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件不花钱的纪念品,但藏着一段路上的故事

跑宁夏的女人 在北京和跑宁夏那些事儿 2023-06-06

图12,认识吗。
它就是西域人称为“英雄树”的胡杨树的树根,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带,是 “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 的古老树种。

那天从伊犁翻越天山到巴州,一路无人区。
晚上10点多钟才见到微弱的灯光,来到藏在山谷里的小镇(巴仑台),车坏了,住在大车店。
第二天上午,车送修理厂修。
在山谷里遛达,他在河滩上捡到这块树根。

那座深藏山谷里的小镇,很可能我们再也不会去了,这块树根成为我们对它的记忆。

哈哈,就是一件不花钱的纪念品,但藏着一段我们相伴天涯的故事,有惊险,有刺激,还遇见一群好玩的人。
那座小镇,是G216和G218,翻越天山后,汇合的地方。


上篇(西北很落后,生活很方便,别有什么欲望),解释一下:

1,宁夏西红柿,2.5元/斤,不是25元/斤。
​2,为什么说国内很多古城“没劲”,千篇一律的商业化。



银川早市上西红柿更便宜,2元/斤。
​我家附近,好几个早市。

今起了个早,去小河边的早市,很浓烟火气。


住在银川老城的生活,不那么喧闹,老树比较多,老房子不少,有一种静下来的闲意。
早市在上午10点结束,晚市下午4点开始,我觉得买菜比北京还方便。
西北的宁静,让我懂得了食物的本味。
​其实大城市的人,吃,很可怜的,虽然物流发达了,但吃不到好的食材,都是经过了科技和狠活,菜没菜味,肉没肉味。
昨天讲广州的西红柿,放很多天,不好吃也罢,放不烂,一直是硬的。

在宁夏,每天的日常,普通不能再普通,专注耕作着,劳动,吃饭。
​只要这种专注还在,就不可能让生活有什么不同,不管生活在何方。

收拾房间,看见他把​新疆捡的石头,磨一磨,画一画,就是一只小狗(图56)。
​心里一暖,在这个充满浮躁的世界,一个灵魂有趣的人,在哪里都能让自己放松自在。

早市上买了五条野生鲫鱼,花了12元。
不大,但会吃鱼的人,就是要吃野生小鱼,肉细嫩,味鲜美。
​买了半只公鸡,烧了一大碗。

买了农民自家种的包菜。
过日子像过家家,用昨晚剩的排骨汤,直接烫了,清甜,好吃着呢。

米饭上,蒸了马铃薯、红薯。
我一天只正式烧一餐,晚上多煮米饭,第二天中午吃。
早晨饿了,吃几块红薯/马铃薯。

我很烦一天三顿做饭,吃完,洗锅又洗碗,很消耗人的精力。
时间节约出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比如睡觉、看风景,哈哈。
也可能,我小时候帮父母干太多活了,中年后,懒惰了。

每天至少生吃四个西红柿。
那天哪位妹妹说,银川食材很丰富嘛。
图1234567,楼下菜市场随拍一家菜摊,品种并不比北京少。

黄辣丁,黄蟮,泥鳅。
我家楼下菜市场,各种海鲜河鲜都能买到。
希望因为我的介绍,让很多人改变对西北的认知。

楼下菜市场,能买到南北方的食材。
朋友圈银川的年轻人嚷着物价贵,因为生活不接地气,购物非要去商场和超市。
其实,西北(其实是整个北方小城)的商场里的服饰,确实更贵,而且款式也不如大城市时尚、多样。
​但生活上,跟大城市,并无差异感。

随拍一一


请点击公众号“在北京和跑宁夏那些事儿”,点右上方的三个小黑点,再点设为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再决定看或不看。
这样的操作,让我们不再彼此错过。

或加微信,但慎重哦,小买卖人免不了每天发广告。

俺微信(3168449),或扫一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