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4岁娃把“糖”喂给弟弟,结果竟是蟑螂药!家里这些东西千万别随手放……


在宝宝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

嘴巴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工具

几乎所有触手可及的东西

他们都会忍不住想尝试



然而

他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味道

有的是痛苦的

甚至是惊悚的


东莞曾在一个月内发生3起儿童误服蚊香液事件,造成3孩童1死2伤。


这种事情

其实深圳也发生过不少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最近接诊了不少因为误服送来急救的孩子

年龄都在1岁~3岁

家里有娃的,一定要注意!



那天,急诊科传来一声呼救:“我家孩子不小心吃了高锰酸钾片,快救救他……”


医生闻声急忙冲上前,只见一位家长神情慌张地抱着1岁多的孩子,怀里的孩子还在不停地哭闹。孩子一张开嘴,舌头全是紫黑色的……



医生问:“孩子这是吃了什么?”


家长拿出手里的小药瓶,边哭边说:“下午我在家收拾,孩子在屋里玩,突然就看见他手里拿着这个,吃了半片进去,嘴里红乎乎的,就赶紧带来医院了。”


看见药瓶上“高锰酸钾”四个字,医生立即给孩子监护生命体征,并使用棉签蘸着维C清理孩子的口腔,在明确摄入量不多的情况下,给予了洗胃处理,然后为了保护胃肠粘膜,还给孩子注入了一些牛奶。


最后,总算有惊无险,并无大碍。


高锰酸钾口服中毒的症状因剂量大小和浓度而异,浓度5%以上的有强腐蚀作用,一旦误食很可能引起口腔、舌、咽喉部及食道水肿,会导致说话、吞咽及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1岁多的奇奇(化名)刚刚学会走路,走得还有点踉踉跄跄,平时在家白天都由爷爷奶奶照顾。


那天,爷爷奶奶打个盹儿的功夫,就看到奇奇躺在地上,一开始以为他只是睡着了,后来发现怎么叫都叫不醒,才意识到:奇奇昏迷了!


这可把老人急坏了,通知了奇奇父母后,立即拨打了120。



刚到急诊科那会儿,奇奇不仅意识不清晰,血压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状态。


“一岁多的宝宝怎么会突然血压骤降?”


正当医生疑惑时,爷爷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有高血压,要长期吃降压药,今天吃完药后就随手把剩余药片放在了茶几上……于是爷爷立即回家查看,降压药果然少了五六片。



经过维持血压的处理后,考虑到奇奇年龄尚小,以防后续药物中毒导致病情加重,奇奇转到了儿科进一步观察。


小孩误食降压药导致血压太低,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好在抢救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家有一个“神兽”都让宝爸宝妈累个够呛,如果有两个年龄相仿的,那就必须双倍小心照料了。


因为,你根本无法预料,哥哥是弟弟成长路上的“神助攻”还是“拦路虎”……



这不,张女士家的兄弟两最近就闹出了“新花样”。


6月26日,晚饭后4岁的哥哥和2岁的弟弟在客厅一起看动画片,原本在洗碗的张女士走出厨房时,被眼前的这一幕呆了!!


哥哥把蟑螂药当糖果喂给2岁的弟弟吃,手里只剩了半包了……弟弟面色红润、烦躁不安。


看到此景的张女士立即带着孩子来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医生了解情况后,立刻给孩子催吐。因为弟弟服用蟑螂药的量并不多,服用后1个小时内就采取了急救措施,并无大碍



在深圳

每年医院都能接诊不少

误服药物、毒物的患儿

种类五花八门

84消毒液、泡泡水、避孕药、

电热蚊香液、清洁剂……



 儿童误服的东西毒性不大、量不多

同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与治疗

大部分不会有大碍 

但如果延误时间过长、毒性稍强的

分分钟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是最重要的!


家里的药一定要放好

家里的化学溶剂和药都要拧紧瓶盖、包装好,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尤其是服药后一定不要随手放在桌柜上。

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药

孩子3岁以前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又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大人在孩子面前吃药,他们很可能会学着一样吃。


等孩子大一点,家长可以试着做一些药物科普。

不要说“药是糖”这样的话

万一下次孩子真把药当糖吃了呢!




家长第一步要做的是,弄清孩子误食的是什么药、大概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


▶如果确定误服的是成人降压药、避孕药等:


且孩子意识清醒,家长可以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催吐,这样能迅速排出孩子胃里的毒物。


催吐Tips:


先让孩子喝200毫升左右的水,然后用牙刷柄、筷子之类不尖锐的东西,用纱布包住,压住孩子的舌后部帮孩子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给孩子催吐之后,要赶快送医院。


▶如果误服的是有腐蚀性的:


家长别乱催吐,可以给孩子喝些鸡蛋清或牛奶,保护孩子的胃粘膜。


误服了洁厕灵、泡泡水这样的碱性物质,千万别给孩子用水漱口或催吐。


尤其是误食泡腾片,一定不要喝水,泡腾片加水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很容易导致窒息死亡。


最最最重要的是,带上孩子误服的剩余药品及包装,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提醒各位家长

在看护孩子时一定要做到

“放手不放眼”

让孩子时刻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别让“小疏忽”酿成“大错误”


转发+在看 

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


来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扫码添加“小助手”

进群了解更多健康信息

获取更多健康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