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语文》2020年5期目录及摘要

外国语文 2021-09-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学术前沿专栏

《国标》和《指南》视野中的英语专业建设(特邀主持人:张旭春)

语言与知识的悖论:如何培养英语专业高层次人才 

张剑(1) 

《国标》与《指南》框架下英语专业改革刍议 

张旭春(8) 

新文科、大外语与英语专业“全人教育”培养路径 

张欣(14) 

深入理解专业指导文件要点积极开展新一轮改革探索 ———对贯彻《国标》《指南》推进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常俊跃(19)


外国文学与文本研究

(全国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语象叙事与视觉寓言 ———再论《黑暗的心》主题的呈现方式 

王欣 陈凡(27) 

何处是吾乡:论《反生活》的空间书写 

敬南菲(33) 

《瘟疫年纪事》的创伤叙事与中产阶级情感结构 

龙丹 杨莉鸽(40) 

卡波蒂“黑夜小说”中的城市体验与压抑 

张洪亮(48) 

论托马斯·休姆的诗歌语言观 

 徐景明(54)


外国语言研究

汉英词典儒学词的例证研究 ———现状描述与功能分析 

胡文飞(62)

功能语法视角下主语研究的症结及其消解

董保华 张玉波(72) 

论 Langacker 的 CRPM 图的合理性与解释力 

孙文选(84) 

抽象名词语义衍生的认知模式探析 

王朔(96) 

基于事件过程的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研究

 谭立重(104)


翻译研究

国家翻译实践 ———从现实需求到理论建构 

蓝红军(112) 

认知识解视角下《红楼梦·葬花吟》不同译本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吴淑琼 杨永霞(119) 

多模态语用互动的翻译意义构建

冯建明(127) 

民国时期书信作品的流传与翻译 ———以茅盾译作为中心的考察 

陆志国(134)


外语教育与教学论坛

学习者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论据使用特点分析

刘应亮 习梦 陈愿(141) 

基于过程导向的英语写作评分量表效度验证

吴雪峰 肖杨田(150)


书评与动态

第三十二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揭晓简报    (160)


语言与知识的悖论:如何培养英语专业高层次人才

张剑 

(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 

摘 要:本文探索英语专业的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的方法,认为过去 20 年的探索和改革解决了英语专业的方向性问题、 学科内涵问题,在英语专业内部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出台了《外国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两个方向性文件。本文认为,英语专业的改革和探索进入了新阶段,即实施阶段。应该在具体 实施方法上做出进一步努力,探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细节,深入课堂,改革具体的教学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宣传最佳实践,为培养高层次英语人才,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家标准; 教学指南; 高层次人才; 改革


《国标》与《指南》框架下英语专业改革刍议

张旭春 

(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 

摘 要:2018 年 1 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2020 年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这两个文件 的颁布引发了广泛讨论。本文将围绕某些争论的焦点,从英语专业的知识内涵、社会使命入手,分析《国标》和《指南》的得失,并针对英语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国标》;《指南》;学科归属;社会使命


新文科、大外语与英语专业“全人教育”培养路径

张欣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 

摘 要:新文科和大外语背景下,英语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明确重申了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以及深耕专业内涵、深挖学科潜力的专业建设路径。解析新文科之 “新”和大外语之“大”的核心共振,增强大文科意识和跨学科意识,扭转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千校一面”的状态,根据校情确立专业“校标”是英语专业院系挂图作战的关键。作为传统外语类专业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英语专业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推行“全人教育”理念,当下建立了由“英语拔尖人才”“英语专业人才”和“英语复合 型人才”构成的“一拔尖、四方向、一复合”(简称“141”)的人才分类卓越培养体系,践行新文科理念,实现大外语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大外语;英语专业;全人教育


深入理解专业指导文件要点 积极开展新一轮改革探索 

———对贯彻《国标》《指南》推进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常俊跃

 ( 大连外国语大学) 

摘 要:《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在其框架下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指南》是指导新时期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建设的重要文件。本文通过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份最新指导 文件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方面值得认真关注的 36 个要点,提出英语专业未 来开展教育改革探索的 34 个方面。希望能有助于英语专业教育管理及教学研究人员深入思考指导文件、进一步推进英语专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国标;指南;大纲;英语专业教育;探索


