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崇祯宁死不迁都的深层原因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1644年初,李自成大军向北京一路打过来。明朝形势危急。最终,到4月,北京城破,崇祯皇帝自杀殉国。从年初到4月,崇祯有充足的时间南迁到南京,但他却一直没走,在北京坐等国破家亡。

实际上,在这两三个月中,崇祯和大臣们多次商量过南迁之事,可是议而不决。明亡后,很多人说起“甲申南迁之议”,都扼腕叹息。如果那次没有议而不决,而是南迁到南京,建立起新朝廷,动员南方的力量,明朝完全有可能像南宋那样成功续命。

关于崇祯没有南迁的原因,历史学家早有深入研究,也有详实的分析。大致说来就是:其实崇祯内心想南迁,但他又不想主动带头“南逃”。他希望有大臣提议南迁,他则摆出个半推半就身不由己状。这样崇祯就不用背负“南逃”的“锅”了。可是,之前崇祯曾经多次“甩锅”,杀了好几位大臣。大臣担心又成替罪羊,所以无论崇祯如何暗示,大臣们装傻充愣,坚决保持沉默,就是不替崇祯背这个“锅”。

君臣僵持的结果,就是错过了南迁的时机。等到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想走也走不出去了。待到城破,崇祯只能以身殉国。

对此,大家总结的历史教训是:崇祯这个人弱点不少,多疑,慕虚名而得实祸,而前此多次甩锅,君臣之间早已互不信任。眼睁睁错失南迁的机会,是晚明朝政紊乱、国家失能的又一表现。

这个分析,不可谓不深入。但我读了李晓鹏的《帝制与盛世:汉唐明的时代》一书后,发现这段历史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崇祯皇帝的所思所想,有更大的背景因素。



这个更大的背景因素,概括来说就是:明朝是个很刚烈的朝代。宁折不弯、不妥协、不退让,宁死不屈,是明朝的王朝精神。或者说,是明朝的官方意识形态和国家传统。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后世人这样概括和赞扬明朝刚烈的王朝精神。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大感意外。原来,明朝是这个样子的啊。

《明史》是清朝官方写的,其中有很多或明或暗对明朝的贬低之处。比如,对明朝的那些皇帝,《明史》往往说得很不堪。很多历史书沿用了《明史》的这些说法。因此,明朝皇帝在历史上的形象,远远算不上高大上。

残暴嗜杀的朱棣、好玩蟋蟀的宣德、被人抓了俘虏的英宗、做事荒诞的正德、一心炼丹想要长生不老的嘉靖、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被魏忠贤控制的天启,最后则是猜忌多疑的崇祯。

多年以来看的一直是这种历史书,所以,我的印象里,明朝是个挺不上进、政治上稀里糊涂乱七八糟的朝代。直到我看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才知道,以前,我根本不懂明朝。

就拿明朝这些皇帝来说。

开创新王朝的朱元璋不用说了,一辈子几乎没休息过。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靠近北方入侵者的北京,并几次亲率大军深入草原大漠和蒙古人打仗,最后死在出征回京的路上。

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也就是宣德皇帝,因为蒲松龄写的《促织》,成了玩物丧志的反面典型——喜好斗蟋蟀。其实,朱瞻基是文武双全、很能干的皇帝。登基不久,他叔叔朱高煦造反。朱瞻基御驾亲征。正因为朱瞻基亲自出马,造反军摄于皇帝的威严,很快瓦解。这场造反没能闹大。

明英宗朱祁镇很倒霉,在亲征瓦剌时遭遇土木堡大败,被蒙古人抓了俘虏。虽然从战术角度上来说,朱祁镇的亲征过于冒险,是个错误决策,但皇帝敢于自己上阵打仗,在历朝历代中并不多见吧。而且,从朱棣到朱瞻基到朱祁镇,都敢于亲自带兵打仗,这其中一脉相承的尚武传统,显而易见。

