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 《励耘语言学刊》2019年第2期

励耘语言学刊 语言学心得 2021-12-26

《励耘语言学刊》

2019年第2期




    《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2005年起创办的学术性集刊,迄今已出版19辑,发表近500篇文章,共约500万字。该刊已被遴选纳入CSSCI(2014—2015)集刊收录名单,并从2014年第1辑(总第19辑)开始正式更名为“《励耘语言学刊》”。该刊暂定每年2辑,每辑25万字左右,逢5月和11月出版。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要求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目  录


  • 章黄之学研究

    《春秋左传读》名字解诂考论 | 凌丽君;1-12

  • 文字学与文字研究

    “兄”、“考”补说 | 黄国辉;13-19

    秦简牍和张家山汉简中“灋”“法”分流现象试说 | 翁明鹏;20-31

    《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人部疑难字考释 | 杨宝忠;王亚彬;32-47

  • 音韵学研究

    《周易音义》之“如字”举隅——特指宋元递修本有、敦煌残卷本无的“如字”首音 | 储丽敏;杨军;48-59

  • 《蒙古字韵》的声母格局与近代韵图中的“交互音” | 宋洪民;60-72

  • 词汇学与词汇研究

    两周金文同义连用现象整理与分析 | 彭著东;73-84

  • “繫■”及相关词语考辨 | 雷瑭洵;85-91

    岳麓秦简与古书词义合证举隅 | 何余华;92-100

    中古律部汉译佛经词语考释四则 | 丁庆刚;101-108

    睡义动词“困”的发展演变 | 邓盼;109-115

    清朝土默特契约文书“两急情愿”考校 | 贺雪梅;黑维强;116-125

  • 语法研究

    NP1不按NP2 VP”的句法特征、功能类型及相关问题——兼谈与其肯定式的共性与微殊 | 赵彧;126-142

  • 汉语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的不对称性研究 | 陈伟;143-157

    基于自然语料的广州人粤语代际差异研究(上)| 单韵鸣;158-168

    现代汉语“V+掉”构式群的显现——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扩展 | 王连盛;吴春相;169-182

    论委婉程度构式“有点(儿)小X” | 朱磊;183-205

    从疑问到感叹:“怎么这么X”构式的功用与成因 | 罗彬彬;206-218

    现代汉语附缀“是”及汉语附缀判定原则 | 吕佩;219-233

    汉语篇章回指形式的产出与理解交互模式初探 | 李榕;234-255

    从连接到填充占位——口语中“然后”话语功能的统一性解释 | 周士宏;崔亚冲;256-271

  • 语言学史研究

    历史视角的近代语源学考察 | 卞仁海;曾昭聪;272-287

  • 钱玄同与新式标点符号的创设 | 秦素银;288-300

  • 书评

    汉语双音合成构词研究的新成果——《源于先秦的现代汉语复合词研究》评介 | 王诚;周勤;301-308

  • 一部赢得港澳台及大陆地区普遍重视的现代汉语教材 | 曹德和;309-316

    《励耘语言学刊》征稿启事  317-318




摘  要


春秋左传读》名字解诂考论    

凌丽君


提要:有清一代至民国时期,学者们对古人的名字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春秋左传读》也有六十多则名字解诂材料,但鲜少被学界关注及称引。从考证条目看,《春秋左传读》一方面继承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补充解释存疑条目,并对其说加以认同或修订。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考证条目,主要是双音节名和同一人物在不同文本或典籍中的称谓名。在考证古人名字的同时,章太炎也借助名字的意义关系,去探讨文献词义、字词通假、异文形成等语言现象。作为章太炎早期的一部著作,《春秋左传读》中的名字考证条目受到乾嘉考据较多的影响,采用了证通假和同类相证等手段与方法,考证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春秋名字解诂;名字;考证;



“兄”“考”补说
黄国辉


提要:从商末周初开始,"祝"字已经出现从跽跪之形变成立人之形,但当时的变化还仅发生在作为偏旁的字形中。后来随着作为偏旁的"兄"大量变为立人形以后,而这种变化逐渐影响到了独体"祝"字的形体,使得独体的"祝"亦在春秋战国时逐渐从跽跪之形演变成立人之形。时至战国,"祝"字基本上都是作立人形,跽跪之形的"祝"字已较少见。西周时期,由于"考"、"老"二字分化未尽,不仅造成"老"字用作"考"的情况,同样也造成了少数"考"字用作"老"字的情况。由于这一情况还较为少见,所以不能据此认为两者时时通用无别。 

关键词:兄;祝;考;老;


