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们还是把美国想的太好了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4-04-11


昨天写了《“混球”:美国不再阻挠安理会停火决议的背后》,介绍了拜登政府在巴以停火问题上改投弃权票的算计,拜登想在保证尽量不得罪以色列游说集团的前提下(《美国是怎么陷入巴以泥潭的?》、《拜登到底收了以色列多少钱?》),在国内国外各找一个指定背锅的坏人——懂王和内塔尼亚胡,拜登的目的是撇清自己在加沙屠杀中的责任,挽回美国老乡的心,让他们11月总统大选不要投懂王,也不要不投,还是投给自己(《“拜登赢得密歇根初选,但问题很大”》)。

安理会通过决议是件大事儿,学过国际法的都知道,安理会关于安全与和平问题的决议属于国际法法源之一。我们可以引用清华法学院贾兵兵教授《国际公法:理论与实践》一书里的梳理:

贾老师书里提到的《联合国宪章》25、39、41、42条分别长这样:

联合国是二战后美苏主导的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石,也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石,安理会又是联合国的重要基石,这一点即使放在拜登政府创制的“基于规则的秩序(rule-based order)”这个新词里,也只能延用与继承,无法否认与避让。这是这回安理会终于通过决议的意义所在,也是决议通过后以色列方面恼羞成怒,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狂喊“你们这些安理会国家让我恶心(disgusted)”、内塔尼亚胡取消特使访美的原因。

然而事情又起了变化。安理会决议通过后,替美国投下弃权票的Linda Thomas-Greenfield女士在发言中称安理会决议“不具有约束力(not-binding)”,这话后来又被白宫安全发言人John Kirby重申了一遍。

连美国老乡的亲密战友英国老乡都绷不住了,天空新闻台专门发了个视频新闻:美国说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不具有约束力”,然而决议确实有约束力。

我们这边的态度也说得很清楚:要求当事方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

拜登政府这种光速打嘴式的宣言,有人很高兴,那就是以色列老乡,《以色列时报》如获至宝地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写得非常有意思,值得细品。

《以色列时报》先说:“(美国的立场)似乎也被韩国和其他国家所认同。”

然后插入一条关于以色列人质的宣传视频。情绪挑动起来之后,接着写道“但是,阿尔及利亚、马耳他、莫桑比克、塞拉利昂等都不认同美国的解释”,再接着,“因为美国可以阻止其他国家制裁以色列,所以美国的解读更有力”,最后加一句“由此可见联合国影响力有限”的结论。

我们之前介绍过以色列的法律,从法律上看以色列是21世纪地球少有的公开执行种族主义政策的国家(《反对种族主义,本该是常识》、《体会一下巴以冲突中外交辞令里的“魔鬼细节”》),宣传机器是怎样让一个国家的人口陷入种族主义而洋洋自得的,现实中的1984长什么样子,《以色列时报》这一小段新闻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说明

相比之下,像忽略中国、英国等方面的反对,苦心孤诣地把反对者描绘成在美国面前不堪一击的小国,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反倒好像没什么可以多做评论的了。

回到美国那个“不具约束力”的炸裂发言,我去查了一下,美国驻联合国大使Linda Thomas-Greenfield并不是买官卖官上来的,算是长期在外交系统成长起来的,曾经还做过我们在介绍纽兰的那篇文章里提到过的前国务卿奥布莱特成立的咨(you)询(shui)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中国在美国国务院的贵人,宣布辞职》)。

这里要补充一点背景知识,美国外交系统人员构成分两大派别,一派是职业外交官,比如Linda Thomas-Greenfield,比如纽兰,比如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还有一派是非职业外交官,这里面有总统的大金主们,作为奖赏的投资回报就是“弄个大使当当”,还有一些是空降的总统跟班,比如蓬佩奥。

《外交政策》去年1月有个专题,介绍的就是美国各个大使岗位“捐官”的明码标价,比如你想当美国驻英国大使要捐多少钱?这文章还能随便点开的时候,我记得是90多万刀,有零有整的。

美国外交系统两派人是互相瞧不起的,职业外交官觉得捐官是低能儿,捐官觉得职业外交官穷(至少比自己穷),因为要抢职位,所以两派人的争斗不仅仅是优越感方面的你来我往,也涉及到实际的前途与利益。

这里又可以讲一个八卦,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是典型的职业外交官,写的文章都在鼓吹专业外交、专业人才外交,但是他对公认的“史上最差国务卿”蓬佩奥却青眼有加,即使在骂懂王的时候也要夸蓬佩奥,原因是蓬佩奥给职业外交官涨工资,而且在停滞许久之后重新开始给职业外交官们升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伯恩斯2019年3月发表在外交政策协会下面《大决策(Great Decisions)》杂志上的《国务院和美国外交的现状(The state of the State Department and American diplomacy)》一文。

收回话头,Linda Thomas-Greenfield算是职业外交官出身,现在却放出了“安理会安全方面的决议不具有约束力”这种非常体现美国外交精英外交素养的发言,只有两种解释。第一,不要脸了,故意这么说的。第二,美国外交系统就是这样培养的。

第二个方面难理解一点,但举个例子就会好懂很多。我们以前介绍过那本在美国已经出到第七版的大学国际关系教材、Karen A. Mingst和Ivan M. Arregyuin-Toft写的《国际关系精要(Essentia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作为大学教材,这书里关于美国当年绕开安理会攻打伊拉克的解释,就是完全不提安理会,反复强调“美国维护了联合国的精神”。

显而易见,在为数不少美国外交精英代代相传的外交理念里,联合国的精神就藏在鲍威尔摇晃的小瓶瓶里边儿(《帝国也在反思》),而且必须是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如果我们结合鲍威尔的小瓶瓶、Mingst的大学教材、伯恩斯的八卦,再来看Linda Thomas-Greenfield现在的“不具约束力”,一切离奇魔幻的事情,都不再显得那么奇怪了,反而放在山巅之城,或者说老大哥身上,有一种怪异的、严丝合缝的、cult片般的庄严

对于学过国际法的,还有一句话是必背的概念,那就是“国际法的基础是授权合意”。什么是合意,就是agreement,另一个翻译叫“契约”。所以面对Linda Thomas-Greenfield女士和John Kirby先生的炸裂宣言,我们应该不吝赞美地大声称赞美国老乡中枢系统的契约精神。

— END —

首页置顶精选《2024年读书写作计划》中的“系统读中国”读书笔记包含了本号最用心写的文章;

首页目录区还有系统搬运的新冠防护系列文章,包括房屋改进建议及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患者和儿童家长等群体的专门建议;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林一五精读”

备份地址:https://github.com/Linyiwu015015/-/issues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