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色彩趋势终极模型《全集》

SAMY CMF设计军团号 2022-12-13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CMF(色彩、材料、工艺)




【写在前沿的话】色彩,对于设计师来说再日常不过,中国是设计教育大国。从事CMF设计,离不开色彩,但色彩却一直是中国设计师的普遍弱项,近期去到多个院校、企业沟通,发现很多产品类设计师对于色彩的认识停留在RGB、CMYK的思维,对于产品用色、配色、色彩管理、色彩实现等知之甚少。目前色彩在产品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希望色彩在设计教育中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个人曾在2016年写过系列的色彩趋势模型文章,现在回过头看已有些不足,因原有文章不在,再次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带来部分色彩帮助。

CMF设计军团 Samy团长

2019年4月18日



色彩趋势模型(全集)


颜色在CMF设计中的重要性,相信各位从业者可以深刻感受到,颜色难不难?怎么学?学什么?这个问题应该会困扰很多人。今天我们献上Samy团长的:《色彩趋势终极模型》五篇连载,尽情阅读。


写本篇文前,原本只是想描述下中华文明中的色彩意义,但在编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意识到:颜色根本不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意义描述,它从原始人类开始、进入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再到我们现在,其实一直是连续的;它涉及到潜意识、心理学;也牵扯到社会学中的社会现象;建筑风格、艺术创作、审美观念、及我们设计师做颜色趋势、产品用色、转行等,全都是整体相连的。这下我才意识到,这可能是“颜色趋势”终极版本呀!想想就可怕。


颜色趋势它并非只是设计中一个“工作内容”,而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大课题,所以,我会尽可能的从各个学科进行分析探讨,但由于个人知识量有限,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抛个大纲出来,大家一起来补充。本文是一次色彩的异想天开,建议批判性阅读、各取所需。


第一篇:颜色认知的形成

第二篇:中华文明的精神色彩

第三篇:流行色的往事

第四篇:审美千年史,终极美学的诞生!

第五篇:现代色彩研究的形成


目前CMF设计军团成立了产品色彩交流微信群,诚邀设计师及对色彩爱好者们加入,长按如下二维码或加群主微信13480805861,备注“色彩”,加入产品色彩交流微信群,与行业人士一同交流。


以下是正文:



一:颜色认知的形成


从150亿年前,奇点爆发,开始了宇宙征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生命的诞生,逐步进化演变,我们从水里着陆,演化出四肢,四肢演变成双腿,腾出了两个膀子,可以干些其他事了。


生命开始,便也开始了认知的进化,听说恐龙的大脑只有核桃那么大?而我们人类的大脑,真的有一碗呢!


当人类大脑发育成熟,另外两个腿变成手时,就开始了不可思议的进程。



 认知的形成 


我还是从大脑开始:说说认知。


认知并非人类独有,而是生物界共性,只是水平不一而已,看到打雷人会害怕吧?小猫小狗也会害怕,山间野兽同样害怕,这种害怕都是一种认知。


人类大脑从生下来就像是被预先安装好的系统一样,即便远离人类社会,一些该有的潜在认知依然会存在,比如找吃的、逃离危险、微笑、哭泣等。这个在潜意识中,我喜欢称为地质心理学的底层面。



 颜色的形成 


那不同的眼睛,接受的视觉范围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范围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比如还有昆虫复眼他们的视觉就跟我们不一样,大家电影中的看到夜视镜多成像模式也不一样,还有做核磁共振、b超、雷达、天文望远镜等,都是形成视觉模式的不同表现,如果谁能感受到更多波段范围,那他真的可以看到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真是“开天眼”了;也有些人比常人能看到的东西要少,就是色盲。


我们说说人类的眼睛,外界世界通过视网膜进入眼睛,刺激转化成电解信号,传输到大脑,大脑进行成像处理,不同的波长形成不同的颜色认知,这是人类与颜色接触的第一步。



 颜色认知的形成 


那第二步,我可以称为习得,比如:蓝色的天空,通常是晴朗的;黑色的乌云,常常伴随下雨甚至打雷;红色的果子通常可以食用;黄色的叶子会凋零;绿色代表很多青草及果子开始生长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经历,那么蓝色就会与晴朗挂钩,适合出去找食物;黑色与雨水及雷暴挂钩,雷暴伴随巨响及闪电,产生恐惧;红色成为辨别水果的依据;黄色成为轮回象征,绿色成为生命的开始,这就是认知的形成。这是人类的认知,也是很多动物的认知;在心理学上,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也是这个原理。


这个基础认知在生命的演化征途中,不断被完善,从而成为现代人类的标配,但在认知学上及生物学上,我们还是无法确定认知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大脑,好在这些不用设计师去解决,即便我们不了解,我们依然可以进行更多以下探讨。



