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帝国也在反思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4-04-11


后台一直有朋友在问能不能系统梳理一下美媒对Aaron Bushnell自焚的报道口径,昨天乌鸦校尉发了一篇整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这一把火,给美国舆论机器CPU干烧了》)。这次美媒可以说是使尽浑身解数,用上了我们在《“新闻自由”的社会,如何宣扬战争?》、《气球、北溪、化学泄露:美国舆论管制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现》和《懂王再被罚3.55亿,“没有谁能凌驾于法律之上”?》里总结过的所有舆论宣传技术。

我看到不少朋友评论说Aaron Bushnell的一把火烧掉了美国的正义假面,从此以后山巅之城的道德光环再也无法维持。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宜过度解读。理由有三:

1)严格来说,二战后美军道德光环的破碎早在越战“美莱村大屠杀”时就发生了。
1968年,因为怀疑村民掩护越共,美军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屠戮了整个村子五百多名村民,包括妇女老人儿童,一些女人被先轮奸然后肢解。“美莱村屠杀”被美国封锁了一年多,后来因为1969年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被反战力量挖出来,《纽约客》报道,引发举世哗然。
在美国老乡自己的著述中,美军道德光环的破产始自美莱村。所以你看日后不管是在中东屠杀平民,还是关塔那摩虐囚,美国老乡们都表现出一种见过世面的样子。
2)就算道德光环破裂,也没影响美国的舆论宣传机器,不断地通过主旋律电影给自己重塑道德光环,几十年来效果也是不错的。
之前在《那一方小小的银幕,是大国厮杀的战场》里我们介绍了《拯救大兵瑞恩》所谓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和《阿甘正传》里“傻子从军”的出处,介绍了“为救巴顿将军的女婿赔上数百普通美国士兵的性命”是怎么被巧妙地改编成爱国主义牺牲精神的,反人类的“麦克纳马拉的傻子”征兵政策又是怎么被精致地改编成“智障天才士兵”的喜剧段落和爱国主义颂歌的。
这两部电影估计许多人都看过,多多少少受过它们的影响,结合真实历史,再结合自身感受,相信各位能体会到现代宣传机器的强大。
更理论的分析,大家还可以看哈佛Stephen Walter教授对美国老乡这种“不得不养成的双标”的描摹——《为什么美国人不觉得自己“双标”:哈佛教授总结的五个美国神话》。
3)为了地缘政治利益,在国际冲突中坚定地站在种族主义一方(《干货丨联合国报告《巴以问题的起源与演变(1917-2000)》的110个重点信息》、《反对种族主义,本该是常识》),这种事过去美国不是没干过。南非是1990年代解除种族隔离的,那之前美国也是坚定地站在白人种族主义政府一边,如今民主共和两党为以色列打哈哈的话术,跟当年里根给南非种族主义政府打哈哈的话术,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如出一辙(《有比南非起诉以色列“种族灭绝”更魔幻的么?有》)。但事后通过无限制吹捧曼德拉,美国也能一定程度上给自己洗白。这方面美国是有丰富经验的。

前两天Tucker Carlson采访完普京回美国,上了Lex Fridman的节目,这一期信息量很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听。

在节目中两人聊到了纳瓦利内之死,作为美国的铁杆爱国者的Tucker Carlson的反应很有趣,他先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在讨论一项价值6亿美金的援乌案的时候、(普京)去暗杀一个受西方支持的反对派领导人,俄国人傻吗?我不知道。

然后Lex Fridman说也有可能是乌克兰人,甚至有可能是我们美国人。Tucker Carlson接下来的话是,我不认为我们美国政府会去杀别的国家的人以干涉他们的大选,哦,等等,过去八十年里我们干过很多这样的事。这很可耻……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不愿意相信这些,但我现在人到中年,工作里遇到许多相关人等,我知道它们是真的。

注意Tucker Carlson的这句“人到中年”,和年轻人Aaron Bushnell不同,Aaron Bushnell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自杀以明志,Tucker Carlson这些方面早已被社会磨平了棱角,所以他虽然知道“很可耻”,但并不影响他继续当铁杆爱国者。

Aaron Bushnell死后,美国社交媒体上现在很流行一句话:“我一直以为我们美国是超人,现在才知道我们实际上是祖国人。”这句话在情绪上非常热烈,但我们讲Tucker Carlson的目的是想说明对很多美国精英来讲,“超人”那一套本就是他们编出来给普通老乡看的,他们自己并非不知自己“祖国人”的底色,做祖国人是他们出于自身利益所做的理性选择。

就我个人来看,Aaron Bushnell自焚在美国体制内是一件有应对经验的事情,它看起来大,实际影响也大,但却没有很多人期待的那么大。Aaron Bushnell自焚事件里更大的问题不在Aaron Bushnell,而在旁边那个全程用枪指着的警察,那个黑人小哥着急喊“我要灭火器”的时候对着Aaron Bushnell高叫“on the ground”的警察。

中外互联网上许多人都在骂这位警察麻木愚昧,我的看法稍有一点不同。首先美国枪支泛滥、恐怖袭击也多,美国警察精神紧张,也可以理解。其次在美国当下剧烈的警民冲突中,在强大的警察工会系统管理下,照章程办事,是避免担责的最好办法。这位警察的选择,是一种很常见的官僚主义的行事作风。

