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北很落后,生活很方便,别有什么欲望

跑宁夏的女人 在北京和跑宁夏那些事儿 2023-06-06

上一篇:跑了新疆,国内最想去的远方还是新疆


放松下来,身体很疲累。

这几天后台加了很多新疆朋友,可能是被我的新疆游记吸引而来。


(题外话,老好被疯,这个好也被控流,哈哈,没道理可讲。才开玩笑,关注我闲扯淡的人,都是有阅读品味的人。)


新疆游记,等我心情好了,再续吧。

上一组喀什小朋友们的照片。


虽然国内很多古城,但只有人工重建的景和商业气氛,没有人(祖祖辈辈生活在那的原住民),我去过很多古城,包括平遥古城,只有两个字游玩心得:“没劲”。


喀什老城,我们住了三天,回来竟然想念,那真是一个最富魅力、最具灵性、最具维吾尔族气息的地方,那些曲里拐弯儿的小巷里敞开或半掩的院门,都折射出历经岁月风雨的老城面貌,传递出莫名的神秘气息。那些面容西域的孩子们,活泼又可爱,仿佛跟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隐居在西北的生活,晚上才会煮几道几菜,我不愿意在做饭上浪费太多时间。


今晚的菜单一一
​清蒸鲈鱼,排骨火腿冬瓜汤,韭黄炒鸡蛋,水煮青菜。


广州人的饮食,北方人要多学习。
我住了两个月,回北方,确实觉得我们炒菜太多了,不健康。
​青菜,尽量水煮了吃。​


​群里姐妹说,银川食材好丰富啊。
​西北除了经济落后,生活很方便的,满足日常生活没问题的,别有什么欲望,那西北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


银川特适合老人,还有我们这样能守住平淡的人。


​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今天中午炒饭吃,炒了一盘西兰花。
西北干燥易上火,要多吃绿色蔬菜。

神奇的气候现象。
​之前,我一直奇怪西北人家桌上摆一盘馓子连放多日?
​在南方,即使在北京,买花生瓜子,吃不完,忘记收起来,第二天回潮。
​这盘馓子好几天了,跟刚出油锅时一样好吃。
炸馓子的回族大哥告诉我,一直保持酥脆的口感。

​昨晚他一来银川出差朋友来我家喝茶,吃了,很是赞叹:比天津麻花可是更好吃。

​宁夏,是40%的降水率、60%的蒸发率,蒸发率高过降水率。
北京干燥?
​来这里,你就明白了什么才是干燥了,我们睡前洗的牛仔裤,早晨起床穿,不需要换第二套衣服。

我一直夸宁夏回族人的干净。
​看,炸馓子的油锅天天开,墙壁和地面却没有油腻,没有难闻的气味。
​这家店,开了很多年,我来宁夏就在。
​还是干净如初见。

即使在北京和很多城市,早餐铺炸油条,地面那个油腻腻啊。


昨晚的菜单一一
天天上两道小菜。
就这点追求了。

​爆炒蟮片,烫鸡毛菜,上海梅林午餐肉烧鸭血。
还有鸡汤,​前晚炖了鸡汤。

前晚的菜单一一
又喝鸡汤,炖了另半只鸡。
最近身体虚了,多喝鸡汤补一补。

​番茄炒蛋,水煮菠菜。
有鸡肉,水煮青菜解油腻,餐后灌几杯茶,就不怕胖了。
​吃过西北的西红柿,会念念不忘。
​深圳Bobo妹妹群里说,广东买的西红柿,一言难尽。

我非常同意!
在广州,西红柿硬的,切不动。
有次我和我爸妈去连州几天,岀发前没吃完的西红柿,回家当晚,我煮疙瘩汤,还是硬的。
西北买的西红柿,两三天不吃,很快会腐烂。

看,在宁夏买的普通烧菜的西红柿,25元/斤,切开了,汁很多,生吃时,一不小心溅一身。

​最好吃的西红柿,一定是在大西北。
光照强、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长在干旱地带、半干旱地带,红色素多。
​特别是新疆产的西红柿,占全国90%。
​西红柿本来就是张骞当年从西域引起中原的嘛。
​它名字中的“西”(西红柿),“番”(番茄)。

请点击公众号“在北京和跑宁夏那些事儿”,点右上方的三个小黑点,再点设为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再决定看或不看。
这样的操作,让我们不再彼此错过。

或加微信,但慎重哦,小买卖人免不了每天发广告。

俺微信(3168449),或扫一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