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船来航”与“鸦片战争”:为什么中日有相同的开端,却有不同的结局?

马国川 少数派文库 2023-11-30



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但回顾这段历史恐怕要追溯到1853年。


1853年的日本发生了哪些事?这些事又与日本开启近代史有何关联?


来听听马国川老师对这段历史的讲述:



-1-

黑船来航


1853年7月8日,一支美国船队来到了东京湾。


这些船比当时日本的船只大得多,甚至比现在的日本船只还要大20倍;这些船只不仅高大雄伟,而且还是技术领先于日本木船无数倍的蒸汽船。


由于船只看起来都是黑漆漆的,所以日本人把它称作“黑船”。


▲日本记录的黑船图,图源:Wikipedia


在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作是“黑船来航”,它开启了日本的近代史。


美国人称这支舰队为东印度舰队,舰队的司令叫马休·卡尔布莱斯·佩里。马休于1852年3月接到了这样一个命令——担任美国东印度舰队的司令到日本去。同年11月,他从美国出发,途径非洲,横渡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到了亚洲后的第一站是琉球,也就是今天的冲绳。之后从琉球一路北上,才到了日本的东京湾。


此时此刻我们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当时的美国一定要派人到日本来?而且要大张旗鼓地派遣东印度舰队司令率领着舰队前来日本?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实行和清王朝一样的闭关锁国体制。在1633年至1639年期间,日本连续颁布数条锁国令:


第一,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与海外往来,偷渡者要处以死刑;


第二,取缔天主教的传教活动;


第三,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


但当时的美国总统给东印度舰队马休·佩里将军的指令,便是让他打开日本国门,缔结通商条约。



-2-

为鲸鱼而来的舰队


为什么美国看中了日本呢?这其实和海洋里的鲸鱼有关。


我们知道鸦片战争起源于鸦片,但不一定知道日本的开国斗争起源于鲸鱼。


这是因为在19世纪中叶,鲸鱼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今天的想象——鲸鱼油在当时的欧洲、美国是很重要的油料,美国居民普遍使用鲸鱼油作为家庭照明能源。


18世纪中叶,由于美国、北欧等国家对鲸鱼的大规模捕杀,鲸鱼数量骤减,鲸鱼油料在供应上已处于吃紧的状态,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在乘船寻找鲸鱼资源时,人们发现了日本海域里的大量鲸鱼。


▲描绘捕鲸的图画,图源:网络


由于锁国令的存在,当时的日本是不允许海外船只靠近国土的,但巨大的利益驱使人们冒险前来捕杀鲸鱼。然而这又滋生出了更多问题:不幸发生海难,哪里能提供避难所?如何满足远航船只的淡水、食物与燃料等多方面物资的补给?


答案十分明了。


美国派遣东印度舰队前来日本,要求日本打开国门的“黑船来航”事件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是想让日本解决美国船只的补给问题而已。


之后便是日本幕府派遣使者前来与美国人交涉等诸多事宜,于次年双方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


一,开放下田、函馆两个港口和美国通商;


二,对遇难的美国船民给予救助;


三,给予美国单方面最惠国待遇;


四,允许美国派驻领事到日本来。



-3-

相同的开端,不同的结局


1854年2月,日本开放了国门。


我们不禁要问,英国人为了打开清朝的国门,经过了一场鸦片战争才得以实现目的。美国人为鲸鱼油而来,为什么日本没有发生一场鲸鱼油战争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日本虽然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它仍然保留着和世界沟通的渠道。幕府时代,日本一直允许荷兰、中国两个国家的商船与之通商,但通商的条件之一便是商船们在来往日本时需要上交一份写有世界新闻的报告。


▲黑船宣传画,来源:Wikipedia


日本的统治阶层精英们知悉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结局,明白锁国体制无法面对列强的挑战,而顽固抵抗势必会迎来屈辱的结局。


敲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列强并没有烧杀抢掠,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使日本得以用更加积极正面的态度去了解西方先进的科技文明。


自此,日本接纳了全新的文明与政治制度,开启近代化的新篇章。



比起欧美国家,日本的改革经验,无疑对“中国转型”具有参考价值。马国川的“日本转型史”,更能让我们了解日本独特的文化基因,解开为何汤因比、亨廷顿等西方大师,将“日本文明”视为与“中华文明”同等文明之奥秘。

 

今天中国的问题,日本也曾遭遇过;日本也曾深陷于历史的三峡,但是日本走了出来。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一个东方岛国,能在短短一百多年时间里,经历“启蒙—歧路—重生”三次拐点,走出历史的泥潭,这绝非简单的制度、外力因素可解释。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马国川“国家三部曲”签名版:《国家的启蒙》《国家的歧路》《国家的重生》,三本书饱含着对历史的开放态度、浓厚的中国问题意识、从文明视角俯瞰历史:

 

◎用开放的眼光,从历史中汲取新的思想资源


这是一套让人越读越清醒的书,因为每个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的国家,需要的不是廉价的赞美和颂歌,最需要的恰恰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真正的问题,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强者,从中汲取新的思想资源——哪怕是昔日的敌人。


◎带着浓烈的中国问题意识,完整回顾一个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历程


“读日本,想中国;读日本,问国运;读日本,思文明”。马国川的“国家三部曲”正是带着浓烈的中国问题意识,完整地呈现了近代日本帝国崛起——膨胀——毁灭——重生的历史进程。一个国家的历史会走上匪夷所思的歧路,一个民族的命运会发生始料不及的逆转,此中的教训值得深长思之。

◎从文明视角俯瞰历史的高度
 
与以往的历史著作不同,马国川并非简单地将日本视为东亚文明的附属,而是站在汤因比“文明史观”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高度,重新梳理日本近代史。因此,读马国川的“国家三部曲”,更能让我们了解日本独特的文化基因,解开为何汤因比、亨廷顿等西方大师,将“日本文明”视为与“中华文明”同等文明之奥秘。

有些书可消磨时间,有些书能愉悦心灵,有些书则启人心智。而“国家三部曲”则马国川对日本现代化历程的全部思考与最新力作,因其故事性、可读性、思想性,堪称三者兼备,获吴敬琏、刘道玉、易中天、刘瑜、雷颐、许纪霖、葛兆光等著名学者联名推荐。

易中天:“从历史中读出教训和警戒,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却是治史者良心和良知的体现。仅此一条,便构成推荐本书的充分理由。”

马国川本人虽著作颇丰,但全签名版却十分罕见,此次先知书店一次集齐他的“国家三部曲”全签名版本,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讲谈社《日本的历史》)

来源|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知鸦通识,作者:马国川


▍延伸阅读

历史上的难解之谜:日本人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日本是如何走出“历史三峡”的?

世上最愚昧之事,莫过于身处愚昧中却不自知

中国文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为未来写作的人

刘震云:从虞姬到潘金莲,中国女性故事为什么总是反常识?

一个强盛大国对一个弱小邻国的道歉

与屠刀为邻:现代世界最惨烈的大屠杀

充分了解灾难,是避免灾难的最好方式

“身体媚术”的文化,造就了无数的个体悲剧

研究党史的人为什么会怕杨奎松?

刘震云:我不幽默,真正幽默的是生活

夏志清:这个日本人汉学造诣之深厚,只有钱钟书可以比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