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为了防范恐袭,街道不设垃圾桶,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安然cn 安然世界 2023-09-28

(最近由于生活中有人提起了垃圾分类之事,就想起了日本极致的垃圾分类,所以近期会考虑说点关于日本这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直以来都有许多人对日本街道很干净给予正面评价,并且认为日本街道上虽然几乎不设置什么垃圾桶,但民众却都能够很自觉的把自己在路上所产生的一些垃圾,放进自己携带的小袋子里并带回家,而不会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因此街道也就很干净,并以此说明日本的国民素质很高。

(街道几乎没有垃圾桶)

(垃圾都放到随身携带的包里)

但对此我们若从正常的社会规则来看,就会发现这样的一些正面评价其实是很不中肯的,因为日本的这种做法不但称不上是正面的,并且还可能说明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很负面的社会问题。

一、日本街道不设垃圾桶,其实是该国政府的一种失职

若按常识来说,一个国家在街道上不放置合理数量的垃圾桶,不愿意去方便民众,这其实恰恰正说明了是该国政府的严重失职,乃是应该对其批评,而绝不应该是给予称赞。

因为民众走在道路上,是要休闲的,是要放松的,但若是反过来却还要刻意去准备个小袋子随时存放可能产生的垃圾,这无论如何都是会带来生活上的各种不便。这种随时需要想着环保的心理负担,对其国民来说,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种压力和折腾。

再者,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人身体好,即使看着垃圾一整天,也不会有产生不适和呕吐感,但那些体弱者则就不同了,他们即使是看那么几眼垃圾都可能会产生呕吐感。所以特别是对于有些体弱者,若是身上携带着垃圾并因此产生一种随时的呕吐感,那又是如何的不便,又情何以堪呢?

二、日本街道不设垃圾桶,不但不会提高其国民素质,反而是一种负面做法。

虽然在其政府极致的环保宣传和要求下,其国民似乎已经养成了这种路上随身携带垃圾的习惯,在一些人看来似乎还因此提高了全民素质,但若按事实来看,实际其乃靠两点做法维持:一是用法律的行政罚款手段,强制民众自带垃圾回家;二是这种全民环保文化运动,使民间整体上存在着互相软性要求的压力,但这两点都是属于负面的。

(用罚款来强制民众自带垃圾回家)

对于日本的这种做法其实我们只需试想一下,如果在我国的街道上也都不设垃圾桶,每个人都必须随身携带小环保袋准备装垃圾回家,这种产生的随时心理压力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不正常的。

这也正如曾有一位网友去日本旅游回来后和我感叹说:日本没有垃圾桶真是太不方便了,国内随处有垃圾桶是多么方便啊!

(许多中国游客都抱怨当地没有垃圾桶)

所以大道至简,日本的街道不设垃圾桶的所谓文明和提高素质,其实正是另一种的皇帝新装,其实际乃是对其国民基本生活的一种施压和干涉,当是属于负面做法。

三、日本街道不设垃圾桶的真实原因,其实乃是为了防范恐袭。

前面说了那么多,接着我们再来看下日本街道不设垃圾桶的真实原因。

对此目前来看,大部分人都误以为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大街上设置垃圾桶不美观、不卫生;二是认为可以不需要请清洁工,怕花费纳税人的钱。

但以上所说的这两个原因却都是错误的,真实的原因乃是为了防范恐袭,这也正如以下资料所说的:

“据了解,日本之所以将路上的垃圾桶取消是因为1995年在日本东京地铁站发生的沙林毒气事件,当时邪教教徒就是利用垃圾桶来存放沙林毒气的,当时造成了十死多伤的结局。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日本后来就干脆取消了垃圾桶的安放。”

(取消垃圾桶的真实原因,其实是为了防止恐袭)

也就是说,日本街道取消垃圾桶的原因,乃是基于1995年的一次恐袭事件,是和当时为了防范邪教徒利用垃圾桶存放沙林毒气有关,但却唯独和今天所说的相关环保问题无关。

可见,日本政府把过去仅有的一次恐袭,就转换概念,把责任全部推给其国民,而不是让安全部门和警察担负这个责任,结果就变成了今天让整个社会都失去了在街道上放置垃圾桶的权利,并且还逐渐演化成了属于环保概念,而让民众进行法律遵守,以及让全民都存在着互相软性要求的压力。对于这样的一些做法,现在看来我认为是比较荒唐的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