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鹏颖、李雨珊 | 劳动教育的本体地位、本体价值及实践创新

田鹏颖、李雨珊 思想田野 2022-04-13

劳动教育的本体地位、本体价值及实践创新


田鹏颖、李雨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第35卷 第1期

[摘  要]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亦是劳动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的前提。从马克思恩格斯将生产劳动上升到“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到毛泽东主张“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再到习近平以高远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对劳动本质进行深入探索,以坚定的信念树立劳动精神,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劳动教育,都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刻内涵和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演进逻辑。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劳动教育的主线,劳动教育之于德、智、体、美“四育”的支撑作用,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本体地位。劳动教育实现路径需要在实践中克服现实困境,不断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本体地位;劳动教育创新

劳动教育不是“劳动”,而是劳动“教育”。但我们研究、反思劳动教育,必须从“劳动”开始。劳动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作为贯穿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劳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2],是“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3]的生命活动,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基本手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4]这是马克思视野中的“劳动一般”,“劳动一般”恰恰展现了劳动的本质,饱含着劳动的秘密。

一、劳动教育的本体地位


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马克思认为劳动在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现了人的类特性。也正因如此,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5],所以“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6]。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7]的根本。其原因在于:人的双手通过几十万年的劳动得以进化,在不断掌握新技能的过程中变得自由,因此手不仅作为劳动的器官,更成为劳动的产物;语言在劳动的过程中和劳动一起产生,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猿脑进化成为人脑。基于此,人类通过劳动来支配自然界“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8]。

劳动是劳动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的前提。马克思认为教育的逻辑起点源于人类社会,教育本源于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自身存在形式。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通过劳动实践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增强主体能力、完善主体本质,并永不间断地实现主体本质的对象化。恩格斯说:“由于手、说话器官和脑不仅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中发生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动作,提出并达到越来越高的目的”。[9]因此,劳动与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必然联系在于劳动为教育提供历史的、现实的基础,而教育则是促进并优化劳动的途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理论层面上的深刻论述使得生产劳动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维持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必要手段,劳动使得劳动教育在教育中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贯穿劳动教育的主线

16世纪初,英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中创造性地提出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理念。19世纪初,欧文制定了工厂制度,以劳教结合的方式开始了新和谐移民区实验,每个年龄阶段的公社成员按照年龄大小都需从事各种有益的劳动,使受教育者得到了平等的学习机会。由于种种外界因素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得到了马克思的充分认可与肯定。马克思从中获得极大启发,数十年后在《资本论》中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1875年马克思在对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时明确否定了“普遍禁止儿童劳动”的观点[11],认为它是“空洞的虔诚的愿望”[12],终其原因在于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不仅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更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强有力的措施,“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3]。

马克思认为,人类正经历着以交换价值为生产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外部客观力量”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社会生产力前所未有地获得极大发展,但私有制引发的众多社会矛盾孕育着以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剥削为前提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在解放生产者的过程中产生对异化劳动积极扬弃的条件,并通过改变社会分工来完成对“资本主义社会人”异化的否定与超越,与此同时,在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通过劳动教育提高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全面能力,使人成为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劳动者,自己本质的占有者,最终实现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前提和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

列宁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上,作出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他认为,保护和教育劳动者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不仅可以发展现代科技和建设当前社会,还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列宁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4]俄国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领导核心的苏联布尔什维克坚持以“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教育的基本遵循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纲领。1919年俄国共产党在全国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对17岁以下全体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和义务的普通和综合技术教育”和“使教学跟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教育决定,并将其正式写入党纲。

列宁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工业时期,遵循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规律的基本逻辑,认为个人在多领域的发展加速了因社会需求而转化的劳动需求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集中社会生产力的现实需要。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理想要建立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也正因如此,列宁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

毛泽东认为,人的意识和客观知识来自社会实践,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劳动不仅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且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1949年毛泽东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生产建设和工农服务的指导思想;1957年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新的工作方向,即“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指导思想,使“劳教结合”从此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指南。毛泽东鼓励在生产劳动中进行教育和在教育过程中参加生产劳动,坚持劳动者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

