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8月3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公共交流”的十个原则

新少数派 2021-08-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生的精舍 Author 大生刘蟾


“公共交流”的十个原则

文:大生刘蟾;来源:大生的精舍


公共交流,对个人眼界的开阔、公民意识的提升,乃至社会进程的推动,都至关重要。我和身边很多朋友一样,都在网络交流中获益巨大、逐步提升。相信大多数朋友都有这个体会。

同时,我们也发现,网上交流效率极低:很多时候鸡同鸭讲;或者是一个话题无法深入;或者观点不同,最后演变为人身攻击;很多时候,你是抱着交流的心态去的,结果被各种杠,最后满身伤痕。

其实这个很正常——因为,公共交流,也是需要教育和训练的,而我们的成长中,很少被教育如何进行“公共交流”。

玩个游戏,都会有游戏规则,公共交流当然也有相应的原则——只是这些原则我们不太清楚,所以,交流的效率当然低下。

“公共交流”包括两部分:即在“公共环境”中,交流“公共话题”。

公共环境比较好区分。我们在网上、微信群、公开演讲、上课等场合中,多数可视作公共环境。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公共话题”和相关内容。

特此总结公共交流的十个原则,供大家指正。



▍原则一:明确是在交流,还是在“扯淡”?

“公共交流”和“扯淡”完全不同。

公共交流,更多是指关乎“某种真相”的讨论,目的是接受不同的信息、了解多样的视角,然后提升自己的认知。

而“扯淡”就不一样了。扯淡,就是漫无目的、打发时间、或者为了增进群友熟悉程度的闲聊。

我们需要观点的碰撞,也需要休闲的闲聊。

只是我们需要分开这两者。稍微明确一下,自己在微信群里参与 “讨论”,到底是想公共交流呢?还是想打发时间“扯扯淡”?

如果是交流为目的,就需要明确遵守交流规则;如果是扯淡,那本文后面所说的,就不必再往下看了。

▍原则二:分开“公”、“私”的界限

学会区分开“公共领域、私人领域”非常重要。这在西方思想语境中,是非常基础和常见的,但是我们一直不太习惯将两者分开。

大致来说,常见的“私域话题”,包括:私人道德、个人信仰、情感、喜好、隐私等等;

常见的“公域话题”包括:公共道德、社会话题、政治事件、真相的探索、历史事件的分析、公共人物的评价等等。

实际上,“公、私”界限,确实不好区分。因为“公、私”是个相对概念,二者中间有很大的灰色地带。比如家族内部事务,属于私域话题,但是在家族内部,又具备“公共属性”。所以,确实不易说清。

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学会区分“公域”和“私域”——因为这和公共交流的话题范畴,密切相关。


▍原则三:明确交流的话题范围

公共交流的话题范畴,说简单点,就是:哪些话题可以拿出来公共交流?哪些话题不能?

公共交流的话题范围非常广泛,但是请注意,他们都有一些共性:属于观点、是公共的、是可言说的、有共同的标准。

属于观点——是说,这个话题,可以进行真假判断、属于一个命题。你不能让大家讨论“我爱吃苹果”这个话题,因为这不是观点,只是一种个人感受。(关于什么是命题?所有讲逻辑的书都会涉及,推荐阅读)

有公共属性——是说,这个话题和大家都相关,是公共话题;那么,我和朋友之间的鸡毛蒜皮,只适合在朋友圈子聊,不适合作公开讨论;

可言说——是说,这个话题可以用语言表达,那些超出经验范畴之外的、没法表达的,或者概念及其不清晰的,就别讨论了。比如“上帝长啥样”这种话题,就不适合公共讨论。

有共同的标准——这是说,我们讨论的话题,有个大家都能认可的标准。比如“打坐几个小时能看到光”?这个话题,就没有共同的标准,不适合公共交流。

所以,如果想交流,就得明确公共交流的话题范畴;如果是扯淡,那就无所谓了,想聊啥都可以。


▍原则四:分清事实、观点、价值和立场

事实只有一个,而观点会随着视角的不同而不同;价值观因人而异,而立场,则是价值明确之后的主动选择。举个例子:

小明用手放在小王脸上,又快速拿开——这是事实

你可以说“小明打了小王”,也可以说“小王的脸贴在小明手上”——这是观点。视角不同、观点不同;

