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政治

对“ 利己”和“利己主义”等几个词语的解读

安然cn 安然世界 2023-09-15

最近有在国外的网友看到西方社会由于政治正确流行,而失去了许多的常识,不禁感叹说自己似乎反而开始越来越支持那些自私的人了,因为他们至少还有常识。对此我给予纠正说,“自私”是属于负面的词语,没必要支持,对此若是要比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要去支持那些属于正常的“利己”者。

关于“自私”、“利己”、“利己主义”等等这几个词语,常会让人区分不清,所以在下面我就对这几个词语分别给予解读一下,希望借着对这几个词语的正确解读,能够更好的阐明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待事为人并其中的边界当是如何的。

一、什么是“利己”?

利己其实乃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是人之本性,也是人之生存之凭借,整个社会的发展也都是建立在每个人、每个团体组织、公司的互相竞争的利己之上。当然,这一切的竞争大体也都是建立在相关法律规则,以及许多道德秩序之上。

但利己其实只是社会其中的一面,也就是说,“利己”这词并不是指着利己就是这个社会的一切。相反的,利己只是做为人生存的一种手段和凭借,而只是做为社会其中的一面而已,因为这个社会的所有人都是共生共存关系,所以它还有另一面是互助。也就是说,一个正常的社会,利己的同时并不否认互助的存在,利己和互助是一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的一体两面,是一种共生关系,或可简称为“利己互助”。

二、什么是“自私”?什么是“利己主义”?并两者之区别。

1.什么是“自私”?

“自私”的意思是,只为自己打算,只图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的意思,也就是纯于利己的意思。

自私是属于个人道德上的一种瑕疵,但并不是什么大错。

2.什么是“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是由“利己”再加上了“主义”两字,在性质上自然就和“利己”不一样了。其意思是把利己当做唯一主张和目标,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其特征具有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会采取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名利、地位,而无视一些法律和道德问题。

3.“自私”和“利己主义”的区别:

“利己主义”和前面所说的“自私”相比的话,“自私”只是个人的道德品性问题,外人大不了可以对其敬而远之,而“利己主义”则是自私的升级版,即靠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私欲,这就对别人有了主动性的伤害可能了,外人就比较难以避开。

三、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并和“利己主义”之区别。

1.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精致的利己主义是利己主义其中的一种,只是表现得更为精致而已。那什么是精致呢?精致,意味着不粗糙,有生活品味,但却是极端自私的人。这正如发明此词语的钱理群教授所说的“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聪明、世故老到,并善于表演,以伪装,以利己。

2.“利己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之区别

从上可见,“精致的利己主义”与一般利己主义不同的是,同样是利己主义,但前者具有聪明并伪装,以极端自私的谋取私利。

如果要简要说明两者的区别那就是,利己主义者会不择手段追求私利,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则因为聪明和伪装,所以在不择手段追求私利的同时,还想要得着好名声。如此相较来看,利己主义者更象是真小人,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则更象是伪君子。

所以对比来说,有时对于真小人或许还可理解,因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本就是人之劣性。但伪君子,可能表面上表现为善良、大义,其实暗地里却是常常使坏,让人在寄予厚望时,却反而可能会因此遭遇更大的伤害。

四、认识这几个词语的区别,也能帮助社会回归常识

比如从最近这些年看来,在西方有许多国家由于不认识“利己”乃是属于人之本性和天然权利,却常用政治正确给予否定,而常以道德仁义为名,削减公民的正当权利,这就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某些价值观上的混乱,这也就是近年来才有欧美国家的领导人开始提出了“本国优先”(即利己)的原因。

另外,对于否认“利己”的正当性,并把其和“利己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相混淆,而所导致的规则混乱和政治正确现象,这其实也正是文章开头所说网友所发感叹的原因所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