毋庸讳言,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社会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艰难探索中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设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偏差,导致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被过度重视而脑力劳动被过分轻视,不但造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不均衡发展,而且导致知识分子无法和工人农民阶级融为一个整体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而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初心与本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对劳动教育重新进行了审视与规划。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邓小平要求“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教育规划应根据就业需要紧密结合劳动计划。1986年,党中央提出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方针,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适当加强劳动教育。同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彭珮云在德育大纲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把德育作为“五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五育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正式提出了“五育”全面发展的新理念。

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随后教育部在课程改革中增加了劳动教育的课时,将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为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通过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增加劳动认同、增强劳动情感。

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社会劳动价值观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与挑战。劳动本质与劳动精神在资本的冲击下逐渐在社会主流思潮中淡化,造成了部分青少年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等现象。但劳动教育通过塑造本体内在价值、培养个体实践意识,可以发挥主体“育人”功能,重塑社会劳动价值观,并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21世纪伊始,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15]。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赋予了劳动教育更多的育人职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高远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对劳动本质进行深入探索,以坚定的信念树立劳动精神,以发展的眼界审视劳动教育,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指引方向,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在教育指导方针中着力体现劳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教育规划。

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实施细则、保障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要求“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清晰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科学回答了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现实问题,全面细化了新时代培养大、中、小学生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深刻体现了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鲜明而独特的育人优势。

劳动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一以贯之的发展和完善,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规律。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的一系列方针始终围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体现了劳动教育深厚的历史逻辑和深远的实践逻辑,深刻表明了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由此,新时代党中央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推动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先手棋”,劳动教育始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遵循,以社会主义教育为根本途径,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表明了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与凝练。

二、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


在马克思视野中,“劳动一般”必须通过“劳动特殊”而呈现,通过“劳动特殊”而证明。我们所谓“五育并举”中的劳动是劳动特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我们所谓劳动教育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劳动教育。因此,劳动教育过程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条件下实践启蒙、劳动认知、实践技能的养成过程。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育路径,为德、智、体、美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建立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在全面构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通过小学(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五大阶段的整体划分,对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环节、评价等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硬指标”,通过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软实力”,构建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大场景。


(一)以“劳”树“德”,为“三观”夯基石

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之首,德育实为精神、信仰、理想教育。它涵盖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根本目标是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高尚道德、理想信念等,为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德育是从小学到大学的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而需循序渐进地稳步展开。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提出,“普通人的理性并非由于某种思辨上的需要”,“而是由于自己的实践理由,而走出了它的范围,踏进实践哲学的领域”。[16]在康德看来,纯粹的道德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源于所谓高尚的榜样所树立的形象抑或是热忱的激励所阐发的情感。其原因在于理性只会通过实践产生,所以道德的范畴本源于实践。榜样的力量只是成为榜样,激励的话语只能作为话语,真正的成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意识只能通过劳动才能产生。劳动实践是精神、道德、信念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劳动教育融入社会意识教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以“劳”增“智”,为手脑谋相长

作为人类受教育过程中获取知识、锻炼技能、提高能力的学习过程,智育是在历史发展中连接社会文明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自古以来一直占据着社会教育的核心地位。无论形式如何演化,内容如何发展,智育的最终目的始终都是在延续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生产力。“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书中的千言万语皆来自现实的千丝万缕,真正的智慧只能在实践中获得,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可称为真正的知识。马克思认为人“作为思维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17]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生产,实践证明人的思维具有真理性。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一切的存在皆源于生产实践,理性的认识亦是如此,它是人对实践的高度凝练,是时代对劳动的深刻阐释。劳动教育融入智育的教学过程不在形式,而贵在“行”(实践)“事”(劳动对象)。在劳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肢体与感官、头脑与心灵的协调配合,通过劳动对象认识客观世界,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在领悟劳动真谛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拓想象能力,激发创造能力,增加学习热情。