 认知到群体共识 


好了,人类开始群居,形成原始社会,单个个体的认知变成普遍共识,比如:当见到一颗长满红色果子的树,只有一个原始人跑过去采摘吃的不亦乐乎,其他原始人站着旁边饿的咕咕响而不知道那可以红色果子可以吃,那就不算共识,得一群人都欢呼雀跃的跑过去采摘,就成共识了,大家都认可红色的果子是可以食用的。那红色的社会意义就出来了。以及人类拿着长枪与其他动物相残互搏,导致流血并产生疼痛难忍之感,红色的液体变称为血腥恐怖的认知。当然,虽然当时那些人可能没有语言,也不会写字,但这份原始认知就这么保持下来了,现在就在你我的大脑里。


所以,现在为什么要红灯停、红色作为警告含义、红色代表血腥、旗为什么要染红?它的深层原因就是上面所说的了。



 颜色的创造性 


原始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人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颜色的含义也就更加扩展了。以前红色只是水果成熟、留血恐怖之意的话,现在红色也可以是某些陶瓷的颜色、砖头的颜色、打仗时装饰的颜色等等。慢慢的开始人工也可以创造出一些颜色,比如从利用植物染布、利用植物煮出红色或黄色的食物神马的。这便是学会人工使用及创造颜色了,颜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第三步。



 颜色新篇章 


从学会主动创造颜色开始,颜色在人类生活中开启了新篇章,创造出色彩文明。


解释完色彩跟人基本关系后,我就开始说说,精神文化方面的了。也就是基本认知-群体共识-社会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精神色彩




上篇我们说到人从学会主动创造颜色开始,颜色在人类生活中开启了新篇章,创造出了色彩文明。本文将讲述色彩在人类的精神文化方面影响,也就是基本认知-群体共识-社会文化。


人类精神文化方面范围很广,但我今天主要讲中华文明的精神色彩,而且我发现,中华文明的精神色彩的确太神奇了,从这个方面,我第一次以个人的角度窥见到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


要研究中华文明的色彩意义,我首先得从文化思想说起,也就是我说的:社会观念。


我以两个关键词进行分析:道与中庸



 「道」 


现在大家应该都能听见“茶道”“香道”“花道”,甚至“武士道”“跆拳道”,对吧?不好意思,那不是中国的“道”,中国人甚至不敢轻易言“道”,也正是中国“道”的高深之处,我们更多的说“艺”,比如“茶艺”。这个我在今后的专题会给大家分析。


中国的“道”,含义诸多,老子的道教用有限表达无限,讲究以少胜多,用单纯表现丰富,成为文学艺术的高格、艺术的境界。


中国的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典型人物: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


全真教、茅山道士、三清观、王重阳、天人合一、玄门、道门、玉帝、诸星曜神等等,这些大家太熟悉了,各种电视剧、书籍,从小看到大,深入中华儿女人心。对,这个就是我们的“社会共识”,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它深深都影响了你我现在是审美倾向,而且这个审美倾向被欧美日等地区的审美所证实,不得不感叹老祖宗道智慧!


那我们从这些熟悉的场景中可以感受下,来几个大家熟悉都图看看吧:



看到以上的图,会不会发现一些共同之处?好了,我们来提炼下:“道”的思想,放在色彩上来说,我们可提炼出几个关键词:单纯、明快、纯净,同时还能进行抽象表达及情感升华。是不是像大家做趋势研究中的“关键词”了?


说个有意思的事:太极、瑜伽服饰颜色的选择为何那么相似?



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几个典型事件中看出这种审美情感的高度运用。


[1]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家应该在电影里经常看到。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皇座镇中央。

也就是蓝、红、白、黑、黄分别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

即东为蓝,南为红,西为白,北为黑,中为黄。



[2]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大家在电影应该更加熟悉了。


传统的色彩观将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红、黄、蓝、白、黑。





 「中庸」 


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强调经学,忽视科学,以“中庸”、“中和”作为美的标准,强调一统、整齐划一的美。发展个性则是离以叛道,是不足取的。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要循规蹈矩,不偏激,不标新立异,任听天命,“随遇而安”。(虽说这个导致我们从明清后开始步入落后,错过了自然科学的浪潮,但好在我们现在在慢慢崛起中,也在慢慢弥补,但是,这个思想给我们的审美价值是很宝贵的。)


从中庸的思想,我们提炼下色彩语言,或者说关键词:和谐、规矩、淡雅。


由此,色彩的选择上,黑、白、灰成立特别好的选项。因为黑白灰与其他色彩相结合不会发生冲突。


由于中庸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思想“工具”,因此审美判断与色彩的选择,已经不是个人的事了,这就导致了服装、房屋随大流,放弃对许多强烈色彩的追求,单一的,认为:淡雅的色彩才是美的,才得到了推崇,从而形成我们现在白墙黑瓦的中式建筑美学、中国画艺术风格等;(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文人气息”,以及我们现在为什么那么喜欢“文艺型的鸡汤”、小清新、文艺范的历史背景从哪来的?想必大家也能够理解了!)


