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培根:科学是通往乌托邦之路丨《哲学的故事》共读(三)

韩之琳 罗翔说刑法 2023-11-12
“行路难,多歧路”,人生之路并不好走。面对人生的道路,我们时常不知如何选择。也许人类先贤的智慧能给我们一些启迪。那天,无意中翻看《哲学的故事》这本读过多次的书,仅仅开篇又再一次深深地震撼了我。
如果我们无法知晓每天所做所行的意义,我们也无法过好每个当下,行路难就会成为人生常态。有人说,活在当下,就是活在当下欲望的满足。然而,人不能只受欲望的驱使,无止尽地去实现个人意志,否则迟早会和魔鬼结盟。
近日,有朋友想安慰一下彼此不安的良心,给我发来南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心中郁结之时,也许书籍是一种最好的慰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路难》,如何在行路难中获得普遍性的经验,也许就是一种哲学的故事。
值得感恩的是,有一群年轻的学生陪我一起阅读《哲学的故事》。以下是同学们的读书心得。
《哲学的故事》
第二章 弗朗西斯·培根
(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
亚里士多德之后,希腊在政治上受制于北方的政权,思想上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逐渐由盛转衰,从以前的宗主国变为战败国。因此,希腊的哲学也发生了转向。
伊壁鸠鲁学派(在快乐中忘掉失败)和斯多葛学派(坦然面对失败)都是关于在征服和奴役之下如何求得幸福的理论,这两个学派在希腊早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在国家强大兴盛的时代这种外来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在希腊逐渐衰落之后,则逐渐得到了发展。
两个学派的主张虽然看似不同,但实际上也有近似之处。因为伊壁鸠鲁学派追求心神安宁和斯多葛学派的“冷漠无欲”类似。
斯多葛派认为,人们为生存而作的斗争注定最终要极不公平地归于失败,在这样的情况下,冷漠无欲是唯一合理的生活态度。如果胜利根本无法实现,那么就应该对其不屑一顾。获得平和的奥秘在于:不强求成就能完全满足欲望,而应将欲望降低到与成就持平。
伊壁鸠鲁学派则主张,只有快乐才是生活与行动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目标;但这里的快乐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感官快乐,而是追求心神安宁(宁静、平和、泰然自若)。所以实际上,与斯多葛学派的“冷漠无欲”也类似。

他的出发点便是坚信冷漠无欲是不可能的,只有快乐——尽管不一定是感官上的快乐——才是生活与行动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目标。“大自然引导每一种生物体喜欢自己所爱好的更甚于其他任何爱好”;——即便是斯多葛派成员也能在恬淡寡欲中找到一种微妙的快乐。“我们不必逃避快乐,但是必须选择快乐。”然而伊壁鸠鲁并不是享乐主义者,他追求智力上的欢愉而非感官上的快乐;他警告人们要提防那些刺激和干扰灵魂的快乐,快乐本应使灵魂得到安宁与平和。最后他建议,不要追求通常意义上的快乐,而要追求心神安宁——宁静、平和、泰然自若;所有这些都在芝诺的“冷漠无欲”边缘徘徊。

罗马进攻希腊后,很大程度吸收了斯多葛学派的思想,典型作品如卢克莱修的《物性论》。罗马的斯多葛学派思想中已经显现出与基督教十分接近的克己理论、不折不挠的殉道精神、几乎共产主义式的世界有爱大同的政治理想,以及整个世界将终于大火灾的末世论。

而后,罗马帝国衰落,欧洲沦入教皇制度,教会的势力迅速发展壮大。教会教条束缚着欧洲,经院哲学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未经批判的假定与可以预料的结论中兜圈子;亚里士多德被托马斯·阿奎那等人解释为“中世纪神学家”。

Astronomer Copernicus, or Conversations with God, by Jan Alojzy Matejko

教会统治一千多年后,欧洲贸易发展,商业城市兴起,十字军导致异端思想涌入;廉价的纸张和印刷术打破了教会对于学习的垄断;指南针和望远镜的发明促进了航海和天文发展;化学、天文学、动物学产生,出现如哥白尼、伽利略等杰出人物。

随着知识的增长,恐惧在消减;面对未知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而更多的是想要征服。每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灵都被注入了新的自信,障碍已被推翻,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限制人们大有作为。“那些小小的帆船,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样,也能绕着地球航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我们理应在前人声明‘切勿逾越’的地方‘继续前行’。”这是一个充满成功、希望和活力的时代,在每个领域都将有新的开始和进展;这个时代正期待着某个声音,某个综合一切的灵魂来总结它的精神和决心。这个人就是弗朗西斯·培根,“现代最强有力的思想家”,他“摇着铃铛将各路睿智之士召集在一起”,并宣布,欧洲已经成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培根出生了。他出生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国。此时的英国商业发展、文学戏剧繁荣(莎士比亚、斯宾塞、西德尼)。培根少年时家境优渥,但父亲死后失去了优渥的家庭环境,他经过自身的奋斗,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政客。虽然经历了很多的政治风波,但最终在57岁的时候成为大法官。

