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作·探索·引领:第二届新时代全国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3年6月3日,“第二届新时代全国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浙江省翻译协会、浙江大学出版社协办。来自全国近70家单位,线上线下共计10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一流翻译专业建设,以积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为国家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教授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所长郭国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教授和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分别致辞。黄先海副校长首先肯定了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以及中华译学馆在近年来取得的斐然成绩,并援引习近平总书记给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回信中的话“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鼓励翻译人“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优秀的翻译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引导更多外国读者读懂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沟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黄先海副校长指出,总书记的话为我们建设一流翻译专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时值浙江大学建校126周年之际,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对总书记对翻译工作殷切期盼的回应,亦是为浙江大学校庆献上的一份特殊的贺礼。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致辞

许钧教授在致辞中特别提到,此次会议是一场具有合作性质、探索性质和引领性质的研讨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相关国家战略的实施给翻译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翻译学科应如何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今年,浙江大学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南京大学举办“第二届新时代全国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研讨会”,对于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意义重大。许钧教授强调,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研讨会是建立学术共同体的重要方式。未来,只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发出声音,加入研讨,翻译学界和翻译学科的生态才会越来越好,翻译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才会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完善。

郭国良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九位知名专家和五位优秀本科生进行主旨报告。

任文教授发言 梁君英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国家翻译能力的翻译教学模式探索”的主旨报告。任教授从国家翻译能力的视角,着重探讨了以下问题:与翻译能力建设相关的元素有哪些?新时代翻译活动特点决定了什么样的个体翻译能力特点?要培养相关翻译能力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能力?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这样的翻译能力?任教授通过北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硕方向的真实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培养具有国际传播意识与能力的翻译人才,以服务国家翻译能力提升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刘云虹教授发言 赵佳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刘云虹教授做了题为“翻译人才培养的多元融合路径”的主旨报告。刘教授指出,在新时代,翻译教育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立足时代,满足时代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翻译人才,是翻译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过程中必须着力思考的课题。为此,刘教授从两方面对此话题进行思考。第一,拓展翻译能力内涵,聚焦翻译多元能力培养。以多元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三层次”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第二,推进多元融合,强化人才培养支撑。具体包括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融合、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融合、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融合、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融合。最后,刘教授指出,新时代翻译教育教学任重道远,学界应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构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融合路径,探索翻译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

肖维青教授发言 曹丹红教授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主任肖维青教授做了题为“以赛促教——教学创新大赛中的翻译课程思政”的主旨报告。肖教授从参赛的亲身经历入手,以上外“高级英汉互译”课程教学汇报为例,从教学理念与总体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考评与反馈、教学成效与创新特色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展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悟。肖教授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竞赛,以赛促教,推动翻译课程建设。

陶友兰教授发言 陈琦副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主任陶友兰教授做了题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融合体系探索”的主旨报告。陶教授以复旦大学本硕博一体化系统培养体系的实践为例,分享了复旦翻译专业的课程建设方案。陶教授强调,复旦大学的翻译教学致力于通过翻译传播中华文化,推广翻译技术应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有文化、懂技术、善思辨、通管理的对外传播与翻译人才,旨在为国家培育高端翻译人才和语言服务人才,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影响力。陶教授指出,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复旦翻译专业突出“译才不器”的理念,通过创新课程设置、2 + X 培养模式培育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对于翻译硕士的培养,奉行“知行合一,译思并举”的理念,重在“立德,迁思,习技,学艺”;对于博士生的培养,则突出“切问近思,跨界创新”,培养学生三种意识、探索三种路径、修炼三种能力、达成一家之言。

蓝红军教授发言 廖开洪教授主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蓝红军教授做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BTI一流专业建设:逻辑基础、现实问题、行动框架”的主旨报告。蓝教授指出,新文科背景下,一流翻译专业建设要直面翻译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新的学科条件和实践基础下,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建设新的学科内涵。蓝教授对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的逻辑基础,包括政策基础、现实基础、理性基础做出详细的解读,并重点剖析了翻译专业在建设中存在同质化严重、定位不明确、师资无保障、实践不到位、课程不合理、毕业要求低等共性问题,同时也分析了翻译课程建设方面的典型问题与BTI专业建设的困境。基于此,蓝教授以广外翻译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了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的行动框架,提出了明确自身专业定位、实现专业协同发展、打造特色发展模式、完善课程教学体系、营造一流专业文化等具体举措。