我们可以从下文中窥见传统的审美观:


《杨贵外传》‘虢国为施朱粉,自我美艳,常素面朝天。


唐代诗人张祜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日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正表现了这种色彩审美倾向。


中庸的思想也导致了中华很难产生自然科学的原因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发起自然科学,及发展自己的色彩理论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


受中庸的思想影响,所以在建筑上黑瓦白墙被广泛的普及;我们的徽派建筑风格、江南水乡风格等,称为特别典型的代表。


徽派建筑


江南水乡 八卦村


为什么大家现在去一些古镇古乡会觉得特别舒服,待着不想走?想过背后的原因吗?



那现在的产品极简风、日式风、欧式简约风,为何大家看到之后就打心里的喜欢,就是它了!想想看,跟古镇给你的感觉是不是有相同之处?



尤其是我们一直在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再设计,中庸、中国的审美观它其实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落脚点,而且在当代设计中,日本与欧洲把这点看的很清楚,至于为什么他们能够看清这一点,我会在下一篇进行解说。



 「艺术」 


艺术以国画为经典,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是不是跟刚刚讲的“道”有点像了?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很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未,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


那我们来分析下中国画中的色彩语言。


中国画中的“颜料”(材料M)分两种:


植物质:如花青、滕黄、胭脂、牡丹红等。性能是透明、质细,但年久会褪色;

矿物质:如朱砂、朱漂、头青至三青、头绿至三绿、赭石、石黄、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盖力,年久不褪色。


这个就是我们CMF设计中的C(颜色)与M(材料)结合体!


虽然中国画多数不用到“色彩”,更多的像是一种单纯性,抽象来说类似于我们常理解的:黑白灰,甚至是我们常说的高级灰。但这又并非等同于字面上的“黑色”与“白色”。写意画也叫水墨,用墨传达气韵生动,水墨根据墨韵分浓墨、淡墨、焦墨等,被称为墨分五色,白则是留白。


黑白灰色虽无彩色,但在心理上与有彩色具有同样的价值,黑与白是色彩的最后抽象,代表色彩世界的阴极和阳极。这也就是为什么太极图案以黑白两色的循环形式,来表现宇宙永恒的运动。


我国古代艺术创作典型案例:敦煌壁画为例。敦煌千佛洞壁画题材极为广泛,天上人间、山川花卉无所不包,而壁画所用颜色仅有土红、朱砂、石青、石绿、黑、白几种,通过这些颜色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使之成为传世珍品。这体现了对于颜色的娴熟运用,也是受当时色彩原料限制。



 「社会意识与审美观」 


从上面我们可以分析出:大众审美跟社会观念是强相关的。随着我们的思想开放、被西方文化冲击、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社会观念也在剧烈等变换中,在色彩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将会在下几篇文章中给大家进行分析。(现在青年的染发、穿着色彩艳丽的服饰、首饰等,正是社会观念的变化带来的行为变化;以各位的室内装饰、家具颜色等,无不是如此!)




三:流行色的往事





说完中国的精神色彩文明历史,我来说说“流行色”,那今天涉及的范围会比较广一些,包括欧洲、美洲、亚洲领域。


记得在上海国际美学塑料国际论坛上,ncs色彩专家leo有谈到fiskars的案例。特别有意思,我班门弄斧拿出来说一下:


芬兰Fiskars,是个世界级的刀具工艺设计品牌,这个品牌几乎把的橘黄色发挥到极致。橘黄色成为他的品牌标示,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颜色呢?是怎么选择出这个颜色的?



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了以下分析分析。通常选择颜色时,可分为四大原因:


[1]实用功能

[2]指示功能

[3]象征功能

[4]审美功能


可以分析后,似乎都不符合,那究竟是为什么要选择这样颜色呢?


通过研究背景,Fiskars橙色手柄剪刀诞生于1967年,属于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70年代是什么样的呢?我也找到了一些素材及海报等:


(关于年代的称呼及划分,有两种意见:一种是70年代指1960-1969年;另外一种是1970-1979年,本文的70年代主要指1961-1969年。)


70年代美国出租车


70年代动画片


70年代泰瑟枪


72年代美国海军招聘黑人的海报


下面是美国70年代男士服装海报



以上发现出一个共同点没?