培根在政治上不断攀爬,在哲学上也逐渐到达顶峰;他认为,学习不能是唯一的目的,如果只是不运用于行动就只是苍白无力的学术虚荣。
“投入过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是懒惰,将学到的知识过多地用于装饰是虚伪,全凭书本上的教条下决断是学究气……手工业者讨厌学问,头脑简单之人敬仰学问,而真正有智慧之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本身并不教你如何运用,而需要一种脱离它、超越它、由观察得出的智慧。”这是一个新的标签,它标志着经院哲学的终点——即知识从应用与观察中分离出来——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经验和效果上,这是英国哲学的典型特征,并最终在实用主义那里达到顶峰。
他的著作《论说文集》体现了培根对伊壁鸠鲁伦理学的坦然接受,他认为身体应该习惯于放纵如同习惯于节制一般,否则一时的不节制就会引发大的毁灭。他的道德哲学观带有马基雅维利的意味,认为应当对性本恶具有预先认识他的宗教信仰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虽然他的哲学偏向于世俗和理性主义,但他反对无神论,认为学习哲学会使人的心灵更加贴近宗教。
在心理学方面,他因为是工作狂没有时间谈恋爱,所以相比爱情更看重友谊;但他对于友谊更多是一种功能性的认识,认为通过和朋友的交流可以增进自己的智慧,“朋友就是耳朵”;同时,他认为父母应该尽早去规束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放纵天性,尽早养成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人生的主法官”。
在政治上,他提倡保守主义,认为君主制是政府的最佳形式,国家的行政效率与权力的集中程度成正比;避免革命的方法是均分财富,从而避免贫穷和对政府的不满;但与此同时,不能让没有受到教育的民众从事政治,建立起“拥有土地的自耕农”—“管理自耕农的贵族阶层”—“哲学王”这样的三层统治。


在仕途得意之时,培根一直在斟酌复兴、重构哲学:
 1  用导论描绘现在哲学因采用旧方法陷入停顿的状态,并且给出新开端的建议;
 2  创设一种新的“科学类别”,整理每门科学的材料并且列举未完成的问题;
 3  描述新的“解释自然”的方法;
 4  进行实际的科学实验,探索自然现象;
 5  展示“理性的阶梯”;
 6  对某些科学结果作预测;
 7  通过之前对于科学的铺垫,描绘出一座乌托邦。
培根的这个构想更注重实践而非理论,注重具体的事物而不是思辨的和谐;带有现代科学的基调。
在《学术的进展》一书中,他对于知识的各个领域(如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成功学等等)进行盘点、总结,找出仍然需要探索的领域。在培根的设想下,他划定这些待探索领域后,应当结合公共和私人的力量去完善。在生理学、医学方面,应当运用实验、解剖,而不是依靠偶然的个人经验;允许安乐死,也要研究如何延长人的生命;在心理学方面,对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严谨研究,希望将“或然性”彻底从科学词汇中剔除;提出建立探究民俗、教育、模范等领域的社会心理学。对于看上去是迷信的巫术、心灵感应、预知未来等也要进行科学的探寻,因为可能会找到科学的解释(例如炼金术和化学的关系)。在生活成功的科学(成功学)方面,了解自身和他人的知识,通过和“朋友”的谈话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又是一种功能性、功利的论调,认为不能和朋友暴露过多的真实目的和想法,相比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多要提问题)

于是培根跑过一片又一片田地,将自己思想的种子播撒在每一门科学的土壤中。考察结束,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本身已经不够,必须有一种学科之外的力量和方法,对它们进行调配,为它们指出一个目标。“科学鲜有成绩的另一个重大原因就在于此。假若目标本身没有摆正,那么前行的路线就不可能正确。”科学需要的是哲学——对科学方法的分析,对科学目的和结果的协调;没有这个,任何科学必然是肤浅的。“正如在平地上不可能看到完美的乡村全景,站在与科学同一水平线上而不升至一个更高点,是不可能发现科学中那些偏僻和深藏的部分的。”

但是,即使这些领域逐渐被完善,科学本身却也不足够,需要科学之外的东西对其进行调配,指明目标——这就是哲学。对于个人来说,哲学可以让我们忘记工业化环境中反复灌输的,要无休止地获取的信条。拥有智慧就可以享乐终生。对于社会来说,政府也需要哲学,富有智慧和学识的君主可以实现国泰民安的统治;在君主之下,建立一个组织,其中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相互协调。(作为知识的统一体,科学本身必须体现组织性;同时必须是国际性的,能够跨越国际自由流转)

