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报道|第一届“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分析哲学工作坊”成功举行


会议报道

2023年5月13日-14日,第一届“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分析哲学工作坊”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工作坊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当代英美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本次工作坊所有报告和讨论均以英语进行。





       5月13日上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俊作开幕致辞。他首先对各位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指出,武汉大学乃是外国哲学学术重镇,近年来在学科发展上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两校的老、中、青三代学者长期保持着学术交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一直走在国内高校前列,同时培育了许多优秀学生。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希望在国际化和学生培养方面,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多多合作、交流互鉴。



       开幕式结束后,上午的工作坊由浙江大学的黄琪博和刘馨缘主持。其中,武汉大学的叶茹副教授发表了题为“改变先验信度可以是理性的”的报告。在报告中,叶茹副教授首先对贝叶斯框架中反对改变先验信度的准确性论证提出了质疑。随后,她结合案例表明,当主体追求长期准确性时,或者在主体面临是否经历某种变革性经历的决定时,改变先验信度可以是理性的。接着,浙江大学的高洁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何为最佳类型的实践侵入?”的报告。高洁研究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知识侵入、辩护的阈值侵入和信度侵入这三种实践侵入类型。通过考察这三种理论的潜在后果、相关的直觉案例、经验证据以及对实践推理的认知评估,她最终论证了信度侵入是最具有理论前景的一种实践侵入方式。


      下午的工作坊由浙江大学的祝钰茸、唐璐琪、何弦主持。武汉大学的Matthew Lutz副教授发表了题为"概率、证据与奥卡姆剃刀"的报告。Lutz副教授首先对当前各种基于概率主义的对本体论的简洁原则的辩护提出了质疑。随后,他提供了一种更为具体、基于证据主义的对本体论的简洁原则的辩护。浙江大学的安冬副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希望型信任和焦虑型信任之间的难题”的报告。她指出焦虑型信任与希望型信任十分相似,但焦虑型信任一般被认为是草率的,而希望型信任被认为理性的。然而,焦虑与希望只在情感价值上存在区别,这便导致了一个解释难题。安冬副研究员认为,合理看待意志将不仅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还能启示我们希望与焦虑都是人类能动性的一种表现,这两种情绪创造了我们将信任置于他人的机会。浙江大学的柯晓宇博士后发表了题为“情绪何以在认知上值得依赖”的报告。她指出,情绪具有短期内自主调节的独特性质,但其认知可信度在传统观点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在详尽考察了模仿信念条件、采用反思控制调节情绪以提升其可信度的传统哲学观点后,她主张通过一种新的适当调节理论来建立情绪的认知可信度条件。


       5月14日上午的工作坊由浙江大学的徐笑妍、胡婷主持。武汉大学的樊达博士后发表了题为“宽松知识内容”的报告。他指出,怀疑不变主义框架下的“知道”表达了非常严格的归属关系,为此怀疑不变主义者提出了宽松言辞理论以解释“知道”应用在普通人及普通知识命题中的可接受性。在这种理论背景下,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语用理论,该理论能为怀疑不变主义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浙江大学的Davide Fassio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关于危险的规范”的报告。Fassio研究员首先对“危险”和“风险”做出了概念上的明确区分,然后在威廉姆森的安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危险规范。最后,他认为,相较于“将风险最小化”,“避免危险”将给我们带来特别的理论好处。


       在本次工作坊尾声,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高洁研究员作为会议组织者进行了简要总结。她表示,本次会议内容多样,论题广泛,参会师生都收获颇丰。据悉,下一届分析哲学工作坊将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承办。希望浙江大学与武汉大学两校之间继续保持学术交流,一道推进分析哲学的研究工作。

编辑|唐璐琪、祝钰茸、徐笑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