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布达拉舞童的传奇人生 ▎宫廷古乐雅韵

CHARU迦入 CHARU 2024-04-08


卡尔巴·扎西次仁



卡尔巴·扎西次仁(གར་པ་བཀྲ་ཤིས་ཚེ་རིང་།),嘎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嘎尔艺术详见文章:布达拉宫廷“歌舞的海洋”供云雅乐(卡尔),拉萨堆谐和拉萨扎念的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堆谐囊玛艺术详见文章:古乐滥觞  ▎拉萨古乐囊玛堆谐史话(一),同时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在世的布达拉宫廷雅乐团成员即嘎尔巴(གར་པ། 亦称“卡尔巴”)。


有必要让读者知道的是,人物传记《西藏是我家》的口述者扎西次仁先生也曾供职于布达拉宫廷雅乐团,但这位扎西次仁先生是后藏南木林人氏,1930年生人,1940年进入宫廷,我们今天介绍的扎西次仁先生是拉萨人氏,1949年正式入宫成为雅乐团成员。下文将用扎西次仁(南木林)为标注进行区分。





ལྷ་ས་ནོར་བུ་གླིང་ལ། །

ནོར་བུ་མིན་འདུག་མ་གསུངས། །

ཇོ་ཤཱ་ཡིད་བཞིན་ནོར་བུ། །

ནོར་བུ་མིན་ན་གང་ཡིན། །

སྟོད་གཞས་༼རྒྱལ་མཚན་རི།༽

拉萨聚宝善洲

勿要揶揄无宝

释尊殊圣之宝

此非至宝者乎

 堆谐《宝幢山》


【注释:这首堆谐广泛流传于拉萨,乐词中将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比作拉萨地区最为珍贵的宝物,以示虔敬礼赞】




被采访人:卡尔巴·扎西次仁
图片来源:卡尔巴·扎西次仁、Shongling Phun
撰稿:Shongling Phun

1940年1月1日扎西次仁出生于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宗(སྟོད་ལུང་བདེ་ཆེན་རྫོང་།)一个被称为乃琼庄园(གནས་ཆུང་གཞིས་ཀ།)的富裕家庭,七岁起他开始在拉萨城东的甲巴康萨私塾(སྦྱར་པ་ཁང་གསར།)念书,当扎西次仁即将学成毕业时,他被选为宫廷舞童(གར་ཕྲུག)。

宫廷舞童即在布达拉宫等宫廷中表演西藏宫廷音乐嘎尔的专职舞者,(详见文章:布达拉宫廷“歌舞的海洋”供云雅乐(卡尔)


正在表演的布达拉宫廷舞童
(1945年乔治·谢里夫摄)


西藏地方政府招收嘎尔巴舞童的工作被称为嘎尔夏(གར་བཞག)。选拔名单上的所有人需要集中于拉萨,并接受专人的仔细检查。当一个孩子被选为舞童,在未来生活及个人前途方面可谓一帆风顺,舞童的家庭也可以免去部分差役。但是,因为亲子难舍,加之宫中规章制度十分严格,面对这一荣耀的职位,父母依然不愿意将他们的孩子送入布达拉宫。

像家境殷实的扎西次仁,本来没有进宫习艺的必要,但因上命难违,只得入宫成为舞童,时年为1949年。舞童生活习艺的场所位于布达拉宫脚下的雪卫城象房中(ཞོལ་གླང་ཁང་། 雪卫城中用来收容喜马拉雅地区进贡大象的房间)


布达拉宫雪卫城(1996年)
(收录于《中国古代建筑——西藏布达拉宫》)

每天早上四点钟,当一声清脆的达玛鼓(嘎尔的主要伴奏打击乐器)声响起时,舞童们需要立刻起床,整理衣着后在老师房间的窗前依照出屋顺序先后站成一排,然后舞童根据先后顺序依次掌自己身后的人们各一巴掌,第一名需要掌十九个巴掌,最后那个人一共要挨十九个巴掌, 在挨完巴掌后最后一个人发现无人可打,只得将巴掌拍在地上泄气,其他人见状便一起发出“哦”的戏谑声。


达玛鼓(大昭寺壁画)


舞童练习的主要内容为嘎尔鲁演唱(གར་གླུ། 雅乐中的演唱部分)和嘎尔舞蹈。教授方法是口头传授, 根据宫廷规定老师们也仅仅是口头上的传授,并不会解释唱词的含义,如果舞童无法完整背诵或者表演,便要接受十分严重的体罚。这样的练习生活要持续两年时间,学成后便在宫廷中正式表演嘎尔。