嘉靖时期,史书上记载倭寇严重。但这件事反过来说就是,嘉靖一直坚持和倭寇坚决作斗争,不妥协不让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万历皇帝因为《万历十五年》也是形象不佳,其实,虽然万历多年不上朝,但这可不等于他不理朝政。“万历三大征”都打了胜仗,而且,是在万历的指挥和部署之下。别忘了,那时候,明朝的“综合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但对外战争的狠劲,依然很足。



事实是,这些历史形象不太好的明朝皇帝,如果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纵向比较,其实都不是昏庸之主,他们各自都有一番作为。而且,他们的共同点是,对外斗争很强硬,打起仗来,都是狠角色。这应该是老朱家血脉里深厚的一个“基因”。

读历史书时要注意一个事。历史书只记载了“发生了什么”,而不会特意记载“没发生什么”。《明史》记载的那些皇帝的荒唐事,确实都有,但很多其他朝代曾经有过的事情,明朝没有。对此,《明史》却没有清晰指出。这得靠读史的人自己去揣摩。

其他朝代都有,唯独明朝没有的,就是“和亲、赔款、割地、纳贡”。强盛如汉唐,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曾经和亲赔款——有时还很屈辱。到了宋朝,更是割地纳贡,甚至自贬称臣,只求罢兵息战。

明朝时,周边的外患可不少。北边的蒙古人一直蠢蠢欲动,几次打进长城,甚至兵临北京城下。沿海有倭寇袭扰。到了后期,还有西方殖民者到来。可明朝在对外关系上,坚持“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就算北京城被团团围困,也要强硬到底、誓死抵抗。

明朝的这些历史,崇祯当然一清二楚、铭刻在心。正是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崇祯才那么不愿意主动南迁。想想看,祖宗们都是那么英勇,立朝二百多年,对外从来不曾谈判妥协。虽然设了南京作为“预备都城”,但即使皇帝被抓了俘虏、京城被大兵包围,祖宗们也没有南逃去南京,而是斗争到底,终获胜利。到了崇祯这里,让他开这个屈辱的头儿,他实在是不甘心啊!

老朱家血统里宁折不弯、誓死抵抗、决不投降的“基因”,朱由检这个少年天子身上,也有啊。

这才是崇祯犹犹豫豫、不情愿南迁的深层原因。可以说,崇祯是被明朝二百多年刚烈的王朝精神给“锁”住了。他最终的以身殉国,可说是命中注定无可逃避。



指出很大程度上被忽略、被无视的明朝刚烈的王朝精神,是想要说明一个重要道理。在说这个道理以前,先说说和明朝形成鲜明对比的宋朝。

宋朝也有自己的传统,那就是优待文人士大夫。而历史往往是由文人士大夫写的——想想倒霉的明朝,历史是由敌人满清人写的。所以,宋朝在历史上的形象,尤其是在文人心目中的形象很好,被称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虽然宋朝在文人心目中的形象很好,但在对外斗争的坚决性上,宋朝和明朝几乎是两个极端。明朝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宋朝则是尽量争取“花钱买平安”。对辽、对西夏、对女真等等,宋朝都愿意赔款纳贡,换取他们不来进攻。

对宋朝的“花钱买平安”,很多人觉得很好,认为是很高明的策略。他们说:别忘了,打仗也是要花钱的,而且是大把大把地花钱。相比打仗的花费,那些赔款纳贡并不算多。

这些人还说,相对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的弱项是武力不足,但宋朝的强项是经济发达——有的是钱。花钱保平安,恰恰是扬长避短,非常合理。花几个小钱,既避免了花费可能更多的军费,还保持了和平。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国家不必流血打仗。怎么看,都很划算很高明。

相比之下,明朝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未免太不务实。表面上国家保持了尊严,不向外人让步,但百姓却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边境上连年征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那么,宋朝这种“花钱买平安”,和明朝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刚烈精神,谁更可取呢?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人类社会中的“三体”
三嘎养牛——当代中国的小农生产
对中国农业的最大误解
农村“空心化”不可避免么?
中国农业的新难题
远离生产——科技发展的宿命
当代的“守株待兔”——警惕对技术的迷信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很危险
吸取历史教训,其实很难
中国成功扶贫的秘诀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