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门三里河的“C位”回归

规划国土小编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2020-08-24
来自专辑
城市设计说

城市

计说

本栏目将立足城市设计,解读我们身边城市品质提升实践背后的故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北京的城市建设,同时借鉴国内外实践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导 读

最近,一组关于前门三里河“正阳观水”的高颜值照片在朋友圈刷屏,吸引了小编的注意——在这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内,建成了一处“水街穿巷”的市民绿色公园,是疏解腾退的大手笔,还是留白增绿的新杰作?下面就请您跟着小编的脚步,探访这条昔日默默无闻,如今却在城市设计的介入下华丽归来,妥妥占领城市核心区“C位”,收获点赞无数的的三里河水系。


今生



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


北京的盛夏,正当小编被晒得打蔫的时候,远望见一片绿树葱葱的世外桃源静静地坐落在长巷头条。

长巷头条的三里河水景


走进三里河公园,不到千米的水系像一幅画卷铺展开来:脚下的石板路蜿蜒曲折,路边的花草丛葱郁锦,古色古香的胡同和原汁原味的四合院依着水系树林若隐若现。

铜像雕塑“摆拍”


公园内,石径与清流相绕相牵,白云与河水相互呼应,走在这里瞬间get到惬意舒适的氛围。

花溪流水映芳菲

转发锦鲤有好运


小编漫步其中简直陶醉,不禁诗兴大发:


水草摇曳溪水潺,回廊转角花枝摇,

灰墙黛瓦迤逦开,老胡同喜提新生活啊!


散步的老街坊


在这前门寸土寸金的地方,却能有这样一处珍贵而又静谧的佳境,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呢?


前世



古通“泄洪沟”,现存“老河道”


三里河的前世记忆


水流斜街,街成院落,院积文化。前门三里河在元代叫“文明河”,自明正统年间开渠泄洪改称“三里河”,河道直到清乾隆年间还水道通畅,但清末以后河道逐渐淤积,随着岁月更迭渐渐湮没,只留下美丽的传说偶被人谈起。


虽然河道没有遗存,但因河道走向而形成的倾斜街巷胡同肌理和院落仍然保留至今,众多清朝时期的地方会馆和戏楼也聚集在其中,成为老城区丰富文化积淀的重要地区。

明万历年间地图上的三里河 

清乾隆年间地图上的三里河


城市衰落、环境恶化、设施落后。建国以来,三里河区域一直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先后开展了多轮规划设计研究和试点改造。但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老城还是不可避免的渐显“老态”,三里河区域也渐渐面临城市衰落、环境恶化、设施落后、房屋老旧等一系列问题。


重生



城市设计再塑下的京城新十六景之一


为了改善提升区域环境品质,营造和谐宜居生活氛围,在此次三里河区域恢复整治项目中充分运用了城市设计方法,重点关注市民公共活动空间,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文脉传承”为重点开展设计。

规划设计前现存肌理

规划设计后修补肌理


在充分梳理了历史水系、地区肌理和建筑遗存的基础上,着力修补水系、留白增绿,通过塑造自然型河道、开放型院落,将三里河水系与周围的胡同和四合院相互融合,在核心区内恢复一片蓝绿交织、生机盎然的水系公园,重塑京城新十六景之一的“正阳观水”。


城市修补

地区肌理修补、历史风貌恢复、街区功能修补、居民房屋修缮。

修补后的地区肌理

生态修复

打通通风廊道、恢复景观水系、提升亲水驳岸、收集利用雨水。

雨洪利用系统示意图

文脉传承

历史文化传承、会馆腾退修缮、文化景象重塑、文物保留避让。

水系避让文物关系图


启示



城市设计介入下老城复兴的更多可能


此次三里河改造项目还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了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共治共享全程的实践探索,为今后的城市设计项目积累了经验启示。


01

基于老城一以贯之规划共识,探索城市设计与规划编制衔接路径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琉璃厂-大栅栏-前门东文化精华区”应“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


实际上从2000年起,市、区政府均组织对前门地区开展了多轮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规划设计与研究,避免大拆大建的“微更新”改造模式已经达成广泛统一认识,在2004年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也曾提出结合三里河恢复绿化活动场地的要求。本次城市设计即是在广泛规划共识的基础上,上承总规、控规要求、下接片区景观设计,最终形成了可实施、能落地的设计方案。

2003-2005年《前门东路以东地区保护整治规划》


02

区政府组织实施主体全程参与,推动城市设计意图贯彻落实


此次三里河改造项目是在法定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方案指导实施,由区政府组织实施主体全程参与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并请专家委员会与责任规划师共同把关,保证设计方案质量


这使得具体实施主体全程参与三里河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整治改造,又充分结合了专家和责任规划师意见建议,有效的保障了设计初衷的贯彻落实,实现“所见即所得”

专家研讨照片


03

通过市民获得感的提升,强化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共治共享媒介的实践价值


项目完工至今,《这里是北京》节目、《北京观察》和《城建档案》等期刊、搜狐新闻和腾讯网等媒体均对其进行了专题宣传。在大众点评上打开三里河公园的页面,三百多篇点评几乎都在为这里的环境和文化底蕴打call。很多市民表示“改造后的三里河公园,老北京寻常院落与水系蜿蜒,绿树葳蕤的搭配,很有清雅的意境”,大家纷纷为老城能有这样一处佳境感到欣慰,也表达了期待北京能多一些这样的优质公共活动空间的愿望。

市民纷纷评论点赞


作为北京市城市设计试点工作的项目之一,以城市设计为主导改造的前门三里河,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空间,提升了前门地区环境品质,同时也让市民对于“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好的城市”有了更大的共识,进一步为城市公共空间共管、共治、共享奠定了基础。


小编觉得,清新明亮,蓝绿交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前门三里河水系所展示给我们的这些,既是一场用城市设计创造美好环境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落实总规要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有益尝试。您要是还没有去过,一定要亲自去体验一下哦!


本内容由城市设计处提供


感谢市规划国土委东城分局、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吴晨工作室提供项目相关素材,感谢李长风同志提供公园实景照片。


你可能还喜欢

一定要看看:北京·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一周年发生的变化!

和您聊聊北京的城市设计

保护历史风貌,东城在行动

西城区提升街区文化内涵,实现老城渐进式更新

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战略方案征集成果展开幕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长按关注北京规划国土,解锁更多权威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