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谭嗣同的风骨与彭晓玲的风格

谢宗玉 岳麓书社 2022-04-02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我跟彭晓玲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十多年前,我还在公安局工作时,她跑到我办公室送书——《红石头的舞蹈》,那是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当时给我送书的人并不多,所以我看得很认真,感觉非常不错。觉得她的文字很有质感,写景摹物,都特别认真到位,写出了事物的真实面貌,写出了生活的原生态。与一般的小女子散文和小资写作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要划分的话,那时的她,就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家了。


而她这本《寻访谭嗣同》,是一部历史文化随笔集。写这类随笔,在我看来,至少要克服“五难”,但是很惊奇的是,作为女性作家,彭晓玲把这些困难都克服了。


 《寻访谭嗣同》,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其一,行走寻访难。


现在交通发达,作家要去某个地方,再怎么难,与古代比起来,都不算太难。我说的这个难,是说今人要去某个地方,去寻找旧日的时光,做一个时空穿越者,就比较难了。


据彭晓玲说,沧海桑田,变化万千,她去的那些地方,由于城市翻新扩建,跟谭嗣同当年生活的场景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了,甚至连当年的一鳞半爪都找不出来。惟一的就是“今人还照古时月”,站在今日那些高楼大厦面前,要让自己的情感与古人的情感重叠合拍,只能靠想象力了。


尽管这非常难,但《寻访谭嗣同》对场景的复原,以及对时空的沧桑变化,把握得非常精准。让人如亲临其境,时而跟着古人的呼吸而呼吸,时而跟着彭晓玲的感叹而感叹。于是,阅读此书时,就仿佛看见彭晓玲从某扇历史之门,真的走进了谭嗣同的生活里去了,去接近他,接近他的亲朋好友,成为他们生活的参与者。


其二,素材搜集整理难。


众所周知,写历史随笔,收集整理素材特别难。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伟人,研究他的资料和作品,其实已有很多了。然而,材料越多,研究他的人越多,对彭晓玲来说,写作的难度就越大。这些材料摆在一起,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在短时间内,要全部梳理一遍,自会看得她眼晴发花,头脑发晕。而要从这些材料中,选择对自己写作有用的素料,则又是一番痛苦。


对学者而言,可以“述而不作”,只要把原始材料整理好,以及古人对这些材料是怎么评价的,就可以了。但对作家来说,却不行。一篇文章绝对要有观点,要有思想,要有主题。一篇文章,主旨先行,先要讲究立意。可是,写的人已经这么多,还有什么意可立呢?


《寻访谭嗣同》的新意在哪里呢?既然写的人多了,她只能另辟蹊径,不直面谭嗣同,而是以机巧新奇的视角,细腻温暖的心思,质朴明亮的语言,采取烘云托月、相互补益的手法,围绕谭嗣同身边的人展开抒写,从各个时空的侧面,将谭嗣同一生的风骨和精神都凸现出来。


 谭嗣同


其三,素材拆解组合难。


以一个主旨为中心,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彭晓玲这方面也做得很好。在写作《苍茫潇湘》时,她就有很好的训练,知道如何拆解对自己有用的素材,并把这些素材卯榫合缝地组合起来,让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合为一体,互相辉映。


不但如此,文学与资料还不同,资料整理出来了,有没有读者,学者可以不在乎。而阅读量却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之一,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感染读者,熏陶读者,从而达到教育影响读者的目的。这不但需要文学作品有超高的思想性,还要有较强的艺术性,要吸引读者,让读者一旦接触,就爱不释手。这要求作家有很强的拆解组合能力。不论写什么,都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超的逻辑思维,就像一个好的故事,同样会把人吸引进去。


彭晓玲在《寻访谭嗣同》中,就展现出了她强大的组合能力。既然要以众星拱月的方式来烘托谭嗣同,用别人的生活细节来展现谭嗣同的风骨,就要精准把握这些人与谭嗣同的交集。这些人是如何影响谭嗣同的,而谭嗣同又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彼此之间互为因果,这些在前人的作品里,反映得并不多。彭晓玲不但找到了新视角,也找到了事物的关键性纽带,从而避免了碎片化写作。她繁略得当,用简练的笔触,通过对他人生活的精彩描叙,完美地把谭嗣同的精神和品格凸现出来。并且都是点到即止,不拖延,不凌乱,笔有尽而意无穷。并且在叙事节奏上也把握得很好,让读者能跟得上她的节拍,同情感,共思维。


其四,个性语言把握难。


写文化随笔,语言很难把握,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就更难了。为什么说语言难以把握呢?因为写作者收集的素材,要么是古文,读起来很吃力;要么是一些乡村文字工作者的口述笔录,属稗官野史类,很粗糙,文字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都不强。而写作者要将这些古文和“口述笔录”整理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非常头疼的事。


所幸的是,彭晓玲不但在她的原创散文里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在这些历史随笔中,语言也能自成一派。读起来,不像很多的历史散文,半文不白的,给人一种夹生饭的感觉。彭晓玲清楚地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如果一个作家无论写什么东西,都能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那么题材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正因为彭晓玲深知这一点,一开始,她就避免了文化随笔的材料化倾向的问题,而把史料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我觉得,这是任何写历史散文的人,都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其五,形成独特立论难。


这要求作家有很深的思想哲学底蕴。一个人,一个事件,一段历史洪流,前面的史学家和学者,已经有了定论。把他们的论点搬过来,组合一下,用自己的语言演绎一番,这是一种写法。当然也可以,但如此人云亦云,限制了历史随笔的高度。


在我看来,一个作家,要对一段历史感兴趣,就得重新挖掘,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不能照搬别人的观点,在思想上要有自己的建树,要有新论,要自成体系。哪怕你是错的,别人也能从你的立论中,分析出你的性情和思维脉络。我知道的作家中,有两个写得不错,一个是当年明月,一个是张宏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不管其观点是对是错,他的很多立论,让人耳目一新。他虽然用的是一种学者看不起的戏谑叙事方式,但他几乎给后人打开了一扇进入历史的新大门,其功不可估量。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其立论更是颠覆人的三观。那些历史上早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在他笔下都有了一副新鲜的面孔,仿佛他们在另一个时空重新又活了一生。我虽不能判断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但至少给了读者一个重新思考历史的方向。


可喜的是,彭晓玲在《寻访谭嗣同》里,时不时有自己的新论,并且还能够自圆其说,让人思索之余,不免刮目相看。但她在自成一派这一点上,还是有些遗憾。她的新论,她自己的论调,就是她自己的观点。但把她自己的文字,把她运用的史料调动起来,来佐证她的观点,她还是做得少了些。


本文作者谢宗玉,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副院长,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一级作家。


END


推荐阅读



《寻访谭嗣同》


作    者:彭晓玲 著

定    价:¥78.00


全书按照谭嗣同的生平分为“身世飘零”“辗转功名”“北游访学”“寓官南京”“投身维新”“戊戌北上”几个阶段。用“从故园出发,从心灵出发”的纪实散文笔法,每一阶段分别选取与谭嗣同关系密切的父母、兄弟、爱妻、师友及戊戌变法时的重要人物、场景,围绕谭嗣同,从不同角度作众星拱月、万莲拖佛似的叙写,使谭嗣同的思想、情操、人格、精神更加鲜活、更加故事化。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寻访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寻访谭嗣同》——一部寻访谭嗣同生平旧迹的采风散文集

鲁迅将其与《古文观止》并称,
这本书和它的编者都是传奇!

王荣湟 | 袁崇焕到底是精忠报国的爱国者,
还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寻访谭嗣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