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没《公民凯恩》,终结者不是施瓦辛格! | 科幻小说

蒂姆·普拉特 不存在科幻 2021-02-06

12月,不存在科幻的小说主题是「冬日暖阳」。上周我们阅读了一个发条玩偶世界的亲情故事,和一个发生在格陵兰极地的外星机器人故事:

发条生物的生活,有固定的圈数 | 科幻小

快要冻死时,我遇到一台外星来的永动炉 | 科幻小说

本周我们将继续带来本主题的科幻小说,作品或有冬季元素,或温馨治愈。

今天这一篇,讲述了当我们遇到来自另一个平行世界的音像店时,会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作者简介 蒂姆·普拉特 |  美国科幻作家、编辑,曾担任美国著名科幻杂志《轨迹》的资深编辑。出版过20多本书,发表的短篇作品常年收录于年度最佳选集。2006年发表在《阿西莫夫》杂志上的《幻梦》获次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幻梦 Impossible Dreams
全文约13200字,预计阅读时间26分钟
者 | 蒂姆·普拉特
译者 | 梁宇晗
校对 | Punch、Mahat

当皮特第一次看见那家音像店的时候,他刚在专门播放经典老电影的电影院看完了夜场的《逃亡》,走在步行回家的路上。

他在人行道上停下脚步,稍稍扬起头,皱着眉毛望向挤在廉价礼品店和面包房之间的一家狭小店面。他走向店门,透过玻璃往里瞅,看到了墙上贴着的老电影海报,一排排摆满了DVD光碟和录像带的货架,还有一堵墙边放着的大屏幕电视。门上有几个字:“幻梦音像店”。玻璃上的污迹表明这家店在这儿开业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这儿原本没有这家店。皮特知道整个县里每一家音像店的所在,大型连锁店自不必提,大学里电影专业的学生设立的小店也不在话下,就连商业区里只是偶尔售卖经典意大利恐怖片和走私来的亚洲电影的色情书店,也逃不过他的法眼。可他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么一家店,而且他每周走过这条街道至少两次。皮特对电影有一种信仰,就像其他人信仰上帝那样,他根本不能理解自己怎么会错过一家离他的公寓仅仅只有三个街区的音像店。他推开门,一只铃铛响了起来。店里空间不大,只有三条摆着DVD光碟的货架,以及整面墙的录像带。上方有日光灯,地上则铺着老旧的蓝色工业地毯。店里没有顾客。店员说,“需要帮助的话就请告诉我”。他点了点头,几乎没怎么注意她,只知道她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女性,短短的浅色头发像鸡雏身上的绒毛那样耸立起来。

皮特走向经典电影区。对于电影本身他并不挑剔,但如果要判断一家音像店的品位,经典区绝对是最佳的选择,这就好比要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最好是去看看它监狱的状况。他沿着一排熟悉的名字看过去——在一张被翻过面来、盒子正面贴着一张“新版本”金属标签的DVD前面停了下来。

皮特双手颤抖着拿起它。盒子上声称这是奥森·威尔斯拍的《安伯森情史》[1]的导演剪辑版。

[1]译注:1942年电影,后于2002年由阿方索·阿雷奥执导改编翻拍

“这是在开玩笑吗?”他举起盒子,几乎有些发怒地说。

“怎么了?”店员说。

他走过去,向她亮出那个盒子,从她扬起的眉毛和防备的姿态来看,她认为他会是一个爱找麻烦的顾客。“抱歉,”他说,“这个盒子上说,这是《安伯森情史》的导演剪辑版,所有未播出的镜头都记录在内了。”

“对啊,”她的表情舒展开来,“这是几周之前才出的。你不知道吗?以前你只能看到原始公映版,被制片厂剪得乱七八糟——”

“但是那些未播出的镜头,”他打断了她,“它们丢失了,被毁了,关于最后五十分钟,仅有的记录就是制片方的分镜剧本。”

她皱起眉头。“呃,是的,那些镜头曾经丢失,大家都认为底片已经被毁,但去年,这些底片被从某个仓库的角落里翻出来了。”

皮特怎么会漏掉这种新闻?他经常访问的网上论坛一定会疯传这个消息的,这对于电影迷来说不亚于一场春梦。“底片是怎么找到的?”

“说实话,那可真是个有趣的故事。威尔斯在评论音轨里提到了底片的所在。我是说,他的话确实有点散漫,但你也知道,老先生九十多了,你还指望他什么?他——”

“你搞错了,”皮特说,“除非威尔斯是从坟墓那头说的。他80年代就去世了。”

她张开嘴,然后又闭上,露出职业性的微笑。皮特简直都能听到她脑子里在重复诵念着服务业的准则:顾客永远是对的,即使他错了他也是对的。“好吧,你说了算。你想租这张DVD吗?”