表演嘎尔的舞童(1957年陈宗烈摄)


扎西次仁先生(南木林)亦在《西藏是我家》中写道:

“我们就像是进了新兵训练中心或监狱。每五个学员有一个教师,而学习的过程却和想像的完全不同。我们的身心皆无法获得自由,而且感到疲乏、痛苦和卑屈。我们都不认识字,所以,我们只能死记硬背地学歌词,对于内容是全然不解,也没有人鼓动我们去想想歌词的意思。教师唱给我们听,我们就跟着他学。因为我们谁都没上过学,我们毫无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可资借鉴。

教师们用来激励我们的法子是对每个错误都迅速地严格地处罚我们。他们经常打我们的脸、手和腿。他们以鼓勋我们互相竟争来激动我们。譬如,每天一早,当我们跑去排队的时候,排头的第一个孩子要用打耳光的方法处罚后到的。每个孩子都要处罚在他下面或后面的那个孩子。

真是可怕!我仍然还有一些从前几乎每天被打而留下的疤痕。那种待遇使我非常震惊,可是不久我就了解到,教师们的方法,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他们所做的正是他们的教师们用来对付他们的那一套,所以,那些方法被认为是完全正当而且合理的……”


扎西次仁(南木林,左一抱琴者)在宫廷乐队中
(收录于《西藏是我家》)

拉萨地区在当时最擅长表演堆谐囊玛的组织便是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囊玛吉度(囊玛吉度组织详见文章:那琴声阵阵的圣地  ▎拉萨古乐囊玛堆谐史话(二)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庆典上需要表演囊玛堆谐,当时随着囊玛堆谐制作人阿觉朗杰的故去使得吉度式微之象已十分明显。而囊玛吉度的成员有许多人因为身形佝偻或肤色黝黑不适合上台表演。


囊玛吉度艺人
(左起;普布卓玛、阿妈益孜、索朗吉宗)
(1936年斯宾塞·查普曼摄)


因此地方政府特地派遣雅乐舞童学习堆谐和囊玛并代表囊玛吉度表演,舞童每天需要前往拉鲁噶采(ལྷ་ཀླུ་དགའ་ཚལ། 意为“龙神园” 现为拉鲁湿地的一部分),并邀请囊玛吉度的成员进行教授。与此同时拉鲁府的老夫人(ལྷ་ཀླུ་ལྷ་ལྕམ།)会经常邀请舞童进入拉鲁府表演歌舞。也就是在此时,扎西次仁系统的掌握了堆谐囊玛的演奏、演唱和舞蹈。


1930年代的拉鲁园
(远处两座宅邸分别为
左侧的仓央嘉措别宫和右侧的亚奚拉鲁府)


拉鲁老夫人
(1941年哈里·斯汤顿摄)


按照旧例,成年的舞童会成为嘎尔巴,嘎尔巴可以进入地方政府的部分单位供职。但是,在扎西次仁等舞童在进入布达拉宫的第十年也就是1959年,民主改革的逐步推进使他们的人生走向了另一种道路。


1959,布达拉宫嘎尔巴宫廷乐团正式解散。当时扎西次仁等宫廷舞者的被收编为工人。在拉萨东部的纳金电站工作。

而后又前往藏北地区从事硼砂矿的勘探工作。当时因为扎西次仁擅长堆谐囊玛歌舞表演被安排进工人宣传队,虽然当时西藏军区文工团准备将他调往拉萨,但工地因工作条件困苦,急需文艺工作者留驻为由将扎西次仁继续留在矿场。


扎西次仁在藏北地区的留念(1962年)


1962年的年末,扎西次仁终于回到故乡,并在拉萨市七一农机厂工作,1970年代,他将拉萨东部贡布塘(སྐུ་འབུམ་ཐང་།)地区的农民扎西多杰(བཀྲ་ཤིས་རྡོ་རྗེ།)收为学生,教授拉萨堆谐的弹唱,在不久的将来扎西多杰也将成为拉萨扎念的著名传承人。


扎西多杰(2010年代)

1980年代,扎西次仁进入西藏大学艺术系和卡尔本·巴桑顿珠、西藏古典音乐名家雪康·索朗塔杰等人不遗余力的抢救西藏古典歌舞艺术。


表演嘎尔中的剑舞
(右一为扎西次仁,1982年)