语象叙事与视觉寓言 

———再论《黑暗的心》主题的呈现方式

王欣 陈凡

 (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 ) 

摘 要:小说《黑暗的心》是用语言构图呈现立体画面和空间场景的伟大作品。因为文字的局限在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用语言构图是对这一缺憾的弥补和超越。康拉德用描摹、并置、拼贴、延展的方式描绘的泰晤士河和刚果河的地理景观所形成的文学空间地图有超出文字的隐喻表达。在读者的视觉观看中,大量精致的构图和断裂的图像所形成的张力导致了寓言化的观看方式,断裂性、碎片性比连贯性和整体性更能表征黑暗的死亡主题。 

关键词:语象叙事;视觉寓言;黑暗的心


何处是吾乡:论《反生活》的空间书写

敬南菲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罗斯在《反生活》中调动召唤结构、文本互涉、并置拼贴等诸多空间叙事手段,以分形叙事与主题并置叙事为空间框架,通过对两兄弟互为镜像的反生活书写,将民族历史与个人身份的关系置于全世界空间中进行考察,反映了当代美国 犹太人最关心的话题,包括以色列社会的现状、宗教复国主义的影响、犹太人关于流散与回归的争论。祖克曼兄弟跨越三 大洲的移动空间地图,表达了美国犹太人在犹太意识、美国价值、中东地缘政治等各因素合力作用下的身份追寻困境。

关键词:《反生活》;空间;流散;以色列


《瘟疫年纪事》的创伤叙事与中产阶级情感结构

龙丹 杨莉鸽

 (四川外国语大学 ) 

摘 要:笛福在《瘟疫年纪事》中再现了 1665 年袭击伦敦的大瘟疫及其对英国正处在萌芽中的中产阶级的情感结构产生的影响。就个体而言,瘟疫给幸存者造成心理创伤,小说呈现典型的创伤叙事特征,即强迫性重复、生存与死亡的交叉叙事及创伤移情等;就群体而言,瘟疫造成的经济停滞、疯癫与迷信及权力对个人的管控危及中产阶级追求财富、理性和个体自由的价值观,二者之间的矛盾沉淀至中产阶级情感结构,瘟疫这一意象成为不可控的灾难性事件的隐喻。就文学样式而言,笛福在书写瘟疫时尝试了目击者叙事、双重叙事、元小说叙事等技巧,这在形式上为与中产阶级同步兴起的文学样式———小说增添了活力。《瘟疫年纪事》在内容上对中产阶级心理创伤、情感结构的再现,在形式上对小说的创新性尝试,揭露了瘟疫与人的关系。 

关键词:丹尼尔·笛福;《瘟疫年纪事》;创伤;情感结构


卡波蒂“黑夜小说”中的城市体验与压抑

张洪亮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文化所 ) 

摘 要:杜鲁门·卡波蒂早期创作的中短篇作品被称作“黑夜小说”,这些小说色调灰暗而恐怖,富有梦幻色彩。本文从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和拉康的三界说视角,结合卡波蒂早期经历,分析其黑夜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回忆、幻觉、复影、自我追寻等问题。卡波蒂黑夜小说的恐怖感是压抑复现、压抑变体所致的“暗恐”,他笔下的主人公多在想象界和象征界的裂缝中彷徨,这些“暗恐”潜藏在其内心深处,后被纽约这座大都会所带来的震惊体验触发。城市经验与潜意识的碰撞引发的神秘、梦幻和恐怖感成为卡波蒂早期黑夜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 

关键词:卡波蒂;暗恐;黑夜小说;二重身


论托马斯·休姆的诗歌语言观

徐景明

 (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 

摘 要:英国诗人、诗歌理论家 T. E. 休姆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重要奠基者,他对英美诗歌现代化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其新颖独特的诗歌语言观,这也反映了他对英美诗歌现代审美转型新方向的认识。因而,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他对诗歌语言的诉求,挖掘他最具影响的诗歌理念“意象”的丰富内涵,能加深对休姆的哲学思想和诗学理念关系的认识,藉此也可以管窥现代主义诗歌发轫期背后的社会、历史语境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T. E. 休姆;诗歌语言;“意象”诗论;宗教态度


汉英词典儒学词的例证研究 

———现状描述与功能分析

胡文飞 

( 四川外国语大学 商务英语学院 ) 