“是的,”他说,“可是我没有这里的账号。”

“你是本地人吧?我们只需要一个电话号码和身份证件,再加上住址证明就行。”

“我想上次的工资单应该还在,”皮特说。他从钱包里翻出证件递给她。她给了他一张表格让他填写,然后把他的信息输入到电脑里。在她忙活的时候,他说道:“那个,我不是故意找茬。我只是——我应该知道这些事情才对。我知道很多关于电影的事。”

“你没必要相信我,”她说,同时用指尖敲打着DVD的盒子。“总共3.18美元。”

他再次拿出钱包,但尽管里面塞满了各种未分类的收据以及自己做笔记用的小纸条,却没有现金。“用信用卡付可以吗?”

她做了个鬼脸。“至少要达到5美元才能用信用卡,抱歉——店里的规矩。”

“那我再拿两部碟片,”他说。

她瞥了一眼墙上挂着的钟。快到晚上10点了。

“我知道你们快要打烊了,我会加快速度的。”他说。

她耸耸肩。“没问题。”

他来到科幻电影区——再次大吃了一惊。这里有《我,机器人》,但不是威尔·史密斯那个令人轻易遗忘的动作电影版——这一版更老,而且演职员名单上写着“编剧:哈兰·艾利森”。艾利森对艾萨克·阿西莫夫同名原著的改编剧本从未进入实质拍摄,但的确曾以纸质书形式出版。“一定是学生们自己拍的蹩脚作品,”他喃喃自语道,并发现制片公司的名字也不是他所熟识的。但是——但是——盒子上却写着“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这一定是一位学生导演的小小恶作剧,特意把最荒谬的谎话直截了当地印在盒子的封皮上,就好像这是另一种现实中的电影。当然,值得一看,不过还是那句话,他怎么也无法想象他为什么会没有听说过这部电影。也许是本地的某个人制作的,所以流传不广。他把这张碟片拿到柜台前,拿出了自己的信用卡。

她怀疑地看着他的卡。“Visa?抱歉,我们只收韦伯和福斯特信用卡。”

皮特惊讶地瞪着她,下意识地收回她递给他的卡片。“这是最常用的信用卡,”他说得很慢,几乎就像是在对小孩子说话。“我从没听说过——”

她耸耸肩,再次看向墙上的钟,这次的动作指意更明显。“抱歉,规矩不是我定的。”

一定得看这些电影。在一切有关电影——特别是新的!古怪的!——的事务上,皮特没什么任何耐心,尽管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他放任自流。但是电影对他来说太重要了。“求你了,我就住在街角另一边,让我去拿点现金再回来好吗?十分钟就行了,好不好?”

她的嘴角没有丝毫松动。他朝《安伯森情史》打了个手势。“我只是想看它,而它也需要被人们看到。你也是个电影迷,不是吗?你明白这种心情。”

她的表情变得柔和了。“好吧。就十分钟,可不能再多了。我也得回家啊。”

皮特对她一再致谢,然后冲出店门。当他来到外面的时候,他真的奔跑起来,他的住处在三个街区以外,还基本都是上坡路;他跑到两层的灰泥造公寓里,一边咒骂一边翻找钥匙,终于在他装袜子的抽屉里找到一小卷以备急用的现金。他飞快跑回“幻梦”,用力地踹息着,甚至能感受到每一次呼出的空气都在他的周身燃烧,体侧传来一阵阵的刺痛。自从十年前高中的体育课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真正地奔跑过了。

他看到了面包房,然后是礼品店,但它们之间根本就没有“幻梦音像店”的门——甚至可以说它们根本就没有之间。这两家店彼此紧挨着,中间甚至连一条小巷都没有。

皮特的手扶在砖墙上。他试着说服自己一定是走错了街区,一定是在奔跑的时候转错了弯,但他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他慢慢地步行返回住处,走进自己的公寓房间后,进了起居室。他的起居室里有好多跟天花板一样高的金属架子,上面摆满了录像带和DVD光碟。他从架子上取下一张碟片,放进他的高端无锁区影碟机里,然后拿起遥控器,打开巨大的等离子平板电视。环绕立体声音响通了电,发出嗡嗡声,皮特坐在房间正中一张工艺精美、能贴合人身体的皮椅上。皮特的车是一辆锈迹斑斑的四门本田轿车,里程表显示它已经跑了20万英里;他平时只吃廉价的通心粉和奶酪,为了省下买厕纸的钱,还经常从他的工作地点——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厕所里偷出厕纸。他生活各方面都极为简朴,如此才能满足他在电影世界之中的奢侈花销。

他按下“播放”键。皮特拥有整套的DVD版《阴阳魔界》电视剧集,现在,陈述者那极为理智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了出来,开始讲述一个故事:一个男人找到了一间满布灰尘、但却充满奇迹的魔法商店。

在观赏的同时,皮特开始不断点头,并且不时低语道,“加油。”


早上,皮特到那个地方去看了;午餐时间他又去看了;晚上从招生办公室下班之后,他又去看了;但是“幻梦”始终没有出现。他从一家卖三明治的小店买了晚餐,然后在公寓附近的几条商业街上来回走动。到了晚上8点30分,他靠在路灯柱上,盯着“幻梦”曾经出现过的地方。他昨天晚上几点钟到这儿的?9点45分?但谁知道时间与那家充满奇迹的音像店的显灵是否有关联呢?如果它只会出现一次呢?

