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轼的朋友圈》出版——感悟宋朝文人圈的命运交织与人生纠葛

岳麓书社 2024-05-24

⭐️星标一下岳麓书社 和你分享有关阅读的一切


《苏轼的朋友圈》



作       者:郭瑞祥 著

出  版  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出版

I  S  B  N:978-7-5538-1855-9

定       价:108.00元


01

内容简介


如果苏东坡也有“朋友圈”,是什么体验?

诗友、书友、画友、酒友、驴友,无所不有;诗词、书法、绘画、吃食,无所不谈;天生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大诗人、黎民百姓的好朋友都不足以概况这位大宋天才。

本书以苏轼的“朋友圈”为观察点,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从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米芾、秦观、黄庭坚等众多北宋人物入手,展现苏轼与大宋三十多位文化精英的命运交织和人生纠葛。作者细致地按照时间脉络,结合苏轼当时所处的境况遭遇,解读苏轼的诗词作品。通过苏轼与家人、师友、知己、政敌、弟子等人的社会交往,读者可一览北宋文人圈的艺术生活,窥见“乌台诗案”牵涉的诸多往事,充分了解苏东坡人格魅力和极其丰富的一生,在“群狼环伺,步步惊心”的北宋政治中,看苏轼如何展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哲学。



02

作者简介


/ 郭瑞祥 /


著名文史作家,专注于古典文化和历史创作。近年来主要耕耘于宋史领域,已出版《大宋文官:变法视角下的宋朝士大夫观察》《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宋朝史》《辛弃疾传》《李清照》等十数部作品。



03

本书特色


1

丰富的史料基础

撷取苏轼与大宋三十多位文化精英的人生纠葛,带领读者近距离了解苏轼“朋友圈”的生动与精彩。从亲情、友情、爱情,立体呈现出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体会最懂生活和艺术的北宋文学家的日常,也让当代人能汲取苏轼的处世智慧。


2

大量的诗词解读

作者从苏轼与人际交往的视角,进行文学想象和创作,解读了大量的诗词,读者可以置身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体会苏轼及其同时代文人的诗词如何有感而发,阐述对生命的思考。


3

清晰的时间脉络

全面揭示苏轼一生的跌宕起伏和精彩有趣,在诽谤、诬陷和打压中也能展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哲学,在有限的生命里,书写诗意人生。


4

现代的思维解读

本书是介绍苏轼的历史通俗读物,语言流畅,角度新颖,用现代的思维解读古人苏轼的方方面面,大宋E人“咸酸杂众好”的交友法则,与东坡一同欣赏生命中的每一刻,相遇的每一个人。