许多教授发言 蔡坚副教授主持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许多教授做了题为“论翻译专业的特色化建设”的主旨报告。许教授指出,在国家与社会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高校越发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与翻译专业的建设,而如何针对区域、生源、师资等条件的不同,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翻译专业,是各培养单位急需回答的现实问题,也是能否培养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的关键。他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两份指导性文件出发,探讨翻译专业为什么需要以及如何进行特色化建设。许教授认为,翻译专业的特色化建设应建立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上,并结合自身的建设基础与培养条件,制定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避免人才培养的单一化与模式化。此外,他强调,特色化建设应切忌舍本逐末,矫枉过正,为过分追求特色而丢失翻译专业的本位。

王树槐教授发言 叶苗教授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树槐教授做了题为“本科生‘句’的英译教学思考”的主旨报告。王教授认为,“句”的翻译构成本科生汉英翻译教学中最核心、且最为困难的一部分。他以句子的英译为切口,分单句和流水复合句两个维度,分享了宝贵的翻译教学经验。王教授指出,单句层次翻译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规范和张力两个方面。规范包括语法正确、没有语义冗赘、用词清晰而不抽象虚泛、符合“简明英语原则”。张力则是要通过使用隐喻、转移修辞、矛盾修辞、无灵主语句、行使动词功能的介词等手段,使句子简洁、耐读、有韵味。此外,流水长句层次翻译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逻辑和连贯两个方面。在逻辑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命题和主题。在连贯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主题中诸命题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讲解每一种逻辑关系在英语中的多种表现手法,并将后者积累制成语料库受益学生。

卢巧丹老师发言 张易凡副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与翻译系副主任卢巧丹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学研并举,一体贯通:以中华译学馆为汇聚平台的卓越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主旨报告。卢老师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使命出发,深入阐述浙江大学以中华译学馆为汇聚平台的新时代卓越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卢老师指出,该模式以“学研并举,一体贯通”为建设理念,依托中华译学馆这一重要平台,做到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并重,翻译实践与科研能力并举,实现翻译本、硕、博人才培养的一体贯通;实现翻译基层教学组织、翻译工作室、翻译实验室、翻译实践项目等人才培养载体的贯通;实现学术交流、文化传播、图书出版等活动与人才培养的贯通,目的是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健全人格的卓越翻译人才。

何文忠副教授发言 汪淳波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何文忠副教授为大家带来“AI时代的翻译教学”的主旨报告。何老师指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翻译实践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翻译教学应循势而变。何教授从当下的热点话题“翻译是否会被取代”谈起,指出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是“Yes”,也是“No”。翻译院校若培养低端、初级的译员,没有就业前景,就一定会被取代;而同时,市场依然存在对有“温度”的人工翻译、高端翻译的大量需求,且国际协议、法律条文等容错率低的翻译产品依然需要人类译员来提供。何老师进而指出,“AI取代的是人工,而不是人才”。翻译专业应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级译员,更新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优化课程设置。除传统的翻译技能教学外,应重视译后编辑课程;课堂教学材料要适应市场,增加非文学翻译的比重;教师要注重引导式教学,调动学生自我学习、探索新技术的主观能动性,并同步更新考评机制。

王腾同学发言 冯全功教授主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翻译专业本科生王腾做了题为“社会翻译学视域下的北京地铁站名英译研究”的主旨报告。王腾同学以北京地铁站名的英译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政策指导性文件阐明地铁站名英译的原则,分析北京地铁站名在大小写、方位名词使用、专名和通名等方面的翻译“乱象”,并结合布迪厄社会翻译学理论对乱象的成因作一剖析,为规范公共标识类翻译建言献策。