在8点45分左右,店门突然出现了。皮特确实眨了眼,但也只是眨了一下,就在他眨眼的那一瞬间,有事情发生了,那家店再一次出现了。

皮特浑身颤栗,奇特的狂喜充斥全身。他怀疑也许人们见到奇迹般的治疗术、又或者流血的圣像时就是这种感觉。他深吸了一口气,走进音像店。

同一位店员在店里,她对他怒目而视。“我昨晚等了你很久。”

“我很抱歉,”皮特说。他试着不要用过于热切的目光盯着她。她是否知道这家店充满奇迹?至少从她的表现来看,她似乎完全不知情。他认为她就是奇迹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奇迹而存在的,对她来说,一个有着一刀没剪的《安伯森情史》完整版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我昨天在家里没找到现金,但我今天带了很多。”

“我替你保留了那些光碟,”她说,“你真的应该看看威尔斯,这会改变你对他整个职业生涯的看法。”

“你真太好了。我准备再看看其他的,也许会多拿几样。”

“慢慢挑。今晚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即使对于星期二来说也太慢了。”

皮特对架子上的商品的渴望,被对她本人的好奇心压过了。她可是一家魔法商店的店主啊!(最起码也是店员。)“你总是一个人工作吗?”

“大多数时候是,只有周末例外。这里真的应该有两个店员才对,但是我的老板亏损严重,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从网上下载电影,或是邮购DVD光碟,诸如此类的。”她摇了摇头。

皮特点点头。他也会从网上下载电影或是邮购,但是从店里租光碟或是录像带则能立即得到满足感,无需等候邮件或是下载。“听到这个很遗憾。这里看起来像是一间非常棒的店。你每天晚上都在这里上班吗?”

她斜靠在收银台上,叹了口气。“最近是这样的。我尽可能多工作,有些时候还上连班。我需要钱。我现在连饭都快吃不起了,中午只吃一个苹果,晚上吃点面条。我的室友放了我的鸽子,所以我得付两倍的房租,还得另找新室友,真是太糟糕了。我只是——啊,抱歉,我不是有意向你倒苦水的。”

“不,没关系,”皮特说。在她说话的时候,他就可以坦率地直视她,他发现,除了作为奇迹商店经营者的身份之外,她本人也颇为俊俏,像是退圈的过气朋克乐手。完全不是他喜欢的类型——除了她显然很热爱电影之外。

“继续看看吧,”她说,随后翻开摆在收银台上的一本厚重的教科书。

皮特不需要任何鼓励也会继续探查。昨天晚上,他的脑子里产生了一种推测,而他现在看到的一切都支持这个想法。他认为这家商店属于另外一个平行宇宙,与他的宇宙非常相似,只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像是最常用的信用卡的名字之类的。但每一个细微的区别体现在电影上,就会产生巨大的差异。每一部电影的形成都需要很多变量的互相配合——导演变化莫测的创作激情、制片厂对于剧本的信心、一位大明星是否有档期、制片人最近刚睡了哪个小明星——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而好莱坞的历史上有大量几乎已经拍摄完成最终却死翘翘的电影。在这里,在这个世界里,其中有些原本没能拍成的电影拍成了,如果有必要的话,皮特愿意一个星期不睡觉,尽可能多看几部。

货架上摆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是《超人之死》,由蒂姆·伯顿执导,尼古拉斯·凯奇领衔主演;在皮特的世界,伯顿和凯奇都早早放弃了此项计划。这是《全面回忆》,但导演兼编剧是大卫·柯南伯格而非保罗·范霍文。这是《终结者》,但领衔主演是O.J.辛普森而非阿诺·施瓦辛格——然而施瓦辛格也出演了此部电影,扮演的是凯尔·里斯。这是《夺宝奇兵》,但领衔主演是汤姆·塞立克而非哈里森·福特——而且没有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后续电影存在的迹象,令人伤心。皮特的手上已经拿满了光碟,但他仍然不断在货架上笨拙地翻找。这是《卡萨布兰卡》,乔治·拉夫特代替了亨弗莱·鲍嘉的位置,也许它也有着传说中的另一种结局!这是约翰·韦恩的一部二战电影,他从没听说过,但盒子的封皮上表明,它讲述的是对日本本土开展“地面进攻”的故事,并声称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剧”。与此同时,快速浏览之后,他发现货架上并没有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这两件事结合起来或许可以说明,在这个世界,原子弹从未被投放至日本。这背后的意义可就相当广阔了……但是皮特打消了越飘越远的遐思,因为另一部电影映入了他的眼帘。在这个世界,库布里克活得足够久,因此独立拍完了《人工智能》,不会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那多愁善感的格调完全把这部片子拍成了匹诺曹,皮特一定得看这部。

“你只能租三天,”店员轻笑着说道。皮特对她眨了眨眼睛,感觉自己就像活在梦里。“你真的有时间把这些都看完吗?”

