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共,1991

印闲生 江宁知府 2021-04-02


1991年的苏联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中,几乎所有商品都出现短缺,商店前面的“大长龙”成为常态。

 

当时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已经宣布独立,苏联大厦摇摇欲坠。


 

3月17日,苏联举办了一次全民公投。

 

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投。


说来也讽刺,第一次公投的题目就是“是否要保留苏联”。

 

或许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有九个共和国的居民表达了希望保留革新后苏联的意愿(76%赞成)。

 

其余六个共和国或已独立,或抵制该公投。

 

投完票后,九个参与公投的共和国们准备再签一个“新联盟条约”,组成一个“新苏联”。

 

而签订的日期预定在了1991年的8月20日。

 

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新联盟条约”自然是给予了各个加盟共和国更大的自主权,甚至可以认为是“主权独立”。

 

一旦条约签订,苏联将“联邦”转变为“邦联”,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权威将大大降低或不复存在。

 

在这种形势下,苏共内部的“强硬派”希望说服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恢复秩序”。


 

“强硬派”主要包含以下人员:

 

克格勃主席 克留奇科夫

国防部长 亚佐夫

内政部长 普戈

总理 巴甫洛夫

副总统 亚纳耶夫

国防会议副主席 巴克拉诺夫

总统办公厅主任 博尔金

苏共中央书记 舍宁

 

从职位上我们也能看出,这些人有多么“强势”。

 

按道理讲,正常情况下这些人如果要搞政变的话,几乎是十拿九稳的。

 

只可惜1991年的苏联并不是“正常情况下”。

 

苏联整个国家萌生的是一股自下而上、上下交互的强烈社会运动。


大厦将倾。

 

面对党内“强硬派”的诉求,戈尔巴乔夫并未理会他们。


戈氏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人秘密商讨,决定开除“强硬派”成员,用“自由派”人物取而代之。


谁料戈氏和叶利钦等人的谈话被克格勃窃听,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得知了这一关键情报。

 

于是他召集“强硬派”成员,决定在戈尔巴乔夫赴克里米亚别墅度假之际发动政变,以挽救苏联。


 

1991年8月4日,戈尔巴乔夫前往位于克里米亚福罗斯的别墅度假。

 

按计划,他将在8月20日联盟新条约签署当天返回莫斯科。

 

8月17日,“强硬派”政变策划者在莫斯科一间宾馆内秘密聚会并决定行动。

 

8月18日,“强硬派”几位关键人物飞往克里米亚面谏戈尔巴乔夫。


同一时间,戈氏别墅的所有对外通讯线被克格勃切断,栅门增设克格勃安全警卫。

 

戈氏被软禁。

 

“强硬派”成员给出戈尔巴乔夫两个选项:

 

1、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  辞职并任命副总统亚纳耶夫为代理总统。

 

按照“强硬派”的说法,此举是为了让国家“恢复秩序”。

 

起事前,克格勃向工厂订了25万副手铐,将所有人员薪水加倍,并将大量监狱净空以预备接收囚犯。

 

8月19日上午7点,“强硬派”开始向全国播放“苏联领袖宣言”和国家紧急委员会的文宣。

 

苏联塔斯社播发副总统亚纳耶夫的命令: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职务(“多年辛劳使他变得非常疲倦并需要时间休息以恢复健康”, 亚纳耶夫直播原话),由亚纳耶夫本人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与此同时,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陆续开进莫斯科。

 

一时间,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停满街头,甚至连伞兵也参与了行动。

 

苏联内阁于当天举行会议,表示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苏共“强硬派”试图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搏正式拉开帷幕。

 

 

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强硬派”的大佬们当然懂。

 

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召集了其麾下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命令他们强攻俄罗斯白宫(叶利钦办公地),捉拿叶利钦。

 

出人意料的是,阿尔法特种部队拒绝了这一命令。

 

克留奇科夫或许不知道,不止是阿尔法部队拒接了他的命令,他麾下的克格勃特工甚至连叶利钦办公室对外通讯的电话都未切断。

 

人心已散。


上午9:00,叶利钦抵达了白宫。

 

他掏起电话后惊讶的发现,办公室的电话竟然还能拨通。

 

于是叶利钦给西方大国的总统、首相们挨个打了个遍。


“八一九事件”的消息立刻传遍全世界,西方国家纷纷谴责“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

 

舆论形势急转直下。

 

有了西方国家壮胆后,叶利钦立即和俄罗斯总理伊万·西拉耶夫一起发布《告俄罗斯公民书》。

 

声明称这是一次“反动反宪法的政变”,督促军方不要参与此次政变,并呼吁民众发起总罢工。

 

一时间,数万民众聚集在叶利钦办公室白宫门口,他们被组织起来在白宫附近设立路障,与奉命前来封锁的军队发生激烈对峙。


 

由于之前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的苏联“国家意识”下降、各加盟共和国“民族意识”上升,导致苏军中的俄罗斯族军官和士兵大都同情叶利钦。

 

一个受命“防卫”白宫的苏军坦克营参谋长,当众宣布他向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袖叶利钦效忠。

 

随后叶利钦爬上其中一辆坦克向群众发表讲话,士气大振,越来越多的部队开始倒戈。

 

8月20日上午, 白宫上空飘起一只炸弹形的硕大气球,气球下挂着俄罗斯联邦国旗。

 

有多辆T-72坦克插了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炮口对着白宫外,加入了保卫白宫的队伍。

 

面对汹涌的民意,紧急状态委员会进退两难。

 

8月20日下午,代总统亚纳耶夫指派了新的莫斯科军事总指挥的莫斯科军区司令员,并宣布莫斯科晚上十一点到早上五点宵禁,当天生效。

 

这是紧急状态委员会破釜沉舟的一举,被视为将发起对叶利钦和白宫的总攻。

 

结果当晚在议会大厦和白宫附近聚集了数万示威群众,部分受命进攻的部队开始撤离莫斯科,不愿与民众发生冲突。

 

8月21日,苏联国防部命令军队撤回驻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放弃了行动。

 

当晚8点,戈尔巴乔夫宣布“控制了局势”,恢复全国通讯。

 

“八一九事件”正式宣告结束,整个政变历时63个小时。

 

次日,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返回莫斯科,撤销了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一切决定,解除该委员会所有成员的现任职务。


苏联和苏共中央的至高权威至此彻底崩塌。


 

8月23日,戈尔巴乔夫应叶利钦的邀请前往白宫演说。

 

当戈尔巴乔迈入白宫大门那一刻,大批民众呼叫其辞职。

 

气势逼人的叶利钦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一份会议记录扔在戈尔巴乔夫主席台上,用手指着戈尔巴乔夫,以近乎呵斥的语气要求他立即宣读。

 

这幅画面立即传遍全世界。

 

苏联大势已去。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职位,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之后一个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截止到9月底,宣布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已达12个。 



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辞去苏联总统和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职务。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核按钮交给了叶利钦,克里姆林宫移交俄罗斯做总统府,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

 

至此,苏联正式解体。






参考阅读:


苏共,1953

苏共,1953  番外

苏共,198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