(三)以“劳”强“体”,为成长助动力

体育是通过参加各项运动,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在获得各种体育运动的能力与技巧的同时,培养坚强意志、增强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育。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体育不可或缺。可以说,体育是使身、心、脑、志共同发展的实践运动。劳动与体育锻炼有异曲同工之处,研究表明,适当强度和形式的劳动对人产生的效果和体育运动相似。所以,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也要注重适当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18]。劳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能更好、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大数据时代,劳动的形态不断地变化,尤其是信息化时代以来,脑力劳动比重加速攀升,新形态劳动形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代替人的实践,留给青少年的劳动机会与日俱减。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更能服务于专业生产,学生在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同时,锻炼了感统协调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


(四)以“劳”育“美”,为心灵添光彩

马克思认为,“实践”使得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9],“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通过意识“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0]。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1],使得人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由此可见,人类特有的“美的规律”源于劳动经验,存于劳动实践。然而,放眼社会,妄想不劳而获、期待一夜暴富、为博眼球扮丑等现象层出不穷,网络上经常充斥着各种娱乐新闻,而真正的劳动者却默默无闻。如何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深刻地揭示了劳动的美学意蕴,成为劳动教育的价值遵循。劳动教育融入美育教学,能够通过劳动使学生加强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直观感受,在劳动过程中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塑造正确的审美观。

三、劳动教育的实践创新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始源于祖先在实践中的创造与积累,可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得先辈们铸就了中华文明。先秦思想巨人墨子十分重视劳动实践,身体力行生产创造的同时,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指导学生用于生产实践。墨家学派的教育方式为后人塑造出了成功劳动教育之典范。劳动教育重在身行、体勤。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劳动的成果;只有诚实劳动,才能牢记劳动的初衷;只有创造性劳动,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少儿不知愁滋味,只知吃喝玩乐闲。少年不知稼穑之艰难,只知道衣伸手饭张口,那么长大后如何安身立命又如何报效国家?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劳动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使人具有人类所特有的品质,是人类成为“人”的条件,更是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的“责任”。正因如此,劳动教育是儿童重要的成长经历。事实上,从劳动教育的理论起源到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它对时代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审视劳动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并加以解决是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关键,也是发展的动力。

身处应试教育大环境,劳动教育在唯分数体系中“无处安身”。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渐兴盛,经济走向繁荣,科技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劳动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语文课堂学生们抑扬顿挫地背诵“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等辛勤劳作的诗句,下课后却不见童孙“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身影。当诗文只有前半部分,而少了后半段,其中深意必会“面目全非”。同样的道理,当教育只停留在“德智体美”的学习,而少了“劳”的实践,那么教育的初衷又该何去何从?由于课业繁重,在校期间没有机会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于是很多学校每逢假期都会布置关于“劳动”的作业与指导。学校单就执行效果来考察教育成果,以照片或视频来形式化地证明孩子参加的劳动或是作为评比素材,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家庭“摆拍”盛行。而因为学生并未真正地从根本意义上参加劳动,以至于写心得体会常常需要家长“代笔”,造成了多数家庭把“要求”当成了对家长的要求,所以“作业”自然变成了家长的作业。家长苦不堪言,而学生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滋生了“走捷径”的心态。

社会发展的大前提下,劳动教育被赋予了太多“职能”。20世纪50年代开始,劳动教育的目标始终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从为缓解国家经济压力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塑造青少年劳动情感到推动国家创新,如果劳动教育仅仅停留在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核心,不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也不以人的发展为前提,那么在实际过程中定会或多或少地因出现种种偏差而掩盖劳动教育的真正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关于劳动的重要讲话,并提出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回归和超越。基于此,2015年和2020年中央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随后分别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充分表明国家对劳动教育高度重视。但是在现实执行下,如果只有在出台文件时劳动教育才被予以重视,执行部门只是在为执行文件指导方案而践行,没有从本质层面上真正地构建劳动教育制度,那么无疑只能是、也依旧是停留在为“执行”而教育,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初衷。


(二)劳动教育的路向选择

马克思认为对于现实的个人而言,劳动贯穿人整个生命活动的全过程,是发展社会、创造历史的唯一途径,所有形式的劳动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习近平强调,一切劳动、一切创造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为造福人类而默默无闻工作的科研人员值得尊重;为保障生命而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值得尊重;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而坚守岗位的官兵值得尊重;为百姓温饱而辛勤耕耘的普通农民值得尊重;为社会发展而努力工作的各行工人值得尊重……。在每个岗位上奋斗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价值的劳动意义,只有各司其职、诚实劳动,才能保障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民长久安居乐业。正因如此,劳动创造的“美”无可替代,劳动创造的“物”不可或缺,劳动创造的“未来”没有捷径。劳动教育是未来国家建设者理解劳动本质、认识劳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实践的过程中应抓住理论根本,避免教育的形式化,在五育共育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