“我准备给自己开个小型电影节,”皮特说,他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他打算给单位打电话请病假,把这些电影全部看完,并且留下拷贝,如果可以的话。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样古怪的防拷贝技术呢?

“呃,我的老板不想把20部电影租给新会员,懂我的意思吗?也许你可以把数目缩减到四五部,免去我和他扯皮的麻烦?你不就住在这附近吗?所以你把它们看完,再送回来换新的,不就行了。”

“当然,”皮特说。他不想那样,但恐怕即使他拒绝,她也会坚持己见。他选了四部电影:《安伯森情史》《超人之死》《我,机器人》和《卡萨布兰卡》,并把其他的影片放回去。如果他能多租上几次,也许她就会允许他一次带走十部甚至二十部电影。皮特得看看自己能请多长时间的病假。现在的时节很适合染上重症流感,在家里呆上个十天半月。

店员扫描了包装盒,揿了几下按键,告诉他总价12.72美元。他递出两张五元,两张一元,两个二十五分硬币,一个十分硬币,两个五分镍币和两个一分硬币——这一次他的确是带了大量现金。

店员看了看收银台上的钱,然后又抬头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似乎觉得他有些可笑,但又有些警惕。她用手指戳了戳那些钞票。“我知道你不是一个造假币的人,因为如果你是的话,起码应该会造得像一点。这是什么东西,从赌博游戏里赢来的筹码吗?我知道这不是外币,因为我认得这上面是我们的总统,除了这上面的这个人[2]。这是什么,十分硬币吗?”

[2]译注:即富兰克林·D·罗斯福,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曾大力支持曼哈顿计划。此处暗示了前文没有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结束二战的原因。

皮特差点发出一声呻吟,但强行压了下去。也是不一样的,他之前从来没想到过这个问题。他开始考虑持械抢劫的可行性。

“等等,你这些假钱里倒还混着两个真的五分镍币,”她说,并且把两个镍币放到一边。“那么现在你只欠我12.62美元了。”

“我真是太蠢了,”皮特说,“是的,这些是我昨天玩赌博游戏时赢来的,我一定是拿错了。”他把他的钞票和硬币都收了起来。

“你可真是个怪人,皮特。希望你不介意我这么说。”

皮特呆滞地点着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零钱。“我也觉得我是。”他有很多的五分镍币,它们在这个世界是真的——或至少是足够真的。他在收银台上把它们数了一遍。有3.35美元,足够租一部电影。他明天就去银行把他的现金全换成一袋袋的镍币,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他要租下所有这些电影,全部用五分的镍币付款。当然,他也可以现在抓起四张碟片一逃了之,但那样的话他就永远都无法回来了,而这里还有那么多他想看的电影。今晚他只要看看《安伯森情史》就行了。“我要这一部,”他说,她收下了他的镍币,一边摇着头一边忍不住发笑。她递给了他一个半透明塑料盒,还有两三枚古怪的八边形一分硬币作为找零。

“我把这些放回去了,镍币先生,”她说着,将他拿到柜台上的另外几部电影放回货架。“好好欣赏吧,记得告诉我你的想法。”

皮特低声咕哝了几句客套话,匆匆走出店门的时候还紧紧把光碟按在自己胸前,一路上连走带跑地返回公寓。一进门,他就立刻打开各种音频/视频输出设备,弹出DVD影碟机的托盘。他翻开塑料盒子,从中取出光碟——简单纯粹的黑色,用银色字体印出电影名——然后将它放入托盘中。这张碟片比这个世界上的DVD碟片要略小一点,但还算合适。光碟旋转起来,发出嗡嗡声,DVD影碟机的显示屏闪烁了数次,最后又变成空白。电视屏幕上显示着“无碟片”。皮特咒骂了几句,试图再次读取影碟,但还是无功而返。他坐在皮椅上,双手捧头。两个世界不一样的还不仅仅是钱。DVD的加密技术也不一样。他的无锁区影碟机可以播放来自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所有光碟,却无法读取这一版的《安伯森情史》。至于录像带恐怕也同样没有用——他早就注意到店里的录像带与他在这个世界见过的不同,是一种这里根本不存在的格式,比VHS格式的录像带要小,又比Betamax格式的大。

但还不能说完全没有希望。皮特出了门,带着那张《安伯森情史》的光碟,因为他根本没办法放开它。他跑回“幻梦”。“你们这里出租DVD影碟机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了,“我的坏了。”

“我们有,皮特,”她说。“但要付300块押金。你打算用镍币付款吗?”

