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跑了新疆,国内最想去的远方还是新疆

跑宁夏的女人 在北京和跑宁夏那些事儿 2023-06-06

上一篇:我们其实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昨晚睡前拍的馕一一
馕,除了吃,可以当装饰品,特别是在西北,几天就风干了。
​图1,我放了几年的馕。

图2,哈密没吃完打包,忘了,回银川,才发现,硬成石头了。

图3,用西式大号的餐盘,盛这风干好几年的馕,摆餐桌当装饰。


​在新疆每个城市,都有跟馕相关的文化园,包括若羌县。

​馕,就是“胡饼”,新疆人爱吃的面食。
​由于它的特殊工艺,久储不坏,便于携带。
​传说唐僧师徒四人当年西天取经,穿越戈壁沙漠,是馕帮助他们走完艰辛的旅途。

​在喀什,看见馕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地老人们下午2点后,聚一起,泡一壶茶就着馕就是一顿中午饭。
​他们吃馕是有讲究的,不能拿着整个啃着吃,而要掰开了,大家一起分享。
​吃不完的馕,挂在树上,让乞丐、天上的鸟儿取食。
​这种习俗,源于伊斯兰教互赠食物的习惯,患难与共,对食物要有不贪婪的心,要有节制的吃。


群里姐妹们闲聊:想想我们前些天讨论的,广东人爱用不锈钢盘子,哈哈,一个“土”字,看了就没食欲。

新疆人的房子,刷成各种美丽的色彩。
房间铺满、挂满地毯。
餐具精美。
女人化妆,穿裙子。
虽然我接受不了他们的吃。
他们对生活美感的把握,还是极欣赏。

看,新疆街头,抓饭,用的盘子。
想想我们的路边摊,盛食物,不锈钢盘子或碗的上面还套个塑料袋。
我一见不锈钢和塑料袋,夸再美味,也不想吃了,特别是塑料袋一遇高温,就会释放有毒(会致癌)物质。

西域维族风情,跟我们中原文化还是很大差异的。
女人们,无论什么年龄,都化妆、穿裙子。
(有时间,单独整理一篇)

见面,拥抱,女人间会贴面礼。
我们汉族女人,见面打招呼,握个手,还害羞。

他们用大盘子盛食物,手抓着吃,或用勺子舀着吃,我观察了,维族人很少使用筷子。
下棋,下国际象棋。
买东西,公斤不是斤。

在吐鲁番和喀什,维族人为主体的地方,公厕或酒店的洗手间,垃圾桶,在左边,不是右边。

跟他们接触,千万别用左手递东西,那是你想挨揍了。

对穆斯林来说,左手被视为“不洁”的,吃饭时忌讳用左手。
给客人端水、递茶也绝对不能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对客人的污辱。 

他们的左右手,各有其职。
凡是低劣的事物,皆使用左手,如扔垃圾、大小净。

新疆美食里,抓饭是主打产品,维吾尔语叫“扑劳”。
抓饭文化,意蕴深厚。
品味抓饭、了解抓饭,是体味维吾尔风俗的一把钥匙。

过去,抓饭是新疆人待客的长面子饭。
无论大小节日,还是婚丧嫁娶,就靠它撑脸了。
在新疆,没有抓饭的宴席,是不完美的宴席。
现在的抓饭,已成了新疆人的日常吃食。

热气腾腾、色泽油亮金黄的抓饭,米是一粒一粒的。
爱吃的人,夸赞它:入口糯而不硬,油而不腻,营养丰富。

据传它是一千多年前一位维族医生用来强身健身的药方。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效仿,代代相传。

实际生活中,新疆的天山南北,抓饭风味也并相同,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
食材主要用鸡肉、牛肉、羊肉、鸽子,配以黄萝卜、胡萝卜、杏干、葡萄干、果仁、鹰嘴豆等干果,做成抓饭,味道各具特色。