5

锁线精装,全彩印刷

编辑收录近百幅古画插图,包括与苏轼有关的绘画书法作品等,并附有精美拉页设计以及《定风波》书签,图文并茂地展现大宋文学与艺术高峰。



04

目  录


序    苏轼这一生 001


卷一    家人:更结来生未了因

第一章 父母为师,学霸的成长密码 012

第二章 一起历劫的女人们 026

第三章 与苏辙的命运共同体 044

第四章 惟愿孩儿愚且鲁 060


卷二    师长:安得如公百无忌

第五章 自屈自信张方平 076

第六章 与余俱是识“翁”人 088

第七章 忠义范镇,岂以闾里 102

第八章 和而不同司马光 112


卷三    知己:冷落共谁同醉

第九章 政坛密友李常 130

第十章 此心安处是王巩 145

第十一章 遗世而独立的陈慥 159

第十二章 黄州的明月大江 171


卷四    艺术家:安得世上有绝笔

第十三章 竹痴文同 196

第十四章 风流驸马王诜 212

第十五章 同道中人米芾 227

第十六章 古来画师非俗士 243


卷五    政敌:平生文字为吾累

第十七章 “怨友”王安石 258

第十八章 复仇者章惇 278

第十九章 “乌台诗案”的杀手们 292

第二十章 元祐党争中的政敌 302


卷六    弟子:沧海何曾断地脉

第二十一章 亦友亦徒黄庭坚 316

第二十二章 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 332

第二十三章 学士中的“小圈子” 345

第二十四章 桃李满天下 357


卷七    方外人:咸酸杂众好

第二十五章 最与参寥稀 376

第二十六章 原是一山僧 384

第二十七章 人生之“道” 399

第二十八章 隔世之交陶渊明 411


参考文献 427

参考论文 431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05

内文试读


第一章 父母为师,学霸的成长密码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地偏远,道路艰险,不与中原通人烟。然而蜀地天和地润,钟灵毓秀,中国顶级的文学天才半数在蜀地。汉赋的扛鼎之人司马相如、扬雄都是成都人,登临唐朝诗歌巅峰的李白是江油人,宋朝诗文革新运动主将欧阳修也出生在绵阳。

嘉祐二年(1057),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走出巴山蜀道,风尘仆仆来到汴京。他们带来一股新的文学旋风,人们再次对四川刮目而视,宋朝文学注定由此开启最绚烂的篇章。

苏洵和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三人并驾齐驱,看似文友,实际上苏洵既是二人的父亲,又是老师。

血脉上的烙印

现代基因学告诉我们,人们的生老病死、性格爱好都与DNA上那一串神秘信息有关,包括天赋。苏家的基因里显然有文学天赋。

苏味道生活在唐高宗、武则天时代,二十岁考中进士。要知道唐朝进士有多难考,科举不常设,每次录取的人数二三十人而已。白居易及第时欣喜若狂,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那一年只录取了十七人,而所谓的“最少年”也已经三十多岁了。那位写过“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孟郊,进士及第时四十六岁。唐朝才子中二十岁前及第的只有李贽、柳宗元、娄师德、常建等寥寥数人而已。苏味道天分既高,又会处事,一路仕途顺遂,官至宰相,还写下了《苏味道集》十五卷,并有一些诗歌传世,其中比较有名的如《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的处世哲学是“难得糊涂”,比如当上宰相后,别人问他天下事,他总是“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因此还为后世贡献了一个成语“模棱两可”。但此后苏味道的倒霉运就来了,吃过官司、坐过牢,武则天倒台后被贬到遥远偏僻的蜀中,任眉州刺史。

苏味道死于离任眉州的途中,当时他的次子苏份还没来得及启程,就在眉州州治眉山县安了家、落了户,繁衍后代。

这就是眉州苏氏,苏轼的族支。

此后苏家一直是眉州的豪绅。到了北宋初年,苏家家主是苏序。

苏序有一副侠义心肠。李顺起义时波及眉州,他在眉山县城参与防御,表现勇敢。眉山城中有个茅将军庙,香火旺盛,却骗人钱财。苏序不信鬼神,醉酒后带领二十多名村民将茅将军像砸毁。

苏序是一个热心且乐善好施的人。他家里有些土地,大部分被种上了不容易霉烂变质的粟,吃不完就装进粮仓储存起来,等到荒年开仓救济穷人。他平日里对自家事不管不问,邻里族人有事却分外热心。

苏序待人真诚、厚道。他出入很少骑马,且对孩子们说:碰到年老的长辈在路上行走,骑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呢?

苏序对当官比较淡泊。宋仁宗庆历年间诏令各州府办学,鼓励县里也设立公办学校。公办学校有一个职位叫县学执事,有点文化的人都在争抢,苏序是眉山大户,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但苏序主动放弃,甘心过淡泊自守的布衣生活。

虽然苏序不想做什么县学执事,但宋仁宗时期,政府一直在倡导地方办学,鼓励贵族和平民子弟学习文化。好文之风吹到眉州这个偏远小地方,改变了苏家的命运。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06

书  影






 《苏轼的朋友圈》

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京东购买戳👇

 


当当购买戳👇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主力”是瘟疫?看疫病如何影响历史

岳麓书社《走向世界的挫折》入选9月“中南好书”

郭嵩焘:无奈的“孤勇者”

铁马冰河入梦来 | 读范诚《杨岳斌传》有感


如何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岳麓书社

微信视频号:岳麓书社

新浪微博:@岳麓书社

抖音号:岳麓书社

今日头条:岳麓书社

小红书:岳麓书社

岳麓君个人号:ylssylj


点击「在看」,给岳麓君加鸡腿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