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子竞技相信女性,不相信巨婴

春辞 情报姬 2023-10-27


文丨春辞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导语:希望任何一个在异性主导话语权的行业里,想要和行业前锋竞争的从业者都了解到自己是这个行业的‘异类’这件事实,异类在还没有改变行业之前,抱怨行业环境有多糟糕将问题丢 给男女天赋差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大家晚上好啊。


今天要聊的话题和往常有点区别,而且有一定的门槛。


这是一篇吐槽文章。


笔者有幸曾在电竞行业基层工作并且现在还和很多朋友们保持着联系,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大感气冷抖,怎么没人为我们男同胞说话的?


总之,事情要从一篇名为《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的文章说起。



高情商的讲,这是一篇从女士视角出发,讲述了在《王者荣耀》电竞行业中沉浮的两位女玩家的故事,进而引出“电子竞技”环境差,男女差异大,女性在电竞行业寸步难行的现状,被行业内的男从业者忽视从而“天才陨落”的故事。


而低情商的……


算了我不敢,但凡说多一点就是和那些压迫忽视女性从业者切身利益的一丘之貉。


所以咱们还是从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据理力争吧。


故事的开头很经典,一位名为蒋雨珂的《王者荣耀》女性职业选手已经不想再玩《王者荣耀》,并且不再把自己视为职业选手。



在第一个章节【新世界】中,文章详细描述了蒋雨珂糟糕的精神状态和游戏竞技状态,但作者却没有继续深入蒋雨珂的故事,而是用作者自身在学生时代打篮球害怕被同伴女生嘲讽的经历做类比。


“我害怕女孩们把我视作‘那种女生’——喜欢和男生混在一起的、称兄道弟来向她们献媚的女生。”


“打篮球让我发现,我被迫错过了一个自己本可能进入的世界。没人禁止我,是我自己从没想过跨越参与这些看起来只属于男生的运动。”


在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只觉得诧异,女生和男生合伙打篮球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吗?


在作者描述的这个场景里,有问题的明显是那些半笑不笑带着嘲讽意味的女生,还有觉得自己是女生就不能打篮球敏感的自己吧?


就现实的情景而言,绝大多数和女生打篮球的男生都会有意识得让着女生不去做身体对抗。


(甚至中国女篮在国际赛场上

力压男篮,当前排名世界第二)


带着这种疑惑,笔者来到文章的第二章节【误会】。


在这个章节中,这个章节详细描述了蒋雨珂在满足《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准入门槛的情况下,多次试训碰壁,甚至被联盟拒绝,最后在微博动用舆论的力量才成功跻身的故事。


就这个部分的前半段笔者是比较承认是环境问题的,因为KPL的官方确实经常整出些怪活,高官看到女选手第一反应就怕舆论出问题一刀切确实很有可能。


(19年场馆顶棚被大风吹飞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看到这里,笔者对《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这篇文章里的蒋雨珂选手的认知其实已经大概开始有一个初步的雏形了。


——求而不得,被环境拖累的女性选手。


再说一遍,是《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这篇文章里描述出来的蒋雨珂选手,而非蒋雨珂选手本人。


抱着这样的印象,笔者来到文章的第三段【训练】和第四段【想多了】。


文中这两段有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蒋雨珂在进入战队之前,教练周航是非常看好她的,但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后,她和教练的关系如同冰点。


在文章的描述中,蒋雨珂选手快速适应了男队节奏,还抱有一种“男选手不过如此”的傲慢劲。


“但刚到男队,打法的激进程度还是让她吃惊。明明自己血量见底,只要一有杀敌的机会,所有队友都会冲上去直接干架。蒋雨珂一开始觉得他们疯了,这不是上去送死吗?她站在原地不动,没想到队友们真能活着回来。有时他们也的确在送死,但这不影响下一次继续激烈进攻。”


“不到两个星期,蒋雨珂就加入了进来。她一边打架一边观察队友的走位和招式——这些技巧她在女队从未见过。她胆子变大了,甚至有几次是她想进攻而队友们选择回家防守。“怂。”她在心里冷笑。”


但这种傲慢立刻就被现实击溃,并且作者写出了让笔者这个前电竞从业者极其辣眼睛的文段。


“没法上场的选手会想方设法在教练面前表现自己。


有一次,教练罚上一盘输了的选手做深蹲,所有人都还愣着,没上场的那个先做了起来。教练被夸张的动作气笑了,骂他“你又没打你做什么做,等下多做十个”。


那个男孩刚满18岁,嘿嘿一笑,接着深蹲。做完了,教练把他叫到自己旁边一起看电脑屏幕。他一边看一边小声向教练提问。下一把,教练让他上了场。”