对维族人来讲,抓饭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用手抓着吃,用三个手指把饭送到嘴里。

内地游客去新疆游玩,吃抓饭多用筷子和勺子,抓饭已失去了"抓"的本意。

跑了一次新疆,国内最想去的远方,还是新疆。
文化和风光,丰富而多元化,很吸引人。

西藏不太想去,高反,和吃不喜欢。
藏文化和雪域高原,青海都有。
很多人听说“藏地”,以为就是西藏。
青藏高原,指青海和西藏。

在银川,住在清真寺旁边。
​我爸爱吃宁夏回族人做的白面饼和白馒头。
今天有空,买点寄去广州。
​宁夏大米好,面粉也好。
​疫情期间,我推荐宁夏塞北雪挂面,大家吃了,纷纷囤货,赞叹道:“比中原产的挂面好吃,有麦香,有筋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同是北方人,东北人和西北人,不同的气质。
观察一下影视圈,​很多硬汉男演员来自西北。
​西北米面跟人一样,硬,劲道。
​东北大米,更油润一些。

洪欣小老公张丹峰,这两天又上热搜,把青海西宁说成广西省会。
伊能静小丈夫,东北人。
李小璐前夫贾乃亮,东北人。
还有雷佳音,沈腾,沙溢等。

不是地域黑啊,是提醒我的读者群,比较一下东北西男演员和西北男演员,气质上有什么不同。
东北演员,都能言会道,搞笑,幽默。

昨天提了西宁东关大寺。
​银川南关大寺,四百多年历史,是宁夏回族人心目中很有地位的大寺之一,改建成这样了,以前也是很有风情的一座大寺。

今天去西塔,见正在展览江南才子们的书画。

发一条朋友圈调侃:
应该把这些江南才子们发配西北来画画,看看什么是苍茫大地,看看什么是崇山峻岭,看看什么是万山之祖(昆仑山)……画出来的山,就不会像太湖石了。
他们应该来看看阴山、贺兰山、天山、昆仑山……
给我爸寄完馒头,骑摩托车遛一圈。
哈哈,在中国这个西北角,我们的代步工具是一辆二手买来的破摩托车。
​看摆地摊卖石头,他越看心越冷:从新疆捡那么多破石头没意义啊。

中午人少,下午4点后,都出来摆摊卖石头了。
宁夏去西域比中原更近,地摊上看见各种西域石头。

​西夏王朝的古塔,西夏遗存三大古塔之首,比西安大雁塔还高0.5米。
其实也是嘉庆25年重修,地震毁了,塔下埋着舍利子。

​那天听了一段话,特别灰心:
​博物馆摆出来的,几乎都是仿品。
国内​博物馆,除了看一段历史,普通人是见不着真东西的。
建筑也是,​WxxxG时,毁的差不多了。

今天买白面饼,顺便买了馓子(没寄,太酥脆了),放摩托车后备箱都碰碎了。
​我进藏地亲戚家,甚至去喇嘛家做客(甘南藏族人,跟他们的芳邻临夏回族、东乡人的文化已紧密融合了),去回族人家,在新疆看见维族人家,桌子上都摆一大盘馓子,好看,喝茶时捏一根进嘴里。

​馓子是我国穆斯林都吃的一种食品,不仅是回族人,维族人也吃。
​他们的重大节日和婚丧大事,馓子都是待客的主要面食。
​再过一些天,古尔邦节了,这几天新疆人和宁夏人都很高兴,他们又会放小长假了(4-5天)。
过古尔邦节,他们家家户户开油锅,炸油香和馓子。

​维族人的馓子,淡咸为主。
​回族人的馓子,淡甜为主。

​回族人有一句俗语:“点心香甜,月饼圆圆,回回的馓子脆又甜”,炸馓子是回族人的绝活。
​果然好吃啊,香酥甜脆,金黄亮润。
​喝茶,就它,极好。

咸鱼上,10块钱。
​卖家买手机的赠品,全新。
​我最近很关心我的体重,去库房称,没有家里方便。
​哈哈。

​在哪里都能活的自在,物欲低,甘于清贫。
除了吃饭买菜钱,很少有买东西的欲望。
住在北京,去广州两个月,在银川也是距离商业区很近,我几乎不逛商场的,不会提到哪个品牌的衣服或包包或饰品,会眉飞色舞的。

​人世间,有人活得痛苦,是欲望多了,这件事满足了,又无止境的想要索取更多。

今天的小菜一一
西红柿烧茄子,白水煮生菜。
昨晚剩了鱼和鸡汤(今晚加了丝瓜)。
只烧了俩素菜。

请点击公众号“在北京和跑宁夏那些事儿”,点右上方的三个小黑点,再点设为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再决定看或不看。
这样的操作,让我们不再彼此错过。

或加微信,但慎重哦,小买卖人免不了每天发广告。

俺微信(3168449),或扫一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