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线无战事

印闲生 江宁知府 2022-11-15


本篇接《二战 缘起》。



对中学历史有印象的朋友都会知道一个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


这是教科书里的说法。


不光是中国的教科书,全世界都如此。

 

然而真实的历史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并不像书本里写概念、考试做选择题那样一板一眼。


话说德军闪击波兰的两天后,英法两国于9月3日正午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停战。


希特勒不理会。


当天傍晚,英法正式向德国宣战。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既然都宣战了,英法自然就该出兵上去和德军开干了。


正好德军主力在东线作战,不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


很可惜。


此后整整八个月的时间里,英法两国一直按兵不动,任由德军在东欧和中南欧劫掠。


英法几十万大军安静的躲在马奇诺防线的水泥墩里,偶尔向对面的德军阵地仍几个“纸炸弹”,里面包着一摞摞宣扬和平的传单。


马奇诺防线遗址


对于这一时期法德前线的场景,当时法国的军报发文称:


“西线平静,无事可叙”。


英国首相张伯伦则称之为“奇怪的战争”。


一直到宣战后的第三个月,英军才有一名士兵在与德军发生摩擦时不幸死亡。


法国方面稍微好点,比划了一场所谓的“萨尔攻势”。


话说在1939年9月7日这天,法国人为了履行和波兰的盟约,调了98个师的大军从马奇诺防线走出来。


进攻!


一百万法国大军浩浩荡荡向德国境内开了不知道几公里,法军统帅部就宣布停止前进。


德军的精锐全在东线,西线的德军多为预备队、且数量不及法军一半。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法国人没几天又迅速退回到了马奇诺防线内,与德军只爆发了零星交火。


“萨尔攻势”后来也成为战争史上的一个笑话。


除此以外,欧洲大陆西部是出奇的平静。


这幅怪相便是二战初期著名的“西线无战事”。


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


西线无战事,东线却是热火朝天。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所以能签下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互相给的价码够分量。


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的同时,苏联也没闲着。


就在德国人动手不久后,苏军也从东面入侵波兰,9月17日两军在布列斯特会师。


看到“布列斯特”这四个字大家可能有点面熟,这不就是当年列宁力排众议和德国签的割地条约的名字吗?


没错。


当年列宁割出去的地,斯大林又强抢了回来。


这一时期苏联拿下了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罗马尼亚、芬兰等六国全部或者部分领土,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


苏联称之为“东方战线”。


由于当年苏维埃初创时曾与波兰打过一场惨烈的苏波战争,梁子很深,所以这一时期苏联对波兰下手非常狠。


1940年春,贝利亚策划了惨绝人寰的卡廷森林事件,堪称波兰版的“南京大屠杀”。


直到2010年的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方面才公开相关历史档案。


因为这段历史,所以今天欧洲有部分人谴责是希特勒和斯大林共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真是不好解释。


概括一下,整个1939年的下半年和1940年的前几个月,欧洲大陆上呈现的是一幅奇怪的画面——


英法两国按兵不动,德苏两国在东欧、北欧、南欧各自抢夺势力范围。


一边平静的可怕,一边忙的不亦乐乎。


1939年9月22日,古德里安(中)和犹太裔苏军将领克里沃舍因(右)在布列斯特会面,双方还一起参加阅兵


尽管这一时期苏德表面上“其乐融融”,但背地里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仅仅是一个缓兵之计。


希特勒的条约你也能信?


只不过像试图置身事外的英法一样,苏联对德国也是抱有一丝丝幻想的。


英法之所以在宣战后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不动手,是希望德国能与苏联翻脸,祸水东引。


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条约,则是希望德国能与英法翻脸,祸水西推。


面对不可一世的纳粹陆军,英法和苏联都希望对方是第一个与德国死拼的那个。


自己最好能静观其变,待价而沽。


于是法国人整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威吓德军,苏联也搞起了“东方战线”作为与德国的缓冲。


挥剑的主动权完全交到了希特勒手里。



1940年5月10日,修整完备的德军以157个师的强大兵力正式发动法国战役。


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此时的德军除少量机械化部队装备比较精良外,其他大都装备比较差。


德军只有10%的部队实现了摩托化,后勤部队还普遍使用马拉车辆。


整个法国战役期间,德军一共调集了2400辆坦克,数量与质量均在法军之下。


仅看纸面力量,法国“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然而凭借着战术上的碾压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德军在短短六个星期的时间里一举拿下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等四国。


大获全胜。


就在德军闪击法国的当天(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辞职,“强硬派”丘吉尔上台。


敦刻尔克大撤退


闪电战拿下法国后,希特勒再次挥舞起“议和”的旗帜。


曾几何时,德国与英法达成“慕尼黑协议”,吞并捷克;与苏联达成“互补侵犯条约”,攻击波兰、闪击法国。


现在希特勒是想在拿下法国后与英国再达成一个协议,回头去解决苏联。


丘吉尔不同意。


与爱惜家产的张伯伦不同,丘吉尔这次是铁了心与希特勒死磕到底,不惜砸锅卖铁。


英国在二战时期几乎变卖了所有“日不落帝国”积攒下的家底。


变卖给谁呢?


主要是给美国。


站在二战反法西斯的立场上来看,丘吉尔无愧于大英雄。


不过站在英国人自己角度,二战一场仗把大英帝国从一流国家打回到二流岛国,如今已完全沦为美国的马前卒和搅屎棍。


英国胜了,法国败了。


然而结局却并没有什么不同。


《伦敦上空的鹰》的1969年由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联合发行的一部著名电影。曾经的轴心国拍片给英国人看,不知英国人是何滋味


不管怎样,英国人顽强抵挡住了希特勒在1940年7月至10月间的轰炸。


伦敦上空的鹰。


除了英吉利海峡上空的空战外,1940年5~6月的法国战役结束后,欧洲大陆又平静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二战初期的欧洲战场就是这样,希特勒闪击一国停一会儿。


消化消化,再闪击下一国。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与苏联的协议,准备再来一次“闪电战”。


战前希特勒本人和德国情报部门都大大低估了苏联的实力。


按照他们的预想,苏军的表现应该和法军差不太多。


所以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是兵分三路,分别攻取苏联首都莫斯科(中央集团军群),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北方集团军群)和第三大城市基辅(南方集团军群)。


没想到,闪电战最后变成了持久战。


基辅战役是德军早期最精彩的一场围歼战,苏联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66万人被俘。只有小股苏军从德军包围圈突围,他们中包括布琼尼元帅、铁木辛哥元帅和苏联西南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


德国与苏联决裂是其整个二战期间“国运”的转折点。


站在四十年代初德国的角度,没有十足的把握,是决不可与苏联轻易翻脸的。


只要稳固住与苏联的“互补侵犯条约”,希特勒实际上还可以再干很多事。


至于说苏联的要价,斯大林可以漫天开,希特勒照给就是。


大不了亚欧大陆一人一半。


这样美国再强,也绝无回天之力。


而一旦与苏联开战,美英就成了那股可以鼎定乾坤的“第三方力量”。


希特勒自画像,一个孤独的少年坐在石桥上,右下角有署名。


很庆幸,希特勒身上自始至终都带着一股画家的文艺范。


文艺青年嘛,有时会不按套路出牌的。


克里姆林宫》一篇番外中提到的“A象限国家”与“C象限国家”的正面PK,最终没有在蓝星上上演。


颇具文艺范的希特勒画作。因为希特勒早年一度以画画为生,所以留下的素描、水彩画和油画数量很多,据估计有两三千幅。近些年在欧洲拍卖市场上成交价几万欧到十几万欧不等



全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