马克思·韦伯是给“官僚制”祛魅的人,他说一个组织的合法性,要么来自习俗惯例,要么来自个人魅力,要么来自法规理性。而官僚制,就是最适合法规理性的组织形式,官僚制的优点有高效、专业等等,缺点有压抑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等。官僚制是所有现代国家都必须借助但又都深受其害的制度。

我们今天主要讲官僚制的缺点。例子有很多,从《人民的名义》里的孙连城的那些“独到设计”,从这十几年行政部门从“脸难看事难办”到“脸好看事难办”的转变,都是官僚制缺陷的体现,也是改革的重点。

过去我们对西方体制的理解不深刻,很多学者以为学了西方就能克服官僚制缺点,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发现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美梦。例子也很多,比如肯·洛奇讲英国官僚主义的戛纳获奖电影《我是布莱克》,又比如许多朋友心爱的《是,首相》。

昨天我看了一部2023年的美国电影《惊天激战》,罗素·克劳和锤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主演,这电影属于好莱坞传统的爆米花主旋律电影,剧情上很多硬伤,没什么值得多说的。但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好奇,那就是这部电影看上去想要反思一下美军内部的官僚主义作风。

电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是美国本土美军基地信息作战部门的一部电话。电影讲的是前线战士舍生忘死的时候,后方本该支援的部门全都聚集在电视机前看大学生篮球联赛,逃出生天的前线士兵好不容易找到信号打通作战室电话,希望取消会炸死自己的轰炸计划,沉迷于比赛的后方长官和士兵心不在焉,最后还干脆直接让电话离线,差一点炸死自己人。

从这个方面《惊天激战》堪称美国版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惊天激战》并不反战,也无意展现残酷战争对人心灵的折磨,它不是《现代启示录》也不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但它用娱乐的形式问了一个美国智库复盘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时问了很多遍的问题:为什么强大的美军失败了?

知乎上之前有一个问题问萝莉岛事件是不是美国的国耻,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不是,多看看美国老乡自己的时评和论文,就会知道这些年最有希望成为美国国耻的事件是阿富汗撤军。道德上玩双标已经驾轻就熟深入骨髓,但军事上的失败是难以双标的。道德上玩玩双标,还可以用舆论技术宣称“我承认我恶心所以我是坦诚的好人”来自我标榜,军事上总不能说“我承认我失败所以我是坦诚的胜利者”。

对于自己的军事失败,美国老乡是非常敏感的,帝国的反思也是很急切的,军工复合体的贪婪和官僚主义,是目前被提到的最多的两个原因,你看今年懂王演讲,每次提到deep state,都要顺口提一句我上台了一定要对官僚主义进行改革(《如果懂王2025重回白宫》)。

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草台班子理论”,说现在才发现很多过去以为高大上的组织,其实本质上就是草台班子,会搞出各种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笑话。然后就有人跳出来反对,说“人家再草台班子,也比你厉害,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在我看来这种斗嘴没什么意义,因为“草台班子理论”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老问题,是属于新瓶装旧酒。什么老问题呢?其实就是官僚主义,在一个成熟的庞大组织系统内,个体都在追求不犯错,追求不担责,一群聪明老道的理性人,放任荒谬结果的发生。

官僚制不仅仅存在于行政系统,也广泛见于各种私营企业、学术机构、NGO组织等等,机构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建立的,官僚主义的本质其实就是机构人员的私利超过了机构本身的利益,开始阻碍机构组织实现目标。

以前说过很多次,中美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比拼的是改革的能力,比拼的是下决心做事、搬开这个那个利益集团的能力,比的不是谁意识形态口号喊得响,谁喊得花样多。喊到不一定是做到。你看韩国电影在有些问题上尺度那么大,但拍了那么多年,现实该咋样还咋样,电影反而成了自我标榜的花篮,无形中被官僚主义所吸纳成了为官僚主义脱敏的一部分。这跟我们在《腐败的媒体如何假装监督权力》、《民主制度下的门阀世家:以美国为例》和《不要小瞧金融法律精英啊,魂淡!》里聊过的反腐制度成了腐败体制一部分、监督体系成了腐败安全通道的原理是相同的。

1969年,美莱村屠杀曝光之后,美军派了一位年轻的黑人军官代表美军自查,这名黑人军官竭尽全力,最后在报告中得出了“[我们]直接驳斥这种[屠杀]描述,美军士兵和越南人民之间的关系是极好的(excellent)”的结论。

之后一年,随着越来越多证据浮出水面,这名黑人军官遭到全美上下的批评。为躲风头,他进入乔治城大学学习,拿到了MBA学位,风头过后进入白宫,成为美国政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最终在两伊战争中大放异彩,又过了几年,获得了在安理会摇晃未知白色粉末、发起入侵伊拉克的战争的资格,成功将美国带入20年的泥潭。是的,他就是鲍威尔。

帝国在反思,但反思的不一定是常人以为的东西。帝国反思出了什么,还需要事实来验证。一切后果都有前因。美国故事,不只是美国的故事。

— END —

首页置顶精选《2024年读书写作计划》中的“系统读中国”读书笔记包含了本号最用心写的文章;

首页目录区还有系统搬运的新冠防护系列文章,包括房屋改进建议及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患者和儿童家长等群体的专门建议;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林一五精读”

备份地址:https://github.com/Linyiwu015015/-/issues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