“当然不会,”他说。“我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真钱。我能看看你这儿的影碟机吗?”去他妈的理智。他应该抢了影碟机就跑。她有他的住址,但他根本不住在她的世界,而且几分钟之后,连她这家店都会消失。他可以明天带一把玩具枪来,抢走他能携带的全部光碟,他可能需要带一个旅行箱来装走它们,他会——

她把DVD影碟机放在柜台上,电线则盘在机器顶上。它的电源插头模样很怪,虽然是两脚扁型,但是两脚的方向却是相互垂直的。皮特想起来了,就连欧洲和北美的电气标准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要指望他的各种接口能兼容从另一个宇宙来的设备,那可就太荒谬了。他怀疑自己能否在本地的无线电器材公司找到适合的转换器,即使他可以自制一个,他家的电线所带的电压也可能不对,这台DVD影碟机可能会因此而报废,就像某些美国产的电脑插在欧洲的电源上会烧坏一样。

“还是算了,”他蔫头耷脑地说。他随便假装拍了拍口袋,说,“我忘带钱包了。”

“你没事吧,皮特?”她问。

“当然,我只是真的很期待能看到这部电影。”他以为她一定会做出轻蔑的回答,就像他的朋友亲戚一直以来都在对他说的那样,“那只是一部电影啊”。

但她没有。她说:“嘿,我明白。别担心,我们会把它留着的,直到你修好你的影碟机。反正奥森老爷子的片子现在也没什么热度了。”

“是啊,”皮特说。他把碟片放回收银台上,推给她。

“需要退款吗?你只租了20分钟。”

“算了吧,”皮特说。他在店门外又站了一会儿,从街道对面看着那位店员关店。大概10点10分的时候,他眨了一下眼,而在他的眼睛闭上的那一瞬间,那家店消失了。他拖着脚离开了。


这天晚上,他在家里看了他自己的《安伯森情史》的DVD碟片,看着那支离破碎的剪辑,还有为了不致使战时观众的情绪更为压抑而被制片厂强行狗尾续貂的大团圆结局。看完之后,他无法入眠,始终都在猜想原原本本的电影应该是怎样的。


皮特本来以为“幻梦”不会再度出现,但在9点钟的时候,它却又出现了。他猜测也许那个“窗口”正在关闭,也许每晚“幻梦”出现的时刻会越来越晚,直到最后完全不再重新出现。那可能是在一周之后,也可能就在明天。皮特推开门,他手里拿着一个沉重的塑料袋。那位店员正斜靠在收银台上吃着小包装饼干,餐馆里随汤附赠的那种饼干。“嗨。”

“镍币先生,”她说,“9点之后还来的顾客,这些天就你一个。”

“呃,你说你最近没钱吃晚餐,而我则对我这两天给你带来的麻烦感到非常抱歉……不管怎么说,我给你买了吃的,如果你想要的话。”他整天都在纠结该给她带点什么。快餐是第一个被排除的:要是她的世界根本就没有麦当劳,她看到包装袋的时候会有什么想法呢?他还得顾虑别的因素——他是否应该避开牛肉,万一她的世界里疯牛病肆虐?要是禽流感使得鸡肉在她的世界成为稀世珍馐怎么办?要是她的文化追求严格的素食怎么办?他最终决定购买素馅炸蛋卷[3]、米粉和酸辣汤。他在店里见过香港动作电影,所以他知道在她的世界,至少仍然存在中华文化,而饮食上相差无几是十拿九稳的事。

[3]译注:就是美国化的春卷。

“你简直是我的啊,皮特,”她说着,打开装着米粉的纸盒并且以专业的手法抄起了筷子。“你知道我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一个,还是从邻居家的树上偷的。这些饼干是我从食堂的一个盘子上拿的。你救了我的命。”

“不足挂齿。我知道我前两天晚上干了很多蠢事,非常抱歉。”

她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嘴里塞着一个炸蛋卷。在她面前,皮特意识到他的新计划完全不可行。他本来希望能和她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从而说服她允许他在关店之后仍然逗留在这里,这样他就能……偷渡,到达她的世界,他可以看到所有那些电影,也许还能成为她的新室友。在凌晨3点的时候,他感觉这个计划能行得通,而且他整天都在构思计划,但现在他开始执行这一计划的时候,他发现这个计划太戏剧性了,一点都不实际。如果这是一部电影的情节倒还说得过去,但在现实生活中,他根本连这个女人的名字都还不知道,她不会愿意欢迎他介入她的生活,退一步说,就算她愿意,他在她的世界又能做什么呢?他每天都在处理各类入学申请、调取学生成绩单、手动整理数据库、以及归档文件,但在她的世界他能做什么?假如那个世界的电脑使用完全不同的编程语言怎么办?一旦他那假设中的大袋镍币花完之后,他怎么谋生?

