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基刚: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

蔡基刚 应用语言学研习 2022-06-09

本文原载《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

蔡基刚

(复旦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教育部提出停办“对不起良心的专业”,“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后,在高校外语界引起很大反响。必须承认外语界不少专业和课程与“金课”标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有距离,如英语专业坚持单一的英美语言文学方向并不符合国家需求;英语翻译本科和专业硕士扩招是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道而驰,单一语言技能训练的英翻专业的消亡和语言服务专业的出现是必然的趋势;大学英语教材中“我的家乡”和“校园生活”等主题的课文与当今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框架不太相称;诸如英美电影欣赏等欣赏类课程是大学生公认的不需要花力气的“水课”。高校外语教育必须以新时代国家需求来审视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为打造国家需要的“金课”而努力。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








 一、引 言


2018年11月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就“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议题,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提出要停办“对不起良心的专业”,“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当月24日他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金课”标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水课”特点(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提到今后四到五年时间里教育部要建设两万门“金课”(一流课程或精品课程)。这是落实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和10月18日三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等教育40条”),培养“六卓越一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标准


“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和“水课”等都是比喻,各专业和各课程没有必要去精确对号入座,更没有必要从道德或伦理角度去理解,这无非是一个教学或学术上的批评而已。但是打造“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确实是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上的实实在在的新要求。按照吴司长的讲话,就我们外语界而言,“金课”或“一流课程”似乎应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靠拢,为“一带一 路”建设、“双一流”建设和科技创新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2)必须把知识与能力素质有机融合,致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辨能力。

3)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把专业或课程内容的未来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凸显出来,淘汰那些教学内容陈旧、过时的课程。

4)必须开发与当代大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挑战度的课程,即“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课程。



三、“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具体内容


(一)对标新时代的国家需求

外语专业或公共外语表面上似乎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从任何一个学科只有面向世界,才有可能争创世界一流学科的角度来看,从科技创新只有具有国际水平即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才能在世界高端科技和高端产业的博弈中战胜对手的角度来看,那么高校外语人就必须积极参与培养大学生用外语直接汲取各自领域的国际前沿信息和交流科研成果的能力,以及他们毕业后用外语开展工作与研究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在9月17日召开的相关全国外语工作会议上,把高校外语教育纳入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坚持所有大学(外语类高校,综合高校,师范院校和石油、航空、农林、信息等行业特色高校)的外语专业单一的外国语言文学方向似乎并不可取,坚持以能力等级量表及其对应考试为驱动的通用英语教学似乎也并不可取。外语专业和公共外语为什么不能根据国家的需要,根据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和院系要求转向专门用途外语方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不是以教内容知识为核心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而是一种在具体语境里,如结合具体专业和行业的英语语言教学。它通过专业内容的媒介,聚焦其语言表达,即帮助大学生了解医学、工程、农林和法律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是如何用外语构建和传播的,掌握不同语类(也有称体裁的,如专业期刊论文、实验报告、前沿综述等)是运用什么样的语篇结构、修辞手段、元话语方式和句法特征的(蔡基刚 2018a)。一句话,高校外语人要致力培养大学生用英语来汲取和表达他们学科和专业的内容和成果的能力。一个每年向社会输送约20万只有英语技能和英美文学皮毛知识毕业生的专业是否是“一流专业”?一门只应对考试以达到某个英语能力级别的课程是否是“水课”?专业和课程只有对标国家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才有可能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之中。专业和课程建设只有把国家利益放在优先的位置,才能发展。

 

(二)和新科技发展与时俱进

外语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依据是社会需求,也就是说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专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而社会需求往往和技术发展紧密相关。例如当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非常发达、维基百科知识非常丰富的今天,外国文学史课程如果开成简单地让学生背记作家、作品名字、作品的细节,那么这样的课程是否是“水课”?当学生已能在语言训练中心等地方获得大量英美电影资源和BBC、VOA和TED等英语听力材料,而老师还在教室开设“英美电影欣赏”和“英语听力”等单纯训练听力或文化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是否是“水课”?随着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 Go)屡屡打败世界围棋高手,各专业翻译机器的推出已经是指日可待了。机器人“阿尔法狗”的研制告诉我们:机器人只要输入足够多的一流围棋高手的棋谱,并在与真人高手对局中自我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自身棋力,就完全可能战胜人类所有围棋高手。专业翻译机器(如软件翻译机器、法律翻译机器)的原理同样如此,只要输入足够的平行语料如英汉法律民事判决书、英汉化学实验报告、英汉医学期刊论文等,经过不断翻译、调整和完善,其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完全可能的。这样,今后几年,社会是否还需要传统翻译系毕业的口译和笔译人员(小说翻译除外)? 训练单一翻译技能的翻译专业是否还需要存在(翻译专业危机已临近,如果其毕业生还去找其他不需要英语的工作,花巨资新造的大量同声传译教室必将成为历史的耻笑)?改成文学翻译专业和语言服务专业(解决翻译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有专业知识)是否更合适?专业翻译机器的出现不仅导致翻译系招生规模大大压缩,而且培养规格和培养目的也将发生大变化。这样,翻译专业的消亡和语言服务专业的出现就成为必然趋势,因为在机器翻译时代,社会需要的不是现在“只有皮皮(翻译技能)没有内核(专业知识)”的翻译专业毕业生(中国有哪一个企业会去养一个口译和笔译?),而是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如医学、农林、石油),懂得这些学科专业语言表达规律的语言服务专家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修改、润色和干预。