王晓宇同学发言 姜钰副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生王晓宇做了题为“基于外语类核心期刊的中国本科翻译教学研究(2006 – 2022)”的主旨报告。王晓宇同学以2006–2022年间17本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512篇本科翻译教学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国内本科翻译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了目前翻译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为翻译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文颖煊同学发言 杜磊副研究员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生文颖煊做了“卡彭特《茶经》英译本中茶文化术语翻译策略及启示”的主旨报告。文颖煊同学量化统计并定性分析了《茶经》卡彭特英译本中71条茶文化术语的翻译策略。她发现,译者既使用了文化保留的语言翻译策略,也使用了文化简化策略,总体上做到了茶术语文化内涵的保留。文同学认为,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现茶与中华民族在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独特联系,茶文化典籍外译要采取多元化的翻译策略,既要注重文化内涵的迻译,又要有效破除中西文化的识解鸿沟。

袁哲同学发言 雷静副教授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生袁哲做了题为“多模态视角下乔·布莱尔散文播客文本翻译实践”的主旨报告。袁哲同学选取美国作家乔·布莱尔(Joe Blair)发表在《纽约时报》“Modern Love”专栏的两篇散文,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播客文本翻译实践。袁同学在翻译中注重该类文本的翻译特性,采用合并、分隔、增译等翻译方法,并结合文内注释和适当的口语化等策略,根据听众的反馈进行多轮修改,并最终产出了满足播客听众的听觉与认知需求的译文。

张晓澜同学发言 陆秀英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专业本科生张晓澜做了题为“越剧剧本翻译中的可表演性——以越剧《红楼梦》为例”的主旨报告。张晓澜同学认为,由于戏曲呈现的主要方式是舞台表演,故可表演性构成戏曲剧本翻译的重要因素。张同学以霍恩比的“可表演性”为理论指导,将可表演性分为衔接、动作性、个性化、接受性和可唱性五个维度,从这五个维度对谢屏、赵志义主编译的《越剧双语精选》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改进的版本。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至第八分论坛

       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共设8个线下分论坛和3个线上分论坛。

       线下第一分论坛的主题是“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由廖开洪老师和王胜利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廖开洪老师从翻译专业的内涵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一流翻译专业建设成效;张易凡老师基于《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以华中科技大学《交替传译》课程为例,讨论口译类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姜钰老师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建设经验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的路径和方法;郑连忠老师通过探讨信息技术支撑的“精议详评”翻译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阐释了该教学模式的构建理据;汪淳波老师以教师译者视角,通过讨论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培养,更好驾驭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桂文泱老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近三十年来发表的翻译教材研究文献,做出可视化分析,指出目前翻译教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展望;张明芳老师以生态文明为素材,探讨基于项目的翻译专业课程思政途径;陈琦老师以上海市翻译专业一流课程《国学典籍英译》为例,阐述在英语专业培养体系下系统开展国学人文素养熏陶和学术能力训练的必要性;王胜利老师通过西方文明史的个案研究,进行一流翻译专业中文化认同培养的策论探讨。