“抱歉,还没问过你的名字,”他说。

“我叫艾莉,”她说,“吃了一个炸蛋卷之后,我觉得自己简直像只猪。”

皮特等候着,艾莉则从收银台后面走了出来。“我有一样东西要给你。”她走向大屏幕电视,把它打开。“在关店之前我们没有时间观看整部电影,但要看最后五十分钟,也就是被剪掉的镜头,时间刚刚好。”她打开DVD影碟机,《安伯森情史》开始了。

“哦,艾莉,谢谢你,”他说。

“没问题,你的DVD影碟机不是坏了嘛,但你真的应该看看这个。”

在接下来的五十分钟里,皮特一直在观看。演职名单相当程度上是重合的,他只注意到一个演员有所不同,而且根据他读过的所有资料,这与他在他的世界曾经听说过的那些丢失的镜头大致相同。即使在经过大幅剪辑的雷电华上映版本中,威尔斯也得以展现他的才华,但在这部导演剪辑版里,他的才华则显露无遗,令人炫目。而这一版的结局煞是凄凉,展现了一段名门贵族不可避免衰败没落的故事。

当电影结束时,皮特感到自己的身体像被抽空了一样,但心情却又极度狂喜。

“关店时间到了,皮特,”艾莉说,“再次谢谢你的晚餐。我可是中餐狂魔。”她温柔地把他一步步赶向店门,而他则一次又一次地对她表示感谢。“很高兴你喜欢,”她说,“我们可以明天再聊。”她关门并且上了锁,皮特在街对面的一条门道那里看着,直到音像店在10点零几分的时候消失。没错,时间窗口的确在关闭,每天晚上音像店出现的时间都将更短。

他只需要在它还在的时候好好享受。遇到它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他没法继续强求。


第二天晚上,他带来了宫保鸡丁,并询问她最喜欢的电影有哪些。她把他带到“员工推荐”区,给他看了她的推荐电影。“基本上都是怀旧电影,但我还是很喜欢《午餐会》[4]——你一定知道,那是《早餐俱乐部》的续集,背景设置在十年之后吧?莫莉·林沃德的表演太棒了。还有《绝地归来》,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它,但它是大卫·林奇执导过的最棒的影片之一了,我觉得《沙丘》拍得不怎么样,但他对《星战》系列理解透彻,这部《绝地归来》[5]比《帝国反击战》阴暗很多。当然还有这部,《伊阿宋和金羊毛》[6],奥森·威尔斯的作品,这可是每个人都必选的……”

[4]译注:《午餐会》属于在“我们的世界”不存在的电影。

[5]译注:大卫·林奇拍过《沙丘》,但《绝地归来》的导演是理查德·马昆德。

[6]译注:此片导演为唐·查菲,后于2000年由尼克·威林重拍。

皮特发现自己一直注视着她,而没有去看她热情介绍的那些碟片。他想要观赏它们,这毋庸置疑,一部接一部地看下去,但他做不到;说真的,他可是正在与一个来自另一个宇宙的女人交谈,这和他在银屏上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的情节相比,都毫不逊色。她聪明、幽默,和他一样对电影如数家珍。他约会的经验很少——他觉得独自一人坐在黑暗中的银屏前,远比坐在一个女人对面吃正餐自在得多,而且他的恋爱关系也很少持续太久,几次约会之后,女人们发现他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是电影的时候,就会离开他。但和艾莉在一起——他可以和她一直不停地谈下去。他俩的爱好不仅完全一致,还很互补。

或者,也许他只是在尝试着把这个奇迹转变成某种荧幕上的爱情故事。

“你谈起电影的时候看起来真美,”他说。

“你的嘴很甜,镍币先生。”


接下来的三个晚上,皮特每天都会来店里,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晚,因为门出现的时间似乎越来越短了。艾莉和他谈了很多关于电影的事,并且对两人知识结构中的巨大鸿沟感到异常不解——“你没听说过莎拉·汉森?她是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皮特怀疑他的世界的莎拉·汉森可能早早夭折,或者根本就没出生过。)艾莉对于科幻片中的烂片情有独钟,特别是由贝拉·卢戈西主演、艾德·伍德执导的多部影片,在艾莉的世界,贝拉·卢戈西并没有在拍摄《外太空计划9》期间去世,而是又多活了几年。她也喜欢优秀的科幻片,特别是朗·霍华德的《安德的游戏》。皮特感到遗憾的是,他从来没看到过她说的这些电影,只看到她为了阐释观点播放的几个片段;更让他感到遗憾的是,他很快就无法再见到艾莉了,这间商店将不再出现,这似乎已经无法避免了。她懂得许多东西:人物弧光、色彩运用、默片演员被低估的表演技巧、“海斯法典[7]”出台前的影片奇葩大胆程度、后期插入画外音的风险、一镜到底理应受到人们追捧的原因、雷·哈里豪森的动画片在某些方面比最精巧的电脑特效动画更让人满意的原因。她是他的同路人。

