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聊食物中的“甜”和糖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5

今天是第1294期日报。

甜味剂可影响肠道菌群(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IF:7.24]

① 大部分膳食糖和甜味剂在小肠吸收,5-30%可到达大肠;② 膳食糖和甜味剂摄入的变化,可导致肠道菌群转录,丰度和遗传上的变化;③ 其中涉及到的机制有:作为肠道菌群的营养素,抑制菌群生长及改变宿主环境;④ 改变后的肠道菌群反过来影响了糖/甜味剂的转运和代谢通路,从而影响宿主健康;⑤ 可采用新颖的方法(如实验进化技术,类器官和结合宿主遗传背景)来探究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及对宿主有何影响,从而评估膳食糖和甜味剂的安全性。

Adapt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to Modern Dietary Sugars and Sweeteners
11-07, doi: 10.1093/advances/nmz118

【主编评语】糖的摄入已成为西方饮食的重点,与蔗糖有关的成本和健康问题促进了其他糖和甜味剂的开发和消费。Advances in Nutrition发表的一篇综述,探讨了膳食糖和甜味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提出,肠道菌群对糖和甜味剂做出的改变,使其具有不同的代谢和遗传概貌。可以采用一些新型技术来探究这些变化对宿主的影响,从而评估膳食糖和甜味剂的安全性。(@flying dutchman)

膳食糖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因子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68]

① 本研究共包括38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383名受试者;② 用淀粉等热量替代蔗糖或果糖后,受试者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③ 淀粉替代蔗糖后,空腹血糖也降低;④ 用葡萄糖等热量替代果糖,胰岛素抵抗、尿酸浓度降低;⑤ 但是,糖类的等热量替换后,受试者体内的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无显著变化;⑥ 以上效果的确定性程度较低或只在短期内呈现,仍需进一步研究。

Dietary sugars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 network meta-analysis on isocaloric substitution interventions
11-09, doi: 10.1093/ajcn/nqz273

【主编评语】文章综述了38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用淀粉、葡萄糖等替代蔗糖或者果糖后,受试者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尿酸等浓度发生变化。但是该变化程度甚微,相关的确定性证据不足。这些研究结果受实验性质的限制,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加入前瞻性观察研究,同时,也需要更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兵兵)

治疗果糖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新启发(综述)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IF:7.014]

① 遗传性果糖不耐症(HFI)患者缺乏催化果糖1,6-双磷酸酯和果糖1-磷酸酯(Fru 1P)裂解的醛缩酶B,Fru 1P积聚可引起恶心、呕吐、低血糖和肝肾功能衰竭等症状;② 醛缩酶B缺乏症小鼠或HFI患者肝内脂肪含量较高,小鼠的这些症状可通过与缺乏酮己糖激酶的小鼠杂交来降低肝内Fru 1P浓度,从而得到缓解;③ 过多的果糖摄入可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Fru 1P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抑制其生成可作为HFI和果糖诱发的NAFLD的新治疗手段。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reditary fructose intolerance: implications for its treatment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fructose-induc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11-12, doi: 10.1007/s00018-019-03348-2

【主编评语】果糖1-磷酸酯(Fru 1P)在遗传性果糖不耐症(HFI)和果糖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阐述了与Fru 1P相关的HFI发病机理的最新进展,并指出这些进展对果糖诱发的NAFLD的治疗和理解具有借鉴意义。(@flying dutchman)

食物中的FODMAP为何会加剧IBS症状

Gastroenterology[IF:19.233]

① 灌胃乳糖或低聚果糖使小鼠腹部敏感性增加,与肠粘膜上肥大细胞数量以及近端结肠上皮细胞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特异性受体的增加有关;② 而同时摄入抗糖化的吡哆胺,能减轻肠易激症状;③ 乳糖和/或吡哆胺并不能显著改变小鼠的粪菌组成,但摄入乳糖或低聚果糖可改变粪便中的羰基化合物组成;④ 菌群发酵乳糖和低聚果糖产生的高反应性羰基化合物,可能增加肠道内AGE生成从而引起腹部症状,减少糖化反应或可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Lactose and Fructo-oligosaccharides Increase Visceral Sensitivity in Mice via Glycation Processes, Increasing Mast Cell Density in Colonic Mucosa
11-08, doi: 10.1053/j.gastro.2019.10.037

【主编评语】FODMAP是指食物中的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对于部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低FODMAP饮食可改善腹部症状,可能与相应的菌群发酵产物的减少有关。本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FODMAP中的乳糖和低聚果糖,可能通过增加特定的肠道菌群产物(如:与蛋白质有高反应性的羟基化合物),引起肠道内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多,从而诱导肠道生理变化和肠易激症状,这些症状可通过摄入有抗糖化作用的吡哆胺来缓解。这些发现表明,对膳食FODMAP敏感的IBS患者,减少肠道内的糖化反应或许是潜在的治疗策略。(@兵兵)

我们应该避免摄入全部精制谷物,或者全部谷物吗?(观点)

Advances in Nutrition[IF:7.24]