就是整个海报或者产品,在颜色选择上,相似度非常高,当时的社会环境,整个70年代,橘黄色在欧美地区特别流行,也就是说,橘黄色是70年代的“流行色”。


而Fiskars之所以选择橙色剪刀手柄,完全是生产时的“失误”造成。有过注塑经验的人应该知道,注塑机做完后需要进行清理换色等,我不知道70年代芬兰注塑水平如何,不过,就是这个注塑时的美丽意外,成就了Fiskars的经典色。


相信大家在评审颜色时,有时候也会发现比自己预期更好的颜色~


然后,我们也看看70年代点中国是什么样的?70年代跟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欧美国家很少,芬兰跟中国建交很早,1950年就开始了。


1964年中法建交。


1970年中意建交。


1972年中英、中德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


“橘黄色”革命并没有太多的烧到我们这,我们也会发现一些自己的色彩风格。



根据上面的一些70年代中国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点:色彩很少、服饰色调单一且朴素,只能在一些产品上或海报上看到些颜色。而且,这辈人正是我的父辈们正值年轻力壮的时期。


然后下面这张,是我找到的一张颜色相当丰富的了。



对比下面这张,是70年代外宾在中国留影,可以看到外宾的服饰颜色纯度之高,而周围群众,中国大众们的服饰真的几乎看不出什么色彩。



我们再看看几个经典产品:



有发现吗?虽然中国70年代,在流行色上,跟欧美没有太多的强关联,毕竟我们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但是,在颜色的饱和度上,是不是能找到类似的影子?


我们拿两个图做对比:一个是男装海报、一个是白蛇传的封面。



根据资料分析,当时的中国的产品色彩可以概括为:高饱和度,中低纯度、中低灰度。产品上如:画册、毛主席像、小人书、搪瓷杯、火柴盒等都是如此,相信很多80、90的童年时期依然保持着这份记忆。


而服饰上,则颜色更加少之又少,确切来说:看不到什么“艳丽”的服饰颜色。为什么看不到呢?那个时代是集体时代,你要把自己弄的突出么?也就是我上一篇讲的“社会意识形态”。


同时,我找到这样一段形容70年代的服装:安于现状,喜随大流成为社会推崇的一种心理定势,人们不得不放弃对服装美的追求,使自己的精神处于压抑的状态。因此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处于停滞阶段。本分,款式单一,色调沉闷是其服饰特点。1976年岁末,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服饰的坚冰消融了。喇叭裤悄悄闯进了国门。不久,迷你裙也开始流行,虽然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好了,讲了欧洲芬兰Fiskars、美国的各种海报、中国的服饰与产品,要告诉大家什么呢。


我给大家总结下:


[1]信息的沟通,世界逐步一体化,会导致流行色大范围的普及,而且流行色不受地域、民族限制,它可以是无边界的。70年代点橘黄色只是一个案例之一。最为典型的要数苹果推出的“香槟金”色,它席卷全球,从3c扩展到家电、汽车、家具,家居装饰风格等等,相信大家深有体会。这个在70年代,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当时的信息沟通不具备此条件。


[2]群体日常用色的选择及流行色形成,必须符合于社会意识。70年代的中国不可能有艳丽的色彩出现,或者是标新立异的设计风格。这其中就包含来两个可能性:有流行色并不代表你要用这个颜色/流行色不一定是人类真实情感需要的颜色。也就是说,某些时间段的流行色它是“伪流行色”,不是当事人内心深处的颜色需求。那这背后,其实还有其他原因干扰,我们下篇再说,今天先到这~


抛个问题给大家:想想看,现在的朝鲜,在日常用色上的特点是什么?他们在流行什么色呢?(欢迎留言讨论~)



四:审美千年史,终极美学的诞生!


关于终极模式我至今写了四篇:


第一篇:颜色认知的形成

第二篇:中华文明的精神色彩

第三篇:流行色的往事

第四篇:审美千年史,终极美学的诞生!


今天讲的是本次主题探讨核心:色彩趋势终极模式;同时,它也是当代设计、审美的来源。而且也是中国人最值得自豪的地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一代很有可能会再次感受到这份自豪,这份自豪感的轮回周期一千年!我们真的等了一千年。



先问大家两个问题:


[1]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在做设计推荐时,得有个设计理由,也就是出处在哪?出处可能是苹果、可能是北欧、可能是日式美学、无印良品、或者某个设计大师、某个经典作品、某个历史原因、某个灵魂深处的共鸣等,对吧?那他们的出处又是哪,或者说,灵魂深处的共鸣又是怎么来的?它又是怎么诞生的?


[2]审美是怎么来的?说真的,大家饿着肚子的时候,谁会去穿漂亮的衣服给自己打扮,什么时候会穿着打扮漂亮呢?为什么中国的街道招牌那么丑,不如反问下那些店面设计的很漂亮是谁开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给大家慢慢道来~



一:当代设计,谁在引领风骚


美式美学、日式美学、欧式美学,这三个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美式美学


乔布斯的美学观出处从哪来?大家应该知道他信奉佛教禅宗,佛教禅宗对他的影响,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直觉、极简以及素食。


(本文个人以乔布斯对苹果公司为美式美学代表)


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并在他的性格中生根发芽,“他开始意识到,基于直觉的理解和意识,比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更为重要。”遵从内心的想法,这个信条贯穿着乔布斯的一生。



