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读郭齐勇师《返本开新》

谢远笋 岳麓书社 2024-05-24


⭐️星标一下岳麓书社 和你分享有关阅读的一切


编者按

本文首发于《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2月07日10版),作者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谢远笋。


《返本开新》是郭齐勇教授的学术自传。从幼年时的成长、父母的养育、家庭的温馨、求学的经历,到下乡做知青、进厂当工人,如何在艰苦的岁月里坚持读书;从31岁时考入武汉大学,萧先生等师长如何倾囊相授,到以熊十力哲学的研究及文化学的思考,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以及他们师生如何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度过艰难的岁月,书中都有真实的呈现。作为晚辈后生,书中有些内容我曾听老师或旁人偶尔提及,但其中很多细节、始末缘由,我也是在阅读此书时才第一次得知。


 《吾道文丛·返本开新》,岳麓书社出版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老师说:“检讨自己的一生,有局限有短板,有忏悔有自责,当然也有庆幸有喜悦,有成绩有收获。”(《返本开新》,第2页)1966年,正值老师高中毕业,“文革”开始,在那个年代,不可能再有正常学习的机会。对于那段岁月,老师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他后来做了深刻的反省。

1968年,老师作为知青下放到农村劳动,之后又于1970年进厂做工,直至1978年考进武大哲学系读书,前后十年。1984年12月,老师在武大哲学系硕士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前后近四十年。对此过程,他也曾有过深刻的省思。老师常说每个人都会受到时代的、认识的等多方面的限制。改革开放以后,他逐步有了自我反省。老师在学术上的真正转向是从1990年开始的。他经历了从研究儒学,到认同儒学,并走向生命实践的过程。



我们常说宋明儒“出入佛老,返求六经”,经过反思与抉择,老师在学术研究旨趣与安身立命处,最终选择回到中国人精神的原乡。(详见第十章)当然,回归传统并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创造性转化。在老师看来,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与启蒙价值相违背,它不仅可以与民主、科学相结合,而且有助于克服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弊端,运用传统资源批判现代化的负面,正是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不过,对启蒙价值的坚持,老师从来没有动摇过。

老师是能做事的人。他组织过很多大型的学术活动,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力。武大是现代新儒学与楚简研究的重镇,老师的努力为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些事情,他在第十一章做了简要的介绍。《左传》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立功是其一。做事何其难! 老师曾对我感叹说,人一辈子能做成几件事,算是幸运的了。



老子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2017年老师获评“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他在致辞时说要保晚节,依拙见,他所谓“晚节”其实就是“知止”。老师一生做了不少事,可他又常说,人生要善做加法,也要善做减法,我们一生要积极有为,也要有所不为。我想这是老师心里的话。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有知不足的精神。既要知所足,也要知所不足。在物质利益方面,我们要知足常乐;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老师能做事,这是有所为;他一生远离荣利,这是有所不为

老师为学,是知不足。老师的学术专长在中国哲学史与儒家哲学。他在现代新儒学领域,潜心耕耘将近四十年,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中国哲学史也是老师持续关注的领域,在专题研究方面,他尤其重视先秦哲学,深研郭店简中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心性论。在通识方面,老师编写的《中国哲学史》被多所高校选定为教科书。2006年,老师发起编写《中国哲学通史》,全书十卷于202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梓行(见第十五章)。他同时还是现代新儒学、中国哲学史研究在中国大陆的组织者与推动者之一,多次发起相关的学术活动,汇聚两岸三地及海外的学者切磋砥砺,助力相关研究持续展开。



老师育人,是有所为。自1984年留校任教,老师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培养上。(见第十一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孟子所讲“君子三乐”之一,老师也乐在其中。老师常自谦说自己只是过渡性的人物,希望学生们超过他,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老师善教人,但不好为人师,而是“有如时雨化之者”,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孔孟说过不少“善诱”“启发”“从游”之类的话,老师将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切实用到了教育实践中。说老师桃李成蹊,门下英才辈出,应非溢美之辞。




吾道文丛·返本开新

郭齐勇 著


本书为著名学者传记丛书《吾道文丛》的最新品种。丛书收录成中英、钱理群、冯天瑜、汪荣祖、郭齐勇、赵汀阳等多位学术名家的学术自传,内容是学人自述学术生涯和学理思考,兼忆学林往事。通过学者的自传印证相关学理的来龙去脉,同时折射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流变。

本书是知名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先生的学术自传。郭齐勇先生在书中自述一生经历、学思历程和师友交往故事,比较全面地介绍其研究中国文化及其哲学的经历,以及在前贤的基础上,普及并创造性转化儒家传统,倡导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重建“六伦”“八德”等新价值体系。




点击了解更多

《吾道文丛 · 返本开新》| 著名学者郭齐勇教授的学术自传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开山奠基,后无来者,学习中国历史绕不开的经典之作

龙年开门红 | 岳麓书社3种图书入选2024年1月“中南好书”

2023:走得很坚实,收获沉甸甸|岳麓书社年度精彩回放


如何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岳麓书社

微信视频号:岳麓书社

新浪微博:@岳麓书社

抖音号:岳麓书社

今日头条:岳麓书社

小红书:岳麓书社

岳麓君个人号:ylssylj


点击「在看」,给岳麓君加鸡腿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