培根的最终目标是,将科学实现社会化,用以征服自然,扩展人力。但为什么之前的哲学没有实现以上的目标?迟迟没有进展?培根认为是走错了路,应该使用新的工具。

Title page for Novum organum scientiarum, 1645
那么这个新工具是什么?他在名为《新工具》的作品中给出了解答。培根指出,古希腊时期,人们过于关注理论而忽视了观察,但思维应当是观察的助手,而不是它的替身。所以,哲学探索应当具有以下步骤:
 1  “理智的净化”,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头脑中没有什么主义,也没有什么抽象的概念,必须清扫所有的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摧毁心中的“偶像”。这里所说的“偶像”包括:种族偶像(对于自己意识的依赖,对不符合自己先入为主命题的现象予以无视)、“洞穴偶像”(对于个人独特的性格特征等的依赖,因为真理不因为人的不同而变化,无所谓派别)、“市场偶像”(对于语言措辞的依赖,容易陷入诡辩,思考“无因的第一因”没有意义)、“剧场偶像”(对于以往哲学家的哲学体系的依赖)。归根结底,要怀疑,因为始于确信就会止于怀疑,只有始于怀疑才能止于确信。
 2  对于一些单纯经验进行探寻,进行“实验”。具体而言,应当首先提出假设,其次安排实验,从而推断定理,最后由定理再引出新的实验。对于实验获得的东西要进行归纳,通过对数据的分类、假设的删减,最终排除或然的解释,得到确定的解释。
归纳并不意味着对全部数据的“简单列举”……归纳法必须包含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对假设进行删减的技巧;这样,通过对或然解释的逐步排除,最终将只能剩下一种解释。或许这个技巧最有用的一项是“三表法”,即在表格中列举一些现象,如果出现两种特性或状态共同增减的情况,那么就表明在这两个共变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例如培根问道:什么是热?——并寻找某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或者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少的因素;经过长期的分析,他发现热和运动之间存在一种确切相关性;于是他得出结论:热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这便是他对自然科学为数不多的实例式贡献之一。

 3  找寻各学科整体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根据自己的愿望来改造事物,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计量和建桥;我们学习心理学是为了在社会的丛林中找到自己的路。当科学充分探索出万物的形式时,世界将只是一堆原材料,任由我们去建构心中的乌托邦。

之后,他还提出了自己设想的“科学的乌托邦”,一个以柏拉图讲述的传说中的岛屿为名的“新大西岛”。在岛上,国王名为所罗门那,政府组织被称作“所罗门宫”,这是一个由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哲学家等人组成的政府,它不是为了统治人民,而是为了掌控自然,研究自然的规律,同时一部分被派出国学习他国先进经验。由此,一个民族在一群最富有智慧的人的领导下安居乐业。

Utopia, by Thomas More

在新大西岛几乎没有什么政府职能;这些政府官员投身于掌控自然,而不是统治人民。“我们组织的终极目标是认识万物的原因及隐含的运动方式,并且在可能实现的范围内,扩大人类王国的疆域。”……岛上商品完全是自产自销、自销自产,因此不会为了抢夺国外市场而陷入战争;“我们与外界维持着一种贸易,它无关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烟草香料或其他任何商品,它只为了寻求上帝的第一项创造,即光明——为了获取世界各地成长的智慧之光”。

虽然归纳法不是培根独创,但培根的论述具有独特性。培根在很多地方做得并不完美,例如没有进行足够多的实验,大多数时候还是在论说;对同时代的科学无视或者反对;过于推崇统一,导致失败。但他同样给后世很多灵感,例如英国建立了由各种科学家组成的皇家学会;他的思想给后世的霍布斯、洛克等人奠定基础。

凡是统治精神战胜屈从精神的地方都显示着培根的影响。他为这样的一批欧洲人代言,他们将这块大陆从一片原始森林转变成一块孕育艺术和科学的宝地,从一小块半岛转变成世界的中心。“人不是直立的动物,而是不朽的神灵。”培根说,“造物主赋予我们与全世界平等的灵魂,却又使我们并不满足于一个世界。”对人类而言,万事皆有可能。时间尚早,只要给我们少许世纪,我们将驾驭和重塑这个世界。

而培根本人的结局是,他因为受到宿敌的攻击而最终失去了大法官职位,人生最后五年投身于文学写作、科学研究和对哲学的不断求索中。

本章读书报告由韩之琳同学撰写,经过简化与修改,分享给公众号的读者共读,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并不吝指正。引文出自 [美]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蒋剑峰、张程程译,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文章头图及插图来源网络。




《哲学的故事》往期读书笔记 
柏拉图与理想国丨《哲学的故事》共读(一)
亚里士多德:将科学带给人类丨《哲学的故事》共读(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