 

(三)把学习新知识与学习语言结合起来

外语专业和课程与其他专业和课程的不同是语言和内容都是需要学习的,但是语言学习和内容学习的人为分割是始料未及的。四年本科学习就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这样的英语专业在全国还不少,公共英语更是成为单纯的语言学习课程。学科专业知识匮乏,只有语言能力如翻译能力,或一点外国语言文学皮毛知识的外语类毕业生显然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相距甚远,长此以往,出现备受社会批评的“高端人才严重缺乏”或“大才难觅小才拥挤”现象在所难免。大量生产这些没有专业知识只有外语能力的毕业生的专业是否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法不应基于旧知识或熟悉内容,而应基于要学习的新知识尤其是与他们专业相关的知识。大学英语教材里大量放进类似“我的家乡”“我的父母亲”和“校园文化”等主题的课文是否体现外语教学规律?专业英语精读教材充塞经典文学作品而少有反映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课文是否反映了世界和社会对外语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主题的课文不仅仅是对当今大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忽视,也是对当今世界和社会变化和要求的忽视。仅仅因为他们的语言水平还不够高,就应当去学习这些中小学生的认知内容吗?仅仅认为文学作品可以开展人文教育,就可以拒绝科普文章吗?不分学科不分专业,所有大学生都学习反映英美文化的短散文和小故事,虽然有趣、经典和可思,但是究竟有没有知识的挑战和思辨的挑战呢?为什么不可以在教学中选择专业期刊上的科普文章如“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转基因大豆对小老鼠体重和存活的影响》)、“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in Nigeria”(《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地位对尼日利亚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蔡基刚 2016),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增长相关科学知识呢?我们认为,从大一新生起就应学习与他们专业相关的科普类英语教材,而不是和中小学同质化的英语教材,如化学材料专业学生可以学习“化学与人类”,电力石油专业学生可以学习“环境与能源”等。语言学习或人文教育课程只有和新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只有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有一定挑战度,才是“金课”。以语法翻译为方法,以文学经典读物为内容,以能力等级达标为目的,以考试题型为练习的外语教学法早就过时了,为什么我们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

 

(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去从事目前社会并不存在的工作,去应对现在世界并不存在的问题,去运用现在科学技术领域并没有发明出来的技术。因此,教师不能用自己老师所教的知识去教育下一代。在这个时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汲取信息和判读信息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使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要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例如在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如何证明专家的观点是过时的甚至是利益驱动的(例如由哈佛大学专家得出的冠心病与糖分摄入无关的结论,竟然被《1980年美国膳食指南》接受,蒙骗世界将近半个世纪)(http://www.spgykj.com/newsshow.php?id=12172)?如何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访谈美国超市经理问他们是否进货转基因食品,还是在老鼠身上做分组实验,测试转基因大豆对老鼠后代的体重、存活率和寿命的影响?如何调查某个城市的城镇化对女性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是随机抽样,随便找些女性对象,还是控制样本的农村背景、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家人影响等变量?如何判断“如果中国所有女人找男人的标准都是男人会背唐诗宋词,那么全中国所有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http://www.sohu.com/a/276786220_167201)这样的结论是否符合逻辑推理?如果学了三段式推理(人总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的),掌握了判断信息真伪、审视前提与结论、区分事实与观点等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就可立即发现这个推理其实少了其中的小前提,即所有中国男人都是听女人的话。哈佛大学提出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的10大素养,其中7条是:1)在无须帮助情况下界定问题的能力;2)提出复杂的问题以挑战流行观点的能力;3)从大量不相关的信息中很快汲取所需资料的能力;4) 将材料概念化和重新组织成新模式的能力;5) 带着运用的眼光讨论各种想法的能力;6) 归纳地、演绎地、辩证地思考的能力;7) 探索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就是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核心内容。当西方高校都把学术英语课程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通识必修课程时,我们不少人士却认为这是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不是地方高校的课程。我们奇怪的是:难道地方性大学就不要在英语学习中提高科学素养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度