秦简牍和张家山汉简中“灋”“法”分流现象试说

翁明鹏


提要:"法"字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灋"的简体,学者们认为二者在用法上完全等同。文章经过大量调查目前所见秦简牍和张家山M247汉简资料发现,"灋""法"二字在用法上的分流比较明显。"灋"主要用来表示法律、法令、法度、法式、法则、依法之{法}和废弃之{废},"法"则主要用来表示数学专业术语"除数"之{法}。文章认为在秦至汉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可能约定俗成地用这对繁简异体字来记录不同的词。 

关键词:灋;法;废;用字习惯;书同文字;


《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人部疑难字考释

杨宝忠 王亚彬


提要: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为线索,对历代大型字书人部贮存的28个疑难字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大型字书;人部;疑难字;考释;


《周易音义》之“如字”举隅

——特指宋元递修本有、敦煌残卷本无的“如字”首音


储丽敏 杨军

提要:宋元递修本、敦煌残卷本《周易音义》中存在40余条宋本有、殘卷无的"如字"首音,在认识到《经典释文》早在唐代就有被勘改的基础上,我们以为并不能将这些"如字"笼统归结为残卷抄录者不小心漏抄,而有必要结合《释文》所有相关数据和各经典经注,综合运用内部互证法、文献对比法、考察经注原文法等多种论证方法对其逐一进行考证,以求确切。研究发现这些"如字"有的是被有意删除、有的是宋本妄加等多种复杂因素而使之然。本文举"应""行"二字为例,试图探寻一二。

关键词:周易音义;宋元递修本;敦煌残卷;“如字”;应;行;


《蒙古字韵》的声母格局与近代韵图中的“交互音”

宋洪民


提要:元代韵书《蒙古字韵》的声母系统因匣、影、喻(含疑)分化而多出了元代特有的几个声母合、幺、鱼,同时由于知组、照组及非敷的合并又减少了几个声母。多出那几母的分化是源于八思巴字拼写系统及蒙古语的影响;因合并而减少的相关声母,则与《蒙古字韵》所从出的近代韵图《七音韵》中所附"交互音"之类的规定密切相关。而《蒙古字韵》声母系统的保留全浊则又与近代韵图的保守性紧密相联。 

关键词:《蒙古字韵》;韵图;《七音韵》; “交互音”;


两周金文同义连用现象整理与分析彭著东


提要: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现象。在两周金文中,存在较为丰富的同义连用现象。本文在全面整理两周金文同义连用现象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类型、成因、源流、特点和语言地位。研究发现,两周金文同义连用共有147例,按组成成份的词类可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的同义连用六种类型,其产生是语言内部的韵律、语义因素与认知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具有明确的历史源流关系,具备表意确定性、语义聚合性和形式多样性的语言特征。两周金文中同义连用现象的性质是词组,其中有个别凝固成词的现象。在汉语词汇双音化过程中,两周时期同义连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两周金文同义连用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关键词:两周;金文;同义连用;复合词;


“繫■”及相关词语考辨雷瑭洵


提要:"繫■"见于《说文》,表示"恶絮"之义,又可写作"赫蹏""■",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繫"写作"赫"受到流俗词源影响。"■"可训为"赤纸","赤"应训为"裂",本字为"捇",也可以由通假字"赫"来记录,"赤纸"即"碎绢帛絮"。"■"是"■"的释语,两词所指相同,不应解释为"红纸"。近代"繫■"还产生了"赩蹄""■绨"的书写方式,这是受"赤纸"误读产生的新的流俗词源。 

关键词:“繫■/赫■/■”;“■”;流俗詞源;


岳麓秦简与古书词义合证举隅
何余华


提要: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是近年来古文字资料的重大发现,对研究秦汉社会文化、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伍),发现简文内容可以为汉语词义研究补充提供失传已久之古义,为古书无例证者提供书证,为某些词语提前始见时代,为某些词语提供前所未见的用字习惯。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秦汉词义发展的真实面貌,也将为大型工具书的编纂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岳麓秦简;古书词义;合证;字词关系;


中古律部汉译佛经词语考释四则
丁庆刚


提要:文章对中古律部汉译佛经中"金櫻""辞設""菱芡""木灌"等四则词语予以考辨,纠正讹误,梳解文意,以期对律部佛经文献语言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律部佛经;词语; 考辨;


睡义动词“困”的发展演变邓盼


提要:唐宋时期是"困"向睡觉义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困"经常与睡义动词"卧、睡、眠、寐"等连用,形成"困+V_睡"格式,这种格式在语境中逐渐由状中结构被重新分析为并列结构,促使"困"向睡觉义转化。通过对语料库的检索和分析可知,"困"至迟在宋代就能够单用表示睡觉义。 