① 观察性研究一致发现,全谷物食物有益于健康,但干预试验的结果并不一致;② 不同研究对全谷物和精制谷物食物的定义不一致,使研究间的结果比较更加困难;③ 避免摄入所有经营养强化的精制谷物食物可能会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如叶酸及其他B族维生素,铁和锌等矿物质;④ 推荐只摄入全谷物是对现行研究结果的外推,因为大部分队列研究中最高组的全谷物摄入量仅在48克/每天左右;⑤ 健康饮食可摄入部分精制谷物,但应保证全谷物在一半以上。

Perspective: Whole and Refined Grains and Health—Evidence Supporting “Make Half Your Grains Whole”
11-04, doi: 10.1093/advances/nmz114

【主编评语】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摄入的谷物中应有一半为全谷物,但有不少人认为我们应该避免摄入所有的精制谷物,甚至避免所有的谷物。近期Advances in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探讨了这一问题。作者指出,健康饮食中可包含一定精制谷物食物,特别是经营养强化过的,但应保证全谷物占所有谷物的一半以上。(@flying dutchman)

Lancet子刊:肠道疾病患者不应尝试生酮饮食(评论)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N/A]

① 30-50%尝试生酮饮食的人存在副作用,如便秘、呕吐和腹部疼痛,尽管在专业指导下可缓解副作用,但需数天甚至数周;② 对已经存在营养素缺乏风险的肠道疾病患者,生酮饮食可能会加剧该风险,并且降低食物相关的生活质量;③ 生酮饮食可能对肠道菌群有消极作用,尚未有研究评估是否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益生元来抵消;④ 生酮饮食对健康(特别是肠癌)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对于肠道疾病患者来讲,经过调整的平衡饮食依旧是最佳选择。

The keto diet and the gut: cause for concern?
11-01, doi: 10.1016/S2468-1253(19)30353-X

【主编评语】生酮饮食在治疗癫痫上有一定效果,且动物实验表明生酮饮食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由肠道菌群介导。那么,肠道疾病患者可以采取生酮饮食吗?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对此提出了三个值得担忧的原因。作者指出,目前缺乏关于生酮饮食对肠道疾病患者肠道功能,营养素摄入和肠道菌群影响的证据,且生酮饮食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特别是肠癌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建议肠道疾病患者还是采取平衡的饮食模式。(@flying dutchman)

Lancet子刊:微塑料入侵人体,但其影响尚未知(评论)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N/A]

① 微塑料(MP)来源广泛且不断在环境中积累,海洋表面就存在约5.25万亿塑料颗粒;② MP可在水生脊椎动物中积累,但双壳类软体动物是人类摄入MP重要来源之一;③ 一个前瞻性案例研究发现所有人体粪样中均含有MP;④ MP或通过树突状细胞吞噬被运输到淋巴系统,沉积到肝脏和肌肉等组织中,但证据不足;⑤ MP在胃肠道中或诱发生物膜形成,或触发/加剧现有炎症性肠病,或释放化学毒素;⑥ MP在体内残留及触发病理反应的阈值尚未定论,仍需进一步探究。

Microplastics and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how big is the problem?
12-01, doi: 10.1016/S2468-1253(19)30352-8

【主编评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中积聚的微塑料逐年增长。近期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阐述了人们摄入微塑料的可能来源(双壳软体动物、瓶装水和茶包等),及几条微塑料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机制。但作者指出,现有证据可以表明人体已被微塑料侵入,但需要更多研究来探讨微塑料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人体健康。(@flying dutchman)

关于槲皮素,你该知道的一切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6.704]

① 槲皮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糖苷或苷元形式,其中槲皮素-3-O-葡萄糖苷是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的色素类物质;② 槲皮素糖苷可与低聚糖或多糖结合,在大肠中作为苷元被肠杆菌通过脱糖作用吸收,也可被肠道菌群的β-葡萄糖苷酶和/或乳糖水解酶水解后,在小肠被吸收;③ 其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肥胖、过敏哮喘和特应性疾病均具有防治效果;④ 但其预防疾病的剂量和形式仍需进一步研究。

A minireview of quercetin: from its metabolism to possible mechanisms of i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11-04, doi: 10.1080/10408398.2019.1683810

【主编评语】文章综述了槲皮素的化学性质、吸收机制、新陈代谢、生物利用度、食物来源、生物活性以及可能促进健康的机制。虽然有相关的研究表明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肥胖、过敏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等具有抵御效果。但是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的说法(2011年),目前槲皮素的相关活性并不能被确定,进一步的研究被需要。(@兵兵)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鑫鑫鑫女开~,兵兵,flying dutchman,徐笑,海盗船长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23 | 代谢组学的使用与发展

1122 | 短期节食的减肥成果,为啥难以长期保持?

1121 | “富贵病”是源于膳食纤维吃得太少吗?

1120 | 肠道菌产生的特定长链脂肪酸,或是减肥新招数

1119 | Cell:广医+北大团队揭示小儿IBD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1118 | Science重磅:大肠癌如何对靶向治疗产生耐药性?

1117 | 日本人的健康长寿与饮食模式有关吗?

1116 | 呼吸道健康,与菌群有哪些关联?

1115 | 《科学》:炎症性心肌病中,肠道菌“忽悠”T细胞攻击心脏

1114 | 段屹等Nature发文:锁定促酒精肝肠菌和毒素!(附6000字专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