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赏石缺少理论吗?

石门似海 奇石圈 2022-06-08

点击上方【奇石圈】关注我,每天为你推送有价值的信息!


一直以来,赏石界就有一种声音,认为现代赏石的实践发展太快,理论被落得太远。如此便造成了赏石实践因缺乏理论的指导,而出现盲目与混乱的局面,诸如优劣不分、真假不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滥竽充数等等乱象。


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可供学习、参考,直接去实践,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出乱子才怪。然而,若静心细想就会发现: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理论,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实践过快、理论过弱的情况。


众所周知,赏石是一种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传承的高雅清趣,是博大精深、灿若星河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一种传统之“艺”,只能算是泱泱中华文化之中的细枝末节,人们赏玩和收藏它的最大意义便在于“由艺进道”。对于这样的一种艺趣,一千多年来,人们的理论著述并不比与之相类似的雅玩少。而最近三四十年来,关于赏石的所谓理论、标准、指南等书籍和文章更是远超过去一千多年的总和。因此可知,赏石之理论并非有些人担忧的那样远落后于实践。


赏石并不复杂,也不深奥。关于其理论,完全没有必要将简单的问题繁琐化,弄得如研究红学那样玄乎。通过赏玩和收藏实践能够得出的理论,待时机成熟自然会应运而生。切不可“为赋新词强说愁”,去生拉硬拽、东拼西凑所谓的赏石新理论,更不能脱离实践闭门造车。否则,不仅不能为爱石人提供有益的指引和参考,反而会让人误入歧途、走进死胡同。有很多人玩不好石头,并不是要因为缺乏赏石理论,而是缺少审美能力。不懂审美,脑袋里装再多理论也无济于事。


处于自媒体时代的赏石界,充斥其间的所谓理论不仅不弱而且随处可见,传播形式也是五花八门:著书立说者有之,直播传道者有之,培训授证者有之,座谈争鸣者有之……其中的绝大部分要么是新瓶装旧酒,要么就是刻意标新立异。面对此情此景,笔者忽然想起了阳明先生的一段话:“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返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若将其中的“天下”换为“石界”岂不亦然?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各抒己见,并且以新奇的观点相互竞争,以花哨俏丽的内容博取虚荣。这样的东西多了,就会蒙蔽普通人的眼睛,使其不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更为可怕的是,这些虚假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一旦成为主流,那么整个赏石圈子里的人都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谁还会踏踏实实的赏石呢?




图片:综合石友和网络,仅供欣赏

若支持原创,别忘了点右下角的【在看】鼓励一下,谢谢!



每天上新众多精品奇石,欢迎捡漏淘宝
『奇石圈』——赏石文化微杂志

郴州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胆类奇石专委会

桂阳县观赏石协会

宜章县赏石文化协会

官方指定合作媒体


更多精彩



点击


水急滩险的怒江里有怎样的奇石?来看看四方代表石

记住这些话,你也可以文雅地夸石头、聊石头

赏石的门槛低?很多人却被这道槛挡在门外

太湖石的幻变之美竟然被铜艺演绎出来了

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石头好?

奇石收藏,眼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玩物丧志?你哪里知晓赏石的妙处

有多少人在使用放大镜式赏石法?

赏石,要甘于寂寞、习惯孤独

赏一方顽石,享世间清福

人不可无癖,以赏石为高

赏石为什么会让人着迷?

若无闲情,何以赏石?



投稿邮箱:22168751@qq.com

购买通用底座:qishiquan0430(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