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期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共刊发10篇文章。本期内容涉及国际汉语教材编写、基于教材的文本研究、口语产出的词条选择和音韵编码、动词句法框架信息加工机制、词语混淆中母语影响、"都"的语义、条件句的关联标记与句法结构、元语解释的否定功能、"怎么"询问方式与询问原因、“又”字否定句的表达功能。

往期推荐: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年发文情况分析

刊讯 |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6期
刊讯|《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期



目  录

1-11 运用真实语料开发国际汉语教材:理论与实践 / 刘锐 王珊

12-20 面向经贸类本科专业学习的预科生词汇需求分析——基于微观经济学教材的文本研究 / 程璐璐 李由 刘佳

21-32 汉语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双音节名词产出的编码进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 冯浩 吴江

33-43 汉语动词句法框架信息加工机制及二语习得研究 / 石高峰 杨彩影

44-54 词语混淆中母语影响的综合性探证方法——语料库、语言测试、回顾性访谈的三角检测 / 张连跃 郑航

55-66 “都”语义的统一刻画:事态的极量 / 张健军

67-77 汉语条件句关联标记的发展与句法结构发展间的互动关系 / 徐式婧

78-88 从“你是说”引述回应看元语解释的否定功能 / 李宇凤

89-101 从会话序列看“怎么”问句的解读 / 张文贤

102-111 “又”字否定句的负面事理立场表达功能 / 聂小丽


提  要

运用真实语料开发国际汉语教材:理论与实践

刘   锐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珊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协同创新研究院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提  要语料真实性是第二语言教学中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关于语料真实性的讨论,提出真实性的本质特征是"交际性",指出真实语料是说话人以真实的交际目的、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以真实的交际反应而产出的言语产品,范围既包括母语者语料,也包括二语者语料。教材编写中运用真实语料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全面地学习目的语及其社区文化。此外,本文结合运用汉语谈话节目语料开发国际汉语教材的实践,从真实性出发讨论了教材定位、开发流程、编写原则与技巧等问题。通过探讨运用谈话节目语料开发教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 真实性  真实语料  国际汉语教材  谈话节目


面向经贸类本科专业学习的预科生词汇需求分析——基于微观经济学教材的文本研究

璐璐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预科教育学院

   由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

刘   佳    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

提  要很多来华学历生都面临着因汉语词汇量不足而导致专业学习效果不佳的严峻挑战。本文以经贸类本科基础专业课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的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词和词频统计,验证了齐夫定律的适用性,提出了经贸类预科留学生的理想词表和补充学习词表。研究结果如下:(1)当前通用汉语教学词汇大纲在专业课教材中的文本覆盖率不足以满足留学生通过阅读充分理解专业文本的需要。(2)《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词表的序位和词频的对数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符合齐夫分布,应更重视学习专业课教材中的高频词汇。(3)确定了1799词的理想词表,并基于《预科词表》提出了最简补充学习词表。本研究认为,依据专业方向确定理想词表和补充学习词表,对于优化汉语预科教育教学大纲以及精准筛选和编写教学素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齐夫定律  词汇大纲  理想词表  汉语预科教育  经贸类专业

汉语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双音节名词产出的编码进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冯   浩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江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提  要本文通过图词干扰的图片命名实验,以及基于实验结果构建的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汉语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双音节名词产出的词条选择和音韵编码的时间进程,以及影响命名速度的汉语水平、工作记忆容量、语速等个体差异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汉语母语者的词条选择和音韵编码符合独立两阶段模型,二语者符合非离散模型。其原因可能是产出不同语言时音韵编码单元的不同。第二,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说话者词条选择的时间进程会逐步提前,语速也会逐渐加快。第三,由于控制性注意的参与强度不同,工作记忆容量在不同干扰条件下对口语产出的影响不同。本研究深化了对汉语口语产出的认识,可以为汉语二语口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口语产出  词条选择  音韵编码  工作记忆容量  语速

汉语动词句法框架信息加工机制及二语习得研究

石高峰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

杨彩影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

提  要动词是句子表达的核心,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在动词句法框架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反应时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汉语母语者和汉语二语学习者对动词优势句法框架及非优势句法框架的加工机制,以及不同水平的二语者动词句法框架信息的习得过程。研究发现动词的句法框架信息差异对母语者和二语者的句子加工都有影响。句子加工过程中表现出动词框架频率效应,动词与句法框架之间的频率是影响句子加工的重要因素。动词的句法框架信息在母语者和二语者心理词典中的表征方式存在差异,不同水平二语者的句法框架信息加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二语者动词句法框架知识的建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动词  句法框架  句子加工  词汇习得 

词语混淆中母语影响的综合性探证方法——语料库、语言测试、回顾性访谈的三角检测

连跃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郑    航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提 要:以英语背景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learn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以下简称CSL)为例,对语料库、语言测试和回顾性访谈数据进行三角检测,探讨词语混淆中母语影响的探查和验证方法。基于中介语语料对英语者词语混淆情况进行量化调查,并对比韩、日、蒙、印尼母语CSL学习者的词语混淆分布,探查出93组英语者特异性混淆词语。语言测试以这些词语为材料,对比英语和其他四种母语CSL学习者的词语使用。结果显示,英语者在其特异性混淆词语上的混淆率显著高于其他母语者,在非特异性混淆词语上的混淆率则较低。回顾性访谈更进一步直接证明英语者的词语混淆受到其母语的影响。研究除了讨论语料库探查法在二语词汇研究中的效度和局限,也呈现了多种数据互证互补的优势,为二语词汇习得中母语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

