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政研究》邓明:族群多样性、异质性偏好与省内财政分权安排

邓明 财政研究 2023-03-12

族群多样性、异质性偏好与省内财政分权安排


邓 明


内容简介


作为经济分权的核心部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被大量文献所证实,但现有关于中国财政分权的文献所讨论的大多是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关系,省以下财政分权的讨论相对较少。虽然从宪法上讲,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但是,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地区差异明显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赋予了省级政府较大的自主权去决定省级政府与下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形成了地区差异明显的省内财政分权模式。我们所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省内财政分权的差异性?省级政府在考虑安排省级财政分权模式和财政分权程度时,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从理论上看,以Tiebout(1956)和Musgrave(1959)为代表的第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和Qian &Weingast(1997)等人发展的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都认为,设计财政分权的主要出发点是,各地方居民的偏好不同,当信息不对称时,地方政府往往会比中央政府掌握更多关于本地区居民偏好的信息。因此,财政分权制度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因此,如果要达到同样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居民偏好异质性程度更高的地区,分权程度应当更高。但是,居民的偏好的差异又源于什么呢?显然,一个重要的来源是族群多样性所导致的文化差异。我们所要论证的就是,地区的财政分权安排是否应该以及是否已经考虑了该地区内部的族群多样性?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比较了分权状态下和集权状态下居民的效用水平,发现族群多样性的提高带来的居民对公共产品效用偏好的差异性增大时,分权带来的效用提升作用越大,因此,以居民效应为目标的政府就应该提高分权程度。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利用来自于人口普查以及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构建了中国地级行政区层面的族群多样性指标,实证研究了地级行政区的分权水平同该地级行政区的族群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族群多样性越大的地级行政区,其分权水平确实越高。在进行了多方面的稳健性分析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是成立的。基于这一结论,我们认为,在优化中国省以下政府同上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安排时,不能仅仅从经济因素出发,还应当从文化、民族等因素出发,考虑不同民族背景下的居民对公共产品供给偏好的差异。在族群多样性高的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偏好差异较大,而地方政府对这一偏好的了解要好过上级政府,因此,在这些地区,应当更大程度地进行放权。




论文框架概览
点击看大图



作者简介:

邓 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


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口老龄化下的技术进步方向与要素收入份额”。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2019年第10期


----------
往期推荐

·高春亮等:财政分权、人力资本与高质量增长

·杨志安等: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

·李琛等: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对外直接投资:抑制还是促进

----------

策划:邢    丽     何利辉 

采编:于婧华     郝隽琛(实习)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