[7]译注:美国历史上出现的电影业审查法规,始于1930年,于1966年废除。

“为什么你这么喜欢电影?”在第三个晚上,他开口问道。收银台上摆着一道四川虾球,她靠在她的那一边,他靠在他的这一边。

她一边咀嚼,一边思考。“有人说读一本伟大的小说就像是经历一个生动而又连续的梦,而我认为电影在这方面比任何一类小说都强得多。有人说最好的电影比不上最好的小说,我会说他们看到的不是正确的电影,或者他们没有以正确的方式去观赏它。我的生活有些时候并不那么美好,我又饿、又冷、又孤独,我的父母都是垃圾,我付不起下学期的学费,我不知道我毕业之后能干什么。但每当我看到一部好电影,我觉得就好像我对生活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分,即使是不那么好的电影,也能暂时帮我忘记生活中的糟糕事。电影教会我去勇敢、去浪漫,去坚持自我,去爱护朋友。我没有心存上帝,也没有爱我的父母,但我有电影,我可以逃课去看便宜的日场,我还有录像带,现在就差攒钱买下一台电视机和影碟机了。我没有人生导师,但我有欧比旺·肯诺比,还有《生活多美好》里的吉米·斯图尔特。当然,电影可以成为一种逃避人生的方式,但去他的,有些时候你就是需要逃避人生,从屏幕上看到更值得去过的人生,从屏幕上知道人生可以更美好,或者是看到更糟的人生从而意识到自己还算是不错的。电影让我学会不要将就。”她从她装水的瓶子里喝了一口水。“那就是我喜欢电影的原因。”

“哇哦,”皮特说。“这真是……哇哦。”

“轮到你了,”她用怪异的目光看向他,“你为什么要假装喜欢电影?”

皮特皱起眉头。“什么?假装?”

“嘿,没关系的。你跑进来,说自己是个超级电影迷,但你连莎拉·汉森都不知道,你没看过《伊阿宋和金羊毛》,你说有些演员演了他们根本没演过的电影……我是说,我猜你是因为喜欢我,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撩我,不过你不需要这样,因为我也喜欢你,如果你想约我出去就直说好了,没必要把自己装成电影知识通。”

“我确实喜欢你,”皮特说。“但我也喜欢电影。是真的。”

“皮特……你认为克拉克·盖博出演了《乱世佳人》。”她耸耸肩,“还需要我再举例吗?”

皮特看了看钟。他还有十五分钟时间。“在这里等着,”他说,“我要给你看一些东西。”

他跑步回到住处。今天跑起来轻松多了,也许健身真的不是个坏主意。他从他的参考书架上取下一些书,装进背包——《科幻电影大百科》《美国电影学会电影指南》、去年的《年度录像带与DVD指南》以及其他几本书——然后又跑了回去。他喘息着把沉重的背包放在收银台上。“书,”喘息。“看看,”喘息。“明天,”喘息,“见。”

“好吧,皮特,”艾莉和平常一样扬起眉毛,“既然你这么说了。”

皮特步履蹒跚地走出音像店,仍然剧烈地喘息着,而等他回头去看的时候,店门已经消失了。现在还不到10点钟。时间越来越少了,就算艾莉马上就要永远离开他的生活,他也绝不能让她认为他对他们共同的热爱的电影一无所知。那些书可能还不足以说服她。明天他一定得再给她看一些够份量的证据。


店门刚一出现,皮特立即走了进去。这时候已经快到9点半了。艾莉也没浪费时间说客套话。她用力把《美国电影学会案头参考》砸在收银台上说,“这他妈的是怎么回事?”

皮特从肩上取下背包,打开,从中拿出他的银色轻薄型笔记本电脑,还有一个装满了DVD光碟的光碟包。“《乱世佳人》,”他说着,将一张光碟插入电脑的光驱之中,调出DVD播放程序,将画面定位在克拉克·盖博出场的那一幕。

艾莉睁大眼睛盯着液晶屏幕,皮特则注视着她脸上变幻的光影。尽管盖博的声音从笔记本电脑的小型外放音响中传出来时变小很多,但仍一如既往地洪亮。

皮特轻轻合上电脑屏幕。“我的确了解电影,”他说,“只是我了解的电影和你了解的不完全一样。”

“这个,这些书,……你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就像……就像……”

“《阴阳魔界》里的一个故事,我知道。但实际上,你才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每天晚上,大概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最近这段时间正变得越来越短——‘幻梦音像店’的店门会在我的世界的街头出现。”

“什么?我不明白。”

“过来,”他说着,向她伸出手。她牵住了他的手,于是他带她走出店门。“看,”他向她示意着:隔壁的面包房,另一边的礼品店,还有对面的自行车维修部。

艾莉后退撞到门上,半身退到店里面。“这不对劲。这里不应该是这些。”

“回去吧,”他说,“每天晚上,店门出现的时刻都更晚,消失的也更早,我不想把你困在我的世界里。”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艾莉仍然紧紧地抓着他的手。

“我不知道,”皮特说。“也许就是没有原因。也许在一部电影里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但是……”

“有些电影安慰我们说,生活毕竟还是有逻辑可寻的,”艾莉说,“而有些电影则提醒我们,生活根本就毫无道理可言。”她急促地吐出一口气,“而有些事情,与电影完全无关。”

