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选!太子山传说、龙袍蟹黄汤包、葫芦画......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拟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江北有5项入选,分别是:太子山传说,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葫芦画(浦口葫芦画),牛肉制作技艺(六合牛脯制作技艺),汤包制作技艺(龙袍蟹黄汤包制作技艺)



跟着小新

来看看江北这些入选的

民间文学、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吧!




民间文学 · 太子山传说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了解→【美哉江北】@江北人 你听过太子山的传说吗?




传统美术 · 葫芦画

(浦口葫芦画)


葫芦画古来有之,古称“匏艺”。葫芦画即是直接在天然葫芦上作画。为了既保持葫芦原生态的完好,又赋予人工的艺术韵味,便采取不雕刻、不烫烙,只在葫芦表面用软笔彩绘的做法,从而使一个白葫芦变成一个彩葫芦,从一个“闷葫芦”变成一个会说话的葫芦,从而变成一件受人珍爱的艺术品。



张苗,1944年出生于南京浦口,专攻葫芦彩绘,是浦口区葫芦画的申遗和代表性传承人。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基础,制作出风格独特的葫芦画而广受好评。





传统技艺 · 牛肉制作技艺

(六合牛脯制作技艺)


六合牛脯又称六合盆牛肉,早在清代就是朝廷贡品,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六合牛脯的特色是红褐光润,酥香鲜透,色味俱佳,油而不腻,咀嚼即化,透而不烂,表里成色一致,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风味具有酥、香、鲜、透的特点,酥:筷子一夹就散,入口有嚼即化;香:配料、烹调讲究,香气扑鼻;鲜:不用味精,却味鲜爽口;透:用文火焖煮,透而不烂,食之咸而甜、甜而鲜、鲜而香,回味无穷。2012年,六合牛脯制作技艺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技艺 · 南京板鸭、

盐水鸭制作技艺


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2020年被纳入浦口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料精选瘦肉型鸭坯,配以独家研制的配方,制作成高蛋白、低脂肪、口味独特的纯绿色有机食品,是居家宴会、旅游餐饮的珍品。



板鸭分季节做,一般在下小雪或者大雪之后做。选料肥一点,腌制一天,扣卤之后再复卤,然后在通风处自然晾干一周,让鸭颈不弯曲,中途不断整形皮、不皱,保证肉的板扎。用温水把浮灰洗尽之后用清水浸泡3小时,把姜葱和八角等调料塞进肚子里煮制,蒸,煮后表皮微黄,肉质微红,吃起来有腌腊味。




传统技艺 · 汤包制作技艺

(龙袍蟹黄汤包制作技艺)


点击了解→包在33道褶子里的老味道,六合这里的汤包“好吃滴一米”~


龙袍蟹黄汤包是南京的传统美食,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十六年南巡时途径龙袍品尝蟹黄汤包,从此,蟹黄汤包成为江南名包,民间称之为“乾隆汤包”。



龙袍蟹黄汤包馅为蟹黄、蟹肉和新鲜猪肉,汤由蟹黄油和猪皮汤熬制而成,制作工艺多达33道,于用料、制蟹油、做馅、皮汤、和面、擀皮、捏包、火蒸等工序均有严格要求。光剔蟹黄蟹肉就有近十道工序,螃蟹还必须为2两以上的绒螯蟹母蟹。最后制成的汤包,包身通体透明,可清晰看见包内的卤汁,四溢的香气令人垂涎三尺。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只蟹黄汤包都有33道褶,代表制作汤包的33道工序。

好吃、好玩

又充满文化韵味

这就是江北!



END

来源| 文旅浦口 南京文旅 江苏非遗 江畔明珠秀美龙袍

编辑| 新江北报融媒体中心 钱婧欣
主编| 江风楚韵
责校| 唐肖春
[版权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
往期精选

1. 最新航拍!江北未来的城市副中心打造得怎么样了?

2. 江北地下50米,另有一座“城”!3. 南京江北新区投资环境英国推介会在伦敦举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