他们先后共整理了近四百个古典音乐曲谱。将传统的古典音乐公尺谱转变为国际通用的数字简谱也是早期古乐复兴人最为突出且重要的贡献之一,除此之外他们也将部分古乐名曲制作成音乐专辑,在市场上发行,使嘎尔鲁和堆谐囊玛等古典音乐的悠扬之声重新回荡在圣城拉萨的苍穹之下。


演奏根卡的扎西次仁(1982年)


1980年代表演囊玛堆谐
右起(嘎尔本·巴桑顿珠、雪康·索朗塔杰、扎西次仁等)


1992年藏大艺术系合影
左起(雪康·索朗塔杰、丹巴热丹
嘎尔本·巴桑顿珠、扎西次仁)


2012年扎西次仁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并在西藏自治区各传统歌舞戏剧艺术团体教授嘎尔雅乐,同时对古早的雅乐表演形式进行编曲的创新,使其更加贴切于现代舞台艺术的表演需求,而这些艺术团体也将嘎尔重新呈现在各种庄严肃穆的场合之中。


色拉寺建寺六百周年纪念典礼上
娘热藏戏团表演嘎尔《天竺圣者》
(2019年)


2014年,为了传承囊玛堆谐艺术,扎西次仁等堆谐传承人组建了“拉萨堆谐传承队”,并获得自治区级的非遗传承人称号,在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开设了传习班,由扎西次仁的学生尼玛仓曲和旺青两位老师共同教授。这些复兴工作使西藏古典文化之光熠熠生辉。


扎西次仁在传习队讲解堆谐囊玛(2015年)


扎西次仁和他的学生
(左起:扎西多杰、扎西次仁、尼玛仓曲、旺青)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扎西次仁老先生依然致力于西藏古典乐舞的传承与复兴。


扎西次仁在表演嘎尔鲁(2010年)


他向新一代的藏族青年发出呼告:西藏的古典乐舞,尤其是嘎尔雅乐和堆谐囊玛,是无数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我们要熟记的是,这些艺术的历史就如同她们的根基,如果我们将这些历史淡忘于浮尘,就如同商人失去了他的本金,何谈未来之繁荣,因此我希望西藏的青年群体能够学习优秀的传统歌舞文化,不要有丝毫的轻视与淡忘,西藏有着“歌舞的海洋”之美誉,而新一代的藏族青年更要将这些歌舞呈现给世界,使其永驻于世界歌舞之林。


扎西次仁在表演嘎尔鲁(2010年)


除此之外,老先生认为二十一世纪藏族音乐发展过程中最应注意的便是对传统音乐完整的继承与创新,首先需要继承先人的旋律,最大限度的保留并呈现古乐的风貌,而后进行创新,这一创新并非随心所欲的改编,而是建立在尊重传统这一核心根基之上的细心雕琢,通过贴切的原作的编曲和乐器,以现代的理念与方式真实的呈现先人的创作初心,唯有如此方能称为真正的继承与发展。


扎西次仁和白英在表演囊玛(2010年)


与此同时扎西次仁对于古乐的创新也十分支持,他认为艺术应当与时俱进,尤其是二十一世纪这一时代大背景之下,西藏古典歌舞艺术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两百年前多仁·丹增班久创造性的将京胡、扬琴等乐器引入堆谐囊玛伴奏,使其表演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详见文章:拉萨贵族公子多仁·丹增班久的传奇人生 ▎拉萨古乐囊玛堆谐史话(三)新世纪的西藏古典音乐也需要大胆且合理的创新,像新兴乐器的伴奏,舞姿舞步的合理改进等,对于古乐的发展大有益处,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受众能够对古乐的创新保持包容的态度,而不是一昧的谴责与守旧。

最后,敬祝扎西次仁老先生健康常乐,给予我们更多古典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启示。






作者介绍


Shongling Phun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拉萨人,热爱西藏文史及古典艺术,主要负责古典乐舞整理,同时教授囊玛堆谐。


Shongling Phun往期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


布达拉宫廷“歌舞的海洋”供云雅乐(卡尔)


古乐滥觞 ▎拉萨古乐囊玛堆谐史话(一)

那琴声阵阵的圣地 ▎拉萨古乐囊玛堆谐史话(二)




拉萨公子多仁·丹增班久的传奇人生 ▎拉萨古乐囊玛堆谐史话(三)


冈仁波齐小夜灯
点击图片了解


བོད་སྐད་ཀྱི་ཐད་སྦྲེལ། CHARU1607
客服微信:charuspace
未经作者允许请勿随意印刷转载 后果自负
合作及投稿微信:charuspac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