       线下第二分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古典文学外译”,由周闽老师和郑建宁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周方衡从译文语言层面的诗感和作为独立文本的译文之诗意这两大维度,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英译过程中译文文学性的实现路径;赵曼分析了英国汉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以当代译者菲利普·华兹生(Philip Watson)为例,归纳了其宋诗韵译的新尝试;戴姿锐以程抱一与许渊冲译本为例,从结构主义视角解读了唐诗法译的传播策略;赖施璇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网”为研究对象,从译介架构、译介模式与译介效果三个角度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译介模式;姚奕吟以《红楼梦》贾瑞为例,讨论了译者对中国古典小说中普通人物的形象建构;林心怡从历时视角对翟理思、邝如丝、闵福德的性话语英译策略进行了统计,发现在翻译过程中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可以相互转换,且三位译者对性话语的翻译随历时变化呈逐渐开放之势;周珏怡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对帕西《好逑传》英译本进行了解读,并讨论了《好逑传》英译后,西方对道德教化内容的看法;于春丽以《红楼梦》霍译本为例,探析了该英译本中的诗学整合补偿;李翔论述了译与写在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相关例证讨论了以译写思路,求异存同方式翻译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线下第三分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由冯全功老师和张蕾老师担任点评专家。胡菀恬从词形的超常变化、词义的超常体变、句法的超常组合三个方面探究《玉米》英译本中对超常搭配的翻译;孙迎宾对《雪山飞狐》莫慧娴译本中的中国侠义形象表征展开研究,发现译者主要采取直译法和增译技巧,侠义形象大多得以充分表征或超额表征,达到传播中国侠义文化的目的;朱彦霖以《萧十一郎》英译本为例,探讨古龙武侠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侠士形象建构;程星博通过对比分析《北京折叠》中日直译本和英日转译本两个译介路径译本,发现转译本凸显世界科幻文学审美,而直译本则强调中国科幻文学的异质性;金琦探究电影《英雄》英译副文本的构成、功能以及对中国电影外译副文本生产的启示;裴颖从翻译地理学视角探讨《呼兰河传》葛浩文译本对文化地理空间的再现,发现译本实现呼兰小城地理空间的再地方化;周畅以《马桥词典》英译本为中心研究轻动词“搞”及其英译;俞典以《红玫瑰与白玫瑰》金凯筠英译本为例探讨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黄琴书从翻译动因和翻译策略两方面对闵福德的中国武侠文学翻译惯习展开研究;罗馨怡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依循,追溯并还原《迷谷》英译各个行动者在翻译网络中的互动过程;杨洁茹从文化翻译观角度比较研究《棋王》詹纳尔译本和杜博妮译本对汉语熟语的英译策略。

       线下第四分论坛的主题是“应用翻译研究”,由邵斌老师和胡婉老师担任点评专家。胡婉老师和杜松宴老师以西交利物浦翻译专业为例,探索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办学路径;陈扉语在目的论理论框架下,对《艾迪芬奇的记忆》本地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游戏本地化中的交际目的;陈曦参照诺德的翻译失误功能分析模式,采用统计和实例分析与受众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官宣英译文中的翻译失误,评估译文质量,并提出改进对策;龚毅以逻辑严谨为基准,对翻译标准进行分类;刘昕如借助语料库工具,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的官方英文网站进行了可读性评估;贾丹使用多模态研究方法,探究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文本、图像、录像、3-D影像等方面翻译的再符号化;刘若琪、宋雪婷和王惠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展品说明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词、句、篇章、格式、其他等五个层面分析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劳偲静以乌镇戏剧节外宣网页上的英文介绍为对象,在知识翻译学视角下分析译者身份和译本效果,进而评析乌镇戏剧节外宣翻译的一些可取之处及有待加强的部分。

       线下第五分论坛的主题是“外国作品汉译”,由陆秀英老师和傅霞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吴文雅以《一间自己的房间》四个中译本为例,分析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社会经历被污名化到正名的过程;董昉昊以何道宽汉译麦克卢汉著为研究对象,分析何道宽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进而探寻译者惯习对于译者风格的影响;王舒袖结合方言、字幕两大翻译难题,绘制更具指导性的方言字幕翻译方法框架,并通过日本动画案例分析回答了实践中如何选择合适策略与方法问题;刘泓吕从标点符号和句法的角度,探讨了伍尔夫小说《海浪》中的节奏及其在四个中文译本中的再现;田丽嫄以语料库为基础,探讨了《小妇人》不同中文译本中情感的再现;邓嘉凯以《清议报》上所刊载的两部主要政治小说《佳人奇遇》与《经国美谈》为分析对象,探究了梁启超在翻译政治小说时试图通过对政治敏感内容进行改写、美化西方民主政体等手段以实现其启发民智、扩大改良派影响的目的;李晓彤通过分析国内汉学翻译的相关作品,总结了这些作品的不足之处。