1.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真谛,树立正确劳动观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2]只有抓住了理论根本,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准确把握方向。尽管在现存的、已经发表的马克思著作中没有明确地提出劳动教育一词,但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哥达纲领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多部著作中通过多角度提出了马克思劳动观的基本原理。其中“教育的三件事,即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应该与物质生产相结合,成为我国“劳教结合”方针的直接理论来源。除此之外,新时代劳动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应始终以劳动实践为路径、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为理论指导、人的自由发展和实现共同体为终极目标,让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在探索中认识与发现“真、善、美”,为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奠定深厚根基。

2.去除劳动教育形式化

劳动教育不应成为只为走过场而千篇一律的形式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课本上的内容搬到现实生产实践中,让理论变成技能,根据场地实际的特点、环境实际的特点、学生实际的特点寻找创新化、灵活化的教学方式。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注重增强劳动意志、锤炼劳动品质、发扬劳动精神、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把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其育人功效。除生活必备技能的教育外,还应让学生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劳动来获取劳动经验,让劳动教育变成兴趣教育,在寓教于乐中获得劳动本领。此外,还应当在劳动教育之中,注入劳动精神,让学生们领会劳动的宝贵之处。墨子说:“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在现实的生活中,劳动在时间的维度下生产劳动成果,使人类得以生存。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存在,因而,我们要重视劳动,珍惜劳动,更要珍惜劳动成果,培养节约精神,这也是劳动教育的题旨之一。马克思认为一切节约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节约的时间越多,人的自由发展的时间就越多。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融入节约观念,在保护大自然的同时践行环保理念,在体验辛勤劳动的同时珍惜劳动成果,给世界留下更多的自然资源以维持子孙后代的生存基础,让人生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3.夯实“五育共育”基础,把劳动教育重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专业培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指导、志愿者服务五大模块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23]劳动教育过程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让学生在实践的感性认知与知识的理性认知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让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在劳动中生根、在心灵中发芽。劳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专业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掌握专业技能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基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开展社会实践,课堂上的理论能够支撑社会实践的开展,社会实践积累的经验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实习与实训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拓展劳动知识、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意识,从而养成劳动自觉。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创业的开展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撑,劳动教育既能为创新性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又能为创业青年提供技术指导,尤其体现在中学生、大学生等通过实践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擅长项,拓宽未来人生规划的视野。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志愿者服务意识。与发达国家先进的志愿者服务体系相比,我国志愿者服务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因意识淡薄而参与度低、服务水平低等根本问题上,有很大的待完善空间。根据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最新的政策方针,除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同样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志愿者服务意识,培养奉献精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助氛围,增强人与人间和谐的社会关系。

总之,新时代中国在物质基础与精神建设双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软实力”与“硬实力”已惊为“世界殊”。习近平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24]回应时代呼唤、顺应国情担当,劳动教育既要立足于当下,又要着眼于未来,要在矫正错位的同时补齐短板,建立科学而长效的良性机制,构建全面且系统的教育体系。这需要劳动教育在坚持自身本体地位、发挥自身本体价值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教育观的演进逻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教育路径进行探索与创新,最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2][3][5][6][17][19][20][21][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162、162、162、519、188、162、163、163、1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9.

[7][8][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5、559、557.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557.

[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8、448、554.

[14]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1.

[15]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

[16]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

[18]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01).

[23][24]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2).



责任编辑:陈铁迪

推送制作:卞有为

图片编辑:陈祎玮

文字编辑:冯钰鹿、雷红玉

审核: 赵佳丽、陈祎玮



往期回顾

田鹏颖 | 思政课教育关乎民族复兴伟业

田鹏颖 | 论工程哲学视野中的“顶层设计”

田鹏颖 |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田鹏颖 |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