摘 要:儒学词是中国文化词的精髓,而例证是译义的延伸,服务于用户的理解和产出需求。因此,基于例证结构研究汉英词典的儒学词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层抽样和对比,基于例证的认知功能和交际功能,分析了八部汉英词典儒学词的例证功能特征。结果表明:汉英词典儒学词例证配置数量少,依存性强,简化了语言认知和交际功能;对比显示,汉英词典儒学词例证功能不断弱化,其文化认知和交际功能不断虚化,系统性不强。此外,抽样显示部分例证映射不系统,关联性、能产性不足,影响了儒学词的交际功能。对汉英词典儒学词的研究有利于分析例证的现状结构和功能特征,为提高汉英词典编纂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儒学词;例证;认知功能;交际功能;简化


功能语法视角下主语研究的症结及其消解

董保华1 张玉波2 

( 1 . 重庆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2 .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摘 要:功能语法视角下的主语探讨体现为识别标准和界定标准的统一,但这些标准在形式标记类主语气象“it”和存在 “there”上只得到部分体现,导致主语问题争议不断。本文对功能语法视角下的主语进行重新审视,进而理清主语争议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之道便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功能语法视角下主语研究的主要症结在于受制于亚氏经典范畴思想的谓词逻辑观,具体体现在谓词逻辑的变化性、概括性以及关联性三大方面,从而无法观照形式标记类主语这类理应属于主语范畴的边缘成员。基于原型范畴观思想,将通过附加问句识别的主语从主语选择序列或格角色层级角度重新界定为跨越典型性主语和非典型性主语的渐变群,可实现形式标记类主语在识别标准和界定标准上的统一。 

关键词:功能语法;主语;原型范畴;隐性范畴


论 Langacker 的 CRPM 图的合理性与解释力

孙文选 

( 大连外国语大学 商学院 ) 

摘 要: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对照我国汉语学者基于汉语研究创建的参照点理论,本文发现:Langacker 及国内外学者对 CRPM 图中各要素的阐述模糊,导致其解释力不够充分;认知主体所构建的 CRPM 图式结构应该是以 R 为出发点到达 T; 认知参照点的“凸显”和“动态”反映了知觉和思维阶段的选择结果而不是参照点的本质特性;说话者在语言中营造的“感 知凸显”是其言语策略,服务于交际目的;CRPM 具有 R 的确定性、D 的无界性、心智选择的动态性等特征,确定性是模型架构的基础,无界性说明模型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心智性是模型的认知机理。 

关键词:认知参照点模型;确定性;无界性;心智性


抽象名词语义衍生的认知模式探析

王朔

 (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 / 文学与新闻学院 ) 

摘 要:抽象名词多义关系语义衍生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机制,该机制的核心是其据以实现语义延展的认知模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分析该模式的隐喻、转喻认知语义特质和具体运作范式,解析抽象名词语义衍生的内部认知构造, 细致考察抽象名词语义概念化中的基本认知原则,挖掘隐藏在抽象名词语义迁移背后的认知思维特点和心智活动规律。相关分析有助于深入探讨抽象名词语义衍生的认知操作手段和认知工作机制及实质,拓宽抽象名词语义衍生理论的研究视野,从认知维度有力推动词汇多义语义理论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抽象名词;语义衍生;隐喻、转喻模式;认知分析


基于事件过程的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研究

谭立重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摘 要:基于词汇体中的事件发展过程(Vproc),非宾格动词可以分为三类,即时间先后关系非宾格动词,同时性非宾格动 词,结果状态非宾格动词。通过语法可接受性判断,考查了 194 名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泛化非宾格动词的倾向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不是由句法与语境中的致使干扰因素所导致,按事件过程区分的三种非宾格动词表现出不同被动化倾向,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都倾向于把时间先后关系的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而低水平学习者难以准确使用同时性非宾格动词;大部分学习者都不倾向于被动泛化结果类非宾格动词。这证明了词汇体中事件过程的表征与非 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倾向性有关。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词汇体;事件过程