关键词词语混淆  母语影响  语料库  语言测试  回顾性访谈

“都”语义的统一刻画:事态的极量

张健军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都"向右不向左,对事不对物,一律向右指向谓语,"都"是言者主观上对事件所处态势的极量表述,同时传达特定的互动性语气。这是本文对"都"语义的统一刻画方案。近年来,学界一直尝试对"都"的语义进行统一刻画,但在各自的解释框架内都难以实现对非典型"连"字句的合理说明。本文的方案能够对与"都"字句相关的各类现象作出一体化说明。在表达机制上,言者利用"都"字句的极量表达形式对当前事态的量性特征加以特殊强调。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都"的右指和极量事态语义根本上是这一语言类型的必然要求。刻画"都"的语义应基于用法,从互动语言学出发,对话语主体的主观性予以充分的关注。

关键词:“都”  事态  极量  “连”字句  互动性语气

汉语条件句关联标记的发展与句法结构发展间的互动关系

徐式婧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

提 要: 现代汉语条件句关联标记的发展与句法结构的发展并非是单线的,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联与互动。首先,条件句从句标记的型频率自中古以后大幅度提高,这推动了条件句句法结构从"次级并列构式"向"主从构式"发生演变;随后,这种句法结构的演变又促使了魏晋唐五代时期主句标记的高频范畴由连词范畴向副词范畴转移。另一方面,随着句法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它对从句标记产生了约束力和反作用力,使得从句标记的型频率在现代汉语时期出现明显降低。关联标记与句法结构之间的互动更深层次体现的是词汇层面与句法层面之间的互动,这种历时的、互动的研究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解释现代汉语条件句基本的句法语义特征。

关键词:条件句  主句标记  从句标记  句法结构  互动

从“你是说”引述回应看元语解释的否定功能

李宇凤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提 要: 本文从"你是说"的引述回应用法出发,讨论引述回应、元语解释与语用否定的互动关联,证明元语解释是一种普遍且独特的回应否定手段。"你是说"引述元语解释性回应,根据其解释动因的主客观差异,决定其表达话语信息的肯定推测或主观反预期的否定功能。其解释类型配合解释动因发挥作用,针对反预期诱发的主观解释,"你是说"引述回应实现为"意外"或"意外"兼反驳否定。"你是说"引述回应的否定倾向,源自元语解释要求的语用推理暗示,即需要并提供解释的,通常是可疑并倾向于否定的。元语解释的语用推理评价、言说与表意的转喻关涉,构建起一类基于解释语义的自由灵活的语用否定手段。"你是说"是其中针对反预期引发话语、引入备选解释、寻求主观确认并推理暗示否定的元语解释类型。

关键词你是说”  引述回应  元语解释  转喻推理  评价否定

从会话序列看“怎么”问句的解读

张文贤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提 要本文从社会行为出发,考察自然口语会话序列中"怎么"询问方式与询问原因的用法。考察发现,"怎么"询问具体方式时是单一的询问行为,是真性问,用于始发句且常得到偏爱的答案性回应。"怎么"询问原因是"询问"与由互动交际需求产生的浮现行为打包而成的复合行为,其复合行为的类型高度依赖于语境。听话人在回应询问原因的"怎么"时优先回应浮现行为,偏爱的回应是非答案性回应,且回应是非强制性的,可以无回应。之所以会觉得"怎么"句经常是反问句,是因为"怎么"所执行的"反驳""责怪"等行为已经规约化。"怎么"不同类型的复合行为句在主语上呈现出差异,说明语言形式与功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怎么”问句  疑问句  社会行为  会话序列  互动语言学

“又”字否定句的负面事理立场表达功能

聂小丽    武汉大学文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

提 要:现代汉语"又"字否定句借助溯因推理,通过排除与某种言行或情状相关的可能解释来表达说话人的负面事理立场,因此"又"必须与否定形式共现,以标明求解失败。其中的"又"是表达转折关系的语气副词"又"进一步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的结果,用以凸显所述否定性事实与该言行或情状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同为反预期标记,"并(不/没有)"与"又(不/没有)"的差别在于事实预期与事理预期的不同:前者标明情况或性状在事实层面不具有预期的真实性,凸显说话人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后者标明言行或状况在事理层面不具有预期的合理性,凸显说话人认为无法理解的负面事理立场。

关键词负面事理立场  溯因推理  事实预期  事理预期


期刊简介

 《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79年,由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是中国第一份以对外汉语教学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时主要栏目有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对比、语言习得和语言测试研究等。


本刊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新综合楼1233房间

邮编:100083

咨询邮箱:yyjxyyj@blcu.edu.cn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086-10-82303573


本文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课程推荐

必备课程|让每一位文科生都能轻松上手的Python基础课


往期回顾


活动推荐 | 新手教师不容错过的「 汉语教学复盘 」


盘  点|历史在场:语言扶贫研究


趣  谈|给娃取名“王者荣耀”,合法吗?


干货|《人民日报》整理:106个多音字一句话总结!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


今日小编:瑞秋儿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