“不要乱说了。”皮特说,“听着,我把笔记本电脑留给你。里面的电池可以维持两三个小时。包里还有一块备用的,已经充满电了,这样就又可以用两三个小时。我得说看电影还是相当费电的。我不知道你能否找到一个可以给这台笔记本电脑充电的转换插头——标准不同。但你至少可以看几部电影。我把我最喜欢的DVD都送给你,宫崎骏、北野武、韦斯·安德森,一些老电影……你可以自己选。”

“皮特……”

他倾身过去,吻了一下她的脸颊。“过去的几个晚上和你聊天的感觉真是太棒了。”他试着思索,如果这是一部电影的结尾他应该说什么,他最爱的《卡萨布兰卡》的告别桥段、以及另外一些合适的台词立刻跃入脑海。但他把它们全都否决了。“我会想念你的,艾莉。”

“谢谢你,皮特,”她说,然后不情愿地回到了“幻梦音像店”里面。她从玻璃的另一边望向他,就在他伸出手准备向她挥别时候,门消失了。


第二天晚上,皮特不许自己回到街上去,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去了,一定会忍不住进入店里,而这一次,店门出现的时间恐怕只有十分钟。然而,在起居室里来回走了几个钟头之后,他终于在10点钟之后出了门,步行前往“幻梦音像店”曾经出现的地方,他觉得她也许会留下一张字条,他期待会有一个结局,电影放映最后一盘胶卷的手势,门口台阶上的一支玫瑰,任何东西。

但那里什么都没有,没有门,没有字条,没有玫瑰。皮特坐在人行道上,后悔自己没有给艾莉拍一张照片。他想知道她最后决定看哪些电影,她对它们有怎样的观后感。

“嘿,镍币先生。”

皮特抬起头来。艾莉站在他面前,身穿一件红色外套,一边肩上挂着他的电脑包。她在他身边坐了下来。“我还以为你不会出现了,我只有五十块的五分镍币零钱,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游荡整夜并保持体温,这样的前景我可喜欢。有些街道的名字跟我来的地方一样,但那也不足以让我找到你的住址。”

“艾莉!你在这里做什么?”

“你给了我那些,”她说,“它们都在反复提及奥森·威尔斯拍的《公民凯恩》,说它改变了电影业。”她轻轻打了他的肩膀一拳,“但你没给我拿这部电影的光碟来!”

“可是……每个人都看过《公民凯恩》啊!”

“我来的地方可不是这样。胶片被毁了。赫斯特[8]知道这部电影的剧情是基于他的真实经历,所以他和制片厂达成了交易,守卫睁只眼闭只眼,于是底片就被人毁了。威尔斯只能从头再来,他干脆改弦易辙,拍了《伊阿宋和金羊毛》。但你却有《公民凯恩》!我怎么能来看看呢?”

[8]译注:威廉·赫斯特,美国媒体大亨。

“可是,艾莉……你可能回不去了。”

她大笑起来,然后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我没打算回去。那里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皮特感觉到恐慌像拳头一样握住了他的心。“这不是电影,”他说。

“对,”艾莉说,“比那更棒。这是我的生活。”

“我只是不知道——”

艾莉拍了拍他的大腿。“放轻松,皮特。我可没说要搬到你那里住。我和布兰奇·杜布伊斯[9]不一样——在我来的那地方,是由洁西卡·坦迪扮演的,不是费雯丽——我不会靠着陌生人的善意而生活。我十五岁就从家里逃出来,再没回去过。我曾经白手起家,没有朋友、没有前景、没有身份证,我现在仍然可以再来一次。”

[9]译注:1951年电影《欲望号街车》的女主角。

“你不用白手起家,”皮特用一条手臂搂住她,“绝对不用。”不会有灯光亮起,不会有大幕落下;这不是一部电影的结束。皮特第一次觉得他的生活比银幕上那生动、连续的梦境更棒。“走吧,我们去看《公民凯恩》。”

他们站了起来,一起向前走。“我只是好奇,”他说,“你用笔记本电脑看了哪些电影?”

“哦,一部也没看。我觉得和你一起看肯定更有趣。”

皮特大笑起来。“艾莉,我想这是美好友谊的开始。[10]

[10]译注:《卡萨布兰卡》的最后一句台词。

她歪过头,扬起眉毛。“你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引用台词,”她说,“可我没听过这句。”

“我们要看的东西还有很多呢。”他说。

“我们要做的每件事情也还有很多。”艾莉回应道。


(完)

编者按

科幻有一个分支叫做“或然历史/或然世界”。男女主人公各自的现实成为了对方的或然,出于共同热爱以及爱,或然的人生又成为了共同的现实。

愿在容易患上“重症流感”的时节里,每个人都有热爱或爱陪伴。不负电影、不负美食、不负科幻、不负相爱。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责编 | Mahat
题图 | 电影《公民凯恩》截图

点击「阅读原文」,为你喜欢的11月小说投票

 点「赞」和「在看」↓↓↓ 

 这样你就不会不存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