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橡树讲兵:解析孟良崮战役,需要逻辑和理性

2017-10-10 橡树 流浪的橡树


将军蒙尘,忠勇双全汤恩伯(中)

将军蒙尘,忠勇双全汤恩伯(上)

《孟良崮战役的军事检讨——战前综述》

《中条山,抗战悲歌》(推荐)

血染老山,1984春,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下)

者阴山,1984年,血色荣光(上) 

红军1935:短促突击的失败

黑色的羁押与暗杀——杨虎城将军最后时光

关注本号的朋友,防失联加微信:zhuerduo1222



写了上一篇《孟良崮战役的军事检讨——战前综述》,有人急问,知道共谍决定成败否。


说句非常负责任的话,1992年之前,我已经知道郭汝槐同志的事迹了。


当然,当年郭汝槐作案的第一手文件材料,至今没有解密。所有他的谍报资料,几乎来源于自传类。表述一场大战,只是因为谍战的原因,显得非常自我,也非常缺乏理性。


关于孟良崮战役的网络文章,大致有三类。


第一,粟裕是军神说。


粟裕到底是不是军神?说粟裕是军神,林彪粉丝就会强烈反对。实际上,就孟良崮战役来说,粟裕当时是饶漱石的帐下大将。和许世友一时瑜亮。


当然,孟良崮战役到底是谁指挥,有没有饶漱石的决策,至今尚未解密。然而,孟良崮会战核心是孟良崮围歼整编74师,但是,宏观上依然是国共军云集数十万人马的大会战。


按照当时军事情况分析,会战总指挥绝无把指挥部搬到抵近战场2/30公里的地方冒险。粟裕的指挥部更像是前指。


这是军事上的逻辑。


战争具有系统性和精密性。任何的名将决定成败说,一般都是源自评书和演义。


所以,一说到孟良崮战役成败取决于粟裕是军神,这类朋友一般都是《说唐》爱好者。无必要继续讨论。


第二,地主家属当签军说。


我一直怀疑这个说法起源于那个人的钓鱼原创。前些年,我熟悉的一些朋友写过钓鱼的战争文章,虽然明眼人一看就破绽百出,但是,总有人相信。


孟良崮激战,攻方督战地主和地主家属上去挡子弹,守方心软,于是崩溃。这个地主家属当签军说,在当时战事环境下,绝无可能。


理由简单,孟良崮攻击和攻城是两回事,孟良崮一带,地貌复杂,山地陡峭且比高大。要在短时间完成攻防战,靠这些老弱病残的地主和家属,可能走到山脚,就两腿打闪。


要完成山地纵深数十公里的机动,到前线当炮灰,行军耗时这个漏洞显得尤其突兀。


在冷兵器时代,签军有军事价值。但是,内战期间,是热兵器。有曲射炮,有交叉火力。逻辑上说,用签军必然得不丧失,傻瓜才干这事。


咱们写军史,读军史,得讲点道理,讲点逻辑。


第三,谍战决定成败。


很多人有消息的来源。有的靠得住,有的不一定靠得住。


一说到孟良崮战役,有消息渠道的立刻就什么都知道了,一句“国军大败是因为郭汝槐(或者其他人)泄密、设局”。


假设战争要有那么简单,战争也就纯粹了。发展什么军备?拿钱直接养间谍,岂不一了百了?