我必须强调下:直觉,直觉的来源,多数就是我在第一篇《颜色认知的形成》中所讲的基础认知,它是潜意识;抽象思维、逻辑分析是显意识;经验则是前意识;刚好又对应上康德哲学上的超验、先验、体验。


日式美学


日式美学呢,日本一开始的设计也不怎么样,后来开始了反思,找到了自己的路,从而开创了日系美学。



欧式美学


欧州的设计起步很早,现代设计美学就是他们弄出来的,现在,欧式简约一词已深深入人心。



由上先给大家布个概念


苹果是禅宗中开悟的结果

日本是中国思想的再发展

欧洲是中式审美学的佐证


三者背后的背景是强相关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回到千年以前



二:回首千年的大宋



时间


距今1056-737年,北宋168年加上南宋153年,总共321年的历史(比唐、明、清都长)。


成就


中国四大发明里面,除了汉朝的造纸术外,有三样是宋朝发明的。


经济


宋朝占世界的GDP65%~还有80%,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这个事现代说法:宋朝人均GDP达2280美元,当然这个数据真假难辩,也不好考究,总之,宋朝很富有~)


人口


北宋的人口差不多一亿。


政策


宋朝重文轻武,檀渊之盟奠立了百年的和平。


文人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


领军人物


宋徽宗


我们从宋徽宗开始


徽宗:赵佶(1082—1135),尊信道教,在位25年,最有“艺术细胞”的皇帝。

(记得我在第二篇《中华文明的精神色彩》中讲的“道”没?)


看下他的主要成就:


书法


创建了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天骨遒美,逸趣霭然。



茶艺


精于茶艺,撰写茶书经典《大观茶论》。



绘画


工笔画的创始人,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

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



艺术


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成为元、明以后绘画派传统特征。构思巧妙,着重表现超时空的理想世界。



宋朝成就


宋代茶事:盛行点茶、斗茶、茶百戏。



宋朝家具



仿《十八学士图》——宋式家具



唐、五代家具,被称为宋代汉族家具的发展之源,而宋式家具则是明清家具的之源。


宋朝瓷器



宋朝文人


宋词是典型代表;文人喜茶,成为生活品味。


苏东坡


王安石


有这么些形容宋代文人的语句:


他们不追求权力和财富,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心里有山水,自信,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有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例如:欧阳修、王安石这些人,都可以进退不失据,对于人格有完美要求。


他们做官是为自己的理想,清楚做官与不做官之间的分寸,并非为政治而活。


生活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写一篇文章,吃上三百颗荔枝~。


在宋朝的三百年,诞生那么多文人,正是因为他们懂生活,而成为了“慢生活”的典型代表人物


宋·佚名《边韶昼眠图》


生活本可以走的很慢、很悠闲;不沉迷名利,就可以简单、单纯及丰富。


这是社会要有一定的生活水平才有可能达到的一种品味。


为什么我们现在缺乏这种品味,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没有达到。


社会产物


北宋这个富裕年代,培育了整个社会的审美观与对生活器物的讲究。从审美观来看,宋朝和之前的唐朝有很大的不同。


唐绘画是无彩不欢。以唐三彩闻名。


宋喜欢单色调,发展了各种水墨技法,瓷器不管是定窑、汝窑,全都是单色调。


唐宋瓷器对比


唐宋画作对比


看出来了吗?虽然都是两个富裕朝代,但最富裕的宋朝,从唐到基础上领悟感受,并超越。


所以说审美这东西:


经济是基础、有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人就可以做点其他事了~


珍惜好我们现在的和平


如上给宋朝做个小结:整体和平环境、富足的生活、充实的精神文化,从而造就了宋代艺术风格典雅平正,各类物品造型古雅、色彩纯净、内敛天真、不事雕琢、以质朴取胜,给人清淡雅致之感。



三:世界审美发展史


说完我们完美的宋朝,诞生了人类审美的巅峰境界,我就顺着往下,说说审美的发展史。


中国的文化思想、中式审美、生活方式,在唐朝、宋朝大范围传入日本,大家在历史上应该都有学习到。日本在中国学习带回后,从上层开始传播,一直到基层民众,特别像我们西游记中的故事:唐僧不远万里,到西方取得真经,然后回到大唐,把大乘佛教受给大众。


日本就是这样,从中国取得真经,然后“普渡”了日本众生。从而形成现在的日式美学、日本茶道、日系设计文化。



换句话说:


日本现在的设计诸多文化来源:就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传统审美思想!


所以,我在一开始就讲到:日本是中国思想的再发展。


为确保本观点的客观性,特咨询了在日本留学的同仁,得到同样观点。


既然我们最早出现那么棒的审美观,为什么我们没有在当代首先发掘出来,而被日本“抢占先机”?因为我们经历了太多动荡,文化被断层,1978年才改革开放,人民吃饱喝足的生活才几十年?