“蒋雨珂做不到同样的事。她没法把头凑到一个男选手旁边,只能僵直着身体坐在教练后面,不敢出声。”


“问题不在音量。她不敢多做或多说什么,愈发沉默。局内沉默,复盘时也不敢讲话。每一把训练赛结束,教练把所有人叫到自己旁边挨个复盘问题,告诉他们那里该怎么打。蒋雨珂有时候听不懂,比如为什么自己想往左走但教练要她往右。教练不说原因,她也不敢问,因为“不太好拿我一个人的问题耽误大家时间。”


“她晚上躺在宿舍里,看自己的比赛录像到两点,蒙在被子里想到底该往左还是往右。教练就住在隔壁,但她从来不会私下找他。“下班时间还去打扰别人多不好啊,”蒋雨珂的眼睛看着地板。我问她如果是个女教练呢?“那肯定天天敲啊,每天去把门敲破。”


“我在教练那里听到了不一样的说法。周航告诉我,蒋雨珂有时爱在复盘时犟嘴。“你告诉她往左,她不听,非要跟你辩论说为什么她往右是对的。”


甚至于在第四段结尾的时候,作者开始直接描述蒋雨珂不去训练室了。


训练室让她不舒服,但她无法形容为什么。教练让她上场的次数越来越少,复盘时直接跳过了她。后来她不去训练室了,锁在房间里自己打游戏。在MD的最后的两个月,除了洗澡上厕所,她没出过门。最后有一次她在走廊里碰到教练,教练笑了一下,又看了她一眼。


这一段在笔者看来有多辣眼睛呢?


在一个强调团队合作的电子竞技游戏中,一个以胜利为目标的职业运动员,既没有去争取自己上场的主动权,又不愿意多去了解教练的思路、意愿(往往这些思路里饱含着更加大局观的,还有更加团队合作的细节),而她争取的唯一的东西是——我这个决策是不是对的。



希望作者和《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所描述的“蒋雨珂”选手,理解到几个最基本的事实。


路人局和比赛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女性电子竞技比赛没人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竞技性冲突性不强,所以有的选的情况下大家都偏向看男性。


电子竞技,只看成绩。


这一点和男女没有关系,男选手被喷成狗被粉丝在微博喷出太空电梯的少了吗?


而KPL的奖金收益和选手收益在电子竞技中算高吗?不算高!


俱乐部的后勤人员,领队、教练这些职位流动性也非常高,尤其是教练这种和选手一样也要看成绩说话的,他们也是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的!


周帆教练一开始很看好蒋雨珂选手,可在《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这篇文章的蒋雨珂选手真得尽到了自己作为选手的义务吗?


没有。


所以同样赌上职业生涯的周帆教练为什么要选蒋雨珂选手呢?


甚至选手还敢逃训练??


你知道LOL的DEFT从出道到拿到S赛奖杯用了多少年吗?


10年!!



其实看到这里笔者还抱有一些期望。


期望什么?


期望这篇文章能够客观的讲述电子竞技的环境。


但文章的第五段【选手ID:甜甜珂】和第六段【公平】开始,文章就从叙述女性玩家遭到的不公一转笔锋,开始落笔男女电竞环境的差距,还有男女电竞选手的天赋差异。


而作者这些将历史进程的局限性、个体的不作为归功到男女环境和性别差别的行为,让笔者非常愤怒。


“最顶级的明星选手都是从青训队这样被训练起来的。我问教练,这几个孩子是不是还完全不了解思路和运营。“思路、运营、游戏理解都是要经验积累的,”他回答我,“他们才刚开始,比赛打多了就好了。”那天赋是什么?“无非是看谁学得更快,领悟得更强,有天赋的选手一说就懂。但天赋差一点如果肯自己钻研,也一样。”


如果一个选手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学习的机会,最后在考场上表现不好,这能说明ta没有天赋吗?这个问题我没有问。女队没有青训,没有训练,也没有比赛,没人知道答案。


有没有一种可能周帆教练和蒋雨珂所在的K甲联赛就是青训联赛,周帆教练教给选手们的东西就是最基本的学习的东西?