整编74师在出苏中作战开始,就几乎是裸露在陈粟视线之下的。可见,当时国军已经泄密了。最初由陈诚、薛岳策划的攻击,至今看来也很吊诡。


谍战、情报,是战争一个要素,但不是全部。扩大谍战、情报,以猎奇的视角去分析孟良崮,其实是喜欢八卦,而不是真的喜欢历史、战史。


最早,在1992年的文史资料上看过郭汝槐的事迹。对此人,无好感。郭汝槐对国军确实是叛将,直接操办“军改”整编74师。


我在《孟良崮战役的军事检讨——战前综述》里重点检讨74军的军改,认为第74军整编为74师,是削减该部战斗力的败笔。


这个败笔的主要实施者,即军政部长陈诚,军政部军务署长郭汝槐。


整编74师出苏中即多处行军、攻击都存在泄密的可能,但是,该部在苏中攻击依然进展。最后失败于孟良崮,有无谍战、情报因素?肯定有。但绝不是全部。


不讲道理,不讲逻辑,只是挖消息、秘闻去解读战争,是网络军史文章最大的通病。


写军史,作者必然需要较为深厚的军事学基础,以及对战争的悟性、思考。


我写的战史,历来和其他战史有较大分歧。我不认为谁就一定正确。我们都不是当事人,能够做到的,无非努力接近真实。


要努力接近真实,最重要就是建立在军事学基础上的逻辑,思考。


比如,马歇尔调研后,写下《人与火,未来战争指挥问题》。提出一个观点,即“积极战斗人员”比例。


“积极战斗人员”在实战比列很小,德军二战早期不过30%,美军不到25%。被誉为斗志高昂的苏军,甚至只有20%。原因就是苏军频繁大数据阵亡。


当时,抗战才结束,人心思稳。


素以编练、实战精锐的整编74师,又遇到老兵裁员、转业。“积极战斗人员”比列必然更是降低。当双方“积极战斗人员”都降低到接近的水准,战斗素质和战斗意志就成为次要因素。


这时候就是拼人。


说到拼人,我看网络军史,大多浏览一眼,实在看不下去。


比较人数去分析战争,是最肤浅的认识。比如抗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国军人数都比日军多倍数。由此,抹灭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在抗战的巨大战略胜利,显得非常幼稚、无知。


要学会写、阅读军史,需要有一定的军事常识、逻辑。


说到拼人,就要知道两个战争定律:


作战双方战力一定,远距离交战的时候,任一方实力与本身数量成正比。


作战双方战力一定,在近距离交战的时候,任一方实力与本身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换简言之,就是远距离交战,战力强者更容易取胜近距离作战,人数多方更容易取胜。


张灵甫和整编74师最后惨败,在战略和战役上都践行着这两个战争定律。


确实,张灵甫是我敬重的抗战英雄,但是,他可能未必是杰出的高级指挥官。


在苏中作战,整编74师作为重装师,一直靠2、30公里相距兵站展开行军、作战。进入鲁南到最后上了孟良崮,整编74师不仅脱离垛庄,更是脱离交通线超过50公里多日。


美军、德军、苏军在二战中研究得出,重装师在执行行军、作战时不得脱离主要交通线和兵站,否则战力将会急剧下降。


不懂战略、战役、战斗,没有一点军事素养这样写孟良崮战役,可能根本看不出“拼人”和“后勤”内在关系。当然,用专业术语去写军史,会枯燥、无趣。


这时候需要的,才是文笔。


靠史料堆砌重复的数字、地名、人名、番号、事件,实则不过嫁接。一种低技术含量的“劳务”。


以起码的军事素养、逻辑、常识,却解析战争,非常重要。


偶尔,独坐书房,对比史料、地图,我会冥想当年,会换位思考,于是,如是电影一般,当年激战就会浮现出来。


此刻,每一场战争,都是一场大片。


曾经,在写1979中越战争系列时候,很多参战老大哥和我交流,最初,他们都把我当成了他们当年的战友。


我反复解释,他们大多不信,质疑:你没到过前线,为什么写的战争,和我们当年的感受,事后的反思如此接近——这是对我的最好的肯定。


孟良崮战场地貌。


这一切,都源自两点:


战争自有战争的逻辑。历史上没有一场违背战争逻辑的战争。


敬畏战争逻辑,然后,依赖卫星地图(地形图)进行复盘、推演


——战场地貌、地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谁也不可能把战场的地貌、地形锁进保险柜。比如《中条山悲歌》等文章,都是这样写出来的。


我非常相信我写的战史,军史,肯定和你以往看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看完关注、转发、支持,对于鼓励我原创非常重要。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我几乎不写朝鲜战争。很简单,朝鲜把地图锁进了保险柜。


找不到朝鲜的卫星地图(地形图),我无法鉴定前人对朝鲜战争的任何解析。除却少量的战争概念、感悟,我对朝鲜战争一般不写。


由此,我有了足够的,源源不绝的研究资料。很多朋友惊奇我的资料来源,其实,这便是我的资料的由来。


都是合法的资料来源。


核心,当然是对战争的感悟、思考,以及人文、理性的养成。


在有时间、精力,尤其有朋友们的鼓励、支持下,我才能够写公众号坚持到现在,也结交了不少值得我敬重的兄长、朋友们。


这是单独的一篇关于我的《孟良崮战役的军事检讨》系列的补充文章。因为,后续的分析,推演,很多基于这个基调。


《孟良崮战役的军事检讨——淮阴战役》正在撰写、完成中。欢迎朋友们关注。


抗战群英传系列,关注看更多精彩:

钢的花朵——宋美龄抗战断章

抗战,记住蒋经国

击败日本联合舰队的军刀——戴笠将军

翁达,黄埔四期的抗战名将

抗战战略魂——蒋方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