你可以认为“小明打人不对”,你也可以认为“小明打人很对”——这是价值,价值会因人而异,所以说价值多元,我们得尊重别人的价值观;

尽管你认为小明打人不对,但是你还是选择支持小明——这就是立场。立场是明确价值判断之后的主动选择。

在交流中,我们经常把这四个混为一谈。实际应该分开。

尤其要意识到“观点不是事实”;更要避免“立场先行”

当然,如果是扯淡,就无所谓了,你想怎么说都可以。


▍原则五:“举证原则”

在公共交流中,我们有责任证明自己的观点,介绍信息的来源、出处。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否则,我就可以随便胡说八道——反正我不需要负责,也不需要证明。

在网上的交流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小明说:“地球其实是平的。教科书说的都是错的,原因是“闪灵教”控制了各国政要,然后要给我们洗脑”。

你请他讲出证据。

小明说:“我没义务教你,不想给你说明白,自己翻书去”。

那么,小明这么做,已经违背了“举证原则”,他已经放弃了交流。他在扯淡。

▍原则六:分清“观念”和“现实”

我们要分清“观念”和“现实”的不同。

观念,是思辨的产物,可以暂时脱离现实进行探讨;现实,则受各种条件制约。比如:

观念层面——我们应该早睡早起;
现实层面——每天晚上都想熬夜。

正是因为现实有诸多的不足,我们才需要在观念层面进行“批判”。观念上的批判,并没有否定现实的努力,恰恰相反,是在肯定现实努力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而已。

比如:我们都承认于丹宣传《论语》的功劳——这是现实层面;

但是她很多地方讲的不对——这是理论、观念层面。

这两者,并不矛盾。也正是在承认于丹影响巨大的基础上,才需要批判她的观点,以便订正错误,让大家对《论语》有更好的理解。

所以,公共讨论中,如果正在进行观念层面的辨析、批判,请不要把现实扯进来,或者为现实辩护。

以前有个段子,很多人都在传播。

说在一个博士群,一堆人讨论“一滴水从1万米掉下来,产生的力量能不能砸死人?”,结果有一个人站出来问:“你们都没有淋过雨”么?

其实,这就是混淆了观念和现实的区别。博士们是在观念层面进行讨论,暂时不考虑风的阻力等问题;这时候用现实例子来反驳,其实已经脱离了讨论语境,是在扯淡。


▍原则七:分清“权利”和“能力”

我们常常会把“表达、质疑的权利”,和“表达、质疑的能力”混为一谈。我们都有表达、质疑的“权利”,但是我们未必有表达和质疑的“能力”。

郭德纲说过一个段子“一个人和火箭专家争论,火箭发射用煤球更好”。这个人,当然有表达和质疑火箭专家的权利,但是他的学科知识,可能不足以让他有“有效质疑火箭专家”的能力。

由于现代学科越分越细,越搞越专业,我们所了解的,也会受限于一个范畴。隔行如隔山,面对另一门专业,我们往往就失去了判断的能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知识边界,非常重要。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可能弥补不足、快速进步。

所以,我们都有表达、质疑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提升自己表达、质疑的能力。

公共交流中,我们都是盲人摸象的一个“盲人”,只有把我们有限的观点,全部表达出来,大家一起,才有可能凑成一个完整的“大象”。个体的无数个“偏见”,汇总到一起,才会带来一个整体的“真相”。

因此,在公共表达中,我们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求每句话都对,一定要多说,最重要的就是表达!

只是在表达的时候,保持反思和警惕,要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说的是错的——尤其对自己陌生的领域,能少一些斩钉截铁的判断,多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那就善莫大焉了。

比如网上常见的,把佛学和量子物理、弦理论扯在一起互相证明的,扬言自己找到了爱因斯坦的学术漏洞的……十有八九,不具备这种讨论的能力。他们多半在扯淡。


▍原则八:不为输赢,只为表达

公共交流的目的有三:

首先,是提升自己的表达和思辨能力,在责问和诘难中,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提升自己。

其次,是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表达出来,“为某个社会现象,提供多样性的视角”,然后供别人参考。

最后,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传播自己的理念和观点。

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不必太担心“自己的东西别人欣赏不来”,更不必过于执著“拯救黎民百姓”、“忧国忧民”——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尽可能清晰、诚恳、有条理的表达。