局势一路逆风。Game Over出现在屏幕上时,蒋雨珂的右手食指还在按动屏幕上的攻击键。她的四个队友摘下耳机,笑着从电竞椅上起身回到后台休息。蒋雨珂是最后一个站起来的,她一直单手拿着手机看屏幕上的赛后数据。输赢很正常,这局的失利也不是她导致的。她起身准备下场,为下一局热身。教练走到她旁边,告诉她一会儿会换回男选手上。


蒋雨珂感觉自己的心脏被揪紧了。没有任何人事先告诉过她比赛输了就会把她换下,她心里一点准备也没有。“我宁愿不上,”蒋雨珂对我说,“输了就把我换下去,我宁愿不上。”她回忆起那个瞬间,“心非常痛。很痛,像失恋一样。”


《英雄联盟》世界赛的三冠王中单Faker,表现不好一样会被换上替补选手Easyhoon,请问《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这篇文章里一个不把握住机会的选手凭什么和那些拼了命才能上台的男选手同台竞技?尊重其他选手吗?尊重其他教练吗?


“是不是世界上真的有一个领域,女生的天赋就是比男生差?是不是这个选题根本就不成立?”我这样怀疑过。


“是不是我想要的太多了?是不是我想打KPL本身就是错的?”蒋雨珂也怀疑过。


“天赋其实是胆量和自信。”离开这个行业后她才意识到这一点。我曾经问一名男队青训教练,如果训练时选手和教练意见相左,他会怎么处理。“分人,”他说,“如果是队伍主指挥,那我不会当面反驳他。”


自信是一名选手最需要被呵护的东西。第二天有比赛时,我看到男队教练会在前一天的训练赛约实力稍弱的队伍,增加选手信心。比赛成绩好,放完假的第一天就找些强队来训练,避免选手太飘。有男选手在队伍里不开口沟通,教练第二天早上九点把所有人叫醒拉到地铁口大声读书。“不是不好意思讲话吗?说多了就好意思了”。好的教练还会找选手谈心,告诉他现在联盟的明星选手在青训时也怀疑过自己不行。


在女选手得不到训练时,在蒋雨珂自我怀疑时,男选手们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打好游戏。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只需要努力就能获得回报,因而他们自己也相信。这是一份和女选手截然不同的礼物:他们的天赋,是他们被相信拥有天赋。


这个选题唯一能成立的原因,就是因为作者把长期的性别压迫转化成了自卑,进而变成了愤怒。


为什么?


因为作者开始拿自己的自卑故事去在精神感受上尝试囊括电子竞技选手的故事。


然而事实上,作者本身中学打篮球的经历和电子竞技选手所遭遇的场景是截然不同,尤其外界舆论标准是天差地别的!


诚然,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性别压迫是实际客观存在的。


但文章作者对电子竞技的无知,将蒋雨珂选手的所有努力在《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这篇文章都变成了对男女环境无力的反击。


最可气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丝毫不了解电子竞技,甚至丝毫不了解蒋雨珂这个选手拥有多么巨大的天赋。


你知道中国《王者荣耀》有多少女性玩家吗?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玩家想打职业甚至连门槛都摸不到吗??


试问,在电子竞技这个舞台上,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选手竞争力更强,还是一个比惨比烂的选手竞争力更强???


任何一个从事过体育竞技行业的从业者看到拒绝沟通、对抗教练和逃避训练这些字眼,都不会有一丝一毫为文中蒋雨珂感到可惜的情绪。


因为,他们清楚得知道职业运动员门槛有多高,这份天赋有多高,而这种行为。


只是单纯的在浪费天赋!!


在笔者看来,那个一开始非常想要取得胜利,站到KPL最高舞台上去竞技的电竞选手蒋雨珂在文章里已经被作者和评论区广大需要抒发一口恶气的女性们的精神需求,共同异化成了被时代环境所裹挟的可怜可悲的落魄女选手


(韩国竞争更激烈的情况下还能出tossgirl

这种按着国内知名职业选手孙哥打的女职业选手)


最后说点什么吧。


不是笔者不尊重女性。


正相反,笔者家里还不错的小康生活几乎80%都是靠从农村拼命读书读出来的母亲的努力所提供的。


笔者母亲曾说过,如果不是女性的话,她应该还能在职场里爬得更高。


随着笔者的年龄增长,笔者就越发知道女性在职场上的艰难,但正是如此,这种完全忽视了选题领域本身的竞技性、实际情况,纯粹抒发情绪的文章,才忽视了那些真正奋斗在各处行业第一线的女性。


最后,送给朋友们一句笔者很喜欢的奋斗女性张桂梅女士所开创的华坪女高校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往期推荐 点图可阅 

陪伴少年度过无数刺激夜晚的那位三上老师,堂堂复出

咒术回战还在火,但火的不是五条悟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点击这里,给我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