但现在,我们的审美观又开始了回归,因为大家又可以吃饱喝足了,所以你会发现,很多院校、设计师都在挖掘传统文化,这就是未来中国设计界甚至是影响世界设计史的大型“设计趋势”!


以上摘自YANGDESIGN2015-2016趋势报告资料


如果给审美做三步走的高度概括的话:


宋前是第一阶段

宋朝是第二阶段

当代是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审美的积累,在培养基层认知;认识上升到足够程度,才形成了高度审美,就是第二阶段;由于宋以后的经济下滑,成吉思汗大军南下建立的元朝与清军入关建立的清朝,导致汉族文化的破坏,唯有明朝在宋朝基础上引领了家具的发展,但社会的持续动荡变化,直到现在,全球大范围才慢慢趋向于和平与稳定,开始了第三阶段代的大发展;而第三阶段诸多思想就是第二阶段的继承与再发展。


西欧的经济水平很高,设计自成一派风格,完全不排除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参考了中国宋朝的美学观点。


有没有发现:经济越好,审美程度越高;鼎盛时期经济高度繁荣大宋,在审美上极大提升,从而出现了极简大宋风格,唐朝为什么没有出现,因为唐朝的经济水平要低于宋朝。除去现代,宋朝可是人类历史上的巅峰。而现在,中华又强大起来了,可以预言极简风格的回归。


所以,现在大家的审美转变,喜欢去古镇、去文艺之地、喜欢自然风、喜欢日系产品、喜欢北欧设计的原因就在这。以及为什么现在流行农家乐、野味、民宿、工业风、手工、花艺,转转会等公众号的出现,无不是如此,酒饱思淫欲就是特别好的总结,肚子都吃不饱,谁能想这些个呢!


经济高峰时,诞生了唐诗宋词,那二十一世纪,会不会出现更多诗人呢?老树画画何尝不就是个例子。


老树画画作品


古镇


古镇


现代民宅


以上可以很好的解释:


日本为什么会出现日式风格,还不是经济上来了,社会稳定了。


欧洲从以前的巴洛克发展到现在的简约风,也是社会的极大进度,让人的审美开始了转变。


日本建筑


所以,我做个大胆假设:


社会越是动荡、经济越是不发达,人类寄托在物品上的精神诉求要求就会更多,所以出现繁复的表达方式,比如复杂的造型、丰富的颜色等。而当物质达到一定水平,人类被满足的太多,就需要去掉一些东西,所以极简就出来了。


断舍离也就是这么出现的



它很像我们的阴阳对不对?


始终需要趋于平衡!



在家电中的案例


国内零几年开始在家电流行装饰,一开始都是大花大绿,好卖的很,随着市场的发展,有了一二级市场、三四级市场的划分,高端市场逐渐厌倦了大花大绿、认为很“俗”,于是高端市场的趋势开始了转变,开始往简约方向走。


而三四级市场则还保留了几年的大花大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三四级审美也开始来转变,他们也看厌了大花大绿,所以一二级市场的趋势开始下放到三四级。


但是,我们还是会发现,市场的五六级市场依然还有大花大绿大市场,虽然大型家电不怎么做哪些很“俗”大作品了,但是还有很多小厂家依然在做,依然可以喂饱自己的员工,但这个现象能维持多久呢?从现在他们的财务状况其实就可以看出来了。


一二级与三四级市场冰箱对比


所以,从这个现象我可以发现另一个维度:


就是趋势也是分等级的,它可以是由上往下的传播方式。


有点像“精英主义”思维。


(类似哲学家尼采的超人理论,不得不说二战的爆发,跟他的哲学观点脱不了干系。)


尼采


尼采超人哲学



说个茶界故事


因为茶是个人除去设计之外,最大的爱好。


中国的茶,是从底层往上传播的;日本的茶,是从上层往下传播的。


两种不同的方式,导致了很大的差别,从而不同角度影响到社会。


我在茶的脉络里,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没有中国茶在宋朝时期传人日本,由千利休等极大成者的推动,很可能就不会有现在日本的美学。也可能就没有了无印良品、没有了黑川雅之、安藤忠雄、原研哉、深泽直人等设计大师。


从茶界往事联想到设计、设计思维、设计文化,这份思考让我特别震惊。


千利休 日本集大成者


日式庭院布置


安藤忠雄作品


现在,能否理解以下问题?


[1]为什么很多人在经历人生大的感悟后,容易信教。


[2]心情不好,遇到麻烦事:为什么去寺庙、去教堂、去茶室、去一些带有精神色彩的地方,因为那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甚至放空自己。


[3]乔布斯从为何一开始的五彩斑斓的LOGO、各种颜色的imac,到最后从店面装饰、产品、发布会、个人服饰、LOGO,全成了单色,并且设计造型也变得极简的真正原因。



同时,听完我这么各种猜想,现在大家知道我一开始提的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吧?


