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如何证明一个人是否“爱国”?

新少数派 2022-08-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量子学派 Author 白格尔



如何证明一个人是否“爱国”?文:白格尔  源:量子学派


1


关于爱国的话题,最近谈得有点多。


一股蓬勃的戾气,似乎都要从互联网上溢了出来。


香港不能加油了,星星不能点灯了,莫言迎合山姆大叔了。


老实讲,这是一个特别无聊,IQ特别低的话题。


因为嘴巴爱国特别简单,无需付出,毫无门槛。


当判断标准虚无,这就是一种“信息熵增”,讨论全是口水。


有一个例子这样讽刺这种“口水爱国”行为:


有一记者问“键盘侠”:“如果你有一百亩地,你可以捐给国家吗?”

“键盘侠”回答:“可以!”


又问:“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键盘侠”回答:“我愿意。”


三问:“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键盘侠”回答:“我不愿意。”


记者疑惑:“为什么你愿意捐一百亩土地和一百万给国家,却连一头牛不愿意捐呢?”

“键盘侠”窘困:“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


2


我还可以简单地反驳“键盘侠”和“U型锁”言论:


很多人为什么指责他人不爱国,因为这种指责非常“安全”。


OK,一个人在和平年代,他知道指责他人不爱国or赞美当下最安全。那么他在战争来临时,赞美强大的侵略者也会是这些人的选择。


因为,这类人的底层逻辑一致:追求“安全”。


“安全”决定了他们的选择,“安全”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奸佞,多是乐于赞美和歌功颂德之人。而那些真正的爱国者反倒是那些独立的批判者。

 

当然,这种判断也并不严谨,我们需要严谨地论证这个话题。


3


上面提到一个关键的点:在一个和平年代很难判断谁是“爱国者”。


因为在一个和平年代,这个话题不能证伪。

 

到底谁是爱国者,谁是汉奸,应该处于一个战争状态,只有在战争状态的我们才可以判断出谁是“爱国者”或者谁是“汉奸”。


换一个论题就是:在战争状态下,谁成为汉奸(败类)的概率大,谁就“不爱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证明的论题。


我们不能信口开河地说别人是汉奸(败类),应该去计算出他的概率。

 

但要论证这个话题并不容易,因为这是一种“预言”。


战争还没有发生呢,你凭什么说我是“汉奸”?


证明这个论题要用到“贝叶斯定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基于过去的数据,通过动态调整的方法,帮助我们预测出事件发生的真实概率。

 

以下是贝叶斯公式的数学表达: 



首先要了解这个数学表达的意义,以及各个概率所对应的事件。


P(A|B)是在B发生的情况下A发生的概率;

也叫作A的后验概率,是在B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对A事件概率的重新评估。


P(A)是A发生的概率;

也叫作A的先验概率,是在B事件发生之前,我们对A事件概率的一个判断。


P(B|A)是在A发生的情况下B发生的概率。


P(B)是B发生的概率。  


其中P(B|A)/P(B)也称为“可能性函数”(Likely hood),这是一个调整因子,使得预估概率更接近真实概率。因此,条件概率可以理解为:后验概率 = 先验概率×调整因子。


4


在贝叶斯定理含义中,如果调整因子P(B|A)/P(B)>1,意味着“先验概率”被增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变大;如果调整因子P(B|A)/P(B)=1,意味着B事件无助于判断事件A的可能性;如果调整因子小于1,意味着“先验概率”被削弱,事件A的可能性变小。

 

以上有点过于数理化……那就直接进行计算,看谁是汉奸,谁是爱国者!


我们的论证题目是:在战争状态下,一个普通人成为汉奸(败类)的概率多大。

 

P(A|B)是在战争B发生的情况下当汉奸A的概率;

也叫作A的后验概率,是在B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对A事件概率的重新评估。


P(A)是汉奸(败类)A发生的概率;

也叫作汉奸(败类)A的先验概率,是在战争B事件发生之前,我们对汉奸(败类)A事件概率的一个判断。


P(B|A)是在汉奸(败类)A出现的情况下战争B发生的概率。


P(B)是战争B发生的概率。


5


现在开始计算了,如果战争发生,那么某个人成为汉奸(败类)的可能性有多大?


假定某个人天生就是汉奸(败类)A,这是为什么要引入败类这个概念的原因,因为汉奸的定义适合于战争环境,败类就更加泛化,但经常一说到汉奸就骂败类。


OK,那我们就参考败类的概率,根据基因理论的观点为1%,这就是“先验概率”,人之初,总有一些天生败类。


再假定战争B发生后要计算的就是P(A|B)。这就是“后验概率”,即战争爆发后成为汉奸(败类)的真实概率。


P(B|A)表示出现某个天生的汉奸(败类)A后发生战争的概率,这种概率很小,毕竟出现一个败类后会导致两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们可以设定为0.01%。


是战争B发生的概率,人类每年爆发战争的概率是6.5%。

从这个结果来看,一个人在和平时代的普通人,要等到战争来临,然后成为汉奸的概率相当小。


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计算出来的结果,当然有一些设定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可以重新评估,但总体来说不会有太多的变动。


所以那些乌泱泱的指责别人是汉奸的,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


也就是说,数学已经证明,你不可能成为汉奸,基本上都是“爱国”的。


6


那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汉奸呢?


我们再研究一下贝叶斯定理的各个子项。


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这个人本质上是个败类,那么很有可能在战争来临时当汉奸。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平时违法乱纪的那些败类,很可能就会是战争来临时的汉奸。


所以,当一个好公民,爱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人不会成为汉奸。而那些天天无所事事,天天在网上敲键盘喊着打打杀杀的人,特别容易当上汉奸。


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既不会给他人贴标签,也不会天天把爱国、正能量挂在嘴上。

 

当然,我知道这样的数学推理那些人也看不到。


这是另一个罗素悖论,这些天天喊着爱国的人,通常不在爱国的集合里面。

 


这又涉及到集合论的问题,这些人永远不可能在量子学派的真子集。


这就无奈的哥德尔不完备,就是这么难以破解。


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求转发,求破圈,刷到他们读懂为止。




科学家们运用数学思维把奇妙复杂的宇宙规律总结成一道道简洁、完美的公式,便于世人理解和学习。这些公式,对理解世界发展的本质非常重要。尤其是这当下这个大数据时代中,数学逻辑更是一种必修课。

为此,新少数派联合先知书店诚荐量子学派《公式之美》,这本书完美呈现了数学的美妙,相信读者读了它定会从此爱上数学,踏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本书荣获文津奖科普类图书大奖,是所有科普作品里最专注数学的一本书。既可以自己来读,开拓视野;也可以送给孩子,培养对数学的兴趣。重要的不是记住几个公式,而是爱上数学。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发现公式之美。



▍延伸阅读

无数灾难换来的最大教训:尊重常识!

不思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2022年,人们为什么更愤怒了?

三种典型的“中国式”逻辑

当代网络生态一大病征:成年人不会讲理

恶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无条件的服从

不受强制,是文明价值的底线

新版“坐井观天”:文明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

稀缺好书 |《现代性的磨难》:何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尺度?

读懂现代文明的三个密码:颠覆常识的剑桥世界史三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