关键词:“困”;睡义动词; “困+V_睡”;


清朝土默特契约文书“两急情愿”考校
贺雪梅 黑维强


提要:最近出版的清朝土默特契约文书是研究内蒙古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宝贵资料,文书整理者在校勘工作上用力甚勤,但是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两急情愿"的"急"校勘为"出"与"相",文意可通,却无校勘之据。根据历时考察与现代方言比较,"急"当为"家"的方言读音引起的音变,应校正为"家"。 

关键词:土默特契约文书;轻声;音变;比较;


“NP1不按NP2 VP”的句法特征、功能类型及相关问题

——兼谈与其肯定式的共性与微殊赵彧


提要:"NP1不按NP2VP"对组构成分有制约性,NP1具有[±有生]属性,NP2只具有[-有生]属性,VP具有[+自主、可控、无界]的语义特征。位序上,"按"类介词的否定只有一种位序,即"不"在"按"类介词短语之前。"NP1不按NP2 VP"与其对应肯定式都符合顺序象似性,都具有"前—后"抽象的方位图式。就微殊来看,前者是及物性较低的句式,不具备事件的序列性与完整体特征,常用作前景信息的附属性或支持性材料,而后者是及物性较高的句式,既可以用作前景小句,也可以用作背景小句。两种句式在法律语体和操作语体中呈现出不对称性。

关键词:“按”类介词;不;共性与微殊;顺序象似;语体差异;


汉语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的不对称性研究

陈伟


提要:以往对汉语名词肯定与否定的对称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尚未充分考虑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在语义上的不对称性。本文认为,其不对称性在于"领属肯定"与"存现否定"的非对应性,可进一步论证为"主观肯定"与"客观否定"的非对应性,这种不对称性体现在能够发生语义增值的抽象事物的肯定与否定形式上。"有+名词"与"没+名词"之间表现为一种扭曲关系,这种扭曲关系存在的原因与抽象属性义名词的依存性,以及主观和客观的本质规定性有关。 

关键词:抽象名词;具体名词;肯定领属;否定存现;扭曲关系;


基于自然语料的广州人粤语代际差异研究(上)

单韵鸣


提要:本研究基于100名广州人近44小时约63万字的粤语自然会话语料,分上下两篇描写了广州人老年、中年、青年和未成年人粤语的代际差异。发现粤语与普通话、英语发生接触,产生了语码转换、词汇借用、干扰、融合、语法变异等现象,不同年龄段的表现不一样。普通话词汇借用在各个年龄段都存在;年龄和粤-普语码转换呈负相关;未成年人的粤语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较大,他们有的粤语可被认为是一种粤普混合的形式。作为粤语的传承者,未成年人的语言状况值得关注。不同语法项目的代际变异各有特点,变化有快有慢,这正是语言演变的真实表现。

关键词:粤语代际差异;语码转换;词汇借用;语法变异;


现代汉语“V+掉”构式群的显现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扩展王连盛  吴春相


提要:本文根据"掉"的语义,将"V+掉"构式群的成员分为三大类七小类,作为一个原型范畴,其成员之间具有典型性差异,包括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文章根据典型述补构式语义和句法特点对各成员的典型性进行判定,典型性越高,越是语法构式;典型性越低,越是修辞构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对"V+掉"构式群扩展和形成的过程进行探究,发现这是构式体内之间、构式体和外部句法成分之间以及句法与语义、句法和修辞等不同界面之间以及空间域和时间域、时间域和状态域等不同认知域之间多重互动的结果。至于起作用的机制,则是类推、重新分析、隐喻和转喻。 

关键词:“V+掉”构式群;语法构式;修辞构式;多重互动;作用的机制;


从疑问到感叹:“怎么这么X”构式的功用与成因

罗彬彬


提要:"怎么这么X"构式通过疑问代词"怎么"和指示代词"这么"共现,表达说话人出于意外而发出的惊叹,多指向负面。构式从疑问到感叹的演变机制为相邻原则和高频共现。通过对英语、韩语和越南语的考察,发现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搭配使用表达惊叹义具有跨语言的共性,但不同语言的发展进程是不同的。 

关键词:怎么这么X;疑问;意外;感叹;