[1]审美的起源:最早的设计出处在哪,是怎么诞生的?


[2]人在什么时候会穿着打扮漂亮?为什么中国的街道招牌那么丑?谁开的那些设计漂亮的店面?


突然想起老祖宗的话


大道至简


本期我未做最终的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各有理解,由于牵扯的内容太多,本文观点是个人近几日刚形成到想法,故而不适宜过于武断定论。



五:现代色彩研究的形成


今天是本专题最后一篇,一个意外灵感,写到了今天的第五篇,已经是个奇迹了,写的也略有疲惫。


从第一篇宇宙起源开始、到原始人、我国封建社会的色彩精神、到上世纪70年代流行色、到各种穿越式探索颜色的“原力”。


今天,我将要开始着陆了,请抓好扶手~



 哲学 


在两千多年前,东方和西方,诞生了两个哲学大家,老子与苏格拉底。


老子讲“道”



苏格拉底说“善”



分别是二者哲学的最高道德境界,在中西方伦理学和道德教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千年过去了,东方之后再也没出过哲学大家。而西方,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后面黑格尔、康德、维特根斯坦等等等,还好多好多排着长队拿着小板凳的哲学家。


但今天要说的最重要的一位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


自然科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人,被称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氏的人生就像开了挂,成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他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他被称为自然科学的先驱。


自然科学的发展


然而自然科学并非一凑而就,历程是曲折,著名事件如:工业革命、航海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15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科学本身为争得独立,摆脱宗教,进行斗争。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维萨里的血液循环理论



伽利略的日心说,合成镜片制成天文望远镜。



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而献身。


下面这两位积极倡导近代科学方法, 并对推动科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




法国的笛卡儿



真理总是不断的吸引人们去探索,经过不断的细分,以其严谨态度,自然科学逐步站稳脚跟,从而推动了世界的极大进步。


然后有了大家一谈就敬畏不已的“诺奖”。我们现在的现代化生活,都是受惠于此。


自然科学的颜色研究


自然科学从哲学分离后兴起与发展,有两样跟颜色相关性特别大:光学研究及心理学研究。


光学


光的研究,牛顿认为光是粒子,虎克、惠更斯认为光是波,后来法拉第提出“力场”,紧接着发现了电磁波,现在都知道,原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时我们都知道颜色就是不同的波段。



在我前几期的《色彩构成》中有讲到,牛顿用菱镜研究光,到后来研究出CMYK、RGB、加减法混色等,以及引发的各种绘画风格,今天就不进行细说了。


心理学


西哲促使了心理学的发展,有了后来点佛洛伊德、荣格等大师,其中,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更加促进的色彩的研究,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NCS的Leo是心理学家出身的一个原因了。


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伊德


心理学的认知:注意、感觉、知觉、观察。


说三个比较典型认知心理学理论:


赫尔姆霍兹的经典理论


赫尔姆霍兹赞成经验、或者说后天,在知觉中的重要性。


强调智力加工在解释常见的能兴奋神经系统的两可刺激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对环境的先验知识,观察者提出关于事物存在方式的假设或推论。


你是在对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去解释感觉,你的解释事实上是对知觉有根据的猜测。


吉布森的生态光学


詹姆斯.吉布森和埃莉诺.吉布森认为:可以通过对现时周围环境或生态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知觉,而不是把知觉理解为有机体的结构。


不是问你的头脑里有什么,而是问你的头脑在什么里面,它把注意集中在外界刺激属性而不是个人知觉刺激及之后。


格式塔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更强调内在结构、先天的,在知觉经验中的作用,格式塔的概念大致是形式、整体、结构或本质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提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是对心理学原子论观点的挑战。


格式塔的主张则是:形式、整体、结构或者本质,提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这个就是NCS色彩研究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色彩研究系统


现在,国际上有几大色彩系统:孟塞尔 、PCCS 、CCS 、 奥斯瓦尔德 、NCS。


孟塞尔


奥斯瓦尔德


NCS


好了,这个大家都熟悉吧



还记得我很早就开始提的问题吗:为什么NCS出现在欧洲?为什么亚洲没有自己的色彩体系?


一:自然科学的根据地在欧洲。光学、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他们在引领,亚洲的自然科学起步太晚,不具备此条件。


二:中国历史原因:色彩集中在表现文化意义的思考,比如东为蓝,南为红。


需要强调一下,现代亚洲已经有了色彩体系:PCCS是日本的色彩体系 、CCS是中国色彩体系。


好了,以本篇结束我这期胡思乱想的色彩趋势终极模式探讨,我一共写了五篇。


第一篇:颜色认知的形成

第二篇:中华文明的精神色彩

第三篇:流行色的往事

第四篇:审美千年史,终极美学的诞生!