       线下第六分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文化外译与翻译史”,由马庆凯老师和杜磊老师担任点评专家。马庆凯老师基于翻译和文化遗产相结合的翻译实践,提出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翻译与具体学科内容衔接不够、甚至有所脱节的问题;杜磊老师从“课程内容体例”“课程教材建设”以及“课程思政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翻译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体系的创建问题;胡冰怡以《我与地坛》英译本为例,运用文化专有项、文化语境和动态对等翻译理论简要分析了译文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探索文学翻译中跨文化因素翻译的难点;蔡正伍借助比较文学领域的“距离艺术”概念,对陈世骧《文赋》英译文本中的诗学挪用现象进行了研究;丁嘉晨从国家翻译能力视角剖析当前我国非遗文化译介现状;申丹妮梳理与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研究现状;李心怡以译介学为理论视角,归纳总结了“谁来译+谁来出版”机制下史诗英译现有的五种译介与传播模式;谭震林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聚焦分析了2002-2022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社会翻译学相关期刊论文;杨堃洁梳理了荆楚中国科技典籍的英译以及相关研究之现状,并据此提出“文化价值传递”对策;季艳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的《黄帝内经》海外接受度评价模型,并从译介主体、译本形式和传播路径三个方面探究了译本接受度差异的成因。

       线下第七分论坛的主题是“翻译教学、翻译技术与人工智能”,由蒋硕老师和徐雪英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徐雪英老师指出,为适应适应新时代国家对外工作,亟需形成市场、高校和政府部门三位一体联动的新型翻译人才队伍培养体系;蒋硕老师着眼于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学术文化课程在应用型硕士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探讨MTI两课教学与学硕课程的必要区别,探索更高质量翻译硕士的教育模式;赵芳贤指出,在“增强翻译时代”,翻译教学应改进课程设计,培养译者发挥独特的人类智能优势;贺凌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翻译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基于语言服务项目的“翻译工作坊”这一课程实施模式;杨涵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对学生阅读与撰写英语学术论文时的机器翻译使用进行了调查,揭示其使用行为的认知意愿、使用模式及质量评价;陈怡静对“中国知网”中我国高校翻译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285篇相关论文进行研究,对其现状、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情况进行了梳理;李雨飞对近年来文化组学在计算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做了述评,指出其对翻译专业研究的可用性和重要性,并探讨了翻译学者参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李涵基于四本核心翻译学国际期刊,追踪国际翻译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王文静以YiCAT在线智能翻译教学管理平台为例,讲解AI云智能翻译技术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徐文汇指出,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参与翻译硕士职业道德培养,可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职业道德意识。

      线下第八分论坛的主题为“口译与口译教学”,由夏蓉老师和朱晓宇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夏蓉老师借助虚拟仿真平台,展示了如何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解决口译教学问题;庄雅妗介绍了国外口译评估研究的热点与走向,以及对中国翻译实践的意义;于天博从元语言功能视角,介绍了十九大报告排比修辞翻译策略研究;张宏瑞以中日语对为例,从效度、基本程序和伦理道德三个方面出发,提出规范化的交替传译模拟实践设计方式假设;毕恩崇讨论了如何有效地开展MTI笔译方向硕士生口译教学;周子楠通过实验设计,探究口译学习对大学生双语转换能力的研究;臧天楷探讨了口译从业者如何调整优化自身职责、适应社会市场变动趋势;费君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韵律对焦点关注的影响,探讨了研究在口译的声音与表现力中的运用;赵茂瑾以《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国防白皮书的中文本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中译英翻译过程中态度系统产生的变化;蒋韦飞基于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策略分类法框架,考察《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策略。

