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岳麓书社 岳麓书社 2024-05-24


⭐️星标一下岳麓书社 和你分享有关阅读的一切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王闿运,清末民初享有盛名的湘籍“经学大师”“湘学泰斗”,交游甚广,和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瞿鸿禨等湖湘名人来往密切,与丁宝桢、张之洞等晚清名臣私交甚笃,同袁世凯有世交,也与梁启超等维新派交往,和革命党人宋教仁、蔡锷等都有交谊,著名学者李慈铭、王先谦、叶德辉等与其交往甚密,可谓晚清重臣名流,泰半相识。


 王闿运像


 王闿运遗像及叶德辉题诗


 1910年瞿鸿禨第内超览楼前合影


王闿运以纵横家自负,在晚清中国面临三千年大变局之际,试图以经学救世,半生未能得酬,曾自题挽联:“春秋表仅传,正有佳儿学诗礼;纵横志不就,空留高咏满江山。”失望之余,醉心教育,后半生辗转多省办书院,门生弟子遍及天下,合计约四千人,出身各异,成名者众。有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刘光第,有继承其帝王术,在清末民初各派势力间长袖善舞的杨度,也有同乡木匠齐白石,从其学诗文,多受他提携。

王闿运一生名满天下,也谤满天下,有“晚清第一狂人”之称,虽然一生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但自咸丰年间开始一直到民初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性情磊落,好臧否人物,在生前近五十年的日记中,直言无忌。在王闿运去世十一年后,商务印书馆将彭次英收藏的王氏日记遗稿付印,名为《湘绮楼日记》,其中包罗万有,既有一代名士的烟火日常,又有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是一部真切可信的社会历史实录。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手稿


 商务印书馆1927年刊《湘绮楼日记》


日记出版之后,一直受到学人的推崇。有人通过日记钦佩王闿运的治学精神,也有人喜欢日记中王闿运“少年入世、中年出世、老年玩世”的真性情,还有人通过日记重温了王闿运与他的时代。


 岳麓书社2023年版《湘绮楼日记》(全五册)


岳麓书社最新版《湘绮楼日记》,以1927年商务印书馆刊本为底本,并增补佚稿,参校部分手稿,对王氏引述尽量覆核原书,订正了底本及书社1997年整理本不少讹误,是当下质量上乘的整理之作。



《湘绮楼日记》,深藏着一代名士的文化精神与家国情怀,深藏他与弟子们的诗和远方,深藏着他对后世“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的期许。


 王闿运行书横批




名  家  推  荐

日记上起清同治八年,下讫民国五年,其时间跨度之大,在此一时期同类著作中为数甚少,而且这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时期。王闿运以其特有的身份与学识,记录这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化,这对于了解和研究清末民初这一特殊时期的文化、学术及历史、政治,都很有文献资料价值。——傅璇琮(著名学者、出版家,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唐代文学学会会长)

              

是编起一八六九年(同治八年己巳),迄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丙辰)。中间偶有缺脱,然前后近五十年,亦略举矣。所记人事往还酬应之事为多,亦逐日录其日课,如抄书、倍书,几无间断,数十年如一日。讲学湘、蜀,得士称盛。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之勤劬,皆可于日记中见之。——张舜徽(著名文献学家、历史学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

                         

我喜欢的是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因为作者居然把他在旅途中闯进尼庵里去看尼姑的事也记了进去,这部日记就不同凡响了。——施蛰存(著名作家、翻译家、古典文学学者)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书   影



 《湘绮楼日记》

岳麓书社出版



前言、目录、附录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京东购买戳👇



当当购买戳👇



有赞购买戳👇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晚清四大日记”之一《湘绮楼日记》出版 | 一代名士的风云人生,近半世纪的时局变迁

日课:《湘绮楼日记》的姿态与理想

《苏轼的朋友圈》出版——感悟宋朝文人圈的命运交织与人生纠葛

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主力”是瘟疫?看疫病如何影响历史

郭嵩焘:无奈的“孤勇者”


如何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岳麓书社

微信视频号:岳麓书社

新浪微博:@岳麓书社

抖音号:岳麓书社

今日头条:岳麓书社

小红书:岳麓书社

岳麓君个人号:ylssylj


点击「在看」,给岳麓君加鸡腿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