现代汉语附缀“是”及汉语附缀判定原则
吕佩


提要:本文基于附缀化相关理论,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附缀"是。文章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是"除了可以是判断词、副词和词缀之外,还存在附缀"是"的情况。附缀"是"与判断词、副词和词缀都存在着划界问题,且体现出不同于判断词、副词和词缀的性质特征,属于一种接口现象。文章最后讨论了汉语附缀的判定原则,认为应该满足"句法从严"的相关原则。

关键词:附缀;“是”;接口现象;句法从严;


汉语篇章回指形式的产出与理解交互模式初探李榕


提要:本文使用心理语言学实验和真实语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汉语篇章中作者如何产出回指形式和读者如何理解回指形式的两个过程,并分析两者的交互模式。结果发现两个过程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对读者和作者来说,回指形式的变化都不足以影响回指倾向。不同之处是回指形式的变化虽不足以影响作者产出回指对象,却会影响读者对句子自然度的感知和阅读篇章的速度。以上发现综合证实了篇章的产出和理解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处理过程的融合。

关键词:汉语篇章;回指形式;产出与理解;交互模式;


从连接到填充占位

——口语中“然后”话语功能的统一性解释周士宏 崔亚冲


提要:本文考察了汉语自然口语中"然后"的多种用法,提出汉语口语中的"然后"作为副词性连词时,可以连接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或事理上有逻辑关系的两个小句;作为话语标记时,可以连接时间和事理上前后颠倒的两部分内容,或同一话题主位下的多个述位;作为填充词占位词时,具有把持话轮的功能。"然后"的以上三种用法,都跟其作为"述位标记"(新信息标记)的功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副词性连词;新信息标记;话语标记;填充占位;统一性解释;


历史视角的近代语源学考察

卞仁海 曾昭聪


提要:近代语源学史是整个汉语语源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源学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这一历史阶段的语源研究植根于传统学术、注重利用新见甲骨金石材料、吸纳西方语源学的理论方法,进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拘泥文字,比附西学,偏执于传统训诂。近代诸家在语源学理论与实践上的大力尝试,不仅实现了传统"小学"向现代语言文字之学的过渡,为现代词源学奠定了基础和格局,也为现代语言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近代语源学;新训诂学;学术史


钱玄同与新式标点符号的创设

秦素银


提要:钱玄同很早就开始关注标点符号问题,在他成为《新青年》作者后,倡议《新青年》改用横排并使用西式标点。在钱玄同等人的积极推动下,《新青年》从第4卷第1号起使用较完备的标点。钱玄同是《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提案人之一,在其中所起作用仅次于该议案的草拟者胡适。钱玄同草拟了《新青年·本誌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促成《新青年》从第7卷第1号起所有文章采用统一的标点符号和格式。 

关键词:钱玄同; 标点符号;《新青年》;


汉语双音合成构词研究的新成果

——《源于先秦的现代汉语复合词研究》评介王诚 周勤


提要:《源于先秦的现代汉语复合词研究》是双音合成构词研究的一部理论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颇具特色的著作。本文对该书作了评介:其一,介绍了研究的学术背景、全书的结构框架和各章的主要内容;其二,从词汇语义研究的独立性、沟通先秦汉语和现代汉语、理论方法具有创新性、微观分析和宏观视野相结合、注重对现象和规律的解释等五个方面评述了该书的研究特色;其三,对该书提出了一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源于先秦的现代汉语复合词研究》;双音合成构词;词汇语义;理论;


一部赢得港澳台及大陆地区普遍重视的现代汉语教材

曹德和


提要:程祥徽先生和田小琳女士撰著的《现代汉语》上世纪80年代面世以来在港澳台多次印行备受欢迎。该著于2018年起开始以简体版形式在大陆地区刊行。一部仅靠两人之力推出的大学教材之所以能够赢得两岸各地广泛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其内容安排、科学含量、实用价值以及叙述方式都有值得称道之处。 

关键词:程田本《现代汉语》;社会影响;主要特色;


《励耘语言学刊》征稿启事


提要:《励耘语言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主要刊发汉语言文字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创刊于2005年,2017年起由中华书局出版。本刊的宗旨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理论、方法和求实的学风,积极吸取现代语言学的最新成果,关注新兴学科的发展和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追求学术真理,提倡探索创新。本刊常设栏目主要有:特稿、学术争鸣、文字学研究、音韵学研究、训诂学研究、汉语史研究、《说文》学研究、章黄学术研究、现代汉语研究、语法研究、词汇语义学研究、语言学理论研究、方言调查与研究、学术动态等。



本文来源:《励耘语言学刊》2019年第2期



往期推荐



语言学心得

分享语言学及语言教学心得与感受

今日编者:小王爱学习

审       核:心得小蔓



在看“语言学心得”+1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