“一流课程”是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而不是单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为学生的有些要求是盲目的,不少学生只看课程难易度,所以需要我们引导),更不是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如当学校允许英语教师自主开设课程时,一些教师往往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出发,而不是依据专业或课程的要求来开设课程)。当下,一些高校学生所使用的页面左栏是课文,右栏是难句注释与生词解释的“大学教材”,学习的是诸如英美电影欣赏等欣赏类课程,如此轻轻松松地学习,如此轻轻松松地拿学分,是不是“水课”,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大学英语教材完全可以选择充满时代性气息的、具有大量科技信息和新知识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从反映世界科技最新发展的NatureScience这些期刊上选择700—1500词左右、难度适中的文章作为我们的教材呢?必须警惕的是,一些近似于“水课”的基础口语听力课程往往是在不同学校(如中西部地区高校)学生水平差异的借口下存在的。我们承认非“双一流”高校或非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但是如果承认“朽木不可雕”的定律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把学生看作小鸡来训练,他们是永远飞不起来,用训练老鹰的方法训练他们,严格要求,给他们增负,他们中总有人会成为老鹰直冲云霄的。我们还要警惕,一些文化欣赏和口语听力课程往往是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和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名义开出和得以生存的。人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并不是语言课程或英美文学课程的专利,而是高校任何课程的责任。事实上,开出一门英美电影欣赏课程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在科技英语和学术英语课程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以外语为工具汲取和交流科技信息能力的同时,也完全可以开展关于医患矛盾、能源环境和科学伦理的人文教育。邮电专业选择用英语了解邮电的历史和各国的邮票,电力专业用他们的《能源与人类》教材学习各国的能源文化和政策不都是人文教育的体现吗?人文教育应该在有一定认知难度和一定知识难度的课程中开设,在具体语境即专业语境下开设更有效(蔡基刚 2018b),如生物医学似乎强调伦理道德更为重要,能源农业聚焦人文环境更贴切。我们假设如果贺建奎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有相关他专业的医学或生物伦理的文章学习,或许多少可以在他进行科研的基因编辑时给以他一点提醒吧。坚持人文性只体现在英美文学文化欣赏课程中,本身就是对人文教育和全人教育的曲解。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并在各自目的下设置对应的课程,本身就是一种伪命题(蔡基刚 2017)。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金课”的4条标准和5个关键内容。我们没有提到信息技术,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即使一门“水课”也可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得非常光丽。但“金课”的本质是内涵、内容的与时俱进,是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专业和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不断调整。专业和课程并不是封闭内向的,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发展只有始终与国家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才能永葆青春。从这个观点看,英语专业受到挑战、翻译专业面临消亡和大学英语需要调整是不可避免的。“金课”或“水课”,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死抱自己的老师所教的知识和方法,不愿更新换代升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如果一个教师要求新备的课文不要太长、不要太专,作业批改量不要太多;如果一个教师要求教材永远不要换,而且要求各种课件都做好,知识点和语言点都注释好;如果一个教师被要求开设新课时只按照自己的兴趣而非学生的需求开设;如果一个教师不愿根据国家、社会和学科发展的新需要,去积极开设相应的新课,那么就不能期望他所上的课程可以成为“金课”。作为高校外语人,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小专业、小课程与国家需求和时代需求相对接,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科学和技术发展与时俱进,为打造国家所需要的“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转自: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编辑:应用语言学通讯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教育部:推荐使用的外语词规范中文译名(第 1-9 批合集)

LingPress | 语言学中外文重要期刊目录一站式阅览

方方 + 张抗抗 = 乔姆斯基?

双语 | 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人类简史》作者新作

方方日记英文版的副标题,被悄悄改成了这个——

重磅!剑桥大学溯源新冠病毒:“暴发根源”毒株更多发现于美、澳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双语 |《自然》杂志致歉:曾将病毒与武汉关联,愿为此担责

复旦教授蔡基刚:AI 时代,高校翻译专业必然走向消亡

热议 | 高校翻译专业将走向消亡,不仅仅是因为AI

牛津社会语言学丛书 | 9种精选,一次看个够(可试读)

讲座视频 | 乔姆斯基: 语言学的基本问题 (上) Fundamental Issues in Lingui. (at MIT)

讲座视频 | 乔姆斯基: 语言学的基本问题 (下) Fundamental Issues in Ling. (at MIT)

重磅资源丨第四批发布!外文局审定新冠疫情相关词汇英文表达(1-4批大合集)

第五批来了!外文局审定新冠疫情相关词汇英文表达(第五批)

书讯 | 2019年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全年书单

数字社会中的隐喻:平台(platform)

招生简章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一带一路”外语专业“综合评价”方式招生简章

推荐!“剑桥语言测试研究丛书”6册出版

语言学家 Lakoff & Duran:特朗普正在将言语变成武器,对民众进行洗脑!

特朗普的英语水平,在中国连四级都过不了

“Chinese Virus”背后的污名化:无知、恐惧与歧视

新冠病毒将怎样改变世界?Tannen等:“亲自”将变得危险,距离让我们感到更安全

误译为何成了正统?经典名著误译多,学术著作误译更严重!

误译曲译,死译硬译,都是半斤八两?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焦点透析

乔姆斯基:深度学习并没有探寻世界本质

招聘 | 近期25所高校(院、系)招聘信息汇总

双语 | 川普收回“中国病毒”,赵立坚、胡锡进风向突变,意味着什么?

双语 | 中国援外物资上的诗句刷屏了!看看英语怎么翻译?

陈冲"美国疫情日记"公开

美国一定是看到了大家没有看到的东西!

文科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自己读书


大家都在看,就差你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