣然答应了我的提议。他与我分享了很多关于如何学好数学的建议,他的和善与平易近人令我印象深刻。

与Marcus教授的合影

最后是我的一位国际生朋友,来自印度的Soham,我和他是同一节课上的同学。刚开始和他交流的时候,我还不太适应他的口音,但随着交谈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渐渐熟悉了起来,聊天话题也从日常生活延伸到了本国文化。他给我看了很多印度的图片,改变了我对印度的一些刻板印象。借着他的介绍,我才得以了解真实的印度是什么样子,借用一位学长朋友圈里的一句话就是:“先得观世界,才有世界观”。像Soham一样背景多元的国际生有很多,和他们交谈,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我一开始也会问他们介不介意谈论文化相关的问题,但大家都很愿意交流,因为都是抱着互相学习的心态来的,一方面可以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水平。这份友善和坦诚令我印象深刻。

DKU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奉献一点自己的心意,然后互相包容。在这里,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有一路辅助你前行的教授。大家都为了各自的目标不断奋进,争做前行路上的“开拓者”和“引路人”。正午,你可以在自习室中看到课前一遍一遍练习presentation的演讲者;傍晚,你可以在体育馆里看到挥洒汗水的阳光青年;深夜,你可以在图书馆里看见挑灯夜战的赶due人……这里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机遇,也等着你来展现无限的才能!


祝福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们,放平心态,积极备考,祝大家学得都会,考得都对!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昆杜校园相遇,共赏湖心美景,共拓二期新世界!  

- END -

整编:Carol | Jasmine

往期推荐




》学子故事 | 在昆杜找到融合多方面兴趣的发展方向




》学子故事 | 且看我们的梦想,一路生花




》学子故事 | 在昆杜这片桃源追随本心,豁然开朗

关于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连续多年被U.S. News、华尔街日报等权威机构评为全美十所顶尖大学之一)和中国武汉大学(中国“双一流”大学/985大学/211大学)在江苏省昆山市合作创办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也是唯一由全美排名前十的大学在华创建的中外合作大学。

咨询电话 :

0512-36657028

QQ线上答疑群 :

425667325 (高三学生)

526124074 (高一高二学生)

电子邮箱 : 

china-applications@dukekunshan.edu.cn

本科招生网站 : 

admissions.dukekunshan.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