第五篇:现代色彩研究的形成


色彩知识很多,历史也波澜壮阔,个人知识有限,先讲到这,还有更多的色彩知识,等待探索!



以上,全集完结,本文由CMF设计军团Samy团长,写于2016年。想要了解更多色彩知识,CMF设计军团Samy团长将于5月11日,分享更多色彩,详情如下:


第二届CMF色彩设计大会暨渐变色创新趋势论坛

2019年5月11日

深圳观澜格兰云天国际酒店

人数规模:350+


支持及赞助单位:施华洛世奇、华阳光学、北京四海祥云、东莞广科转印、迪卡侬、Pantone、WGSN、深圳市崯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广汽研究院、苏州印象、Byton汽车、成都现代家具研究院、摩码科技、杰百顺新材料、豪恩声学、多彩水转印、迪芬尼电声、江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色彩中心、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有意向赞助的企业请联系蒋先生 :198 6440 1023(同微信)


序号议题邀请
1CMF设计中的色彩创新和研究萨米设计研究总经理、CMF设计军团创始人Samy团长:黄明富先生
2施华洛世奇2020色彩趋势和时尚应用施华洛世奇趋势专家
3茶歇
4WGSN-2020春夏色彩趋势解析全球权威趋势机构WGSN:门淑萍女士 趋势专家
5 色彩在汽车情感化设计中的应用/汽车氛围灯色彩设计及工艺  广汽研究院色彩材质设计专业技术负责人:宋贝沙女士 汽车CMF资深专家
6Pantone的“活珊瑚橙色”能否成为2019年的国际主打代表色北京服装学院:崔唯先生 教授 知名色彩专家
7午休
8CMF在大家居的创新应用/2019米兰家居展色彩解读江南大学教授 米兰理工博士:钱晓波女士 家居设计专家
9色彩管理及流行色的设计灵感全球色彩权威机构PANTONE彩通 大中华区销售经理 Jeff
10汽车C&T的开发流程和色彩案例分析Byton汽车色彩材质设计经理:李紫薇女士 汽车CMF专家
11茶歇
12渐变色2.0的油墨创新和实用案例分享高端油墨领导者崯涛油墨总监:胥彪先生 油墨专家
13纹理效果创新 | 微纳纹理工艺介绍及难点解析苏州印象镭射科技设计总监:吴明先生 微纳纹理设计专家
14迪卡侬的色彩应用与管理迪卡侬亚太区色彩&设计趋势负责人:何淑娜女士 色彩设计专家


报名会议请联系


豆豆:189 2521 8739(电话同微信)

亮亮:189 2603 5037


或长按如下二维码在线登记报名




往期色彩大会活动回顾,视频时长1分44秒,请放心观看~~


18926006016(李先生)  15019499516 (黄先生)   



关于CMF设计军团:CMF行业第一平台,由Samy团长黄明富创办,致力于推动CMF行业发展,专注于CMF探索研究与分享传播。为主机厂提供CMF创意资源支持;为供应商提供精准业务对接;为高校提供CMF教学支持;为设计师提供交流平台,分享对CMF的践行与感知,详询可加军团微信:CMFDESIGN999(请备注姓名、需求)


为探索CMF深度与广度,提升行业水平,军团邀请到:

海尔、美的、格力、西门子、奥克斯、小天鹅、海信、康佳、TCL、松下、奥马、长虹、飞利浦、创维、莱克、科沃斯、苏泊尔、史密斯、美菱、九阳、海派、仁宝、罗技、华硕;Apple、华为、小米、三星、OPPO、联想、中兴、vivo、酷派、魅族、乐视、Motorola、传音、努比亚、奇酷360、一加、美图;微软、intel;宝马、大众、广汽、北汽、上汽、一汽、长安、长城、吉利、海马、江淮、比亚迪、奇瑞、现代、中车、陕汽、东风、潍柴、蔚来、泛亚、小鹏、宝沃、伊狄达、开云、同捷科技;佳普、老板、正大、模德、奥普、樱花、欧普、欧派、顾家、华帝;杜邦、库尔兹、巴斯夫、陶氏、PPG、苏威、阿克苏诺贝尔、3M、艾文德、LG;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院、天津科技、天津工业、广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理工、浙江工业、中国地质、南京理工、南京航空航天、北京理工、西南交通、广东工业、华南理工、华南工业、华南农业、安徽农业、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色彩设计研究中心、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色彩中心、爱色丽&潘通、丽华创新制造、江南大学&卡秀堡辉联合创新实验室、荣格、YANG DESIGN等诸多业界同仁,分别来自家电、3C、汽车、家居、资源方、学术界、第三方平台、设计企业等,共同探索CMF,助力行业发展。

用心研究分享

设计、材料、工艺、趋势、文稿、资讯

CMF设计军团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对于行业的个人看法,作为分享交流。本文引用的图文、数据等其它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用于学习之用。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需转载,请与军团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购买CMF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