只要表达清楚了,那么别人能接受多少——这就与你无关了。

在交流中,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理解对方的观点,然后对比思考,进而一来一回,遵照逻辑规则,进行深入分析。

现实中,很容易把交流演变为输赢之争。于是在争论之中,为了嬴得对手,不惜各种诡辩、犯各种逻辑谬误。这也不是公共交流的初衷了。

交流的目的是提升自己,是表达,不是争输赢。


▍原则九:避免人身攻击

由于我们的教育中,缺乏逻辑训练,所以很多朋友在交流中,有意无意会犯很多逻辑错误。这也是没法深入交流的重要原因。

逻辑谬误有很多种。以前专文写过,此不赘述。

和公共交流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三个:

第一,概念不清。讨论话题核心概念要界定清楚。由于公共话题往往比较大,很多概念所指也很广泛,如果讨论起来,必须明确概念范畴。比如三大引战话题:中医、宗教、转基因。这三个概念,所指都非常宽泛。然而,这么多场有关争论,很少见过明确“中医、宗教、转基因”的概念范畴的。

第二,转移话题。由于公开讨论人多嘴杂,大家又要争输赢,很容易不停转移话题。这个非常普遍,但是应该努力避免。

第三,人身攻击。很多平台也想维护交流氛围,规定不许人身攻击。但是,大家能意识到骂人属于人身攻击,却意识不到“诉诸道德、诉诸动机、诉诸年龄”这些不仅是极为糟糕的逻辑谬误,也是更为严重的人身攻击。 

公共交流,应该就观点本身分析,脱离观点之外的“动机、道德、年龄、性别”等等,都属于严重的人身攻击。

所以常常看到一群人不讲逻辑、凭感觉说话,不能就事论事,恶意揣测别人的道德、动机、年龄……逗的你火起,说个脏字,然后立刻就被管理踢出群。

其实,就“有效交流”而言,不讲逻辑的雄辩,模棱两可的观点,言不及义的扯淡,好好先生的乡愿,攻击别人的道德、动机……这些,都要比说个脏字,危害大多了。



▍原则十:避免单一归因

公共讨论,最常遇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最忌单一归因。

所谓单一归因,就是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归因为一个点。比如最常见的观点:西方的先进是由于宗教带来的,这就把复杂的社会进程,简单归为一个原因,这就是单一归因。

“单一归因”之中,尤其要避免归因个人。

比如,小明杀人了。大家常见的归因就是:小明是个犯罪、小明是坏人,小明作恶多端,小明太残忍,小明道德败坏……

这些,我们当然都不否认。小明当然残忍、作恶,是犯罪行为——这,咱们都承认!

只是,我们知道,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出现的,背后有各种条件关联;我们也希望和平安宁。因此,我们在承认小明是坏人的基础上,以他为例,还想更多思考一点:他的作案动机、作案理由、相关因素等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步?

这样,才能改进社会问题,避免更多恶性事件的发生。

如果在公共交流中,有人斩钉截铁,把复杂问题简单归因,并且不容置疑。

那么,请打住,他在扯淡!



▍尾

此外,在公共交流中,还有一些也非常重要,比如:

分清集体和个体,分清现象和个人,分清宏观和微观,分清个体和公权力,分清真善美的领域,分清政治和宗教的界限……限于篇幅,本文就暂时先不说了。

总之,简单总结这十个原则,希望在公共交流中,能够有用。

看完以上这十个原则,我们可能会发现,日常在网上讨论得起急白脸的很多话题:什么“你该不该信仰某个宗教啊”、“你们帮我分析下我女朋友爱不爱我啊”、“上帝和佛陀谁厉害啊”“量子力学和儒家的关系啊”……这类话题,是完全不适合公共交流的。

可是,这么多不能公共交流的话题,为什么大家还都爱参与,有些热闹的微信群,一会儿就有几千条聊天记录?

原因嘛,也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我们压根没有进行公共交流,我们在公共扯淡





推荐: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延伸阅读

维舟:讨教、讨伐与讨论

刘擎:网络是不是讲理的地方?

2020年的“反智逻辑”

一直想问:学校为什么不开逻辑课?

讲道理时,哪些逻辑谬误你应当避免?

讨论问题,先从定义概念开始

羽戈:在一个无理的世界,为什么还要坚持说理?

刀尔登:“自由的精神就是不过于相信自己是对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