       线上第一分论坛的主题为“翻译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由关秀娟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关秀娟老师汇报了黑龙江大学在一流翻译学科建设中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以及“十四五”翻译学科建设的展望;张燕总结了目前翻译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并针对各个问题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刘晓探讨了新时代翻译工作者使命和翻译人才建设的举措;李明霞分析了翻译课堂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孙里一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源语料,分析了ChatGPT在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环节的应用实践、优势与不足;朱文雅分别对人机译文进行分析,得到语言计量指标,标记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研究发现机器译文从词汇、语意、句法层面表现均不如人工译文;孙晓曼采用访谈、问卷等量化方法考察了MTI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动性在情感认同、过程控制和自我驱动三个维度的具体表现;詹静芳探讨了学生译员在同声传译中如何协调处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信息输入以及文本信息在不同情况下对学生译文同声传译表现的影响;刘琳琳讨论了高校翻译教学应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翻译教学;周佳欣阐述了人工智能与翻译教学的关系,讨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翻译教学课堂。

       线上第二分论坛的主题是“文学与典籍翻译研究”,由王颖冲老师担任点评专家。袁松涛探讨了《本草纲目》罗希文英译本的国际传播效度;王景从《鲁拜集》的衍译探究了诗歌意象翻译的异质同构;于泽洋以《红楼梦》第五章为例,利用语料库工具统计对比了杨宪益译本与包腊译本的翻译风格特征;刘亭通过对比分析了赵彦春译的《英韵三字经》和王宝童译的《三字经》两译本的翻译策略;张倩倩探讨了新时代下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互动关系;王雪茹在新时代视角之下,探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冯叶以蒙古地区民间故事日语绘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绘本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张之悦梳理了中国传统译论和西方译论这两种建设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资源,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提供出路;周彰辉聚焦个案研究,探讨了蒙古地区马头琴故事在日本的译绘评;陈雪以刘殿爵《道德经》译本为例,探究新时代中华文化典籍外译问题及策略探究;尉然考察了《大师和玛格丽特》首部中译本的副文本,分析其成因、功能及影响。

       线上第三分论坛的主题是“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由王洪林老师担任点评专家。邵子程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五百强企业的企业名称翻译得失,并给出了改进建议;田超男通过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以《黄河史话》为例,探讨了黄河流域文明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王炳惠对比分析了奥斯卡动画片《美味盛宴》的中英文口述影响符际翻译,探讨了中英文口述影像的共性与差异;宣姚洁借助功能对等理论,对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英文配音字母进行了研究;王安祺选取情感传播的研究视角,分析了短视频文案的英译策略;芶佳通过研究新冠肺炎死亡报道展示出的不同话语特征,分析并总结了新冠肺炎背后的修辞叙事框架;李晨曦借助生态翻译学,以国漫《中国奇谭》为例,从语言、文化和交际维度出发,分析了字母翻译总体现出的石英选择及文化传播;张丰从知识翻译学的视角入手,以电影《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的字幕为例,探讨了双语字幕翻译如何更好地帮助中国神话走向国际;赵紫彤以哈蒂姆与梅森的语境翻译模式为指导,讨论了提高商务英语交流效率的方法;黄芷惟和务邃真考察了广州粤海第一纪念馆的英语解说文本,探讨了博物馆英语翻译在讲述当代中国故事中的角色与作用。

张慧玉教授作大会总结

       闭幕式上,张慧玉副院长对大会进行了回顾总结,感谢各位专家带来的高屋建瓴的主旨报告,也肯定了同学们努力认识翻译、研究翻译、拓展翻译的精神,称赞本次会议是一场“师生同台”的盛宴。

优秀本科论文颁奖仪式

 徐雪英副教授主持本科论文颁奖仪式

       随后,许钧教授、陈刚教授和郭国良教授为获得优秀本科论文奖的十一位同学颁奖。

许钧教授致闭幕词

       最后,许钧教授致闭幕词。许钧教授首先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问题意识。与会者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的、需要翻译人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其次,此次会议的发言涵盖主题广泛,涉及了翻译的全过程。许钧教授强调,只有聚焦翻译教育全过程和翻译活动全过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培养翻译人才。最后,许钧教授鼓励在座师生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在思考翻译存在的时候,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会议合影

       在热烈的掌声中,第二届新时代全国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研讨会圆满落幕。


文字:  朱含汐  周畅

图片:燕俊昊

审核:杜磊  高睿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