国家翻译实践 ———从现实需求到理论建构

蓝红军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 

摘 要:国家作为翻译主体实施翻译的现象早已存在。当前,国家翻译实践是现代性国家能力建设、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以及国家翻译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个译学概念,国家翻译实践则是我国学者所进行的译学理论话语创新。从个体译者的翻译实践,到机构译者的翻译实践,再到国家翻译实践,我们从主体视角所认识到的翻译实践类型更加丰富。国家翻译实践论出现不久,还有待研究者从问题出发,从理论和实践多个层面深入研究,促使这一译学理论话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现实需求;理论建构;问题面向


认知识解视角下《红楼梦·葬花吟》 不同译本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吴淑琼1 杨永霞2

 ( 1 . 四川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2 .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 ) 

摘 要:译者翻译时的识解机制不同,采用的翻译策略也不相同。杨宪益的译文详略度高,尊重原文图形和背景的关系, 突显原诗的“形”美,倾向于从源语读者的视角来翻译原诗,这是异化的代表;而霍克斯的译文详略度低,不太注重原文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压制原诗的“形”美,更倾向于站在目的语读者的视角翻译,可视为归化的典型。本研究基于认知识解解析了译者的认知翻译过程,有助于揭示译者、原文和读者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 

关键词:认知识解;认知翻译;异化;归化;翻译策略


多模态语用互动的翻译意义构建

冯建明

 ( 广东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 ) 

摘 要:多模态改变了当今社会交际方式,但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文本的描述与分析,对多模态翻译关注较少。本文基于狭义多模态的视角,探讨了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模态之间的关系、互动、功能及其内联机制,旨在构建多模态语用互动模式下的翻译意义。将不同模态黏合在一起的是认知关联,译者首先应基于关联原则,借助各种语境和百科知识探寻模态间隐含的逻辑互动关系,建立和完善文本语义表征,解读作者的交际意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通过对文本资源或语境参数的适当修改、选择进行“二度编码”,努力创设各种关联,推动逻辑互动关系的文本映射,还原并重构原文本中的语义表征和语境含义,最终达到翻译意义成功构建的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语用互动;模式;翻译意义


民国时期书信作品的流传与翻译 

———以茅盾译作为中心的考察

陆志国 

( 洛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

摘 要:本研究借用布迪厄的文学场等概念与王德威的抒情话语,简要梳理爱情书信在民国时期产生、流传的历史脉络和 场域中形成的品位区隔关系,并以茅盾翻译的《拟情书》为个案,指出情书的“抒情传统”、市场效应、国民政府的审查制度、情书的象征价值等因素影响了茅盾的翻译选择与策略。 

关键词:书信;文学场;抒情;书写;翻译


学习者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论据使用特点分析

刘应亮1 习梦1 陈愿2 

( 1 . 武汉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2 . 襄阳智投汇文综合高中 ) 

摘 要:本文分析学习者英语议论文中论据使用数量和类型,以及对议论文整体质量的影响。根据 Packer 和 Timpane(1997) 的七种论据分类,本研究选取某大学 100 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议论文为语料,重点探讨学生使用论据的效果与缺陷。研究发现,学生所使用的论据集中在逻辑推理、示例以及已知事实这三种类型。同时,高低分组学生的论据使用存在一定差异。高分组学生使用了更多的论据类型及论证过程,论证更加丰富有效;低分组学生的论据缺少有效论据的五个特性,且更倾向将个人观点误用为论据,这些使用问题都直接影响了议论文整体质量。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论据使用;议论文质量


基于过程导向的英语写作评分量表效度验证

吴雪峰1 肖杨田2 

( 1 . 南京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2 . 大理大学 外国语学院 ) 

摘 要:本研究以概要写作评分量表为例,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融合型研究范式,运用多层面 Rasch 模型分析 63 名学生的概要写作得分,并结合七名评分员在使用量表过程中的有声思维和评分后的半结构式访谈回溯评分过程,探查评分量表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作用,从而对该评分量表进行效度验证。结果表明:在评分过程中,评分量表能顺利引导评分员较好地把握评分宽严度和一致性。评分量表的描述语清晰准确,评分维度完整,有助于评分过程的顺利进行,但部分维度的分值权重应适当调整,评分员在各级别内部分值的选择上比较困难,需有针对性地改进评分量表。本研究对各类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的效度验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评分量表;效度验证;过程导向;概要写作


往期回顾

01

《外国语文》2020年4期目录及摘要

02

《外国语文》2020年3期目录及摘要

03

《外国语文》2020年2期目录及摘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